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老了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里回乡路,细雨润归途。
  佳节何时在,待到子归来。
  每次回去,家里就是过节,吃食准备得满满当当。这样的节日两年没过了。上次回绥德是2018年的夏天,家里遭灾后重新装修的时候。那次回去,父母在家跟前的租住房里住着,一孔小窑洞,也是2017年洪水淹过的,只是水没有太深,但屋里潮气未散。三伏天,做饭和睡觉都在那孔窑洞里,潮气加上高温,屋里感觉是八月的上海。回去的第二天夜里,我的孩子发烧了,一家人手忙脚乱的,第四天待孩子稍好一点,我们就急忙离开返回西安。分别的时候母亲哭得伤心,一直送到巷口,我也没忍住,上了车也没敢回头。
  上次回何家沟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得了,大概有十来年了。
  母亲说我结婚那年回去一次,想想到现在差不多九年了,难怪,回到何家沟大伯家,大妈都没认出我来。
  2020年十一,假期长,母亲早早就问我回家不,我一直无法确定,害怕有啥变化。上一次挽母亲的胳膊还是2019年去上海前,整整十一个月,我想家了,想回去了。直到放假前一天才确定了回去的时间,母亲得知我要回去的消息,高兴得不得了,给大哥说,给妹妹说,给亲戚说,能说的都说了。
  何为不孝,想想母亲激动的心情,大概就是我这样的了。
  十月二日一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假期早晨六点的西安还未醒来。零星的车辆驶过,扬起薄雾。我的车驶出停车场,一路向北,过了渭河,上了黄土高坡,离延安还有200公里,离延川还有90公里,离绥德还有80公里,渐渐地山上的绿植开始变得没那么茂盛,天越来越蓝。不远了,内心开始责怪高速的限速太低。中午12点40分,在驶出高速路口十分钟后我们到家了,母亲在家门外的台阶处站着,大哥老远看见了,过了马路来指挥我停车。母亲听到我的声音,确认是我回来了,进了家门,母亲招呼我洗手吃饭,站在那使劲地看我。母亲的视力不好,她在想办法看清我,因为听说我瘦了,也显得苍老了,她想看清楚。父亲在厨房开始下饺子,羊肉黄萝卜馅儿的,因为我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羊肉黄萝卜馅儿饺子最好吃,大哥进了厨房盛了一盆手抓羊肉。想想,这都是父母和大哥大嫂一早上忙碌的结果,那几个电话必是在做饭空隙打的。
  饭罢,平日里这个时间该午睡的父母都坐在沙发上,我也没有瞌睡的意思,围在一起拉起了家常。四点多,开了半天车的我略显疲惫,父母催促我上楼睡觉。他俩商量着下午吃啥,第二天吃啥,像是要在这三四天里把我之前掉了的十几斤肉给补回来。
  晚上本该是他们去锻炼、跳广场舞的时刻,母亲不等伙伴们来叫,早早就在舞友群里喊了一声“我们二儿回来了,今黑里不跳了”。
  四号一早,我们按照计划回何家沟。温度降到零度,山沟里的温度更低,说是红薯叶子都冻蔫了。在龙湾朱保店里吃了羊杂碎,五一商城买了香纸,过了十九洞大桥,朝着城东新城方向驶去。城东新城是绥德新发展的区域,高楼林立,道路宽广,车水马龙。大哥是我的向导,介绍着绥德的发展。驶出城东新城后,在一个小岔路口,我准确地拐入了乡道。
  “你还记得咋走了?”父亲惊奇地问我。
  “这咋能忘了,别说七八年没回,就是到七八十也不会走岔。”我回答。
  记忆中何家沟离县城很远很远,我也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准备。然而,十几分钟,到了白家俭镇,半个小时,到了薛家峁镇。记忆中的路还在,路边的景已陌生,本该是荒草的已经绿树成荫,本该是破房烂瓦的已是整齐的平房。一路走,一路感叹地驶入了东沟,沿路电线杆上挂着“张璨故里”的牌子,渐渐地无定河看不见了,拐入了村道。
  村道是宽四五米的水泥路面,坑坑洼洼的土路留在了记忆里,路上也没有了羊粪、驴粪。记得那时候通往东沟的那趟面包车,铁锨一直在座位下面,经常得下来铲几锨土填坑,要不就是全车人下来推车,又或是一车人下来自己爬坡,去趟镇上赶集都得大半早上。现在路修好了,也干净了,可是面包车不营运了,沿路也见不到几个人。
  转眼就到了马家坪,在我的印象中马家坪是大村,是周围几个村的中心地。父母的高中都是在马家坪中学读的,父亲也是从马家坪中学当民请教师起步的。何家沟的人每次坐面包车出沟要先走五里路到马家坪坐车,上了漫水桥的坡顶在路边等车。现在一切都变了,马家坪村没有了,被何家沟村合并了,原因是人太少。曾经的辉煌彻底地消失了,为什么马家坪能被何家沟吞了,可能是马家坪挨着大路,走出去更容易些,走出去的人多了,村子就小了。
  通往何家溝的漫水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横跨河沟的大桥,过了桥很快就要到了。上一段爬坡路,转过三个小弯儿,团家的三孔窑洞映入眼帘。团家也是入村的第一家,之后依次是军家、崇家、毛蛋家。毛蛋大名霍士富,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代人,从小刻苦好学,现在是交通大学的教授,父亲经常拿他的事迹来教育我,他家的窑洞和院落都是重新修缮的,看着气派。紧挨着毛蛋家的三孔窑洞是我堂兄的,堂兄现在居住在县城,很少回去,大伯家紧挨着堂兄住,也是三孔窑洞,大伯家东边是王家的旧窑,已破烂不堪,院中杂草丛生,院子中间的石碾子还在,已经废弃了。
  王家老窑的沟对面是我家,对着入村的马路,车就停在我家坡底过水洞上的小桥上。记忆中村子的路是土路,骑自行车的往往陷进去就骑不动了,只能顺着路边推着。现在也被水泥路取代,车驶过也未扬起灰。从入村到坡底停车不过两三分钟,路变短了,记忆中的两个小时车程的路程,不足一个小时已经抵达。
  跳下车,刚到半坡上,大哥就呐喊:“大妈!”两声过后,大妈闻声跑了出来,到路口迎我们。
  “你们今儿回来了?”
  “嗯,回来烧纸。”
  我跟在大哥后面,父亲跟在我后面。大妈拉着大哥的手,冲着父亲说:“他到队窑去了,今值班了,人家来给六十岁以上的人体检了。”说的是大伯,大伯在村里是队干部,干了四十年了。
  接着又冲着大哥说:“还有朋友来了?赶紧让家里坐。”   “这是东东。”东东是我的小名,家里亲戚都这么叫。
  “哎,东娃,你说大妈糊涂成甚了,连东娃还没认出来。”
  过来要拉我的手,我赶忙迎过去,握着大妈的手。自打我记事起,大妈就是这样瘦小,还常年患有气短的病,上个坡都气喘得不行。这次见气喘好像好多了,回来后听说还是长期服药。大妈拉着我进了家,家里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墙上的老照片还挂着,一个大镜框里装了十几张照片,有父亲兄妹八个的合照,有几个堂兄年轻时的照片,也有我们这些侄儿外甥儿时的记忆。长兄为父,这样都是他的孩子,王家所有人都走出去了,只有大伯和大妈两人守着王家,因为爷爷奶奶的坟地就在他们窑洞的后山上。
  我们收拾完上坟需要的东西,上山给爷爷奶奶烧纸。记忆中难爬的山不再难,大伯开了一道直达坟地的小路,记忆中的高山也变矮了,几分钟就到了坟地,围着坟地是一圈柏树,柏树外面是一片又一片的枣树,枣子结得满满当当,等着成熟后自然脱落,回归大地。枣树地里野菊花满山遍野,崖畔上的酸枣摇摇欲坠。
  跪在爷爷奶奶坟前磕头的时候,父亲对着爷爷奶奶说:“哦,东东回来了,回来给二老烧纸,都好着了,不要牵挂。”
  我也在心里默默地说着:“爷,奶,我回来看你二老来了,原谅我这么长时间没来。”深深地磕了三个头。
  起身后,我仰望天空,天近了,转身看着远处的山,山近了,对面山顶梯田地里收向日葵的画面依然清晰。低头看着通往后沟的路,许久未见一人一畜,看不到了往日的热闹,听不见了动听的酸曲儿,安静了,似百岁老人饭后依在墙根晒太阳打盹的安详,老了,老得没有力气再嬉笑打闹了。
  下了山,我和大哥去给外爷外婆烧纸,曾经觉得村子很大,顺着路要走好久才能到后沟。今天的村子也变小了,在我盯着寻找外婆家的时候已经驶过了,去外婆坟地那条上山的小路也没有了,我和大哥踩着野草爬了上去,希望能重新踩出那条路,一次怎么可能,草都还没有记住我,用不了几天就把我忘记,直挺挺地抹去了痕迹。在外婆的坟前,我还是在心里说了同样的话,风打在脸上,希望那不是来自远方的怪罪。
  回到大伯家,我们拿了钥匙,回自己家里看看,院子里满是杂草,院子里的野树快有碗口粗,放肆地长着。那棵在三十六年前压折了臂膀的槐树已经逝去,留下半截枯树干在那里,好在它的孩子已经成才,威风地立在旁边。窑旁边,坪上的那棵桑树也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像是从来没有来过。
  窑洞的窗户破烂不堪,用铁丝胡乱绑着。我们推门进去,三十年前的一幕幕在脑海里闪过。那套组合柜静静地立在那里,说是等着大哥结婚时用的,一直没有刷漆,还没有使用就被遗弃。我像是还要找回什么,把柜子打开,什么也没有,把抽屉拉开,一抽屉的花生壳,是老鼠的窝,不好意思,打扰了。窑檐下一个燕子窝挂在那里,这时候已经没有燕子了,明年会回来。回来陪伴屋里的老鼠,陪伴院子里的杂草,它们都知道对方的名字,我却不知道。走到边窑,十几个大黑瓮排在墙根,那是存粮用的,上面已经落了厚厚的灰,仿佛一条蛇在那里爬。
  时间已是中午,拉上门,震下来一层薄薄的灰土,似瀑布,把我的肉体隔在了门外,门是第一层,“瀑布”是第二层,记忆却不能跟上,留在了屋里。
  回头看着三孔窑洞,曾经的绿色门窗已经褪色,青色的窑面已经发白,窑畔上的花式围栏也坍塌。它病了,孤寂的岁月消磨着它;它老了,无力唤起往日的坚强。屋里的老鼠,屋外的草木,还有明年才归来的燕子,我又要离开了,希望你们能紧紧相依。
  下了坡,沟底的小河不见了,曾经的大水坑不见了,村民们洗衣服的石板不见了,沟底已经变成平地,长满了半米高的野草,枯黄的枝叶轻轻摆动。我跳下去,来到了曾经打蜻蜓的地方,俯身寻找着记忆。细水从脚下流过,躲在草丛中,羞羞答答的,不敢作声,似八十岁老人盘坐在炕头,默默地流泪。
  村里共见到了七个人、四只鸭子、一头牛。七个人里包括了我的大伯和大妈;一个父亲的中学同学,近七十;一名教师,去年退休,搀着他的老父亲;一个腿部残疾的老人,六十五六岁;還有一个老人在旧学校旁斜坡的石头上坐着,双手拄着拐,撑在胸前,没认出来是谁。鸭子都是白色,在沟底泥坑里打盹,老黄牛孤独地在草坪上觅食。
  坐上车,与大伯大妈告别,家门口的灰土还未落尽,车已驶出村子。
  路短了,短得来不及回头;山矮了,矮得不费吹灰之力;村子老了,老得只剩下过去;村子小了,小得装不下回忆;也大了,大得无法走出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探析县市级地域区间地方文献搜集的原则、搜集的途径和地方文献利用策略,以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信息服务、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服务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合。  关键词:地方文献;特色馆藏建设;地域文化;密云区图书馆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照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票据、文告、手稿、印模、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以及思想观念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对于凄美爱情这样的话题,无论是角度还是整个观念的表达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对《呼啸山庄》以及《边城》这两部著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当前中西方文化作品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为后期相关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外文学;凄美爱情观;《边城》;《呼啸山庄》  引
期刊
摘 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量指标之一。随着广西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施的供给与村民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广西马山县自2010年开始实施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以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虽现状良好,但其供给失衡的矛盾仍然存在。本文主要从马山县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供给和配置的现状入手,
期刊
宋昱莹,女,1959年农历二月初八出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农民,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人。  宋昱莹娘家在黄陵县桥山镇宋涯尧村,当地老户。祖母不识字,擅长剪花扎花,是村中的巧人。母亲会剪会绣,喜欢书法和美术。宋昱莹6岁时开始学剪纸,祖母见村上谁家窗子上贴出个好花样就讨要回来,然后给她熏制替样,并让她拓着剪出来。12岁后就开始不要样子随意剪纸。因为母亲忙,过年用的窗花都靠她,姊妹们也都来帮
期刊
6月10日,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岐山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走上街頭,在县城太平寺广场举办非遗宣传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使群众近距离感受到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岐山县文化馆制作展板,现场展出周公祭奠、岐山油漆绘画技艺、岐山刺绣、岐山泥塑等十多个非遗项目,吸引群众纷纷驻足前来观看。
期刊
我叫乔桂林,来自陕西佳县。我的老外婆、外婆和母亲绣活都做得十分漂亮,我也深受她们的影响,打小就喜欢刺绣。年纪小的时候,每次母亲做绣活,我都要凑上去看上一看。看绣出来那戏水的鸭子,盛开的荷花,飞舞的蝴蝶,都是活灵活现的,我见了十分欢喜,心中也默默地记下花样子。时间长了,自己也忍不住想试着绣绣花。但母亲怕耽误我的学业,总是不许。不过这打不倒我的热情。我便自己偷偷地买了些绣线,背着母亲绣了起来。起初绣得
期刊
我和刺绣的故事就是我和母亲的故事,和刺绣有关的一切都和母亲有关。我小的时候母亲就是村里的刺绣名人,不论谁家姑娘出嫁都会找她做嫁妆,我从小跟着她耳濡目染,做她的小助手,时间长了我也明白了其中一些门道。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艰苦的物质生活加上思想上的限制,这一时期我和母亲谁都没有提起过教我刺绣的事,但是母亲还是时不时给我和亲戚的孩子绣一些穿的衣物。后来长大了,有一段时间没有在母亲身边,离开了母亲也
期刊
去拜访高春梅老师时,是下午四点。我一进门,老师赶忙招呼我坐下,又是倒水、又是洗苹果。老师是榆林市横山区人,陕北人特有的热情不由得让生在内蒙古的我感到亲切。话间,我注意到老师放在桌上的半幅刺绣作品——一条摇曳生姿的美人鱼在绣布上好不惹眼,周围还有些点缀尚未绣完,而按照秦绣的传统来说,美人鱼这类图案是不常见的,我遂向老师请教,而老师也打开话匣向我从头讲起她与刺绣的故事。  老师自幼见了花儿草儿,就打心
期刊
摘 要: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山皮影戏在操纵表演、雕刻造型、剧本唱腔等方面独具特色。唐山皮影的文学剧本“影卷”主要为明清时期怀才不遇的落第举子生员等文人阶层创作,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流传过程中与当地的方言俚曲、民风民俗及其他姊妹艺术相互借鉴融合,经过民间艺人的演绎呈现出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唐山皮影戏影卷中传统的十三道大辙和两道小辙因其具有的民间性和生活化特征而展现出自然和谐之美,七字句、十字锦
期刊
摘 要:山水文化是东方特有的一种文化,亦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山水文化就好像一种情感。东方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对自我认知,大都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特殊情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首先通过对山水文化的艺术价值的分析与研究,然后进一步结合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问题,重新审视山水文化、山水艺术;探索人与山水的关系、城市与山水的关系,并重新拾取和发扬山水文化的精神理念,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让人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