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同样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河北大学车祸案以及“我爸是李刚”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探究其形成的三种机制,探讨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网络传播 河大车祸案 群体极化现象
一、事件概述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酒后驾车到河北大学新校区生活区,将两名女生撞倒后被保安和学生扣留。警方经对李启铭采血并对所驾车辆进行检测,鉴定为醉酒超速驾驶。其中一名伤者陈晓凤因抢救无效死亡。据称,李启铭在现场曾叫嚣:“我爸是李刚”。2011年1月31日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认定李启铭醉酒驾驶,致1人死亡1人受伤,且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此后,一句“我爸是李刚”这一嚣张跋扈的“官二代”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了舆论狂潮。
二、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极化现象
1961年James stone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群体讨论后,决策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于冒险的话,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①Stone本人把这个发现称为冒险转移。
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他和他的同事通过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严重,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两倍多。②
2、“河大车祸案”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河大车祸案发生的当天晚上,网络上就出现了关于该事件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现场目击者发布现场图片,并撰写相关的文字说明材料。此时,有一种说法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肇事者李启铭在被学生和保安拦截后曾叫嚣:“我爸爸是李刚”。事后证明,李刚系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这一嚣张的言论,经网络传播后,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愤慨,网友们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对李启铭进行谴责,还对李启铭、李启铭的父亲进行了谩骂和人身攻击。个别网友甚至发表了“把李刚儿子李一帆杀了,不然如何平民愤,故意杀人,先把他打残再枪毙。”③这样的言论。
李启铭当时是否说过“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呢?至今没有人在媒体表示过曾在现场听到李启铭亲口说过这句话。但是,广大网友对这句话的真实性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一边倒地对李启铭进行攻击。随着时间的发展,网友们指责、攻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李启铭的父亲李刚、网络传言中的李启铭的女朋友、传言被封口的河大学生等与事件不相干的人也遭到网友非理性的口诛笔伐。李刚有五处房产、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被监外执行等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在这疯狂的网络传播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听到理性的观点,即使偶尔出现了零星的对该事件不同观点,马上就会遭到网友们的抵制。如自称肇事者的“表妹”发帖称:我明白你们愤怒的心情,就如同我之前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一样,但是在愤怒之前,你们确实敢保证那内容的真实性吗?真的都是你们的亲眼所见?就比如那句遭到众愤的“我爸是李刚”,事实证明是当时他在喊看到的一个人——保卫科长,因为他认识,他的原话是“叔叔,我爸是李刚”,那是他在求助啊!这样的声音非但没有引起网友们的思考,反而激起了更加汹涌的舆论热潮。2011年1月30日,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认定李启铭醉酒驾驶,致1人死亡1人受伤,且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在判决结果出来之后,网友们愤怒的情绪依然没有得到平息,在相关新闻的跟帖回复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对该判决结果表示质疑的帖子,甚至不乏谩骂的声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网友crusader2002721 称:“蔑视生命!!应该按反人类罪处绞刑!!!”湖南省岳阳市网友空空人生称:“这块土地上是有权有钱人的世界!”④
三、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机制
为什么在网络传播中,特别是关于社会热点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屡见不鲜呢?笔者认为,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存在着三种机制。
1、“沉默的螺旋”机制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河北大学车祸案的网络传播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与网友主流意见不符的声音,但受到了网友们的群起而攻之,很快这种声音就消失了。网友们的舆论攻击行为成功把“异见者”压制在了螺旋的底端,形成了一种“寒蝉效应”。
2、协同过滤机制
协同过滤机制是美国著名学者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提到的概念。受众面对互联网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并不是不加选择地接触,而是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兴趣爱好、阶级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这就是选择性接触机制。那些不为受众所喜欢或支持的观点在无形中就被过滤了。各大网站所提供的相似内容的链接、加好友等功能则加剧了这种过滤作用。
在河大车祸案的网络传播中,协同过滤机制使受众接受到同质单一倾向的信息流。在这种情况下,网友们本身所持有的观点得到了强化,他们所听到的只是自己观点的回声。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单向性。
3、群体感染机制
群体感染是指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人群的行动。
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与群体感染有很大关系。群体是一个“无名氏”,个人在群体中处在匿名状态。这种集体无意识,使群体中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所受刺激的影响。群体间个体情绪的相互感染,使群体行为转向同一个方向。在河大车祸案的网络传播中,面对铺天盖地的对李启铭、李刚等人的批评之声,作为个体的网友很难不受其影响。
四、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基础
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是现实社会中群体极化现象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的投射。如果现实社会中的群体之间处在观点多元的状态下,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就不会形成。“每个个体与不同话语的联系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他们的社会位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決定了他们有可能接触到的话语类型,也决定了他们以哪种方式进行接触”。⑤
众所周知,当今的中国社会处在贫富悬殊、矛盾多发的状态之中。大量关于“官二代”“富二代”为非作歹的新闻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上,这就加剧了这种社会心理。当河大车祸案发生后,李启铭特殊的家庭背景很难不使受众勾起对“官二代”的联想,于是在网络上采取一致的舆论话语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戴笑慧、冷天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新闻记者》,2009(7)
②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8
③http://comment.ifeng.com/vie-
w.php?chId=19052
【关键词】网络传播 河大车祸案 群体极化现象
一、事件概述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酒后驾车到河北大学新校区生活区,将两名女生撞倒后被保安和学生扣留。警方经对李启铭采血并对所驾车辆进行检测,鉴定为醉酒超速驾驶。其中一名伤者陈晓凤因抢救无效死亡。据称,李启铭在现场曾叫嚣:“我爸是李刚”。2011年1月31日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认定李启铭醉酒驾驶,致1人死亡1人受伤,且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此后,一句“我爸是李刚”这一嚣张跋扈的“官二代”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了舆论狂潮。
二、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极化现象
1961年James stone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群体讨论后,决策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于冒险的话,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①Stone本人把这个发现称为冒险转移。
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他和他的同事通过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严重,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两倍多。②
2、“河大车祸案”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河大车祸案发生的当天晚上,网络上就出现了关于该事件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现场目击者发布现场图片,并撰写相关的文字说明材料。此时,有一种说法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肇事者李启铭在被学生和保安拦截后曾叫嚣:“我爸爸是李刚”。事后证明,李刚系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这一嚣张的言论,经网络传播后,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愤慨,网友们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对李启铭进行谴责,还对李启铭、李启铭的父亲进行了谩骂和人身攻击。个别网友甚至发表了“把李刚儿子李一帆杀了,不然如何平民愤,故意杀人,先把他打残再枪毙。”③这样的言论。
李启铭当时是否说过“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呢?至今没有人在媒体表示过曾在现场听到李启铭亲口说过这句话。但是,广大网友对这句话的真实性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一边倒地对李启铭进行攻击。随着时间的发展,网友们指责、攻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李启铭的父亲李刚、网络传言中的李启铭的女朋友、传言被封口的河大学生等与事件不相干的人也遭到网友非理性的口诛笔伐。李刚有五处房产、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被监外执行等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在这疯狂的网络传播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听到理性的观点,即使偶尔出现了零星的对该事件不同观点,马上就会遭到网友们的抵制。如自称肇事者的“表妹”发帖称:我明白你们愤怒的心情,就如同我之前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一样,但是在愤怒之前,你们确实敢保证那内容的真实性吗?真的都是你们的亲眼所见?就比如那句遭到众愤的“我爸是李刚”,事实证明是当时他在喊看到的一个人——保卫科长,因为他认识,他的原话是“叔叔,我爸是李刚”,那是他在求助啊!这样的声音非但没有引起网友们的思考,反而激起了更加汹涌的舆论热潮。2011年1月30日,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认定李启铭醉酒驾驶,致1人死亡1人受伤,且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在判决结果出来之后,网友们愤怒的情绪依然没有得到平息,在相关新闻的跟帖回复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对该判决结果表示质疑的帖子,甚至不乏谩骂的声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网友crusader2002721 称:“蔑视生命!!应该按反人类罪处绞刑!!!”湖南省岳阳市网友空空人生称:“这块土地上是有权有钱人的世界!”④
三、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机制
为什么在网络传播中,特别是关于社会热点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屡见不鲜呢?笔者认为,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存在着三种机制。
1、“沉默的螺旋”机制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河北大学车祸案的网络传播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与网友主流意见不符的声音,但受到了网友们的群起而攻之,很快这种声音就消失了。网友们的舆论攻击行为成功把“异见者”压制在了螺旋的底端,形成了一种“寒蝉效应”。
2、协同过滤机制
协同过滤机制是美国著名学者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提到的概念。受众面对互联网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并不是不加选择地接触,而是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兴趣爱好、阶级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这就是选择性接触机制。那些不为受众所喜欢或支持的观点在无形中就被过滤了。各大网站所提供的相似内容的链接、加好友等功能则加剧了这种过滤作用。
在河大车祸案的网络传播中,协同过滤机制使受众接受到同质单一倾向的信息流。在这种情况下,网友们本身所持有的观点得到了强化,他们所听到的只是自己观点的回声。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单向性。
3、群体感染机制
群体感染是指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人群的行动。
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与群体感染有很大关系。群体是一个“无名氏”,个人在群体中处在匿名状态。这种集体无意识,使群体中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所受刺激的影响。群体间个体情绪的相互感染,使群体行为转向同一个方向。在河大车祸案的网络传播中,面对铺天盖地的对李启铭、李刚等人的批评之声,作为个体的网友很难不受其影响。
四、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基础
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是现实社会中群体极化现象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的投射。如果现实社会中的群体之间处在观点多元的状态下,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就不会形成。“每个个体与不同话语的联系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他们的社会位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決定了他们有可能接触到的话语类型,也决定了他们以哪种方式进行接触”。⑤
众所周知,当今的中国社会处在贫富悬殊、矛盾多发的状态之中。大量关于“官二代”“富二代”为非作歹的新闻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上,这就加剧了这种社会心理。当河大车祸案发生后,李启铭特殊的家庭背景很难不使受众勾起对“官二代”的联想,于是在网络上采取一致的舆论话语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戴笑慧、冷天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新闻记者》,2009(7)
②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8
③http://comment.ifeng.com/vie-
w.php?chId=19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