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文插图,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的作用,把学生带进有画面的情境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借助课文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课文中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画面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发挥语文学习的主体作用,认真探索“语文王国”的奥秘。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第一幅图——两只小松鼠埋松果,问学生:“两只小松鼠在干什么?”接着,笔者出示第二幅图,问学生:“小松鼠种下的松子会怎么样?两只小松鼠的心情如何?”紧接着,笔者又追问:“松鼠为什么这样做?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十课《松鼠和松果》,你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从图画直接引入课文,设置悬念,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课文插图,理解重点词语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不擅长抽象思维,所以在讲解抽象词语时,教师单凭解说,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借助课文插图的优势讲解重点词语,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词语。如在教学《比尾巴》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笔者的点拨下,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形象地感知什么是长,什么是短,什么是弯,什么是扁,从而领悟出孔雀尾巴无论在形状上,还是在颜色上,都是惹人喜爱的,进而让学生理解了“最好看”一词的含义。可以说,运用课文插图进行教学,既能达到理解词语、发展语言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
  三、借助课文插图,加深印象
  课文插图是一篇文章的“特写镜头”,其目的是说明和补充课文的重点段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合理地运用课文插图,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笔者把静止的插图制作成可以“抽拉”的投影片,在教学过程中,先显示绿色的苹果树和梨树、高粱、稻田等画面,然后盖上复合片,使苹果树挂满了红红的苹果,梨树结满了黄色的梨,以及红红的高粱、金色的稻田,使学生在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中,理解课文中运用的比拟修辞法。接着,在此基础上,笔者“抽拉”投影,把那些彩色鲜明的图片组合在一起,再投影出天空中往南飞行的“人”字形大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秋天的美景,感悟到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喜庆的季节。接着,笔者提问:“这般美好的景色是谁创造出来的?”学生通过理解插图的内容,很快理清了思路,从美丽的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借助课文插图,开展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如在教学《北京》时,笔者先出示第一幅油画,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哪位学生能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后,很快说出:“这是天安门,它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既庄严,又美丽。天安门前鲜花盛开,非常美丽。”接着,笔者又出示第二幅课文插图——北京新建的立交桥。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之后,都能说出图画的内容,并从心底发出感叹:“北京真美啊!”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北京,更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五、借助课文插图,培养口语能力
  看是说的基础,只有看得清,才能说得明,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酸的和甜的》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在教学中,笔者依次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每幅插图中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它们的语言,猜猜它们的心理,然后让学生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最后把几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习惯,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田墩黄市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童年夏日的黄昏,我们在我家老屋的天井里纳凉。一阵阵柔柔的晚风里,一只只蜻蜓在眼前飞舞,夕阳下蜻蜓翅膀闪动着细碎的银光。蜻蜓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承载着多少美好的想像,仿佛从童话世界里走来的精灵。  小时候喜欢捉蜻蜓来玩儿。在昏黄的暮色里蜻蜓飞累了,喜欢躲在天井里的树叶间,或悬挂在树枝下。那时,我们便会蹑手蹑脚地上前把它逮住,或放在小竹笼里,或放在玻璃瓶中。  小时候我还喜欢玩竹蜻蜓。  竹蜻蜓是我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