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形式已经脱离了现代生活的教学途经,无法符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节奏,只有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课堂生活体验,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教育素质。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方式
中学生处在德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品德的形成还是素质发展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内容为教学基础,以学生的生活活动为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和内化学到知识,并促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一、回归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服务于生活之上,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是在学生各自具体的生活情境下逐渐形成的。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学习,其本身就是一种激活生活,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对生活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又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培养思想品德,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教学,让教学回归生活。例如,在学习《走近共同理想》时,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从小观看的抗战电影、听到长辈谈论的革命故事等了解途径从而引发的自身感受和理解来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但是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同时又受到生活阅历和经验积累的限制,基本都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真实的理解和实际的感受,只根据听故事形式来对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事迹做出思考和总结,无法真正将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才能使学生如亲身感受一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通过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先辈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优秀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前赴后继、不畏生死地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因而作为中学生,更要努力为加入先进的党组织,成为一名先进的中国共产党而奋斗。
二、贴近生活,营造生活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向生活化开放,让学生逐渐增强对生活的感受。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都跟生活相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对人们生活最原始却又最崇高的记录。在思想品德的教学前,学生要先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经过自我消化对教学内容有直接的体验,到了具体的学习课堂上,才能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在教学课堂进行以前就让学生通过自身生活阅历,包括观察、观光旅游、资料的搜集等形式对所学内容有自身的感受。比如,在学习《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的内容时,教师在上课以前就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我国在成立的初期,面对着艰苦的环境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又有哪些革命先辈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拼搏,刻苦奋斗,最终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自身的学习,明白大家今天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因而更需要利用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断奋斗,不断拼搏,沿着革命先烈的脚步,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体验生活,增强实践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更应该反映生活化教学的形式,课堂的教学,要成为学生主要学习形式的一部分,在教师生动的讲解和描绘当中,学生能够从中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或多或少的得到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并从中感受到生活了苦与甜,悲与喜。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增强实践性的体验,让学生从亲身的体验中得到新知,除了通过对教材所示的生活画面进行解读,还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教材所要传达的意义,充分体验情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演示或表演的方式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再现生活的画面,例如,在学习《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演讲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自己曾经童年时代具有什么理想?长大了理想又是什么?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事情让你改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是从生活中哪些事情上得到的启发和感悟?通过这些问题的表述,学生再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细致地为大家展现生活的全过程,不但能够增强了自身的生活体验,还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联系,使教学方式更加生活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各自还原于生活中去解读所学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在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走向生活化,就要贴近生活,从学生实际的生活当中选取教材,改变过去传统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德育灌输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完成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明白.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做到生活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2]胡风云.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浅议[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第三中学 517369)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方式
中学生处在德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品德的形成还是素质发展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内容为教学基础,以学生的生活活动为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和内化学到知识,并促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一、回归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服务于生活之上,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是在学生各自具体的生活情境下逐渐形成的。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学习,其本身就是一种激活生活,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对生活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又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培养思想品德,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教学,让教学回归生活。例如,在学习《走近共同理想》时,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从小观看的抗战电影、听到长辈谈论的革命故事等了解途径从而引发的自身感受和理解来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但是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同时又受到生活阅历和经验积累的限制,基本都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真实的理解和实际的感受,只根据听故事形式来对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事迹做出思考和总结,无法真正将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才能使学生如亲身感受一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通过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先辈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优秀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前赴后继、不畏生死地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因而作为中学生,更要努力为加入先进的党组织,成为一名先进的中国共产党而奋斗。
二、贴近生活,营造生活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向生活化开放,让学生逐渐增强对生活的感受。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都跟生活相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对人们生活最原始却又最崇高的记录。在思想品德的教学前,学生要先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经过自我消化对教学内容有直接的体验,到了具体的学习课堂上,才能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在教学课堂进行以前就让学生通过自身生活阅历,包括观察、观光旅游、资料的搜集等形式对所学内容有自身的感受。比如,在学习《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的内容时,教师在上课以前就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我国在成立的初期,面对着艰苦的环境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又有哪些革命先辈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拼搏,刻苦奋斗,最终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自身的学习,明白大家今天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因而更需要利用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断奋斗,不断拼搏,沿着革命先烈的脚步,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体验生活,增强实践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更应该反映生活化教学的形式,课堂的教学,要成为学生主要学习形式的一部分,在教师生动的讲解和描绘当中,学生能够从中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或多或少的得到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并从中感受到生活了苦与甜,悲与喜。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增强实践性的体验,让学生从亲身的体验中得到新知,除了通过对教材所示的生活画面进行解读,还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教材所要传达的意义,充分体验情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演示或表演的方式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再现生活的画面,例如,在学习《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演讲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自己曾经童年时代具有什么理想?长大了理想又是什么?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事情让你改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是从生活中哪些事情上得到的启发和感悟?通过这些问题的表述,学生再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细致地为大家展现生活的全过程,不但能够增强了自身的生活体验,还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联系,使教学方式更加生活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各自还原于生活中去解读所学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在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走向生活化,就要贴近生活,从学生实际的生活当中选取教材,改变过去传统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德育灌输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完成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明白.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做到生活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2]胡风云.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浅议[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第三中学 51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