诗里亚:文莱石油城里的诗与远方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着出口石油与天然气,文莱国王富甲天下,文莱人民富足悠闲。曾经的文莱依靠传统农业、渔业维系生活,而在1932年文莱决定正式开采石油后,仍是一片热带丛林荒野的诗里亚(Seria)开始让这个国家拥有了寻找诗与远方的底气。
  诗里亚,这个拥有浪漫名字的地方是文莱的富裕之源。其位于马来奕县的诗里亚油田是文莱原油最早发掘的地方,也是文莱陆上石油的主要产地,小城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带来的收入占了文莱全国收入的90%,是名副其实的文莱石油城。
  诗里亚油田与第十亿桶原油
  坐车围绕着诗里亚转一圈,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用于储油的巨大油桶和壳牌公司的标志,大概不会将这座小城和珍贵的石油城联系起来。诗里亚城镇没有首都斯里巴加湾的繁华熱闹,也不似中东石油开采地区般奢华高调,在诗里亚街道上低矮的房子、传统的穆斯林建筑反而比比皆是,住在这里的文莱人亦是格外的低调亲和,就连诗里亚沙滩旁的那座因为纪念石油开采而修建的庞大公园也成为了极具实用意义的当地人茶余饭后消遣散步之地。
  平静的诗里亚海滩上,除了软绵的白沙和狂奔的螃蟹之外,海岸的陆地方向上,三根弧线交汇成一个戒指形状的拱门尤为显眼。这里是诗里亚十亿桶原油纪念碑主题公园,迎着徐徐海风,沿着公园步行道两侧的浮雕缓慢步行靠近纪念碑,两侧的浮雕上刻画了文莱石油工业的发展史,道路尽头,就是那个象征着第十亿桶原油的纪念碑。抬头望去整个纪念碑造型独特,由黑色的提手和金光熠熠的桶身组成,代表着喷涌而出、源源不断的文莱黑色宝藏——石油原油,而纪念碑顶部文莱国徽正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
  拱门之外,不远处的沙滩上一根歪歪斜斜插在地上烟囱般粗细的金属管,其貌不扬得让人极易忽略,也正是这根毫不起眼的金属管,给文莱的石油开采工业带来了第一桶金。
  文莱石油开采的工业历史悠久,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从1899年就开始钻下了第一口探井。1913年,壳牌石油公司进入文莱的油气勘探市场,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油气开发活动。1923年,包括壳牌石油公司在内的多家石油公司先后在文莱多地钻井探油,却仅有一口井见油,其余全是干井。几番辗转,最后只剩下壳牌石油公司仍在坚持探索寻找高产的油井。1923年至1930年间,在这片土地,壳牌石油公司打下了17口探井,其中便包括诗里亚油田,诗里亚油田是一个地质上比较复杂的油田,是被断层切割得相当破碎的油田,原始可采储量有2.14亿吨,有522个断块的油藏,这也意味着即便诗里亚油储丰富,探油难度也十分大。
  直至1929年5月4日,诗里亚S-1号探井终于传出了好消息,在井深约297米处喷涌而出的石油让当地的石油开采工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自那时起,诗里亚一带油田里探索工作越发顺利,油井平台开始接二连三喷涌出石油。1932年,文莱第一条输油管道从诗里亚油田开始铺设。第一口井虽然在1930年便报废了,但截止至报废时,也已经累计生产了5320桶(约725吨)石油。到了1991年,诗里亚油田里的所有油井累计生产出了10亿桶(约1.36亿吨)原油。日产最高时在1956年,达到了18780立方米。文莱也因此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第二大产油国、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出口国,依靠着这两项资源迅速发家致富。虽然文莱的油气资源主要掌握在王室手中,但文莱油气带来的福利却给予了每位公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油气探索中心
  在文莱,有人说,开采石油比开发旅游更为容易。石油的开采提供给文莱人民富足而悠闲的生活,让大多数文莱人不用为了生存而劳碌奔命,但石油是个会开采殆尽的资源,当油井枯竭之日,处于高福利社会的文莱人未来又该依靠什么生存?因此,文莱开始在经济多元化发展上投资,旅游业便是其中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
  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文莱的石油巨匠壳牌公司也参与其中,特地在诗里亚投资兴建了一座油气探索中心,让诗里亚油田也能成为工业旅游地。油气探索中心坐落在诗里亚城镇中心的北侧,四周都是茂密的热带植物,油气探索中心用蓝色玻璃幕墙作为外部装饰,在晴空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醒目洁净。
  走进油气展厅里,意外地发现,来这里参观的大多数是充满求知欲望的孩子们,他们能通过图片、模型小游戏详细了解石油形成、开采的历史,储藏、开发、运输等知识。对于成年游客,油气探索中心则侧重于展示原油开采与加工的真实场景,进一步揭秘文莱支柱产业的内部运作方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壳牌公司将关于石油的科普和娱乐在此集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发展中心。
  如今的文莱早已成为现实中难得的乌托邦式国家,身处其中的文莱人因着诗里亚石油的开采拥有着寻找诗和远方的底气,怡然自得地过着安稳的生活。
  夕阳西下的傍晚,诗里亚的白沙滩上人烟稀少,只有一些文莱人在这片海滩上跑步运动,远处一望无际的南中国海上,正若隐若现地漂浮着几座海上油井,往海面远眺便可以看到成排的石油钻探机似乎还未收工。海风徐徐,钻井轰轰,一旁废弃的诗里亚一号井早已被围栏保护起来,带着纪念文莱第一个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井的意义,让游客参观。油井旁边,是一部被孤零零遗留下来的用于采油的“磕头机”,与附近金色屋顶的清真寺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种事物,同一个画面,在日复一日中互相构成着文莱人理想中的乌托邦。
其他文献
当侗族大歌响彻国际时,全世界的目光都注意到了小县城三江;当苗寨的自然风光盛情迎客时,小县城融水也变得游人如织……提及柳州旅游,那些藏在山水间的民族风情早已闻名天下。而就在这山清水秀的柳州城里,要想找到真正属于柳州旅游的乐趣,“工业”二字更是其中的精髓。作为西南的工业重镇,这座城山清水秀得令人意外。  人们将此地形容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城市。谁曾想,曾经的柳州,在工业化的道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2019财年,赛灵思(Xilinx)的年销售额突破了30亿美元,业绩同比增长24%。现在的赛灵思已经拥有60项行业第一,持有的专利数几乎与其全球员工数量相同,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性企业。尽管创新对于科技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对于工业和医疗客户而言,耐用性,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长寿性更加重要,在这方面赛灵思同样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尽管赛灵思一直是以FPGA的发明者而著称,但是真正驱动
期刊
公元前214年,  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  注定被永载史册。  这一年,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大片疆域之后,  进一步将版图扩张到了岭南,  并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郡。  也是在这一年,灵渠建成使用,  改变了中国航运版图。  作为南流江入海的最后一站、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一座意为“江河汇集于海”的古城  ——广西合浦,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提起柳州,工业是它的符号,却从不是它的名字。  古老的柳江穿城而过,“八龙见于江中”,在唐朝就被称为龙城;到了清代,文人叹其“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名壶城;而喀斯特地貌亘古不变,在柳江的洗炼下,孕育出中华石都。千百年来,怀渴的柳州人呼唤着他们的名字,在悠悠柳江畔,饮下了一壶壶山水。  1958年,广西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国家在广西设立三大工业区:南宁江南工业区、柳州柳北工业区、桂林瓦窑工业区,
期刊
“在我们的由拉斯达爵爷创始的城市里,每个人都心胸宽广,遍地出产橡胶和肥猪,也盛开着惜塘花。海浪轻抚着明媚的沙滩,海里遍是珊瑚,山上挂着水帘子一般的瀑布。”这是泰国南部董里府的座右铭。在这里,没有曼谷、清迈大城市的喧闹,也没有苏梅岛、普吉岛那般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但她独特的魅力无不彰显着:董里,就是“懂你”。  海岛,迎风别有韵  如同其他泰国沿海地区,董里也拥有着自己特色的海岛风景。  最有名的是
期刊
世界上极度缺水国家之一的新加坡有5个新生水工厂,这些工厂每天不断地将废水循环利用起来,提供将近23万立方米的新生水以解决新加坡每日三成的用水总量。  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来改善人类的日常需求,新生水(NEWater)的研发和出现,让新加坡有了与干旱和污染作斗争的勇气。新生水是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重大突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它,新加坡唯一的新生水厂展览馆,就坐落在勿洛的新生水厂里……  缺水的新加坡  展览
期刊
在百年工业发展历史进程中,柳州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精神和城市精神。而今,一件件历久弥新的工业展品,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城市百年工业史的峥嵘与巨变。  当工业、柳州、博物馆三种元素碰撞在一起,展现出的是不一样的文博体验,这也切合了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之一:探索博物馆与不同群体联系的多元化。当前,柳州市注重特色博物馆群的建设,出现了“工业+博物馆”“企业+博物馆”等多种模式的工业文化特色博物馆。  走
期刊
在印尼的西苏门答腊省 ,萨瓦伦托镇一直都显得籍籍无名。小镇位于西苏门答腊省山区,离省会巴东市90公里。在地理上,它位于布基特巴里杉山脉(Bukit Barisan Mountains)的狭窄山谷中,周围高山环绕,小镇偏远寂静。  2019年7月6日,萨瓦伦托的翁比林煤矿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以及其堪称“东南亚第一个工业文化遗产”的称誉,开始受到许多人的关注。  山野不再寂静
期刊
当你在泰餐店点上一份火锅界的清流椰子鸡,或是在京东全球购的购物车里添上一盒泰式椰奶时,你拉动的可能不只是泰国椰业的GDP,而是一只猪尾猕猴采椰时敏感的神经。  猴产阶级  今年7月3日,善待动物组织PETA在YouTube上公开发布了一则“泰国椰子种植农奴役猴子”的视频。画面中,一只即将上树采椰的猴子被系上链条,敢怒不敢言的眼神像极了被强按在地上摩擦时的人。  PETA称,他们秘密调查了八个农场,
期刊
“柳州街上,闻起来味道最‘臭’的那家店铺里,一定有最好吃的螺蛳粉。”跟随着柳州的朋友从最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里兜兜转转找到了一家开在街角的螺蛳粉店。柳州的天气很闷热,小小的螺蛳粉店里没有空调,人们就挤在几张板凳和桌子组成几平米的店里,等待叫号取粉。  “一碗螺蛳粉加辣,加豆腐泡”“两碗螺蛳粉,加鸭脚”点单的声音此起彼伏。小店里,区别柳州人和外地人的方法很简单,不需要问,只需要看碗里的螺蛳粉有多红就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