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克服健忘的14个妙招

来源 :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不到钱包,想不起新邻居的名字……随着年龄的增大,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忘记的事情越来越多?为了帮助老年人摆脱健忘的困扰,提高他们的记忆力,《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刊登了多位专家总结出的“克服老年健忘的14个妙招”。
  1.联想画面记人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长寿研究中心主任盖里·斯莫尔博士建议,由于大脑更擅长图像记忆,因此当你记忆对方的名字时,不妨仔细端详对方的面孔,并将其面孔与名字相结合,设想出某一幅画面。这样当你再次见到对方时,就会根据脑中的画面迅速回忆起他的名字。
  2.编个故事记事牢
  巴尔的摩大脑健康与运动神经学研究所的医学主管马吉德·佛图希博士建议,健忘的老年人可将需要记住的一些东西写下来,然后编成一个故事,情节越离奇越怪异越好。这种记忆方法对去超市购物非常管用。比如把要买的东西编成故事:“当一辆面包车穿墙而过时,一只鸡正在吃干玉米片。面包车飞出悬崖,一头扎进牛奶湖中……”
  3.常回忆各种密码
  如今生活中,上网登录、银行卡、信用卡都设有密码。在设定密码时,很多老年人喜欢用家里的电话或是自己的生日来当作密码。这样虽然便于记忆,但是安全系数较低。由字母加数字组成的密码安全系数较高,但是记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专家建议,老年人在设置这些密码时,可选择一些容易记忆的要素。比如,可将爱犬的名字加上它的年龄作为密码,这就组成了黑客难以破解的字母、数字混搭密码,安全系数非常高。此外,经常回忆这些密码还有助于强化、提高你的记忆力。
  4.记住钥匙放在何处
  如果你经常发现自己到处找钥匙,那么不妨在居室进门处放一个小篮子或者在厨房的墙上钉个挂钩,专门放钥匙。到家开门之后,立刻将钥匙放在规定的地方,出门时直接在此处取钥匙。形成规律以后,大脑会对此进行强化记忆,将钥匙与篮子或挂钩密切地关联起来。
  5.多联想
  老年人经常会感到“话到嘴边想不起来”。斯莫尔博士认为,人的大脑在整理记忆时,会遵循相关性的原则,将与之相关的内容放置在记忆库中相对较近的区域。因此,当你记不起一件事情时,可通过多方面的联想,找出一些内容,并找出这些内容之间的关联,也许你就会顺利地回忆起“话到嘴边又忘记”的那件事。
  6.参照物帮助记车位
  斯莫尔博士表示,人们有时候会在大型停车场转悠很久,也找不到自己的车。其实这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心理快照-联想”的方法加以记忆。第一步:停车后认真观察汽车周边的环境,寻找参照物。第二步:快速设想一个画面,记住停车区域。比如,你的停车位是3D区,那么不妨想像3条狗绕着汽车追逐的场景。或者直接大声重复几次停车区域。利用说、听等多感官刺激,帮助大脑锁定记忆内容。
  7.设置提醒功能
  亲朋好友的生日等特殊日子往往难以记住。专家表示,老年人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手机或网站上的“提醒事项”功能,让其提醒你一些特别的日子。
  8.晒太阳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记忆增强计划”执行主任史威尔医师认为,老年人多外出走走,晒晒太阳可增强记忆力。这是因为阳光能激活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纤维的增长。此外,每天接受阳光的照射,还有助于老年人形成较好的睡眠模式,预防抑郁症、神经衰弱的发生。
  9.健走
  健走,是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运动。人们可通过大步向前,快速行走,提高肢体的平衡性能。它不受年龄、性别、体力等方面的限制,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有氧健身运动。健走这项运动起源于欧洲,目前在很多国家普及发展,它不仅是一种运动,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目前,健走正逐渐成为新的时尚健身潮流。研究证实,健走具有协调四肢、活化小脑、促进思考、提高认知和信息处理速度的作用。美国伊利诺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每周健走3次、每次50分钟就能起到活跃思维、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10.冥想
  美国清晰大脑网站提出了一个冥想法:闭上眼睛,用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运动后美好的感觉,深呼吸30秒。然后用大拇指按无名指,想像任何喜欢的事物30秒,然后再用大拇指按中指回想一个受关爱的时刻30秒,最后用大拇指按食指回想一个美丽的地方30秒。研究证实,这套冥想法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还能改善其脑部的血液循环。
  11.挑战自己
  美国神经学家佛杜希认为,老年人应该停止抱怨,并坚信自己可以记住更多的事情。他给出的方法是:尝试记住新闻台早中晚新闻播报员的名字,或者记住你喜欢的球队中除了核心球员以外其他人的名字。
  12.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不但有助于人际互动,还能降低患上忧郁症的风险。此外,为了主动打招呼,你还需要牢记每个人的名字与外貌特征,因此对提高记忆力大有帮助。美国精神病学家加里博士认为,在散步时与朋友聊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功效。
  13.多吃绿色食物
  绿色食物主要是指叶菜类蔬菜,它们能帮助你远离认知障碍症,并降低记忆力丧失的风险。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多吃鱼肉、坚果及橄榄油也可起到同样的功效。
  14.睡觉时听点慢音乐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简·波恩博士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当人们进入深度睡眠时,同步播放一些节奏较慢的音乐,可对其听觉神经形成简单的、低强度的刺激,当这种刺激与大脑的振荡节奏同步时,就可起到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  我父亲今年76岁,患帕金森病已经4年了。多年来,他一直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听朋友说,使用脑起搏器可有效地治疗此病。请问,这种疗法靠谱吗?  湖南 张晔  张晔读者:  脑起搏器疗法也叫脑深部电刺激术,是指在人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中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电冲动的一种疗法。这种外科疗法具有可逆性和可调节性,安全性很高。
期刊
钙是强健骨骼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摄入充足的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调查资料显示,我国99%的人终生处于缺钙的状态,而更年期女性缺钙的现象尤为严重。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常常会出现腰腿酸软无力,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症,较同龄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急需补钙。那么,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应该如何选择补钙产品,做到有效地补钙呢?为此,我们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也
期刊
众所周知,“多运动”是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是,老年人的体力和肌肉功能均较差,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易发生运动损伤。为避免老年人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多位医学及运动学专家在《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上撰文总结了可帮助老年人防范运动损伤的10个要诀:  1.在运动前充分热身,在运动时循序渐进  美国整形外科专家卡瑟琳·柯伊娜博士指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运动量过大或运动速度过快时更易发生运动
期刊
前列腺是包绕在膀胱下方、尿道周围的果核样大小的一个腺体,为男性所特有的器官。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尿、有排尿困难等症状。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8万个前列腺癌的新病例,其中95%的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一般无任何不适的症状,即使肿瘤增大压迫到尿道而出现了排尿困难等症状,也常常被误认为是患有前列腺肥大而不予重视。因此,多数前列腺癌患
期刊
张苹语今年29岁,结婚2年,没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一直未能怀孕。双方父母不停地催促他们快些要孩子。无奈之下,她和老公一起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老公没有问题,她却被诊断患有排卵障碍。医生告诉张苹语说,目前,在不孕的女性中大约有25%~30%的人都患有排卵障碍。通过一年的吃药和自我调理,张苹语终于告别了排卵障碍,怀上了宝宝,一家人如愿以偿。  那么,什么是排卵障碍?如何确诊和治疗排卵障碍呢?  排卵障碍又
期刊
不安腿综合征,又被称为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疾病。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估计为0.7%~7%,可见于各种年龄段的人,但更多见于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不安腿综合征虽然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但长期以来并不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所关注。据统计,该病患者中只有32%~81%的人会寻求诊治,其中仅有6%的患者能得到正确的诊治。  不安腿综合征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
期刊
我是来自河北唐山的求医者,患有腹主动脉瘤多年,一直想尽早做介入治疗放置支架,但很多大医院的专家看过我的片子后都给出了同样的答复:“无法进行支架手术,因为瘤颈不足10毫米,放置支架的难度很大,风险也很大,只能实施大血管置换手术”。我今年快70岁了,心肺功能很弱,术后康复较为困难,而且我特别惧怕做大手术。于是,我的家人四处打听哪里有技术高超的医生可以为我做介入治疗。一个星期后,我的一个战友向我推荐了天
期刊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该病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为多见。该病灶大小如米粒或黄豆,呈圆形或卵圆形。其溃疡面为中央凹陷、周围黏膜红肿充血。患者可因食物刺激病灶而引发疼痛,一般1~2周便可自愈。此病如果一年发作数次甚至一个月发作几次,或者新旧病变交替出现,这种口腔溃疡被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局部创伤(如假牙磨损)、精神紧张
期刊
我是来自辽宁昌图的患者。我在2008年患了房颤,且合并有心绞痛,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在检查的过程中,很多医生都告诉我,做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此病的最佳方法,但手术的成功率较低。后来,我在网上得知,大连市的杨延宗是我国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手术的医生,也是做此种手术效果最好的医生。于是,我去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找到了杨延宗主任。杨主任在为我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建议我立即进行射频消融手术,但我有些犹豫,并
期刊
在哺乳期女性中有15%~20%的人使用吸奶器。在使用吸奶器的女性中,有70%以上的人出现了乳房胀痛、乳头水肿、奶水减少等不良反应。这多半是因为他们使用吸奶器的方法不当。  吴女士今年28岁。四个月前,她顺利产下一个男孩。吴女士认为母乳喂养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故一直坚持进行母乳喂养。但是,吴女士休完产假后,因为白天上班没有时间给儿子喂奶,就购买了吸奶器。她每天带着吸奶器上班,把奶水吸出来存到奶瓶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