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概念的界定及重要性分析,阐述了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探讨了重庆市政府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此促进重庆市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问题及矛盾;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107-02
1农村公共产品界定以及重要性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由农民或家庭自己消费的所谓“私人产品”而言,由当地农村社区居民共享的产品,它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即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
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当然关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是其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会造成农民就医难、行路难、通讯难、上学难、用电难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缺乏等。而重庆市城乡经济发展也呈现不平
衡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图1)。
财政支出农业部分资金的加大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促进重庆市GDP增速加快。从图二,可以清晰看见,财政支出农业部分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与GDP增速波动情况非常吻合。2003年,随着财政支农占比例的减少,GDP增长率也随之减少。所以深化对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减轻重庆市农民负担、农民奔小康、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重庆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由于公共支出结构是形成公共产品结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下面将主要从财政公共支出的角度看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市对农村的投入总绝对量是逐年增加的,对农业支出合计从1994年的49858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10905万元,特别是1997年直辖后,对农业的投入更是增加幅度较大。由于2003年后对各个支出没有详细划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见1994年至2002年,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增长突出,对农村社会救济费也有较大的增長,但是对农业科技三项的公共支出自1997年后增长缓慢,而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总量中的比例也会是很小的。虽然重庆市政府在投入农业绝对总量在逐年增长,但是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计的百分比中却自2003年开始急速下滑(见图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也成为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结构更趋突出的重要原因。
3 重庆市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3.1 政府和乡镇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发展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严重不足。特别是重庆地势属多山地区,对道路、水利设施、电信、电网等均严重短缺。在重庆的农村,经常出现停电、缺水的状况,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更需要水和电,很多的农民都是起早摸黑去找水源,缓解缺水的压力。所以重庆被称为“大城市、大农村”。二是农民民生的公共产品短缺。虽然农村医保已经开始实施,但农村的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投入建设缓慢, 很多限制及约束仍然让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重庆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教学设施和教师条件并未得到较大改善。据了解,重庆市农村教学设施相比于东部城市、或全国平均水平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在笔者读的小学,二十年后发现教师用的办公桌还是二十年前的办公桌。同时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相对城镇教师偏低。农村教师的不平等待遇也会对农村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3.2 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地区间不平衡
长期以来,城市的公共产品基本上由国家和重庆市政府提供,而农村的公共产品基本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投劳”解决。虽然每年重庆市财政支出在“支持农业支出”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但是最终落实在农业和农民头上的少之又少。这样就造成城乡之间公共产品严重的不平衡。很多村镇道路的修建都是村干部领导、农民自发修建。例如,重庆至秀山铁路的通车就为这一带的农村提供的新的机会,这一带农村也开始发生着变化,山里不再是那么闭塞,而开始活跃了。但是很严重的事实,重庆至秀山沿线只有黔江区和秀山县的车站离城区较近,其他包括涪陵、彭水、武隆这些区县的车站离城区是非常远的,而从车站到城区的这条重要的交通通道,路况是非常糟糕的。相比之其他城市,重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是相当明显的。
3.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和管理薄弱,导致重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其体制的弊端在于政府在农村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重过程、轻结果,难以形成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监督和管理,造成公共资源的管理混乱,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不高。
4 对重庆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都依赖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真正实现统筹发展,重庆市政府应该作出全国表率,尽快由“依靠农民自身”和转向“政府为主”的模式。通过加快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补偿性供给,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完善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管制度。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供给一定要落到实处。重庆市政府要尽快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才能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得到良好的改善。只有解决了监督管理制度的缺陷,投资于农村的资金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
(2)重庆市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建设的供给。根据财政分权理论,地方方政府则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如市政过程、农村社会治安、乡村发展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电网、通讯、广播等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科技信息和社区服务等。所以国家在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重庆市政府需要有效加大农村基本设施的建设投入。首先要改变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靠农民收费和集资来解决的现状。在广大的农村有这样一幅宣传语“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把道路修建好了,农民才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低成本地卖向城里。也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单位投资于农村地区。
(3)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至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来,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还应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及完善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为农村学生提高更好的学习机会及环境。城乡教育现在还是不公平的。城乡教育的差距也不是一时可以缩短的,但是国家在在财政支出方面可以缩小西部农村和东部农村的差距,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可以缩小农村及城镇教育投入的差距。义务教育投入方面,政府应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及改善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十七大报告还提到,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社会保障方面,政府也应加大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可行性研究,早日推行农村社保制度。
(4)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很多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公共产品可以采取政府与市场(私人)混合方式提供。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可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起以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私人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让市场填补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在农村公共供给方面的空位。
参考文献
[1]孙开.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60-282.
[2]吴晓燕.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城乡统筹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6,(6).
[3]刘秀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重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问题及矛盾;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107-02
1农村公共产品界定以及重要性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由农民或家庭自己消费的所谓“私人产品”而言,由当地农村社区居民共享的产品,它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即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
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当然关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是其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会造成农民就医难、行路难、通讯难、上学难、用电难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缺乏等。而重庆市城乡经济发展也呈现不平
衡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图1)。
财政支出农业部分资金的加大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促进重庆市GDP增速加快。从图二,可以清晰看见,财政支出农业部分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与GDP增速波动情况非常吻合。2003年,随着财政支农占比例的减少,GDP增长率也随之减少。所以深化对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减轻重庆市农民负担、农民奔小康、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重庆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由于公共支出结构是形成公共产品结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下面将主要从财政公共支出的角度看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市对农村的投入总绝对量是逐年增加的,对农业支出合计从1994年的49858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10905万元,特别是1997年直辖后,对农业的投入更是增加幅度较大。由于2003年后对各个支出没有详细划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见1994年至2002年,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增长突出,对农村社会救济费也有较大的增長,但是对农业科技三项的公共支出自1997年后增长缓慢,而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总量中的比例也会是很小的。虽然重庆市政府在投入农业绝对总量在逐年增长,但是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计的百分比中却自2003年开始急速下滑(见图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也成为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结构更趋突出的重要原因。
3 重庆市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3.1 政府和乡镇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发展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严重不足。特别是重庆地势属多山地区,对道路、水利设施、电信、电网等均严重短缺。在重庆的农村,经常出现停电、缺水的状况,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更需要水和电,很多的农民都是起早摸黑去找水源,缓解缺水的压力。所以重庆被称为“大城市、大农村”。二是农民民生的公共产品短缺。虽然农村医保已经开始实施,但农村的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投入建设缓慢, 很多限制及约束仍然让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重庆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教学设施和教师条件并未得到较大改善。据了解,重庆市农村教学设施相比于东部城市、或全国平均水平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在笔者读的小学,二十年后发现教师用的办公桌还是二十年前的办公桌。同时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相对城镇教师偏低。农村教师的不平等待遇也会对农村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3.2 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地区间不平衡
长期以来,城市的公共产品基本上由国家和重庆市政府提供,而农村的公共产品基本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投劳”解决。虽然每年重庆市财政支出在“支持农业支出”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但是最终落实在农业和农民头上的少之又少。这样就造成城乡之间公共产品严重的不平衡。很多村镇道路的修建都是村干部领导、农民自发修建。例如,重庆至秀山铁路的通车就为这一带的农村提供的新的机会,这一带农村也开始发生着变化,山里不再是那么闭塞,而开始活跃了。但是很严重的事实,重庆至秀山沿线只有黔江区和秀山县的车站离城区较近,其他包括涪陵、彭水、武隆这些区县的车站离城区是非常远的,而从车站到城区的这条重要的交通通道,路况是非常糟糕的。相比之其他城市,重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是相当明显的。
3.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和管理薄弱,导致重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其体制的弊端在于政府在农村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重过程、轻结果,难以形成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监督和管理,造成公共资源的管理混乱,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不高。
4 对重庆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都依赖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真正实现统筹发展,重庆市政府应该作出全国表率,尽快由“依靠农民自身”和转向“政府为主”的模式。通过加快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补偿性供给,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完善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管制度。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供给一定要落到实处。重庆市政府要尽快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才能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得到良好的改善。只有解决了监督管理制度的缺陷,投资于农村的资金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
(2)重庆市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建设的供给。根据财政分权理论,地方方政府则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如市政过程、农村社会治安、乡村发展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电网、通讯、广播等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科技信息和社区服务等。所以国家在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重庆市政府需要有效加大农村基本设施的建设投入。首先要改变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靠农民收费和集资来解决的现状。在广大的农村有这样一幅宣传语“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把道路修建好了,农民才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低成本地卖向城里。也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单位投资于农村地区。
(3)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至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来,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还应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及完善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为农村学生提高更好的学习机会及环境。城乡教育现在还是不公平的。城乡教育的差距也不是一时可以缩短的,但是国家在在财政支出方面可以缩小西部农村和东部农村的差距,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可以缩小农村及城镇教育投入的差距。义务教育投入方面,政府应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及改善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十七大报告还提到,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社会保障方面,政府也应加大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可行性研究,早日推行农村社保制度。
(4)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很多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公共产品可以采取政府与市场(私人)混合方式提供。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可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起以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私人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让市场填补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在农村公共供给方面的空位。
参考文献
[1]孙开.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60-282.
[2]吴晓燕.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城乡统筹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6,(6).
[3]刘秀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重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