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点拔】
材料丰富,是高考对各类文体的总要求,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资料比较充实有力,内容丰富翔实。对于议论文来说,衡量材料丰富的标准就是论据是否充实。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作者的经历与感受等;理论论据包括前人的经典名言、民间谚语、定理、定律等。写议论文,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论据,为中心论点服务,进而达到丰富文章内容的目的。
1.扩展时空,增强跨度
作为论据的材料,最好不要集中于一时一地,而要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广泛搜罗,巧妙地融入文章。扩展时空,增强材料的时空跨度,往往能达到充实和丰富的目的。比如习作《绝处常能逢生路》中,作者先引述驴落入枯井得救的故事,引出观点,然后叙述庄子走出绝境的事例,再联系刘邦和中国工农红军化险为夷,以及德国一个工人弄错配方却发明吸水纸的事例。文章举了不少事例,但这些论据同而有别,从时间上说,有古代,有现代,有当代;从空间上说,有国内,有国外,时空跨度较大。
2.广开源头,多方吸纳
论据材料从哪里来,就是材料的源头。新闻时事、寓言故事、人物经历、奇闻逸事、名言警句,都可以拿来为文章的中心服务,不要囿于同一类材料。比如一篇论述合作双赢的文章:文章先简述《韩非子》里大蛇负小蛇而行的故事,引出观点,接着用牵牛花和木桩互相配合而成风景作类比论证,然后用刘邦君臣互相成就的故事作事实论证,引用系统论原理,并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谚语作理论论证,再联系现实,批评某些人不满我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错误认识。文章的材料,从来源上看有自然现象,有社会问题,有历史人物,有寓言故事,有科学理论,有民间谚语。材料丰富,眼界开阔。
3.巧妙分类,避免堆砌
要避免堆砌材料,就要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时,先将你掌握的与题目相关若干材料,按古今、中外、性质、作用等进行初步分类,然后加以精要的分析和归类,选用最能论证观点的一些材料,这样就可以避免简单列举的毛病。比如文章《脱掉长衫更精神》中,作者列举了磕头、放鞭炮和留辫子三个事例来阐述“在建造新生活的途中丢了几件破烂的长衫不必大惊小怪”的道理。怎样才能使这三个例子分工明确而又不互相重复呢?作者首先按其功用,将三个例子分为“礼仪”“用物”“装束”三类,使三个例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一以当十,互不重复。文章在具体论述时,分别用“先说礼仪”“再说用物”“最后说装束”来领起三个事例,既指明材料使用的角度,又显示了行文的思路,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如果没有做这样的分类,强行将三个例子放在同一篇文章里,就如同用同一口袋装各种谷物,没有区别,没有先后,哪种多一点哪种少一点都无大碍,文章也就像个杂货铺。论据不怕少,重要的是阐述要在理,要有力;论据也不怕多,多得要有角度,有层次。
4.点面结合,充实丰富
以“点”详细交代主要材料,以“面”概括论述次要材料,这样有点有面,既可以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又可以使文章详略得当。下面请看《理性之美》一文中的两段文字:
司马迁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刚直地死,一条是屈辱地生,经过痛苦的抉择,他舍弃前者,接受后者。因为他知道,虽然刚直地死可以令人景仰,但是一旦生命结束,心中那个伟大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他没有感情冲动,做头撞南墙不后退的英雄,而是适时而退,于是终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的成功,是意志的成功,是理想的成功,更是理智的成功,假如他在人生的那一刻率性而为,定然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中原霸主;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刘邦忍受项羽之威,终得汉家天下……他们的成功无不与他们的理智密切相关。
两段论述,都是摆事实讲道理,前一段全段仅以司马迁为例,单人独段,叙议结合,浓墨重彩,不厌其烦;后一段则三人共段,排比述例,要言不烦。这样点面结合,使得论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5.正反用例,对比鲜明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论点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下面我们来看满分作文《鱼死网破与互利共赢》中的几个片段:
鱼死网破看似豪壮,却输了人生;互利共赢看似软弱,却成就精彩。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魏国兵精马壮,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挥师南下;蜀吴二国国贫兵弱,为抗曹军,唯有联合。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蜀吴互为敌国,却联合抗曹,为什么?因为“互利”二字。若不联合,则玄德、仲谋皆为曹操阶下囚也。
……
日寇入侵中華,烧杀抢掠,国民党若放下“攘外必先安内”之念,早日联共抗日,南京三十万同胞岂会命丧屠刀之下?中华大地又岂会被日本鬼子弄得满目疮痍?
写蜀吴联合抗曹,将蜀吴与曹操当时的军事力量和战争结果作对比,从正面突出联合的重要;然后列举抗日战争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不联合的危害。既有论据内在的强弱输赢的横向对比,又有行文思路上的正反对比,多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材料丰富,是高考对各类文体的总要求,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资料比较充实有力,内容丰富翔实。对于议论文来说,衡量材料丰富的标准就是论据是否充实。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作者的经历与感受等;理论论据包括前人的经典名言、民间谚语、定理、定律等。写议论文,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论据,为中心论点服务,进而达到丰富文章内容的目的。
1.扩展时空,增强跨度
作为论据的材料,最好不要集中于一时一地,而要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广泛搜罗,巧妙地融入文章。扩展时空,增强材料的时空跨度,往往能达到充实和丰富的目的。比如习作《绝处常能逢生路》中,作者先引述驴落入枯井得救的故事,引出观点,然后叙述庄子走出绝境的事例,再联系刘邦和中国工农红军化险为夷,以及德国一个工人弄错配方却发明吸水纸的事例。文章举了不少事例,但这些论据同而有别,从时间上说,有古代,有现代,有当代;从空间上说,有国内,有国外,时空跨度较大。
2.广开源头,多方吸纳
论据材料从哪里来,就是材料的源头。新闻时事、寓言故事、人物经历、奇闻逸事、名言警句,都可以拿来为文章的中心服务,不要囿于同一类材料。比如一篇论述合作双赢的文章:文章先简述《韩非子》里大蛇负小蛇而行的故事,引出观点,接着用牵牛花和木桩互相配合而成风景作类比论证,然后用刘邦君臣互相成就的故事作事实论证,引用系统论原理,并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谚语作理论论证,再联系现实,批评某些人不满我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错误认识。文章的材料,从来源上看有自然现象,有社会问题,有历史人物,有寓言故事,有科学理论,有民间谚语。材料丰富,眼界开阔。
3.巧妙分类,避免堆砌
要避免堆砌材料,就要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时,先将你掌握的与题目相关若干材料,按古今、中外、性质、作用等进行初步分类,然后加以精要的分析和归类,选用最能论证观点的一些材料,这样就可以避免简单列举的毛病。比如文章《脱掉长衫更精神》中,作者列举了磕头、放鞭炮和留辫子三个事例来阐述“在建造新生活的途中丢了几件破烂的长衫不必大惊小怪”的道理。怎样才能使这三个例子分工明确而又不互相重复呢?作者首先按其功用,将三个例子分为“礼仪”“用物”“装束”三类,使三个例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一以当十,互不重复。文章在具体论述时,分别用“先说礼仪”“再说用物”“最后说装束”来领起三个事例,既指明材料使用的角度,又显示了行文的思路,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如果没有做这样的分类,强行将三个例子放在同一篇文章里,就如同用同一口袋装各种谷物,没有区别,没有先后,哪种多一点哪种少一点都无大碍,文章也就像个杂货铺。论据不怕少,重要的是阐述要在理,要有力;论据也不怕多,多得要有角度,有层次。
4.点面结合,充实丰富
以“点”详细交代主要材料,以“面”概括论述次要材料,这样有点有面,既可以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又可以使文章详略得当。下面请看《理性之美》一文中的两段文字:
司马迁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刚直地死,一条是屈辱地生,经过痛苦的抉择,他舍弃前者,接受后者。因为他知道,虽然刚直地死可以令人景仰,但是一旦生命结束,心中那个伟大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他没有感情冲动,做头撞南墙不后退的英雄,而是适时而退,于是终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的成功,是意志的成功,是理想的成功,更是理智的成功,假如他在人生的那一刻率性而为,定然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中原霸主;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刘邦忍受项羽之威,终得汉家天下……他们的成功无不与他们的理智密切相关。
两段论述,都是摆事实讲道理,前一段全段仅以司马迁为例,单人独段,叙议结合,浓墨重彩,不厌其烦;后一段则三人共段,排比述例,要言不烦。这样点面结合,使得论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5.正反用例,对比鲜明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论点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下面我们来看满分作文《鱼死网破与互利共赢》中的几个片段:
鱼死网破看似豪壮,却输了人生;互利共赢看似软弱,却成就精彩。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魏国兵精马壮,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挥师南下;蜀吴二国国贫兵弱,为抗曹军,唯有联合。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蜀吴互为敌国,却联合抗曹,为什么?因为“互利”二字。若不联合,则玄德、仲谋皆为曹操阶下囚也。
……
日寇入侵中華,烧杀抢掠,国民党若放下“攘外必先安内”之念,早日联共抗日,南京三十万同胞岂会命丧屠刀之下?中华大地又岂会被日本鬼子弄得满目疮痍?
写蜀吴联合抗曹,将蜀吴与曹操当时的军事力量和战争结果作对比,从正面突出联合的重要;然后列举抗日战争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不联合的危害。既有论据内在的强弱输赢的横向对比,又有行文思路上的正反对比,多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