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了教学模式的三维目标。这三种目标是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关系。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一味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高,忽视了情感的陶冶。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么,怎样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
一、未有曲调先有情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语设计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引起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比如,执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亲爱的同学们,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童年更是一个美丽的梦,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乐园,走进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这样的导入,再配上歌曲《童年》的伴奏,渲染了气氛,使学生立即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激起了对百草园、对三味书屋的向往之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为即将学习的内容营造情境,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寻找与作者及作品情感的共鸣处。当然,在导语的设计上体现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要灵活运用,紧扣中心,切忌生搬硬套。比如,抒情类的散文,可以用优美的语言营造美好的情境让学生沉浸于其中;小说等文体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公开课时,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可以通过介绍互相了解以此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只要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心中装着情感教育目标,就可以灵活机动地让语文课堂未有曲调先有情了。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即培养学生一切美好的情怀,包括同情、热爱、感恩、坦然、宽容等等。所以,语文教师要深度挖掘文本,张扬个性,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情操。
记得陆永红老师执教《窗前的母亲》,那堂课从导入到感知到品味到应用,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板块清晰,步步到位。文章用这几句话来描述母亲为我们开门的场面,“楼下已是黑乎乎一片,母亲早就老眼昏花,却能十拿九稳及时为我们打开门。”对于这段文字,学生们一般都理解为:母子连心,母亲是因为与我们心灵相通做到了“十拿九稳”,但陆老师在引领学生反复品读后则认为,其实母亲并不是感觉特别灵敏,也不是拥有母子连心的特异功能。真正的原因是,母亲因为孤独,因为爱子,一直在聆听着窗外的脚步声,很可能是无数次错开了门之后,又一次在儿女回家时开对了门!这样的解读,就是透过文字读出的温情,是深度的阅读。学生们在体会到母爱无私伟大的同时,更解读了那一份被忽视了的孤单和寂寞,从而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散发着的作者无限的愧意,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泪眼婆娑中培养起“寸草报春晖”的感恩情怀。
比如,执教《绿》,教者可以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沉浸到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中,将自己对这一片绿色的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忘情地感悟梅雨潭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文化情怀。又如,执教《错过》时,可以围绕“什么才叫拥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用“知足的心态,平和的眼光”面对错过,在结合生活和情感经验的体悟中,完成对“坦然”这种健康心态的审美确定。再如,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作品的主题,很多资料都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固然是一个方面,其实,我们还可以试着将虚幻的小说和现实中的种种行动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试着鼓励孩子超越文章中的人物成为更伟大的人。此外,我们也可以从菲利普夫妇身上看到小人物的辛酸,我们还可以从于勒身上读出做人要踏踏实实,从若瑟夫身上读出对人要自然、朴素、真诚。
三、淡妆浓抹总相宜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打开了一个世界的大门。”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加深对其中价值观的理解和领悟。为使语文课堂更灵动,更具魅力,教师在挖掘教材本身内涵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
曾听过一堂公开课《晒月亮》,教师在“演读,创造美”部分,对学生说:“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带走你们的童年,让你们长大;岁月增长你们的阅历,让你们成熟。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但我们每一个人对童年的记忆却那么刻骨铭心。依稀记得童年时, 那段朦胧的记忆,朝霞里欢歌笑语,暮云中追逐嬉戏,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童年的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梦想,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仿照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再写几句表现童年梦想的句子。”老师充满情感的语言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激发了学生的诗情,在那个环节里,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有的说,总想天上下场糖果雨,总想到银河里去摘星星;有的说,总想与鸽子一起嬉戏,总想追随潺潺的小溪去远足;还有的说,总想拥有一盒彩色铅笔,描绘出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总想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学生充满想象、溢满情感的话语将我们每个人都带到了那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快乐的童年时光,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又如,执教《七颗钻石》,可以让学生续写一个故事,感悟爱心的魅力,学会关爱他人。再如,执教《明天不封阳台》,教师可让学生为城市的环境建设写一条宣传标语,让学生自然地生发出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优秀的、自然生成的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美的情感和世界观,真正收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效果。
当然,要想让语文课堂的情感渗透像呼吸一样自然,语文老师还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教学表情要丰富生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比如,语文老师要多阅读经典书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使课堂实践不断成熟;比如,语文老师要适时地进行精彩的课堂激励评价,让学生们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只要语文老师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作用,并将其自觉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上,学生必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光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226300)
一、未有曲调先有情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语设计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引起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比如,执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亲爱的同学们,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童年更是一个美丽的梦,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乐园,走进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这样的导入,再配上歌曲《童年》的伴奏,渲染了气氛,使学生立即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激起了对百草园、对三味书屋的向往之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为即将学习的内容营造情境,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寻找与作者及作品情感的共鸣处。当然,在导语的设计上体现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要灵活运用,紧扣中心,切忌生搬硬套。比如,抒情类的散文,可以用优美的语言营造美好的情境让学生沉浸于其中;小说等文体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公开课时,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可以通过介绍互相了解以此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只要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心中装着情感教育目标,就可以灵活机动地让语文课堂未有曲调先有情了。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即培养学生一切美好的情怀,包括同情、热爱、感恩、坦然、宽容等等。所以,语文教师要深度挖掘文本,张扬个性,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情操。
记得陆永红老师执教《窗前的母亲》,那堂课从导入到感知到品味到应用,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板块清晰,步步到位。文章用这几句话来描述母亲为我们开门的场面,“楼下已是黑乎乎一片,母亲早就老眼昏花,却能十拿九稳及时为我们打开门。”对于这段文字,学生们一般都理解为:母子连心,母亲是因为与我们心灵相通做到了“十拿九稳”,但陆老师在引领学生反复品读后则认为,其实母亲并不是感觉特别灵敏,也不是拥有母子连心的特异功能。真正的原因是,母亲因为孤独,因为爱子,一直在聆听着窗外的脚步声,很可能是无数次错开了门之后,又一次在儿女回家时开对了门!这样的解读,就是透过文字读出的温情,是深度的阅读。学生们在体会到母爱无私伟大的同时,更解读了那一份被忽视了的孤单和寂寞,从而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散发着的作者无限的愧意,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泪眼婆娑中培养起“寸草报春晖”的感恩情怀。
比如,执教《绿》,教者可以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沉浸到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中,将自己对这一片绿色的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忘情地感悟梅雨潭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文化情怀。又如,执教《错过》时,可以围绕“什么才叫拥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用“知足的心态,平和的眼光”面对错过,在结合生活和情感经验的体悟中,完成对“坦然”这种健康心态的审美确定。再如,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作品的主题,很多资料都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固然是一个方面,其实,我们还可以试着将虚幻的小说和现实中的种种行动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试着鼓励孩子超越文章中的人物成为更伟大的人。此外,我们也可以从菲利普夫妇身上看到小人物的辛酸,我们还可以从于勒身上读出做人要踏踏实实,从若瑟夫身上读出对人要自然、朴素、真诚。
三、淡妆浓抹总相宜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打开了一个世界的大门。”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加深对其中价值观的理解和领悟。为使语文课堂更灵动,更具魅力,教师在挖掘教材本身内涵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
曾听过一堂公开课《晒月亮》,教师在“演读,创造美”部分,对学生说:“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带走你们的童年,让你们长大;岁月增长你们的阅历,让你们成熟。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但我们每一个人对童年的记忆却那么刻骨铭心。依稀记得童年时, 那段朦胧的记忆,朝霞里欢歌笑语,暮云中追逐嬉戏,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童年的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梦想,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仿照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再写几句表现童年梦想的句子。”老师充满情感的语言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激发了学生的诗情,在那个环节里,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有的说,总想天上下场糖果雨,总想到银河里去摘星星;有的说,总想与鸽子一起嬉戏,总想追随潺潺的小溪去远足;还有的说,总想拥有一盒彩色铅笔,描绘出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总想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学生充满想象、溢满情感的话语将我们每个人都带到了那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快乐的童年时光,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又如,执教《七颗钻石》,可以让学生续写一个故事,感悟爱心的魅力,学会关爱他人。再如,执教《明天不封阳台》,教师可让学生为城市的环境建设写一条宣传标语,让学生自然地生发出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优秀的、自然生成的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美的情感和世界观,真正收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效果。
当然,要想让语文课堂的情感渗透像呼吸一样自然,语文老师还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教学表情要丰富生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比如,语文老师要多阅读经典书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使课堂实践不断成熟;比如,语文老师要适时地进行精彩的课堂激励评价,让学生们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只要语文老师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作用,并将其自觉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上,学生必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光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