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背景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成为重要课题。文章从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不足之处、职业能力定位、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策略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职教20条》新政落地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是深化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就目前来说,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吸引力不强,对社会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针对职业教育此种状况,为办好职业教育,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职教20条》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机遇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领会“职教20条”精神,推动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契合高职发展目标,是聚焦“1+X”证书制度的应有之意,是推行“三教”改革、夯实“双高计划”,落地《职教20条》新政的必然要求。
  (二)课程性质
  人力资源管理是各项管理的基础,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前沿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理论性学科,其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需要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而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规律,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性质定位决定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三)顺应职业岗位需求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反映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职业胜任力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顺应职业岗位,针对市场需求,增强学生职场适应能力,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缩短毕业生能力素质与职场需求的差距,为其走上社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职业能力定位
  目前,有关于职业能力定位的不同解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应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专业能力[1]。即掌握某职业的基本专业素养的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领域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用专业能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身价值;第二,人际能力。人际能力在职业能力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在人力资源相关职业要求中,对工作人员人际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无论处在何种职位,在从事某个职业活动中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人际能力。第三,胜任能力。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实践能力,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出现无法胜任岗位的现象。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实践功能,注重对学生环境适应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在后期提高学生对岗位的胜任能力。
  三、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不足之处
  1、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培养的是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在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照本宣科、文本式的教学理念依然广泛存在,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科学教学理念。
  2、师资队伍来源单一,成长困境凸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师资来源上,绝大多数来自国内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学术研究性比较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兼备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直接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去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技能训练,无法把握实践教学的力度及深度,这就弱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另外,高职院校对直接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缺乏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体系,因此,教学团队的成长困境凸显。
  3、实践性教材匮乏
  教材的选择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仍沿袭普通教科书的经典范式,过于规范性,更新周期较长,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及时修正,且以学科化的理论为主,因此不利于培养复合型高技能技术人才目标的实现。在甄选教材的过程中,不仅应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專业技能,增强教材实践性。教材只侧重学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不完善。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依旧以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未广泛运用,教师始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导致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质量。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只重视对教师的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与不足未纳入评价范围,强调结果导向,忽视学生的内在发展,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务并重。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较强的现代管理学
  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应杜绝照本宣科,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紧密联系人力资源管理职场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树立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并重的教学理念,将应用性和实践性融入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人力资源理论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
  2、改革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统一实现,
  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现代科技对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从黑板、粉笔传统教学手段发展到以多媒体、计算机等为一体的现代信息化教学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融入多媒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和有效性,推动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2],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3、创建实践基地,增强职业适应性。
  实践缔造高技能人才,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体系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补充的教学局面,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运用,锻炼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岗位需求的对接;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运用,让学生融入职业环境,训练学生的职业规范,使其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3]
  4、优化教师队伍,以强化职业引导。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的来源上都存在
  着师资来源单一的问题,主要是通过直接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这些执教教师不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中难免会偏向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帮扶教师发展。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采用教师定期去企业“挂职”锻炼或对教师采取实战专家针对性、时效性的培训形式,弥补实践操作能力欠缺的短板,实现教师培育的最优化。
  5、对接职业需求,开发实践性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企业为社会培养
  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当前,教材内容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因此,应当以教材改进为抓手,坚持创新和实用的编写原则,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照岗位需求,贴合职教特色,契合教学标准,编写教材。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改进,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助力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教学方式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炳生.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谈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J].教育经济,2020,2:235-235.
  [2]陈倩.基于职场需求导向为视角人力資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科研论坛,2016,307(5):32-34.
  [3]郭桂义,胡孔峰,孙慕芳.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职业技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1:28-30.
  作者:蒋雯(1994—),女,贵州江口人,讲师,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婴儿潮”。本文主要探讨了“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以供广大学者和读者朋友参考。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需求探讨  引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焦点。然而,系统分析发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很大差异,包括教育支出、教育设施数量、和人员数量。因此,本报告的目的是确定现行政府政策
期刊
摘要:当今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在信息时代来临时,面临了许多的挑战和机遇。为了与时俱进,高等学校的新商科在原有商科发展基础上,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目前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最后再结合新商科的背景,提出了作者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商科”背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企业需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对照中央文件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要求对“课程思政”的意义、思政元素挖掘、育人效果评价等问题进行探索,以进一步认知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而使高校育人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育人评价;教育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
期刊
家长会后,讲台上被围得水泄不通,“马老师,小李这学期表现的怎么样?回到家什么都不肯说!”“马老师,小王在学校有什么事拜托您及时告诉我,他现在住校,一个月和我们也说不上几句话。”我一边答应着,很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一边却在心里不住地画问号:作为父母,难道不是孩子最重要、最亲密的教育者吗?是什么让父母失去了在教育和沟通上的信心?在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障碍?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家
期刊
摘要:在租赁法律关系中,出租人出租租赁物后又转让第三人时承租人的租赁权与受让人的所有权间的效力问题向来不免争议,作为学界通称的“买卖不破租赁”规则,《合同法》第229条为维护交易安全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持续发挥着其法效果。然而在司法具体适用的过程中该规定的不足亦有所暴露,分析研究法解释学在该法条适用时的具体应用可集中于以目的性限缩进行的漏洞填补,助力于保障承租人利益。  关键词:法解释学;法律解释;法
期刊
摘要:将第一性原理作为基础的密度泛函理论能够探索合理新型材料,通过尺寸角度对结构进行确定,实现性能良好新型材料的设计。材料理论计算能够测试合成新材料,应用到实际工业中。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化石燃料消耗,所以要使用清洁可持续绿色能源电化学反应能够转换化学能与电能。在电化学水解过程中要求使用催化剂使反应阻力提高,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全面分析低维纳米材料的表面催化水解性质,实现低成本、高活性的纳米构型水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为了提升高职机电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打破常规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主动。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机电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然后給出了几点关于高职机电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高职;机电教学;优势;应用建议  一.引言  在高职机电教学上,传统形式上,教师往往作为课堂的主体,把大量的知识点全盘灌输给学生
期刊
本课题围绕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展开,并针对合模过程中模具与碳纤维平纹织物间的摩擦行为进行了探讨。通过设计相关的摩擦实验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判断了织物层数、加载力、摩擦速率、磨头曲率这四个影响因素以及其交互作用对磨头与织物间摩擦力影响的显著性;根据响应面分析结果,通过改变织物层数、加载力、摩擦速度研究了磨头曲率为0.24这一特定情形下的磨头与织物间的摩擦行为,揭示了磨头与织物间摩擦力的变化规律的实质性原因。
  通过摩擦实验模拟纤维预制体与模具间合模的过程发现,织物层数与摩擦速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本文结合产教融合发展背景,对职业院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餐饮管理;教学改革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传统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使机械制造技术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使现代社会的各类需求得到满足,传统的制造技术逐渐被现代化制造技术所替代。因此,为了将更多的全能型机械制造类的人才提供给社会,在不同的职业院校中,机械制造的专业教师要在教学方面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将新的教学模式创建出来,使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被培养并输送。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改新模式  引言  机械制造专业作为职业院校中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