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存在一些集体建设用地,效能比较低,所以需要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更新改造,以促进都市区的形成,同时也升级产业结构,基于此,本文研究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对策,从旧城镇改造、土地的科学处理、保护土地的思想三方面入手进行总结。
关键词:空间规划;成果审批;征而未用
引言:我国的发展已经顺利进入到高质量阶段,加速城市更新的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也获得一定成效。多重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住房土地供应情况,而这也与国家土地规划背景有关。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过程中,能有效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同时也能实现提升城市内在的目标。城市更新能扭转城市经济,也能改善社会物质衰退的不良情况。
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
(一)智慧、数字化模式的空间规划
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空间规划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体系内的核心部分。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空间指向性,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国土的规划;对区域内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城乡建设的规划;土地利用情况规划。城乡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同时也是一门学科,而技术支撑则是国土规划发展的关键。如今社会的发展朝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向前进,同时社会也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规划部门掌握着海量数据资料,这些信息反映了城市规划的现实状况,同时也与管理内容有关。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料是规划部门的战略资产,目标是使管理数据的成本能够有所降低,同时充分利用数据,起到提升数据价值的作用[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从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已有基础空间数据能发挥关键作用。有效集合多种信息,主要包括基础的地理信息以及其他的专题信息,另外还有各项政务信息。实现信息的科学分类和管理,能够为社会提供多项服务,涉及到的政务部门有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在发展过程中,依赖时空信息云平台、规划信息处理这一类的信息技术。针对规划成果,实现信息化,应当有明确的建库标准,从而获得土地规划编制成果以及土地规划审批项目成果。将历史的规划成果集成管理并展示,体现多源异构的特征。在此条件下,能更好建设数字化的城市地理信息空间框架。
(二)项目规划编制和成果审批的标准化
国土空间规划要针对某一项目进行编制,并审批相应的成果。将数据特性作为重要的依据,进行规划编制和规划审批,数据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空间数据,另一类是档案数据。面向规划成果,建立空间数据库。会用到的数据有城市总体规划数据、详细规划数据和专项规划数据,对这些数据做好清理和检查工作,提取数据并转换数据,录入数据的唯一属性,做好数据的质量检查工作,最终完成数据库成果的建设。对审批成果加以规划,完成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主要成果有图形成果和文件成果。面向图形成果建立数据库,要对数据进行归档、检查、提取、转换,同时还需做好数据属性挂接以及数据质量检查工作。审批的大致流程是选址、用地、工程和核实。每一个审批阶段所产生的成果都包括审查成果和审批成果,需要面向成果图形库和文件库建立联系,形成统一关系。
(三)架构建设坚持面向服务
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架构,采取的是面向服务的架构建设理念,确保符合政策法规,同时也符合信息化标准体系,能保证安全。所形成的架构,总体可分为五层,分别是基础设施、数据服务、业务支撑、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其中基础设施层所起到的作用是基础支撑,数据服务层的构成包括地理数据和各项服务。业务支撑层主要依靠于GIS技术手段,具有分布式的特征。采用虚拟化手段管理硬件资源,同时也能完成调度云端动态的任务。平台服务层的组成包括系统数据资源池、功能资源池。要想访问基础设施层中的服务资源,需通过应用服务层。做好数据库的设计工作,划分数据库的层次,需要考虑对象性质的不同。这其中就包括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编制成果数据库、项目审批数据库以及记录系统运行情况的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所能提供的服务有线划地图、影像地图、POI数据、道路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库内部含有的数据信息能反映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情况,另外还有能够反映专项城市规划情况的数据。对规划项目的成果进行分类,可分为审批图形数据、文件数据,关联这两类数据会用到项目名称。登录日志、操作日志、用户角色权限和数据字典都属于系统运行数据。
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对策
(一)综合整治有效改造旧城镇
比如某市的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是171.7km2,这一数值比现行的土地规模多12.2km2,对该市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到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需要达到210km2,由此可见,该市的建设用地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分析工作围绕数据展开,在该市的全部范围内,存有的可挖潜建设用地存量3188hm2, 2020年该市户籍人口为116.95万,按这一数值计算人均存量建设用地面积接近27m2,由此可见该市的存量用地有很大的可挖潜量。在开发和利用潜量用地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使得该市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優化,同时也能使城市未来的用地压力得到缓解,由此可见要积极开发城市的潜量用地。存量用地主要有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要根据不同的类别,明确存量用地的特点,提出再开发利用策略,城市范围内存在着一些三旧用地,改造旧城镇,应该以城市的综合整治为主,进行拆除重建活动时应谨慎。改造时,会改变城市功能,要根据规划需要进行,拆除工作应该在政府的组织下进行,可局部拆除逐渐更新。一些老旧的住宅区有比较好的建筑质量,优化居住环境,进行微改造即可。对建筑外观进行修整,对社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加以完善,适当增加公共的活动区域。一些旧城镇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色,需进行综合整治,整合建筑功能的同时,实现协调利用。增强历史城区的有机性,使城区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
(二)科学处理批而未供和征而未用的土地 批而未供用地有两种,一种是批而未征,另一种是征而未供。一些存量用地能起到继续推进征收储备的作用,面向这部门用地应落实工作责任,同时有效强化工作措施。可成片連片收储土地,为高效完成该项工作,应做到加大拆迁力度,并与现实的建设状况相结合,提供较好的规划条件,满足村集体诉求。在完成报批后,可能会发生规划变更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不满足生态保护的需求,此时对土地进行征收储备,需调整年度征收储备计划,收回建设用地指标,向拟报批用地调整[2]。另一种情况是征而未供,规整用地单元,确定较好的规划用地条件,使得招商引资力度得以加大,加强土地供应安排,主动去办理相关的用地手续。如果存在用地不规整的情况,需有效整合周围的增存量用地,强化规划和谋划的手段,使得土地的价值得以提升,提升土地供应速度。当一些规划变更成为公益性用地,相关部门得到这部分用地,在使用的同时,也要做好管理工作。如果使用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的需求不相符合,就会将建设用地收回,并加以调整,成为拟报批用地。储备土地是国有的农用地,能用于开展农业活动。一些供而未用的土地是企业原因导致,如果与闲置条件相符合,就需要进行土地闲置的认定,处理时也按照闲置用地的标准进行。
(三)坚持传承和保护的统一思想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进行城市更新,应在传承和保护上有统一的思想,并且要实现对城市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应当在全省范围内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坚持系统化治理,实现对城市整体的有效保护,从而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在核心区域内监控国土空间,充分落实保护要求,同时兼顾城市的发展需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聚焦管控工作,促进沿线经济的社会发展,对生态空间被挤占的问题有科学的认识[3]。所采取的手段应充分体现梯度化和差异化,其中的重点内容是“梯度化”国土空间准入。采取严格的岸线管控办法,科学划分核心监控区域,包括滨河生态区域、建成区域,另外还有核心监控区域。遵守的原则是从严到松,坚持的准入规则是梯度化。尤其是一些建成区域,对既有建筑不会有过多的约束要求,管制国土空间,体现用途的差异化。所提出的管制要求会充分考虑生态用途和农业用途。
结束语: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是智慧、数字化模式的空间规划,项目规划编制和成果审批的标准化,架构建设坚持面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应做到综合整治有效改造旧城镇,科学处理批而未供和征而未用的土地,坚持土地传承和保护的统一思想,保证既有的利益格局不会受到破坏,切实提升土地资源的增值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卫东,杨瑞,林辰芳.深圳城市更新演进中的治理转型与制度响应 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J].时代建筑,2021(04):21-27.
[2]孟美侠,曹希广,霍哲.全球城市提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能研究[J].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1,2(02):1-14+189.
[3]李晶.土地储备与城市规划融合发展探究[J].城市住宅,2021,28(06):146-147.
简介:张华伟(1986年),男,湖北武汉人,汉族,现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从事城市规划工作。
关键词:空间规划;成果审批;征而未用
引言:我国的发展已经顺利进入到高质量阶段,加速城市更新的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也获得一定成效。多重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住房土地供应情况,而这也与国家土地规划背景有关。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过程中,能有效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同时也能实现提升城市内在的目标。城市更新能扭转城市经济,也能改善社会物质衰退的不良情况。
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
(一)智慧、数字化模式的空间规划
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空间规划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体系内的核心部分。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空间指向性,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国土的规划;对区域内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城乡建设的规划;土地利用情况规划。城乡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同时也是一门学科,而技术支撑则是国土规划发展的关键。如今社会的发展朝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向前进,同时社会也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规划部门掌握着海量数据资料,这些信息反映了城市规划的现实状况,同时也与管理内容有关。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料是规划部门的战略资产,目标是使管理数据的成本能够有所降低,同时充分利用数据,起到提升数据价值的作用[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从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已有基础空间数据能发挥关键作用。有效集合多种信息,主要包括基础的地理信息以及其他的专题信息,另外还有各项政务信息。实现信息的科学分类和管理,能够为社会提供多项服务,涉及到的政务部门有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在发展过程中,依赖时空信息云平台、规划信息处理这一类的信息技术。针对规划成果,实现信息化,应当有明确的建库标准,从而获得土地规划编制成果以及土地规划审批项目成果。将历史的规划成果集成管理并展示,体现多源异构的特征。在此条件下,能更好建设数字化的城市地理信息空间框架。
(二)项目规划编制和成果审批的标准化
国土空间规划要针对某一项目进行编制,并审批相应的成果。将数据特性作为重要的依据,进行规划编制和规划审批,数据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空间数据,另一类是档案数据。面向规划成果,建立空间数据库。会用到的数据有城市总体规划数据、详细规划数据和专项规划数据,对这些数据做好清理和检查工作,提取数据并转换数据,录入数据的唯一属性,做好数据的质量检查工作,最终完成数据库成果的建设。对审批成果加以规划,完成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主要成果有图形成果和文件成果。面向图形成果建立数据库,要对数据进行归档、检查、提取、转换,同时还需做好数据属性挂接以及数据质量检查工作。审批的大致流程是选址、用地、工程和核实。每一个审批阶段所产生的成果都包括审查成果和审批成果,需要面向成果图形库和文件库建立联系,形成统一关系。
(三)架构建设坚持面向服务
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架构,采取的是面向服务的架构建设理念,确保符合政策法规,同时也符合信息化标准体系,能保证安全。所形成的架构,总体可分为五层,分别是基础设施、数据服务、业务支撑、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其中基础设施层所起到的作用是基础支撑,数据服务层的构成包括地理数据和各项服务。业务支撑层主要依靠于GIS技术手段,具有分布式的特征。采用虚拟化手段管理硬件资源,同时也能完成调度云端动态的任务。平台服务层的组成包括系统数据资源池、功能资源池。要想访问基础设施层中的服务资源,需通过应用服务层。做好数据库的设计工作,划分数据库的层次,需要考虑对象性质的不同。这其中就包括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编制成果数据库、项目审批数据库以及记录系统运行情况的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所能提供的服务有线划地图、影像地图、POI数据、道路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库内部含有的数据信息能反映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情况,另外还有能够反映专项城市规划情况的数据。对规划项目的成果进行分类,可分为审批图形数据、文件数据,关联这两类数据会用到项目名称。登录日志、操作日志、用户角色权限和数据字典都属于系统运行数据。
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对策
(一)综合整治有效改造旧城镇
比如某市的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是171.7km2,这一数值比现行的土地规模多12.2km2,对该市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到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需要达到210km2,由此可见,该市的建设用地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分析工作围绕数据展开,在该市的全部范围内,存有的可挖潜建设用地存量3188hm2, 2020年该市户籍人口为116.95万,按这一数值计算人均存量建设用地面积接近27m2,由此可见该市的存量用地有很大的可挖潜量。在开发和利用潜量用地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使得该市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優化,同时也能使城市未来的用地压力得到缓解,由此可见要积极开发城市的潜量用地。存量用地主要有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要根据不同的类别,明确存量用地的特点,提出再开发利用策略,城市范围内存在着一些三旧用地,改造旧城镇,应该以城市的综合整治为主,进行拆除重建活动时应谨慎。改造时,会改变城市功能,要根据规划需要进行,拆除工作应该在政府的组织下进行,可局部拆除逐渐更新。一些老旧的住宅区有比较好的建筑质量,优化居住环境,进行微改造即可。对建筑外观进行修整,对社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加以完善,适当增加公共的活动区域。一些旧城镇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色,需进行综合整治,整合建筑功能的同时,实现协调利用。增强历史城区的有机性,使城区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
(二)科学处理批而未供和征而未用的土地 批而未供用地有两种,一种是批而未征,另一种是征而未供。一些存量用地能起到继续推进征收储备的作用,面向这部门用地应落实工作责任,同时有效强化工作措施。可成片連片收储土地,为高效完成该项工作,应做到加大拆迁力度,并与现实的建设状况相结合,提供较好的规划条件,满足村集体诉求。在完成报批后,可能会发生规划变更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不满足生态保护的需求,此时对土地进行征收储备,需调整年度征收储备计划,收回建设用地指标,向拟报批用地调整[2]。另一种情况是征而未供,规整用地单元,确定较好的规划用地条件,使得招商引资力度得以加大,加强土地供应安排,主动去办理相关的用地手续。如果存在用地不规整的情况,需有效整合周围的增存量用地,强化规划和谋划的手段,使得土地的价值得以提升,提升土地供应速度。当一些规划变更成为公益性用地,相关部门得到这部分用地,在使用的同时,也要做好管理工作。如果使用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的需求不相符合,就会将建设用地收回,并加以调整,成为拟报批用地。储备土地是国有的农用地,能用于开展农业活动。一些供而未用的土地是企业原因导致,如果与闲置条件相符合,就需要进行土地闲置的认定,处理时也按照闲置用地的标准进行。
(三)坚持传承和保护的统一思想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进行城市更新,应在传承和保护上有统一的思想,并且要实现对城市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应当在全省范围内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坚持系统化治理,实现对城市整体的有效保护,从而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在核心区域内监控国土空间,充分落实保护要求,同时兼顾城市的发展需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聚焦管控工作,促进沿线经济的社会发展,对生态空间被挤占的问题有科学的认识[3]。所采取的手段应充分体现梯度化和差异化,其中的重点内容是“梯度化”国土空间准入。采取严格的岸线管控办法,科学划分核心监控区域,包括滨河生态区域、建成区域,另外还有核心监控区域。遵守的原则是从严到松,坚持的准入规则是梯度化。尤其是一些建成区域,对既有建筑不会有过多的约束要求,管制国土空间,体现用途的差异化。所提出的管制要求会充分考虑生态用途和农业用途。
结束语: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是智慧、数字化模式的空间规划,项目规划编制和成果审批的标准化,架构建设坚持面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应做到综合整治有效改造旧城镇,科学处理批而未供和征而未用的土地,坚持土地传承和保护的统一思想,保证既有的利益格局不会受到破坏,切实提升土地资源的增值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卫东,杨瑞,林辰芳.深圳城市更新演进中的治理转型与制度响应 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J].时代建筑,2021(04):21-27.
[2]孟美侠,曹希广,霍哲.全球城市提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能研究[J].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1,2(02):1-14+189.
[3]李晶.土地储备与城市规划融合发展探究[J].城市住宅,2021,28(06):146-147.
简介:张华伟(1986年),男,湖北武汉人,汉族,现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从事城市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