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无线定位仪发展因素以及增长特点分析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精神文化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航海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船用无线电定位仪在沿海渔区也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本文结合我国船用无线电定位仪,对船用无线定位仪发展因素以及增长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船用无线电;定位仪;市场
  中图分类号:T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004-01
  海上定位是船舶在海洋中利用各种仪器确定船舶位置的方法,主要包括:船用六分仪、天文、卫星、无线电与惯性导航等定位方法。在这过程中,通过仪器测定、引导船舶航行的过程,又被称为导航。定位的主要方法有:推算航法、声呐法、GPS光学测定、无线定位于全球GPS卫星导航等,在地质海洋调查中,应用最广泛的定位系统是卫星导航。通过相关仪器得到实测位置,通过测程仪和航迹得到推测位置。本文主要讨论无线电定位仪在船用市场的应用。
  1 船用无线电定位仪发展因素
  1.1 科学技术
  近年来,由于海渔捕捞现象过度,渔类资源匮乏,渔业产业不高;在党和政府对近海区域做出了禁渔期与禁渔区规定后,渔业逐渐由近海渔场向远海渔场发展。随着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科研力度得到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渔业联合体和渔业单位都认识到了必须运用精确的定位仪,帮助渔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海1113号渔船在292海域发现大量鱼群后,就开始运用DSW-1定位仪,进行渔船定位,将渔情快速准确的传达给渔场;得到渔情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多少艘渔船作业,从而得到最大的捕捞量与产值;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表明,当年捕捞量就达到250多吨,产值高达20多万元,1113号海船捕捞量就达到600多担,网产最高时能够达到200多担,这对当时的渔业发展和船用定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定位仪的利用,依赖船老大看太阳、海岸线,闻海滩泥沙气味的传统做法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也就避免了渔船过度疲惫,对网具、渔具与海滩造成的不良影响,空船而归的现象也得到了控制。在渔船上安装无线定位仪,不仅可以节约定位时间,让航线更加经济可靠,而且还可以抓住时机,减小燃料损耗。例如:某省水产局在未安装无线电定位仪时,150马力的渔船最大年产量为5000担,只有20多万元的产值;在安装DSW-1定位仪后,从1月到10月的捕捞量就达到7000多担,可以得到将近40万元的产值。在这过程中,两次出海捕捞量达到1300多担,不仅增加了产值,同时对提高渔业单位经济利润、渔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这都是定位仪的作用。
  1.2 其他因素
  自国家海洋监管部门拟定渔船远海作业必须配置无线定位仪等相关设施规定以来,拥有无线电定位的渔船经营个体逐渐上升。中小个体为了得到更多的捕捞量与产值,在加大经济投入的同时,不断学习捕渔技术和方法,从而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船用无线定位相关设施发展。从FAO(农业组织)与联合国粮食统计数据来看,世界范围的捕鱼量在半个世纪以来增加了5倍,并且还存在严重的滥杀滥捕现象。而不遵守国际标准的捕渔行为,让各个海域渔类与数量都不同程度的降低,部分地区的减少程度甚至高达四成。
  受国际发展影响,我国远洋渔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99艘渔船首次从台州出发去西非捕渔以来,大连渔业单位赶赴印度洋进行生产加工,福建海洋渔业、中福、福建水产进出公司联合创办的非洲渔业公司一直在西非渔轮生产加工,青岛、山东渔轮已经进入非洲进行生产,浙江、江苏的渔轮也已经进入伊朗进行捕渔。这些渔船在远洋生产中,不仅提高了产量产值,海洋渔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且逐渐成为海洋渔。
  2 船用无线电定位仪增长特点与发展前景
  2.1 敢于投资
  由于国家政策以及生产领域的要求,大部分旧船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船。例如:广东汕尾镇就是重要的渔港之一,渔业入口就有好几万,随着渔业快速发展,经济得到了很大提升。该镇得到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敢于投资,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一直都在加大渔业投资力度,目前深水双拖网船、马力、定位仪、雷达、电台、卫星导航仪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应用。从导航仪利用情况来看,不仅提高了渔业生产利润,同时也是对安全生产的巨大保障。
  2.2 责任制承包带动了海洋渔业发展
  从当前的比例性渔船承包来看,对渔业生产与海洋生物保护都有很大作用。近年来,沿海区域根据海洋渔业发展情况,打破了父子船、夫妻船的生产方式,互利自愿的股份合作方式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不仅调动了当地渔民积极性,也让经营体有了更加明确的投资方案,通过配置更加高效实用生产设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联合式生产力,让我国渔业向更加广阔的领域生产发展。
  目前我国海洋无线电航体,使用最多的仍然是罗兰导航系统,罗兰A与罗兰C在航台实施中,生产与研制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生产航海导航最早的厂家,在生产的DSW-1无线定位荣获国家银奖以来,生产的卫星奥米组合导航仪,不仅在南极航线开辟中,在相对复杂的气候环境下也能适应。随后的DSW-2定位仪在整合DSW-1的同时,在船用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2011年,海南海洋渔业厅颁布:在未来2到3年内,海南将有6000多艘大中渔船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终端,这不仅意味着远海捕渔不再为通信烦恼,同时也是无线定位仪市场发展的具体表现。为了保障该项目能顺利完成,渔业厅、省海洋将和北斗星公司一起保障资金投入与定位市场发展。
  3 结束语
  船用无线定位仪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信息、技术、资金、销售要求都很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大投资力度与技术服务过程,进而推动海洋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宪夫.无线电信号监测若干关键问题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7.
  [2]刘明.无线电定位仪在航线设计中的应用[C].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75-77.
  [3]王红华,佘亚军,罗涛,等.拖曳天线用于无线电导航定位试验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9,31(12):96-98.
  [4]王新民.一款手持无线电侦测零距离定位仪简介[J].中国科技财富,2012(6):174.
  作者简介
  伏君剑(1990-),男,63680部队测量船四大队,研究方向:无线电。
其他文献
2018年金点设计奖标章得主名单出炉!今年主办单位收到近三千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其中1991件通过初审,经过石家庄、深圳、上海、台北四地复审后,共计697件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泰国、波兰、加拿大等地之作品荣获金点设计奖标章肯定,并晋级决审,角逐象征最高荣誉的“金点设计奖年度最佳设计奖”。  697件标章得奖作品当中,其中产品设计类占比最高,有351
期刊
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所谓发展性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