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cost method of fabricating large-aperture, high efficiency, Fresnel diffractive membrane optic u

来源 :ChineseOpticsLetter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 reduce the cost and achieve high diffraction efficiency, a modified moiré technique for fabricating a large-aperture multi-level Fresnel membrane optic by a novel design of alignment marks is proposed. The modified moiré fringes vary more sensitively with the actual misalignment. Hence, the alignment accurac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a 20 μm thick, four-level Fresnel diffractive polyimide membrane optic with a 200 mm diameter is made, which exhibits over 62% diffraction efficiency into the 1 order, and an efficiency root mean square of 0.051.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金属介质膜消偏振分光镜设计,采用针(needle)方法对该设计进行了优化处理,给出了消偏振分光镜的反射率与反射相移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并分析了入射角对此消偏振分光镜性能的影响。消偏振分光镜在振幅和反射相位两个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未考虑透射相位。在540~560 nm的范围内,45°入射光线的2个偏振分量的反射率与目标反射率50%的偏差小于0.22%,反射相移小于0.29°。当入射角偏离1°时,其对2个分量的反射率影响较小,而对反射相移影响稍大。
随着飞秒脉冲成丝在诸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延长成丝距离和伴随的等离子体通道长度成为应用的关键。通过求解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以及电子密度演化方程,得出如果采用同能量的叠加高斯光束而不采用普通单一高斯光束作为入射光束,克尔介质中飞秒成丝和等离子体通道的性能会显著提高。根据自聚焦上限阈值功率的理论计算表明,叠加高斯光束的自聚焦上限阈值功率大于普通高斯光束。因此,采用叠加高斯光束作为入射光束,既可以延长成丝距离,又能避免高能脉冲下多丝的存在。
针对提高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VO 薄膜的红外透过率的问题,提出了制备时的最佳退火温度。简 要介绍了用无机溶胶凝胶法制备VO 薄膜的过程,对制备的VO 薄膜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电子能谱仪 (XPS)测试,分析了VO 薄膜的成分及相变温度。根据瑞利–高斯散射公式,通过散射截面与粒子密度计算和不同退火 温度下薄膜透过率的测试,重点讨论了退火温度、晶粒尺寸和红外透射率三者的关系。
用电子束控制放电泵浦Hg/Cl2/Ar混合气体时,观察到HgCl*的激光作用。荧光强度增强一个数量级。这使控制放电得到的激发效率比电子束直接泵浦产生的效率约高两倍。除以前报道的HgCl*5576埃激光跃迁外,还观察到5584埃处的强跃迁。
期刊
Suppression of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 by means of chirped and tilted fiber Bragg gratings (CTFBGs) has become a key topic. However, research on high-power systems is still lacking due to two problems. Firstly, after the inscription, there are a
基于布拉格光栅/金属薄膜非对称谐振腔设计一种增强石墨烯紫外光吸收的多层薄膜结构。采用传输矩阵法模拟计算多层薄膜结构参数与石墨烯吸收光谱的关联规律,得到最佳结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非对称谐振腔共振效应有效促进入射光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优化后石墨烯在275 nm波长处的紫外光吸收率高达0.9534,半峰全宽仅为2.0 nm。进一步研究表明布拉格光栅的中心波长和光入射角可以调制石墨烯的吸收峰值波长和峰值大小,增加石墨烯层数能够同时提升紫外光吸收率和扩展吸收光谱。该结构也可以增强其他宽禁带二维材料的紫外吸收性能。
文章提出一种关于非对称电极低串扰数字光开关的新型设计方案,在Y分叉后端引入S弯曲波导,通过在Y分叉处的非对称电极和弯曲波导的弯曲电极处施加一定的同步电压,实现了比没有S弯曲的开关更低的串扰。此种设计采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方法(FDBPM)来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光波长为1.55 μm时,开关电压8 V,串扰<-25 dB。
温度烘烤是pn结型器件加速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针对室温工作的短波碲镉汞(HgCdTe)红外探测器开展了真空烘烤实验研究。实验样品分为四组, 对应的烘烤温度分别为60 ℃, 70 ℃, 80 ℃和90 ℃。在实验前后测试了器件的R-V特性曲线, 并进行了R-V特性的理论拟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真空烘烤对器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串连电阻的增大、隧道电流效应的减弱及产生复合效应的增强。串连电阻的增大主要是由于电极接触电阻在长时间温度烘烤下增加引起的。温度烘烤可以消除能带内的缺陷能级, 从而削弱间接隧道电流对
将调制频率为1 GHz的正弦波光信号的高阶谐波分量注入直调激光器,信号的光场强度和载流子浓度相互作用形成光电流,光电流经过直调激光器的射频(RF)端口形成微波倍频信号。实验通过检测RF端口的倍频信号功率变化,反馈控制直调激光器的波长,完成直调激光器的自动锁定,产生无光电探测器的10 GHz、12 GHz微波倍频信号。对比无自动锁定回路的注入锁定方案,自动锁定产生的微波倍频信号更稳定,其功率波动在10 min内稳定在2 dB,10 kHz处的相位噪声恶化程度控制在2.2 dB。微波倍频信号的最高倍频数取决于
提出了一种以样品前后表面反射的探测光束在远场形成干涉为基础的新的光热干涉探测技术.给出了聚焦激光束照射平板样品时两反射光束在远场形成的干涉场光强分布和调制光束加热时的光热干涉信号表达式.光强分布和实验测量结果一致.并以氟铝酸盐玻璃平板为样品进行了光热实验.还讨论了该光热方法作为一种灵敏的检测技术在光学材料特性、弱吸收测量以及微体积痕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