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美国发动的那场贸易战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6月17日,美国两个议员的名字被载入史册。
  他们一个是来自犹他州的参议员里德·斯穆特,另一个是来自俄勒冈州的众议员威利斯·霍利。
  就在这一天,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签署了由这两个人共同发起的一项法案,史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这项法案的内容可以简单描述为:将进口到美国的数千种商品的平均关税,一口气提高50%以上。
  这项法案至今仍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全世界的著名法案之一。
  不过这两位议员先生,估计不会因这项法案使用了自己的名字而感到自豪,因为人们对这项法案有一个公认的评价:一个愚蠢的经济行为。
  先来说说签署这项法案的倒霉蛋——胡佛总统。
  那一年,可怜的胡佛总统实在是被逼到了悬崖边。
  作为斯坦福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和出色的商业家,胡佛在众人的赞美声和期待中当选为美国第31任总统。
  《华尔街日报》在胡佛就职时发表的评论是:“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商业领域打成一片。毫无疑问,胡佛是一位很有活力的‘商业总统’,他将是美国第一位‘商业总统’。”
  胡佛当选总统的那年,是1929年。
  那一年,美国正沉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本国带来的空前繁荣之中,连胡佛自己都表示:“我们正处在与贫困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但连胡佛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其实接的是从“柯立芝繁荣”传过来的一朵外表美丽的空心花。更可怕的是,传到他手里的时候,鼓声停了。
  1929年10月24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就大跌,当天的换手总股数达到1289.5万股,指数如决堤一般不断下滑,史称“黑色星期四”。
  10月28日,道琼斯指数又狂跌13%,于是又有了“黑色星期一”的说法。
  但雪崩真正到来的那天,是10月29日。
  那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开盘,铺天盖地的抛单就呼啸而来,抛售的价格全是不计成本的。到那天收市时,美国股市创造了成交1641万股的历史最高纪录。那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二”——没错,一周开市也就5天,称号都快用完了。
  但“黑色星期×”的称号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一轮股市暴跌,触发了美国人至今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的一个名词:大萧条时代。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就是在美国“大萧条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被提出来的。
  其实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一直饱受一个问题的困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但消费能力并没能相应提升,这就导致了国内产能过剩。
  这个现象在农业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各种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但产量提升伴随的是价格下跌。收成越来越好,收入却保持不变,美国农民的怨气越来越大。他们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过低的关税让外国货冲击本国的农产品,导致农民全都白忙活了。
  那该怎么办?提高农产品关税呗!
  1929年,华尔街股市的大崩盘,更是让美国的经济雪上加霜。不仅仅是农业,钢铁制造、纺织等行业都出现了危机。虽然那时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困扰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萧条时代”的开始,但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斯穆特和霍利这两位议员的提案,似乎正当其时。
  其实,这项关税法案最初涉及的只是进口农产品关税,这也并不违背胡佛的初衷——在1928年竞选时,他就答应过他的广大农民选民,要提高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以挽救不断下滑的本国农产品价格。
  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事情渐渐变了味儿。
  眼看着以农产品为主的州将因提高关税而获益,以制造业为主的州坐不住了。这些州的民众提出,总统也应该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关税以保护本国产品。
  于是,一场存在于议员中的“利益交换”开始了:你想要我对你们州盛产的钢铁产品提高关税投赞成票?没问题,大家日子都难过,那你要保证我们州盛产的纺织品的关税也被提高。
  经过一轮轮博弈和利益交换,最后胡佛拿到的提高进口关税的清单上,商品超过了2000种。
  而这个时候,胡佛已经骑虎难下了。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修改关税的权利属于国会。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为了使这项法案通过,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光证明材料就写了11000多页。
  1930年4月,《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获得国会两院的通过,被放到胡佛总统办公室的案头。
  接下来,只等总统签字了。
  一场反对总统签字的运动,随即開始。
  1930年5月4日,一份由1028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签署的请愿书被送交给胡佛总统,这些签字的人中有欧文·费雪(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美国诸多经济学教科书的编撰者)等当时最著名、最权威的经济学家,而他们请愿的内容只有一个:请千万不要签署这项法案!
  欧文·费雪在请愿书上表示,美国是一个巨大的债权国,如果其他国家不能出售商品到美国,那么他们怎么偿还债务?
  美国的一些行业巨头也开始行动起来。著名的汽车业大亨亨利·福特直接赶到白宫,花了整整一个晚上,试图说服胡佛否决这项法案,他直接称这项法案是“愚蠢的”。
  作为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他们当然也愿意美国的经济恢复繁荣,但他们竭力劝阻总统的原因很简单:美国有自己的理由,但别的国家也不会无动于衷啊!
  其实,就在法案被提交给胡佛总统签字期间,前后就一共有38个国家向美国政府提出正式抗议,声称一旦法案生效,他们将立刻采取报复措施。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胡佛签字了。
  1930年6月17日,胡佛总统签字,《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正式生效。
  一场场意料中的报复随即到来——事实上,在胡佛签字之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报复了。
  率先做出反应的,是美国当时最大的贸易伙伴加拿大。
  加拿大立即宣布对从美国进口的16种产品征收3倍关税,这个数量占到了美国出口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
  法国、英国和德国在抗议之后,也开始采取报复措施,提高从美国进口的部分商品的关税,并开始发展新的贸易渠道——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基本上把所有美国商品拒之门外了。
  在这些国家的带领下,其他国家也迅速行动。
  西班牙因为美国提高了葡萄、橘子、玉米和洋葱的关税,也开始采取反制措施——将美国汽车的进口税调高到一个标准,保证美国汽车在西班牙一辆也卖不出去。
  跟在后面的,还有古巴、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等国家。
  超过40个国家在第一时间宣布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一场波及全世界的贸易战就此打响。
  先来看看美国获得了什么结果。
  1930年6月,就在《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公布之后,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就从250点下跌到230点,跌幅达到8%,然后就此一路直扑而下(1932年7月8日,降到历史最低点41点)。在此之前,在经历了诸多“黑色星期×”之后,美国股市其实一直在回升。
  从进出口额来看,1929年,美国从欧洲进口的商品总额为13.34亿美元,而到了1932年,这个数字是3.9亿美元,降幅达70%;美国出口至欧洲的商品总额,在1929年为23.41亿美元,1932年为7.84亿美元,降幅接近67%。
  进出口额全面衰退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美国国内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
  1930年,也就是《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的那年,美国的失业率为7.8%,1931年上升到16.3%,1932年為24.9%,1933年达到惊人的25.1%。
  美国正式进入“大萧条时代”,但受到影响的,其实并不只有美国。
  由于世界各国都被迫提高了贸易壁垒,各国之间的贸易活跃度迅速降低。统计数据显示,1933年的世界贸易水平只有1929年的1/3,自1929年到1934年,世界贸易规模缩水了66%。
  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就此开始。
  这次大萧条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正式登上舞台,之后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尽管很少有经济学家将“大萧条”的发生简单归咎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但不少人还是认同一个观点:
  这次关税法案摧毁了国与国之间本就脆弱的信任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大萧条的形成。可以说,它“扣动了扳机”。
  (林冬冬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历史的温度5》一书,黎 青图)
其他文献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个根据当年真实事件改编的片段:西南联大的一间教室里,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暴雨如注,铁皮作顶的教室内顿时如敲鼓鸣锣,学生们因雨声太大而听不清老师讲课的声音。老师索性停止讲课,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静坐听雨。”然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听雨。  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不与天争,不与人斗,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宁静和悦地感受到美感与诗意。静坐听雨的学子,其心灵便如一颗颗種子;落到心田的
期刊
畫家徐乐乐在临摹八大山人、潘天寿等名家的画作时获得灵感,用自己擅长的线条,画出了一幅幅生动诙谐、妙趣横生的国画小品“表情包”。
期刊
诗是什么?诗是暗夜里的微光,是生命的觉悟。诗能照见人生,救赎自我。这点光,虽然微薄,但足以让生不再卑微,让死不再冰冷。  有一本书叫《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写“二战”时的集中营。书中写道,普莱默跟朋友聊天,聊到诗人但丁时,情不自禁地背诵起《神曲》的结尾,却怎么也记不起最后几行。他着急,便跟狱友说:“你们有谁记得,请告诉我,我把我今天这份汤给你们喝,也就是我的血液,让我多活一天的这份血液,我要记起那几
期刊
古代的学制体系是由官学、私学、书院组成的。书院起源于唐代,但唐代的书院还只是为官方修书、校书以及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地方。到了五代末,书院逐渐变成培训机构,开始聚徒讲学,主要工作是培训学生参加科举考试。  你可别小看这书院,能让古代的家长把孩子送去上课的地方,校舍、师资、管理制度都不会差。尤其到了宋朝,书院界形成了“产业链”。南宋有一个人叫吕祖谦,可能你知道他是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但你可能不会想到,
期刊
其实真正让我得到小块自由的是书籍本身,如果没有书籍,我就不可能体验到这些自由。  我将书籍视为我的护身符,视为圣物。我觉得我将它们视为某种可以护佑我的东西,它们能拯救我,使我远离那些让我感觉受到威胁的东西。我至今依旧是这样想的。这一点没有改变。变得富有,成名成家,都没有改变这一点。小时候,我想买一本书是非常困難的。从一开始,每当我受到某方面的伤害,我就会带上一本书跑到山里去,这是我疗伤的方式。时至
期刊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句话,是尼采在100多年前说的。  “时代”是一个具有魔力的词,它就像《指环王》里的那一枚魔戒,人人都想戴上它,人人都想站在时代的潮头浪尖,人人都害怕被时代抛弃。历史上,有太多时代的弄潮儿被时代吞噬,也有太多英雄豪杰因为克服了自己的时代,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从而造就伟业,成就功名。  人在时代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终其一生,都在处理个体跟时代的关系。我们批评这个时
期刊
《中國文学史话》里有一段话:“苏轼当初与章惇要好,两个人都年轻,其后章惇为相,却陷害苏轼,而苏轼仍将昔年赠章惇的诗收在集中。”作者说,他亦有赠人诗,其后发现那人不值得,但他在那首诗里所写的话依然是真的。  朋友相交,“其后发现那人不值得”,这样的事,我们亦碰到过。倒也不必失望难受,终于把一个人看清楚,也是我们人生的收获,该庆幸才是。一往情深  吴昌硕年近古稀,尚纳一妾,未二年,妾却跟人跑了,吴昌硕
期刊
不管你是何种类型的读者,你都不会错过阅读的美妙。天真地去阅读一本书,好过带着那种文化上的偶像崇拜、自负和势利的心理去阅读一部作品。  保持天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生活被各种信息渗透。然而,即便是精英人士,他们的见解也可能是肤浅的。很多饱学的家伙,耳朵里塞满了晦涩的理论,实际上头脑却非常簡单。也许那些“最有深度”的读者就是那些对自己最不自信的人。  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疑虑是,相比于感受,他
期刊
今年年初,11岁的小晟被检查出患有弱视,双眼视力仅为0.4。小晟家住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父母离异,父亲患有肺气肿、支气管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70多岁的爷爷奶奶患有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还坚持打零工,养活一家四口。多年来,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欠下了巨额债务,小晟的弱视无疑让这个贫困家庭的生活更加艰难。  小晟的爷爷心疼孙子,停了自己的药,省下钱带着小晟去看了眼科医生,但这些钱和
期刊
在山間,在河边,或在田畴,我觉得自己会慢慢变轻。我越来越喜欢植物,植物带给我的愉悦感,不是其他事物可以替代的。  我写过一本散文集叫《万物柔肠》。植物有柔肠,有佛心。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说,灵魂有三个等级,植物的灵魂属于低等级。我不赞同。植物通灵。植物最具人性,像空气一样。我们通常以美与丑、好与坏、善与恶,用我们的审美标准和道德标准去区分某件事物或某个人。而我们形容一种植物,从来不会用到丑、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