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教”的高效和学生“学”的高效。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老师,智慧型的老师,需要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一种相容相知想通的师生情感,以体验型课堂为载体,实现高效思维对话,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和谐 思维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34-01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而高效课堂是实现教学质量质变的理想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和理想目标。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改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放彩局面,涌现出许多教育名家。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等。那是《课程标准》下结出的硕果,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2011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更加推进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步伐。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教师“教”的高效,另一层是指学生“学”的高效。“教”的高效就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合理性,组织教学能力强和教学内容有前瞻性。所谓“学”的高效就是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快乐,人人都在45分钟的课堂上理解透彻,操作熟练,思维有深度。也就是说,只有老师做到教的高效,学生达到学的高效,这样的课堂就叫高效课堂。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首先,构建主体要有高素质。构建主体即是我们的教师。所谓教师就是教育的行家,像医生一样具有专业化知识,就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要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懂教育、爱教育的老师。懂教育就是明白教育规律,并能正确使用教育规律。爱教育,即是把教育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把不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作为终生学习习惯,把教育活动过程作为享受人生幸福的过程。我们要打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普遍说法,如果非要此话成立,那“妈妈”只能是一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非教师家长的教育是无法替代教师的及教育的。如孩子常有粗心的毛病,非教师的家长要么见一次就说“请你仔细点!”“不要粗心!”要么就骂“跟你说了好几遍要细心点!细心点!你的记性被狗吃了!”要么就打,可孩子还是没改掉,或者说没有彻底改掉。作为教师的我,我首先跟孩子达成一个君子协定,制定一个某某粗心导致失误统计表。如果一周统计下来的次数超过规定的次数,就不能做他最喜欢的事,这样一来,效果很明显,孩子每次做完作业自己先检查,还不止一遍,联系检查好几遍,然后才给我检查,从而增大了他的细心度,降低了他的粗心度,这就是教育规律体验比说教的效果更深刻,更有效,充分利用孩子自身的兴趣与缺点之间的矛盾心理实现问题的转移,这就叫教师的专业化。
其次,构建的氛围要和谐。所谓“和谐”一次早在《尚书》《周礼》《说文解字》都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即是说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有一个和谐氛围的课堂,关键是师生之间的思维对话要和谐,即是师生之间都是乐于接受对方的,并对彼此都有期待性,情感上是愉悦的,心灵上“心有灵犀一点通”。俗话说“和气生财”,我们高效课堂同样需要“和气”,只是叫做“和气生课”。当然,在整个课堂里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教育思想,那就是思维对话。“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引自罗伯特·斯滕伯格和路易斯·斯皮尔—史渥林的《思维对话》)”而“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叶圣陶)。其实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因此任何一次课堂都是思维对话,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是高效思维对话的保证。
实现高效思维对话还必须以体验型课堂为载体。“成功不是听别人说,而是自己去體验”身教胜于言传,体验胜过说教。要实现高效思维对话必须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过程还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去体验、倾听、交流,体验读文本,体验写文章。还要把提问的权利、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体验敢提问、能提问、会提问、善提问,体验评价自己、同学、老师。只有有了体验,才会知道是什么,只有体验了,才会有所感悟,才会去想为什么,才会去想怎么办。当然老师先体验,等到学生体验了,师生的体验一碰撞,思维对话能进行。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老师,智慧型的老师,需要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一种相容相知想通的师生情感,以体验型课堂为载体,实现高效思维对话,从而实现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永远追求的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永平.和谐高效思维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效课堂 和谐 思维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34-01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而高效课堂是实现教学质量质变的理想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和理想目标。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改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放彩局面,涌现出许多教育名家。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等。那是《课程标准》下结出的硕果,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2011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更加推进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步伐。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教师“教”的高效,另一层是指学生“学”的高效。“教”的高效就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合理性,组织教学能力强和教学内容有前瞻性。所谓“学”的高效就是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快乐,人人都在45分钟的课堂上理解透彻,操作熟练,思维有深度。也就是说,只有老师做到教的高效,学生达到学的高效,这样的课堂就叫高效课堂。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首先,构建主体要有高素质。构建主体即是我们的教师。所谓教师就是教育的行家,像医生一样具有专业化知识,就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要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懂教育、爱教育的老师。懂教育就是明白教育规律,并能正确使用教育规律。爱教育,即是把教育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把不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作为终生学习习惯,把教育活动过程作为享受人生幸福的过程。我们要打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普遍说法,如果非要此话成立,那“妈妈”只能是一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非教师家长的教育是无法替代教师的及教育的。如孩子常有粗心的毛病,非教师的家长要么见一次就说“请你仔细点!”“不要粗心!”要么就骂“跟你说了好几遍要细心点!细心点!你的记性被狗吃了!”要么就打,可孩子还是没改掉,或者说没有彻底改掉。作为教师的我,我首先跟孩子达成一个君子协定,制定一个某某粗心导致失误统计表。如果一周统计下来的次数超过规定的次数,就不能做他最喜欢的事,这样一来,效果很明显,孩子每次做完作业自己先检查,还不止一遍,联系检查好几遍,然后才给我检查,从而增大了他的细心度,降低了他的粗心度,这就是教育规律体验比说教的效果更深刻,更有效,充分利用孩子自身的兴趣与缺点之间的矛盾心理实现问题的转移,这就叫教师的专业化。
其次,构建的氛围要和谐。所谓“和谐”一次早在《尚书》《周礼》《说文解字》都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即是说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有一个和谐氛围的课堂,关键是师生之间的思维对话要和谐,即是师生之间都是乐于接受对方的,并对彼此都有期待性,情感上是愉悦的,心灵上“心有灵犀一点通”。俗话说“和气生财”,我们高效课堂同样需要“和气”,只是叫做“和气生课”。当然,在整个课堂里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教育思想,那就是思维对话。“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引自罗伯特·斯滕伯格和路易斯·斯皮尔—史渥林的《思维对话》)”而“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叶圣陶)。其实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因此任何一次课堂都是思维对话,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是高效思维对话的保证。
实现高效思维对话还必须以体验型课堂为载体。“成功不是听别人说,而是自己去體验”身教胜于言传,体验胜过说教。要实现高效思维对话必须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过程还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去体验、倾听、交流,体验读文本,体验写文章。还要把提问的权利、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体验敢提问、能提问、会提问、善提问,体验评价自己、同学、老师。只有有了体验,才会知道是什么,只有体验了,才会有所感悟,才会去想为什么,才会去想怎么办。当然老师先体验,等到学生体验了,师生的体验一碰撞,思维对话能进行。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老师,智慧型的老师,需要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一种相容相知想通的师生情感,以体验型课堂为载体,实现高效思维对话,从而实现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永远追求的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永平.和谐高效思维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