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年期是女性健康,特别是心脏健康的一个“分水岭”。对女性而言,绝经期前后呵护好心血管健康尤为重要。
绝经后冠心病几率猛增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艳指出,冠心病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典型杀手”,但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却未得到足够关注。女性冠心病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虽然女性冠心病初发年龄较男性平均晚10年左右(绝经前女性发病率仅为男性的1/10—3/10),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病率与死亡率却明显升高。尤其在绝经后,会逐渐升高至与同龄男性基本“持平”。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女性罹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会急速上升。
雌激素是心脏的“保护伞”
张艳指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高发,主要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作为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可降低女性血液粘稠度。而绝经后,随着雌激素的下降,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与此同时,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抑制物上升,促进凝血,还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
雌激素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经典途径和非基因途径增加一氧化氮和舒血管因子的合成,抑制血管损伤和动脉硬化。绝经后,雌激素下降,舒血管因子合成减少,血管易损伤,加速动脉硬化,对脂质的摄取增加,加速斑块形成。
雌激素还能促进尿酸的排泄。而绝经后,随着雌激素下降,尿酸排泄减少,易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引起动脉内膜损伤,降低动脉壁的纖溶功能,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
临床症状“很低调”
张艳指出,胸痛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特征,但以胸痛症状判断女性是否有冠心病往往不靠谱。65%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无典型心绞痛症状,超过50%的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无心肌梗死前胸痛症状。许多女性患者仅表现为乏力,肩颈部、背部及上肢疼痛,胸部烧灼感,腹部不适、气短、大汗、恶心等,这些症状有时很难与冠心病联系,因此,易出现误诊、误治。
正确防范不可少
1.定期体检
定时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慎重对待感冒、肺部感染、胸痛、心悸等情况,如果有胸闷、胸痛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
2.保持良好的心态
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情绪往往不佳,此时应及时调节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有效减轻负面情绪,也可间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3.合理饮食管控
注意饮食结构多样化和膳食平衡,合理分配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多吃绿色蔬菜,严控脂肪、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增加。
绝经后冠心病几率猛增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艳指出,冠心病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典型杀手”,但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却未得到足够关注。女性冠心病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虽然女性冠心病初发年龄较男性平均晚10年左右(绝经前女性发病率仅为男性的1/10—3/10),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病率与死亡率却明显升高。尤其在绝经后,会逐渐升高至与同龄男性基本“持平”。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女性罹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会急速上升。
雌激素是心脏的“保护伞”
张艳指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高发,主要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作为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可降低女性血液粘稠度。而绝经后,随着雌激素的下降,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与此同时,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抑制物上升,促进凝血,还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
雌激素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经典途径和非基因途径增加一氧化氮和舒血管因子的合成,抑制血管损伤和动脉硬化。绝经后,雌激素下降,舒血管因子合成减少,血管易损伤,加速动脉硬化,对脂质的摄取增加,加速斑块形成。
雌激素还能促进尿酸的排泄。而绝经后,随着雌激素下降,尿酸排泄减少,易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引起动脉内膜损伤,降低动脉壁的纖溶功能,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
临床症状“很低调”
张艳指出,胸痛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特征,但以胸痛症状判断女性是否有冠心病往往不靠谱。65%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无典型心绞痛症状,超过50%的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无心肌梗死前胸痛症状。许多女性患者仅表现为乏力,肩颈部、背部及上肢疼痛,胸部烧灼感,腹部不适、气短、大汗、恶心等,这些症状有时很难与冠心病联系,因此,易出现误诊、误治。
正确防范不可少
1.定期体检
定时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慎重对待感冒、肺部感染、胸痛、心悸等情况,如果有胸闷、胸痛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
2.保持良好的心态
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情绪往往不佳,此时应及时调节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有效减轻负面情绪,也可间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3.合理饮食管控
注意饮食结构多样化和膳食平衡,合理分配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多吃绿色蔬菜,严控脂肪、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