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侧柏适应性强,耐瘠薄,耐干旱,耐轻度盐碱,分布十分广泛,是我国北方干旱山地的先锋造林树种。为此,我在林业生产工作中总结出侧柏培育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有较大应用价值,现予以总结汇报,供商榷。
关键词:侧柏 培育 技术
中图分类号:S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b)-0130-02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又叫香柏、柏树、扁柏,属柏科,我国特有树种,除西藏、新疆、海南等省区之外均有分布。在甘肃各地都有栽培,是中部干旱地区荒山阳坡的主要造林树种。它树形美观,四季常青。变种千头柏,更是庭园绿化的观赏树种。侧柏木材坚韧致密,纹理均匀,具有香味,久藏不朽。种子根、枝、叶、树皮等均有药用,是群众喜爱的庭园树种和荒山造林树种。
1 形态特征
侧柏是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m,胸径可达4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条片。枝向上伸展或斜展,排成一个平面,扁平,两面同开型。叶鳞形,交互对生,基部下延生长,背面有腺点。花单性,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小枝顶端。球果当年成熟;近卵形,长1.5~2cm,成熟前近肉质,蓝色,被除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种鳞4对,鳞背顶端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钩状尖头;中部的2对种鳞发育,具有1~2粒种子。种子卵圆形近椭圆形,长6mm~8mm,无翅或有极窄的翅。
2 生物学特性
侧柏喜光,干冷及暖湿气候均能适应,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微酸性土、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石灰性土均能生长,以在石灰性土上生长良好。能耐干旱瘠薄条件,惟生长较慢,在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则生长较快。种子繁殖。
3 育苗区概况
育苗区为北川林场中心苗圃,地处子午岭腹地,隶属合水林业总场管辖。地理位置处在东经108°20′~108°39′,北纬35°53′~36°10′之间。总经营面积70.7万亩,森林覆盖率76.6%,林区主要自然土壤依成土母和发育条件可分为黄绵土、灰褐土、灰鄯土、灰褐鄯土四个土种。林地土壤多为灰褐土类,亦称褐色森林土,pH值在7.0~8.4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类型,比周边地区略为湿润清凉,年平均降水量587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冬春雪雨稀少。年平均气温7.4℃,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27.7℃,年大气相对温度60%。全年无霜期120d~180d,光照时数2540h。
4 培育技术
4.1 采种
侧柏种子9~10月间成熟,当球果由绿色将转为黄褐色,或个别的已开裂时,即可采收。球果采集后曝晒,种鳞开裂,种子脱出,经风选去杂后拌药干藏。100斤球果可出种子10斤左右,千粒重22g,每斤种子约有22000粒。
4.2 育苗
4.2.1 大田育苗
(1)整地。
选择背阴、排水良好的地块。山地苗圃先年伏天开挖,将林地清理干净,圃地不留树根、草根,秋季整二遍,每亩施硫酸亚铁40斤,来年春季育苗前一周再每亩施40斤;注意遮阳不能过大,可以全光育苗。熟地秋季深翻土壤,每亩施50~100斤硫酸亚铁,来年春季育苗前再施50~100斤硫酸亚铁,同时每亩施100~200斤磷肥,整地深度30cm。
(2)种子处理。
①湿藏。育苗前20d左右,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h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30℃~60℃的温水浸种24h,或在流水中浸泡1~2昼夜。然后捞出室内堆藏,注意洒水保持种子湿润勤翻动,待有30%的种子裂嘴时播种,若距育苗时间近,可堆厚20cm~40cm,使催芽速度加快;若距育苗时间远,可稍许摊薄(10cm~20cm),使催芽速度放慢。注意一定要经常翻动(一日2~4次),确保种子温度、湿度一致处理均匀。
②沙藏。此方法的前部分与湿藏相同,只是种子浸泡捞出后,与含水量60%(手捏成团,触之即散)的湿沙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堆藏。
③雪藏。选择背阴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在冬季有积雪时,将种子与雪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堆藏,上面培成雪丘,并盖草帘,下部要注意排水。注意:春季融雪时,仍盖草帘,保持低温,勤观察,控制好温度、湿度,防止种子霉变,待冰雪大量融化时全面翻动一次摊平,经常翻动(往后同湿藏)。待有30%的种子裂嘴时播种。在催芽的过程中要做好各项育苗准备工作,不能种子等地。经过雪藏的种子发芽早,发芽率高,耐寒力强。冬季无雪时,可以冰藏。
(3)播种。
3月底至4月初播种,开沟条播,沟底要平,撒籽要匀,镇压要实。山地苗圃播幅10cm,行距35cm~40cm;覆土1.5cm;熟地苗圃播幅8cm,行距30cm~35cm,覆土1.5cm,每亩播种40斤。山地育苗用磷化锌拌种,鸟兽不危害,可避免损失。
(4)管理。
苗木约15d出齐。及时松土、锄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熟地苗圃苗木出齐后每一周打一次药防病,可打硫酸亚铁1%~3%溶液(15min后冲洗),代森锌、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多菌灵、土霸等。苗圃地设置围栏,或专人管理防止牛羊践踏,鸟兽危害。利用降雨或浇水撒施尿素,也可沟施,每次不超过10斤,7月底之后施肥要停止。
4.2.2 容器育苗
(1)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通风透光、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
(2)作床。
装袋前进行,深耕后,耙磨整平,然后作低床,步道宽40cm、深15cm~20cm,床面宽100cm,长依地形而定,一般为15m~25m,步道要夯实,床面要水平且夯实,同时修好排洪渠。订面过宽,管理不便;床面不平,浇水不匀;步道过高、不实,容易踩塌埋苗,且灌溉时容易坍塌。
(3)配制营养土。
将拉回的腐殖质土过筛,清除杂质之后,将腐殖质土与死土按3∶2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每10万袋搀磷肥200斤,硫酸亚铁80~100斤。如果腐殖质土质量不好,可不搀死土,同时每10万袋可搀磷肥300斤左右。营养土如果是纯腐殖质土,或搀土时腐殖质土的比例过大,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费墒,而且在運输、栽植的过程中,土容易撒,使苗木成裸根苗。如果搀土时死土的比例过大,苗木养分不足,生长不良,且土容易板结成硬块。
(4)装袋。
装袋时必须将袋子装满靠实,摆放整齐,每装四行用木板靠实,有留孔隙,有孔隙则费墒且浇水时容器袋易变形,也易造成表土流失,造成覆盖过浅。每床装满后,用木板将订面刮平,不平则浇水不匀、出苗不齐。
(5)种子处理。
方法同大田育苗。种子必须水选或风选之后处理,种子裂嘴至50%时点籽。
(6)点籽。
①露天苗。种子处理之后,注意勤观察,在播种前2d~3d灌足底水,待床面土壤用手捏不成团时便可点籽。点籽时先用手或木棍在容器袋中央开孔,深度不超过1cm,然后点籽5~8粒,用手轻轻镇压,使种土密接,然后用消毒的腐殖质土覆盖,厚度0.5cm~1cm。每10万袋需种子约23斤。点籽4月1日至4月10日进行。
②温棚苗。土壤解冻后(3月中旬)适时点籽,点籽的方法同露天苗。点籽后立即用塑料棚膜搭小拱棚。棚用细竹杆做拱架,拱架间距1m,拱高50cm~60cm,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预防风吹开。点种后每天勤观察,棚内放温度计,温度过高(超过30℃时)及时放风降温,每天早晨9点以后揭开棚两头,下午4点以后盖住。过干及时洒水,每天早晚用小木棍敲露水,保持床面湿润。
(7)管理。
晚霜过后即可撤除温棚,及时锄草、浇水。苗出齐后及时喷打等量式波尔多液,或1%~3%的硫酸亚铁,或1%~3%的高锰酸钾溶液,15min后及时冲冼,每一周喷施一次,在苗木开始高生长时即可停止。利用降雨少量多次撒施尿素,每次不超过10斤,立秋之后施肥要停止。
4.3 造林
4.3.1 整地
整地应在头年,以蓄水保墒。整地方式可为局部整地,规格为70cm×60cm×30cm的鱼鳞坑,呈“品”字形排列,密度宜在每亩220穴。整地穴不留草根,石块,疏松平整,边埂坚实光滑,且呈15°反坡。
4.3.2 造林
侧柏可与刺槐或沙棘混交,宜选阳坡造林。植苗造林采用穴植法,开穴深度、宽度应大于苗木的根幅和根长,栽植时将苗木扶正,深度比原土印稍深一些,根系要舒展,做到活土还原,死土搬家,按“三埋两踏一提苗”的方法进行,确保苗木成活率。
5 抚育管理
侧柏生长缓慢,造林后易受杂草压抑,在造林后2年至3年内应加强松土除草工作,每年3次。侧柏易萌生侧枝,一般在造林5年后于秋末或春初进行修枝,修枝强度为树高的1/3,做到不劈不裂,以后2年至3年修枝1次。
此外,还应加强病虫鼠兔害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2.
[2] 李书靖.于洪波.树木容器育苗与造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
[3] 翟明普.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7.
[4] 杨悦.植物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5.
[5] 徐冠军.植物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侧柏 培育 技术
中图分类号:S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b)-0130-02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又叫香柏、柏树、扁柏,属柏科,我国特有树种,除西藏、新疆、海南等省区之外均有分布。在甘肃各地都有栽培,是中部干旱地区荒山阳坡的主要造林树种。它树形美观,四季常青。变种千头柏,更是庭园绿化的观赏树种。侧柏木材坚韧致密,纹理均匀,具有香味,久藏不朽。种子根、枝、叶、树皮等均有药用,是群众喜爱的庭园树种和荒山造林树种。
1 形态特征
侧柏是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m,胸径可达4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条片。枝向上伸展或斜展,排成一个平面,扁平,两面同开型。叶鳞形,交互对生,基部下延生长,背面有腺点。花单性,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小枝顶端。球果当年成熟;近卵形,长1.5~2cm,成熟前近肉质,蓝色,被除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种鳞4对,鳞背顶端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钩状尖头;中部的2对种鳞发育,具有1~2粒种子。种子卵圆形近椭圆形,长6mm~8mm,无翅或有极窄的翅。
2 生物学特性
侧柏喜光,干冷及暖湿气候均能适应,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微酸性土、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石灰性土均能生长,以在石灰性土上生长良好。能耐干旱瘠薄条件,惟生长较慢,在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则生长较快。种子繁殖。
3 育苗区概况
育苗区为北川林场中心苗圃,地处子午岭腹地,隶属合水林业总场管辖。地理位置处在东经108°20′~108°39′,北纬35°53′~36°10′之间。总经营面积70.7万亩,森林覆盖率76.6%,林区主要自然土壤依成土母和发育条件可分为黄绵土、灰褐土、灰鄯土、灰褐鄯土四个土种。林地土壤多为灰褐土类,亦称褐色森林土,pH值在7.0~8.4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类型,比周边地区略为湿润清凉,年平均降水量587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冬春雪雨稀少。年平均气温7.4℃,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27.7℃,年大气相对温度60%。全年无霜期120d~180d,光照时数2540h。
4 培育技术
4.1 采种
侧柏种子9~10月间成熟,当球果由绿色将转为黄褐色,或个别的已开裂时,即可采收。球果采集后曝晒,种鳞开裂,种子脱出,经风选去杂后拌药干藏。100斤球果可出种子10斤左右,千粒重22g,每斤种子约有22000粒。
4.2 育苗
4.2.1 大田育苗
(1)整地。
选择背阴、排水良好的地块。山地苗圃先年伏天开挖,将林地清理干净,圃地不留树根、草根,秋季整二遍,每亩施硫酸亚铁40斤,来年春季育苗前一周再每亩施40斤;注意遮阳不能过大,可以全光育苗。熟地秋季深翻土壤,每亩施50~100斤硫酸亚铁,来年春季育苗前再施50~100斤硫酸亚铁,同时每亩施100~200斤磷肥,整地深度30cm。
(2)种子处理。
①湿藏。育苗前20d左右,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h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30℃~60℃的温水浸种24h,或在流水中浸泡1~2昼夜。然后捞出室内堆藏,注意洒水保持种子湿润勤翻动,待有30%的种子裂嘴时播种,若距育苗时间近,可堆厚20cm~40cm,使催芽速度加快;若距育苗时间远,可稍许摊薄(10cm~20cm),使催芽速度放慢。注意一定要经常翻动(一日2~4次),确保种子温度、湿度一致处理均匀。
②沙藏。此方法的前部分与湿藏相同,只是种子浸泡捞出后,与含水量60%(手捏成团,触之即散)的湿沙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堆藏。
③雪藏。选择背阴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在冬季有积雪时,将种子与雪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堆藏,上面培成雪丘,并盖草帘,下部要注意排水。注意:春季融雪时,仍盖草帘,保持低温,勤观察,控制好温度、湿度,防止种子霉变,待冰雪大量融化时全面翻动一次摊平,经常翻动(往后同湿藏)。待有30%的种子裂嘴时播种。在催芽的过程中要做好各项育苗准备工作,不能种子等地。经过雪藏的种子发芽早,发芽率高,耐寒力强。冬季无雪时,可以冰藏。
(3)播种。
3月底至4月初播种,开沟条播,沟底要平,撒籽要匀,镇压要实。山地苗圃播幅10cm,行距35cm~40cm;覆土1.5cm;熟地苗圃播幅8cm,行距30cm~35cm,覆土1.5cm,每亩播种40斤。山地育苗用磷化锌拌种,鸟兽不危害,可避免损失。
(4)管理。
苗木约15d出齐。及时松土、锄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熟地苗圃苗木出齐后每一周打一次药防病,可打硫酸亚铁1%~3%溶液(15min后冲洗),代森锌、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多菌灵、土霸等。苗圃地设置围栏,或专人管理防止牛羊践踏,鸟兽危害。利用降雨或浇水撒施尿素,也可沟施,每次不超过10斤,7月底之后施肥要停止。
4.2.2 容器育苗
(1)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通风透光、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
(2)作床。
装袋前进行,深耕后,耙磨整平,然后作低床,步道宽40cm、深15cm~20cm,床面宽100cm,长依地形而定,一般为15m~25m,步道要夯实,床面要水平且夯实,同时修好排洪渠。订面过宽,管理不便;床面不平,浇水不匀;步道过高、不实,容易踩塌埋苗,且灌溉时容易坍塌。
(3)配制营养土。
将拉回的腐殖质土过筛,清除杂质之后,将腐殖质土与死土按3∶2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每10万袋搀磷肥200斤,硫酸亚铁80~100斤。如果腐殖质土质量不好,可不搀死土,同时每10万袋可搀磷肥300斤左右。营养土如果是纯腐殖质土,或搀土时腐殖质土的比例过大,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费墒,而且在運输、栽植的过程中,土容易撒,使苗木成裸根苗。如果搀土时死土的比例过大,苗木养分不足,生长不良,且土容易板结成硬块。
(4)装袋。
装袋时必须将袋子装满靠实,摆放整齐,每装四行用木板靠实,有留孔隙,有孔隙则费墒且浇水时容器袋易变形,也易造成表土流失,造成覆盖过浅。每床装满后,用木板将订面刮平,不平则浇水不匀、出苗不齐。
(5)种子处理。
方法同大田育苗。种子必须水选或风选之后处理,种子裂嘴至50%时点籽。
(6)点籽。
①露天苗。种子处理之后,注意勤观察,在播种前2d~3d灌足底水,待床面土壤用手捏不成团时便可点籽。点籽时先用手或木棍在容器袋中央开孔,深度不超过1cm,然后点籽5~8粒,用手轻轻镇压,使种土密接,然后用消毒的腐殖质土覆盖,厚度0.5cm~1cm。每10万袋需种子约23斤。点籽4月1日至4月10日进行。
②温棚苗。土壤解冻后(3月中旬)适时点籽,点籽的方法同露天苗。点籽后立即用塑料棚膜搭小拱棚。棚用细竹杆做拱架,拱架间距1m,拱高50cm~60cm,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预防风吹开。点种后每天勤观察,棚内放温度计,温度过高(超过30℃时)及时放风降温,每天早晨9点以后揭开棚两头,下午4点以后盖住。过干及时洒水,每天早晚用小木棍敲露水,保持床面湿润。
(7)管理。
晚霜过后即可撤除温棚,及时锄草、浇水。苗出齐后及时喷打等量式波尔多液,或1%~3%的硫酸亚铁,或1%~3%的高锰酸钾溶液,15min后及时冲冼,每一周喷施一次,在苗木开始高生长时即可停止。利用降雨少量多次撒施尿素,每次不超过10斤,立秋之后施肥要停止。
4.3 造林
4.3.1 整地
整地应在头年,以蓄水保墒。整地方式可为局部整地,规格为70cm×60cm×30cm的鱼鳞坑,呈“品”字形排列,密度宜在每亩220穴。整地穴不留草根,石块,疏松平整,边埂坚实光滑,且呈15°反坡。
4.3.2 造林
侧柏可与刺槐或沙棘混交,宜选阳坡造林。植苗造林采用穴植法,开穴深度、宽度应大于苗木的根幅和根长,栽植时将苗木扶正,深度比原土印稍深一些,根系要舒展,做到活土还原,死土搬家,按“三埋两踏一提苗”的方法进行,确保苗木成活率。
5 抚育管理
侧柏生长缓慢,造林后易受杂草压抑,在造林后2年至3年内应加强松土除草工作,每年3次。侧柏易萌生侧枝,一般在造林5年后于秋末或春初进行修枝,修枝强度为树高的1/3,做到不劈不裂,以后2年至3年修枝1次。
此外,还应加强病虫鼠兔害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2.
[2] 李书靖.于洪波.树木容器育苗与造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
[3] 翟明普.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7.
[4] 杨悦.植物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5.
[5] 徐冠军.植物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