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一直以来就位于“五育”之首,过去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行有较多的涉及这同样也是现在德育教育的重点。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原有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和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
关键词:民族文化、体验式德育、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体验式德育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有充分的参与度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用心体验,进而将全面素质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素质。体验式德育教育以其高效的过程备受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在体验式德育的教学中由于自身的不足和外界的限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下针对农村小学的体验式德育教育措施展开讨论。
一、开发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媒介,教育资源直接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的质量和范围。如今新高考正在一步步实行,各具地方特色的课程逐渐被开发,德育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已成为德育发展趋势。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巧妙的将民族文化内容自我吸收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之前可以针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做基本的调查和了解。笔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以来就属于汉地十八省,也是中华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其它省份人民提到广西,就会想到壮族,不可否认壮族人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数量众多,但也不乏存在有各民族人口。本地的许多小学生对于壮族的风俗习惯都不甚了解,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逐渐消失,有很多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也只有少数的老年人知道。对于社会的更替,一些风俗习惯是有必要保存且了解的。为此,笔者针对壮族传统风俗进行了一堂德育课。课前,让学生去拜访周围的高寿老人,了解他们口中的壮族文化和节日风俗。如:“八方宾客聚向都,年年霜降歌如海” 的向都镇“霜降歌圩”节、各村各寨同节不同俗的“龙洞节”、天等壮族“打榔舞”等。在访谈中,感受“霜降歌圩”里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青年男女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感受“龙洞节”里壮族儿女以歌传情、以酒会友的粗犷豪爽、热情好客;感受“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刽成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粮稻,敲磕槽弦,比重有偏拍。槽声若鼓,面于数里,虽思妇之弄砧,不能比浏亮也”壮族悠久的稻作生活文化。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笔者同样根据自己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扩展。利用学生亲身实践,让学生在此过程对民族风俗有更深次的理解,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调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多样的民族特色才构成如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民族融合的趋势使得现在的好多小学生对本民族特色了解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教育部大力倡导开发地区课程、校本课程的原因。广大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和特点,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德育教育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此之中有所收获。
二、注重教学反馈
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知识教学不同,德育教育对精神和心理更加重视,知识对个人能力和发展更加重视。但是二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重视后期反馈。在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和测试进行教学效果的验收,德育教育同样也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教育效果的检验。当教师进一步进行教学反馈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和个人品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随时调整个人的教育方式。
例如,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知识了解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以后,针对课上所述知识以及学生的民族情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本堂课的教育内容写一份总结。写总结虽然是一种很老旧的方式但是却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总结来分析德育课堂内容到底对学生起到了何种作用。教学反馈就好比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一种途径,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观察,查看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学生的德育教育本就是一种重要又具有挑战的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融合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教学反馈,防止德育教育变成一场没有效果的自我表演。
三、开展课外评比
民族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其包含的内容不仅有民族风俗、民族历史还有民族的发展及基本知识了解。这些丰富的知识只是依赖教师的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的开展也可以通过课外进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专门德育课的同时,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德育作业,通过评比、打分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外进行德育学习。
例如,每一学年开学时,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放《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是广大中小学生都应该去观看的节目,其每一学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侧重点,教师就可以针对当年的主题让学生在电视节目中收获相关的教育知识。2020年《开学第一课》第一部分围绕疫情展开,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难关也是体现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一次挑战。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以后,就可以渗透有关民族团结的德育知识。在课后针对学生的观后感分享检验学生的观看成果。网络资源是如今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之一,学生课后德育教育必然离不开丰富的网络资源,以电视节目或是名人访谈这样的形式渗透德育教育,学生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课外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并及时开发。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民族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被重视的一部分。在如今的德育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元素,对生活在安逸社会的小学生来说又是必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对相关内容的开发给予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韦滟花.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德育教育[J]. 读与写(教师), 2019(6):0052-0052.
[2]周满荣. 小学开展体验式品德教育必要性的几点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23).
关键词:民族文化、体验式德育、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体验式德育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有充分的参与度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用心体验,进而将全面素质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素质。体验式德育教育以其高效的过程备受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在体验式德育的教学中由于自身的不足和外界的限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下针对农村小学的体验式德育教育措施展开讨论。
一、开发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媒介,教育资源直接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的质量和范围。如今新高考正在一步步实行,各具地方特色的课程逐渐被开发,德育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已成为德育发展趋势。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巧妙的将民族文化内容自我吸收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之前可以针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做基本的调查和了解。笔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以来就属于汉地十八省,也是中华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其它省份人民提到广西,就会想到壮族,不可否认壮族人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数量众多,但也不乏存在有各民族人口。本地的许多小学生对于壮族的风俗习惯都不甚了解,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逐渐消失,有很多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也只有少数的老年人知道。对于社会的更替,一些风俗习惯是有必要保存且了解的。为此,笔者针对壮族传统风俗进行了一堂德育课。课前,让学生去拜访周围的高寿老人,了解他们口中的壮族文化和节日风俗。如:“八方宾客聚向都,年年霜降歌如海” 的向都镇“霜降歌圩”节、各村各寨同节不同俗的“龙洞节”、天等壮族“打榔舞”等。在访谈中,感受“霜降歌圩”里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青年男女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感受“龙洞节”里壮族儿女以歌传情、以酒会友的粗犷豪爽、热情好客;感受“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刽成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粮稻,敲磕槽弦,比重有偏拍。槽声若鼓,面于数里,虽思妇之弄砧,不能比浏亮也”壮族悠久的稻作生活文化。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笔者同样根据自己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扩展。利用学生亲身实践,让学生在此过程对民族风俗有更深次的理解,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调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多样的民族特色才构成如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民族融合的趋势使得现在的好多小学生对本民族特色了解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教育部大力倡导开发地区课程、校本课程的原因。广大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和特点,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德育教育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此之中有所收获。
二、注重教学反馈
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知识教学不同,德育教育对精神和心理更加重视,知识对个人能力和发展更加重视。但是二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重视后期反馈。在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和测试进行教学效果的验收,德育教育同样也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教育效果的检验。当教师进一步进行教学反馈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和个人品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随时调整个人的教育方式。
例如,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知识了解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以后,针对课上所述知识以及学生的民族情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本堂课的教育内容写一份总结。写总结虽然是一种很老旧的方式但是却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总结来分析德育课堂内容到底对学生起到了何种作用。教学反馈就好比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一种途径,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观察,查看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学生的德育教育本就是一种重要又具有挑战的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融合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教学反馈,防止德育教育变成一场没有效果的自我表演。
三、开展课外评比
民族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其包含的内容不仅有民族风俗、民族历史还有民族的发展及基本知识了解。这些丰富的知识只是依赖教师的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的开展也可以通过课外进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专门德育课的同时,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德育作业,通过评比、打分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外进行德育学习。
例如,每一学年开学时,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放《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是广大中小学生都应该去观看的节目,其每一学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侧重点,教师就可以针对当年的主题让学生在电视节目中收获相关的教育知识。2020年《开学第一课》第一部分围绕疫情展开,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难关也是体现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一次挑战。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以后,就可以渗透有关民族团结的德育知识。在课后针对学生的观后感分享检验学生的观看成果。网络资源是如今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之一,学生课后德育教育必然离不开丰富的网络资源,以电视节目或是名人访谈这样的形式渗透德育教育,学生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课外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并及时开发。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民族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被重视的一部分。在如今的德育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元素,对生活在安逸社会的小学生来说又是必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对相关内容的开发给予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韦滟花.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德育教育[J]. 读与写(教师), 2019(6):0052-0052.
[2]周满荣. 小学开展体验式品德教育必要性的几点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