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吾师索真趣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feng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身上凝聚了人们对自己,乃至国家、民族的希望,教育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发起了全球环境教育运动。在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时代,人们反思自身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教孩子确立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绿色教育的理念日渐风行。
  
  环保教育
  
  绿色教育首先是环保教育。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并不是新鲜事,很多人都会发现,孩子比成人更懂得身体力行保护环境。杜梅是北京市一家双语幼儿园的老师,在采访中她告诉记者:“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教孩子一些环保知识,比如废旧电池属于可再生垃圾还是不可再生垃圾,应该放进有什么标志的垃圾箱。孩子们学会后就会去做,而且也会告诉家长去做。通过这些课程,孩子们变得更加热爱生活,也更有爱心了。”
  针对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世界各国中小学都开展了“绿色教育”,各有特色。
  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一所高级中学开设了关于环保的必修课。第一学年学习普通环保知识;第二学年结合已学知识开展废物利用、手工制作等活动;第三学年举行野外考察,通过实地活动了解地理、地貌、自然景观、动植物标本,开展环境课题研究。在学校一楼大厅里,展示着学生关于环境的作品。教室也别具一格,有1/3的空间用来摆放花草、鱼缸等展示自然景物的陈列品。教学楼由仓库改建而成,教室、办公室之间的隔墙是用由废纸经过强力压缩而制成的建筑用品建成的,走廊地面的铺衬物则是用旧轮胎加工而成的消音地毯,楼顶的露天平台上,有序摆放着大面积的无土栽培花草和盆景。该校的负责人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环境观念自然地渗透进学生的内心,使每一个人都能感觉自己在为环境保护尽力。
  日本的环境教育举世闻名。横滨一个小城镇上的才根沙斯克小学,1995年开始推行环保教育。学校多次召开教师环保教育研讨会,在认真研究小学课程的基础上,将与环保教育有关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主题,渗透到不同年级的课程中。学校还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和城镇中开展实践活动;在科学课中进行水质观测,观察树木、昆虫和鸟类的活动等;与当地环保团体合作清理公园垃圾,自己种植蔬菜和水稻,用废物制作手工艺品等;到社区收集废纸和空罐头盒。学生开展这些活动时,常在家长和社区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不但自身受到教育,也影响到周围的人。
  我国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我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试点山东省青岛市山东路小学,在开展“绿色教育”过程中,成立了校长牵头、中层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具体分工负责开展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采取措施动员全体教师参与“绿色教育”活动;“绿色教育”以环境教育作为教學教研的主要任务,研究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设计环保教育课;把环保主题作为每年的科技节、艺术节和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课堂知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学校要求美术教师绘制环境科技墙、自然老师和学生在校园和教室设立自然角;校园内进行绿色美化,设立分类垃圾,由高年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
  
  通往更和谐的未来
  
  绿色教育起源于环境教育,但不仅仅是环境教育,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同盟1970年提出:“绿色教育是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它培养人们理解和评价人类及其文化与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态度和技能。”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著名的《21世纪议程》,明确把环境教育拓展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绿色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绿色教育的本质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环境及教育教学。绿色教育概念的这一重大拓展,代表了当代对工业化以来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对未来人类生存形态的思考、对现代文明与现代教育的审视。
  靳忠良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曾先后赴美国、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进行教育交流。谈到澳大利亚的“绿色教育”,靳忠良感叹:“澳大利亚更注重绿色环保和自然生态保护教育。他们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学生作业也不多。但仅仅百余年历史,澳大利亚已经拥有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据靳忠良介绍,澳大利亚的学校里到处是绿色的植物,校园设施也以绿色为主,甚至学生的校服也以绿色为主,他们实施的是“绿色健康教育”,是一种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数成功地实施绿色教育的现代教育范例。澳大利亚注重绿色教育、不招高分学生等教育方法,正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靳忠良说:“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实现了快速提供大量信息的目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师生心灵交流的副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千篇一律’的现代枯燥授课法。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现代高科技把快速高效信息带给我们的同时也把老师的表情:神情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淹没掉了。”澳大利亚老师在课堂上却很少使用高科技的教学工具,被称为“不插电”教学方法。
  靳忠良说:“也许有的澳大利亚老师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澳大利亚是在有意识地积极实行绿色教育,但是从澳大利亚学校有意识地建设绿色环境、实施绿色教育措施的背后,从澳大利亚能够完好保存下众多世界珍稀的植物和动物的现实来说,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澳大利亚的的确确是在实施一种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公民都能身心健康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
  
  (责编:丛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