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功率》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例探究物理规律──借助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以实现课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物理课堂 教学生活化
  现在的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原因之一是物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所讲授的知识规律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兴趣低下,失去探究的乐趣。结合物理教学特点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用生活来组织物理课堂教学,让生活走向物理,再让物理走向生活。
  一、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对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得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情景。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功率》一课的导入时,出示如下生活情境问题:
  小强与小明体重相同,有一天,两人来到桃林口山脚下,进行爬山比赛。比赛结果是小明先到达山顶,过了一会小强才上来。小明说:“我赢了。”小强说:“你没有赢,咱俩人体重相同,爬的山一样高,做的功一样多。”小明说:“咱俩做的功虽然一样多,但我做功比你快。”
  上述材料是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是在最低层次上创造出来的经验素材,是学习的起点。通过对这些实例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分析、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才能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真实存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要求。
  二、结合生活实例探究物理规律,实现探究过程生活化
  探究过程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内外的任何生活空间进行。通过生活化探究,它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新知,是对知识的再发展;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对于《功率》一课揭示功率概念的时候,由导入情境引出物体做功快慢的不同之后,进而探究如何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出示如下生活情境:
  体重相同的小强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共比了两个回合:
  第一回合:小强和小明同时从山脚出发到山顶去,结果小强先爬到山顶;
  第二回合:小强和小明约定,在1min内看谁爬的山高,结果小强1min内爬的山比小明高。
  两种情况下,谁做功快?
  通过讨论学生感知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1)不同的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短,功率大。(2)不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的物体,功率大。
  接着出示如果做功的多少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出示如下生活情境:
  小明在40 s内做功1 200 J,小强在60 s内做功1 500 J,他们谁做功快呢?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概括出一般规律: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来比较,即功率。接着学生自学关于功率的公式,单位,及一些运动物体的功率。通过这一层次的活动过程,学生已经对功率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解,已从感性的、较初级的生活经验,逐渐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为他们进行下一层次的活动打下了理论基础。
  三、借助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如果只是单纯在公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记忆也不会持久;如果能够借助生活实例,提出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自觉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刻。
  如在《功率》一课得出功率的表达式之后,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率大小取决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出示了如下生活问题:
  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爬山比赛,已知甲和乙的体重都是60 kg,丙和丁的体重都是50 kg,他们同时从山脚下出发,结果:甲第一个到达山顶;丙第二人到达山顶;乙第三个到达山顶;丁第四个到达山顶。你能判断一下他们功率的大小吗?
  提出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趣味问题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论,有的从生活的角度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有的从所学的功率表达式的角度分析问题,再一次将物理规律和生活实例的结合推向了高潮,学生借助生活实例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要想更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学好相关的物理知识,透过生活现象看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
  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通过上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功率的认识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不过,这还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还需要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再实践、再认识来加深对功率的理解。
  技能训练生活化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练习训练生活化。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与学生真正生活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作业题时,题目素材要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生活化的题目素材进行理想化、系统化加工,让学生通过作业训练,既能巩固知识和技能,又能懂得生活中的物理道理,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如在《功率》一课课外实践的环节,出示如下生活问题:
  选择所需器材,测量自己从一楼到三楼的功率。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物理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
  如结合每年的“科技节”和“科技活动小组”活动,指导学校对参赛作品,进行反复试验,并结合物理知识分析失误原因,不断改进。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物理,在生活中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物理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物理、创新性地运用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新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例探究物理规律──借助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学模式,让学生思维在逐层递进中深入发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鲜活多彩,富有生命力,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物理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程越来越要求教师作为参与者加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来,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为主体  一、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活动中其中一方要以另一方为前提,缺少一方的参与,都无法构成或进行有郊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就以此标准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质量;观念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
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代表着真理,代表着正义,代表着公平。他们总会把自己喜欢的老师看成学习的榜样,心中的偶像。当遇到疑惑时,他们首先要问的是老师。老师对他们的评价,都起到指引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当前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注重 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政治课在很多学生心目中,他们总认为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宣传说教,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总认为只要读读背背就能应付,因而不注意、不研究具体的学习方
摘要:任务型教学是新课标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针对教学目标,有重点、有梯度的设计好教学任务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任务的设计,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有一下几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设计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交际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交际本质,强化了语言交际功能。学生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体验、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  教师知识的发展一直以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并非只要具备充足的数学知识就能成为一位好的数学教师,还需要具有针对特定数学内容的教学知识。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影响着教师的数学教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所以,培养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生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学习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之余工作的重点。本文就针对调动小学生语法学习的积极性的问题,探讨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文 心理 教学  语文作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课程,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就取决于一种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心理特点。这种心理特点影响着小学生在学习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有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作业设计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那么如何设计数
数学是一门单调、乏味的学科,抽象的理论让人不愿去接受。当今较多学生缺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对数学学习有愉悦的体验,枯燥的数学困扰着学生,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是我们今天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  一、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却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发展。  二、只注重课堂纪律,却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只注重一问一答,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针对以上现象,改变
摘要:培养和提升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语文素质高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个人适应时代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 阅读理解 能力  培养和提升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语文素质高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个人适应时代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语文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的阅读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浅谈如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