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亟需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坚持“五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专业建设、开发精品课程、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培养出了大量的市场所需要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刘 红(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DYCB12004)的研究成果。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机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的、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和规格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实训基地等。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大量的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加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已迫在眉睫。
(三)2010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文件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职业培训促就业[2]。
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设置的一所以水利类为主,兼有建筑、机电、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等专业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正式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在立项建设期间,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突出的是: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
(一)实行“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发展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堂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分别用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任教;“双堂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组织教学,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为主;“双向考核”是指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相长,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双证就业”制度的实行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着力开发“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的一个桥梁,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事关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水院针对基层一线人员缺乏现状,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针对水利行业及安徽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标准,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开发模式。
2.“精品课程”的开发。截至2011年,学院已修订了49个专业的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83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核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建设了46门优质核心课程,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成精品课程8门,如由孙敬华编制的“机械制图”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精品课程24门,如工程CAD、VB程序设计、数字电子产品的分析与制作、工程力学等,其中3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6门,出版国家教材50余部。精品课程的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3]。
(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是连接学院与企业的纽带,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严抓不懈,并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促进学院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开放办学,紧贴市场脉动,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双赢发展。2011年,学院与合肥金德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12年12月,与北京华奥公司签订水利科技园,此项协议的实行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及生产实训平台,有利于学校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改革;2013年1月,安徽水电学院与上海中锐集团正式合作。校企双方合作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院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累积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探索和创新校企、校际合作体制,形成多元合作、互惠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搞好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等。 (四)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1.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院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用“统一教学与分组教学、个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法、情境体验法、实例解析法等组织教学,理论实践并进,“教、学、做”三位一体。注意结合校内外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教学,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受到工程实践教育,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空间思维方法的训练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2011年学院新建校内实训基地8个;改建、扩建校内实训室(场、车间)12个,校内实训室、场、工厂数达到147个,开发实验(训)项目240个。新建水利园、施工技术实训场、工业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中水处理厂、水文气象站、测量技术实训场等8座校内实训基地,扩建城镇建设专业实训中心、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中心等12个实训中心。实际建成室内实训室面积达36746m2、室外生产性实训场地面积达68900m2,为学生实训锻炼提高了可靠的硬性保障。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学院依托行业企业,新建42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8个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涵盖城镇建设、给排水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水利、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此外,还建设了一批“引入式”和“融入式”实训基地,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3]。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促进了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
(五)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学院重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熏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熏以科技文化基础类课程、社会活动类课程为依托?熏通过开放式的教育环境?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及创新创业意识?熏增强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011年学院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机器人”、“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两个项目荣获二等奖;13年学院管理系举办“博弈杯”象棋大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同年3月学院开展第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目前,学院正积极准备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会。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真正做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技、以赛促学,培养了学生创新协作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的启示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1.多元互动、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互动协作;同时,借鉴“五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相互促进。2.项目导向、自主开发——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设立专业课程,实行“以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等课程开发模式,开发精品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深化合作、校企共建——完善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要在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共同合作。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技能掌握,岗位适应提供锻炼场所,为学生“理论学习——理论实践——岗位实训——入岗就业”打造一条龙服务。4.文化育人、以赛促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在重视教学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加强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竞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协作精神;密切校际联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办学路子,顺利地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其独特“五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以能力为根本,就业为导向”宗旨,大力加强基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学院将通过不懈努力,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榜样作用,大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意见?熏国发(2010]36号[S].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10.
[3]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R].2012,5.
[责任编辑:上官涛]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刘 红(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DYCB12004)的研究成果。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机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的、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和规格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实训基地等。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大量的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加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已迫在眉睫。
(三)2010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文件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职业培训促就业[2]。
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设置的一所以水利类为主,兼有建筑、机电、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等专业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正式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在立项建设期间,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突出的是: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
(一)实行“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发展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堂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分别用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任教;“双堂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组织教学,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为主;“双向考核”是指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相长,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双证就业”制度的实行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着力开发“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的一个桥梁,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事关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水院针对基层一线人员缺乏现状,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针对水利行业及安徽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标准,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开发模式。
2.“精品课程”的开发。截至2011年,学院已修订了49个专业的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83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核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建设了46门优质核心课程,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成精品课程8门,如由孙敬华编制的“机械制图”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精品课程24门,如工程CAD、VB程序设计、数字电子产品的分析与制作、工程力学等,其中3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6门,出版国家教材50余部。精品课程的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3]。
(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是连接学院与企业的纽带,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严抓不懈,并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促进学院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开放办学,紧贴市场脉动,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双赢发展。2011年,学院与合肥金德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12年12月,与北京华奥公司签订水利科技园,此项协议的实行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及生产实训平台,有利于学校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改革;2013年1月,安徽水电学院与上海中锐集团正式合作。校企双方合作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院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累积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探索和创新校企、校际合作体制,形成多元合作、互惠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搞好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等。 (四)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1.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院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用“统一教学与分组教学、个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法、情境体验法、实例解析法等组织教学,理论实践并进,“教、学、做”三位一体。注意结合校内外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教学,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受到工程实践教育,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空间思维方法的训练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2011年学院新建校内实训基地8个;改建、扩建校内实训室(场、车间)12个,校内实训室、场、工厂数达到147个,开发实验(训)项目240个。新建水利园、施工技术实训场、工业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中水处理厂、水文气象站、测量技术实训场等8座校内实训基地,扩建城镇建设专业实训中心、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中心等12个实训中心。实际建成室内实训室面积达36746m2、室外生产性实训场地面积达68900m2,为学生实训锻炼提高了可靠的硬性保障。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学院依托行业企业,新建42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8个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涵盖城镇建设、给排水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水利、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此外,还建设了一批“引入式”和“融入式”实训基地,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3]。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促进了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
(五)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学院重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熏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熏以科技文化基础类课程、社会活动类课程为依托?熏通过开放式的教育环境?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及创新创业意识?熏增强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011年学院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机器人”、“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两个项目荣获二等奖;13年学院管理系举办“博弈杯”象棋大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同年3月学院开展第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目前,学院正积极准备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会。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真正做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技、以赛促学,培养了学生创新协作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的启示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1.多元互动、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互动协作;同时,借鉴“五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相互促进。2.项目导向、自主开发——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设立专业课程,实行“以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等课程开发模式,开发精品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深化合作、校企共建——完善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要在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共同合作。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技能掌握,岗位适应提供锻炼场所,为学生“理论学习——理论实践——岗位实训——入岗就业”打造一条龙服务。4.文化育人、以赛促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在重视教学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加强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竞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协作精神;密切校际联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办学路子,顺利地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其独特“五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以能力为根本,就业为导向”宗旨,大力加强基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学院将通过不懈努力,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榜样作用,大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意见?熏国发(2010]36号[S].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10.
[3]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R].2012,5.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