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实例呈现
在一次体育教学的课例研讨活动中,有一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课。该教师以投掷足球门上悬挂排球的方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见图1),球通过铁环和网兜与球门横梁连接,以此纠正学生的出手点低和出手角度偏小的问题。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
从现场情况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持球时身体姿势各有不同。球的位置有在脸前的,也有在头正上方的,还有在头后上方的;学生胳膊有直臂的,也有屈臂的(见图1)。
2.学生在做准备姿势时,脚下所站的位置各不相同。有踩在球门下端线上的,也有两脚跨线前脚超过端线的,也有踩在端线后的(见图2)。
3.球出手时与出手后的身体姿态各异。有仰头的,也有球出手后回环又打在自己头上的,也有最后用力出手后立即猫腰低头俯身向前跑的(见图3)。
三、原因分析
本节课,该辅助手段别具匠心,特点鲜明:
一是以排球代替实心球,降低了球的重量,更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出手角度及出手点低等问题。二是铁环与网兜有机结合,使学生将球掷出手后,大致运动轨迹是一定的(最初是向前、向上),有利于从视觉上理解球出手后的方向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三是球绕横杆回环,可以循环反复练习,较常规投掷实心球的练习可以省去反复捡球的麻烦,增加学生课上练习的次数。如能运用得当,不失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但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理想的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教师对正确的技术动作缺乏准确的理解
完整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技术包括持球、准备姿势、最后用力、用力后的身体平衡四个部分。最后用力技术是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完整动作技术的关键,而持球、准备姿势是最后用力技术的基础。如果没有正确的持球动作及准备姿势支撑,要实现有效的最后用力,获得适宜的出手角度和速度也是困难的。而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是,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的结构及要领,这是设计辅助手段的前提和重要依据。比如,持球位置、准备姿势的要求及标准等关键点,必须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讲清楚,才有可能让学生做得到位。
其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时机。在学习的初期,要求学生马上建立正确的概念是不现实的,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刻的体验基础之上。而辅助练习手段的价值在于通过创设运动条件或设置限制条件,去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从会处下手,使得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進而逐步地掌握技术的关键,突破重点与难点。如果学生没有持球、准备姿势的基础,初次学习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技术即进行该辅助练习,学生就会在一些环节出现问题。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驾驭增加了难度。因此,循序渐进、适时运用也是教师时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教师对技术细节缺乏具体细致的要求
在上述的辅助手段中,由于足球门的横梁是固定不动的,网兜与横梁的连接长度是一定的,使得学生最后用力之后,球的运动轨迹是相对固定的,换言之,人对球的控制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在该运动条件下,至少可能影响练习者发力前球的位置的选择和整个身体反弓的形成。一方面,不同的身高可能影响持球时球相对于身体所处的位置。个子高一点的学生可以将球放在脑后,而个子矮一点的或许仅仅只能将球放于头上。
而笔者认为,准备姿势中学生发力前持球时球所在的位置应该在脑后。此时,肘关节如能适当屈臂则更有利于增加发力时的工作距离,快速用力。而不是任由学生随意将球的放置在头前或正上等位置。另一方面,准备姿势中脚所处的位置对身体反弓形成有影响。因为在最后用力阶段要求整个身体成反弓,可能会受到网兜与横梁之间连接网兜长度的限制,以双脚左右开立为例,如果网兜过短,此时双脚站立在线上或线后(见图1),则会使整个身体处于靠后的不当位置,除了影响所持的球的准确位置之外,还必然使整个身体在形成反弓时缺乏必要的空间,难以在一定幅度内形成正确的反弓技术,不利于整个身体“下肢超越上肢——上肢再超越下肢”继而快速地鞭打用力。双脚前后开立,也是这个道理。
3.对辅助手段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干扰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准备不足
教师运用辅助手段的初衷往往是好的,但有时会出现超出预设的情况。比如,在该辅助手段运用的过程中,球出手时和出手后的身体姿势反映的是最后用力技术是否合理。但由于担心球回环后打到自己的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最后用力不够充分,之后即直接低头前跑,影响了正确的最后用力技术及用力后身体平衡的完成。这说明,该辅助教学手段对正确的技术学习产生了干扰。而此时只有解决避免打到学生的头等问题,并通过将身体姿势等技术细节做到位,才能更好地落实最后用力时的出手速度和角度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及相应预设策略的针对性。一旦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做出应激性的调整,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教学辅助手段而产生新的问题干扰。
因此,不能简单地孤立地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在该案例中至少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四、建议
1.落实“三后”要求
首先,强调学生双脚站立的位置,即“线在脚后”。如果是双脚左右开立,双脚在球门线之前50cm左右;前后开立站位时的后脚要在球门线前。其次,持球时将球置于头后,且双臂屈肘,即“球在头后”“肘在头后”。
2.适当改造辅助器材
排球与球门横梁之间依次设置不同的长度连接,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学生。或者,连接采用弹性胶皮或胶管,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当地拉伸。如果这样,即便部分学生的脚下站位略有不当,通过落实“线在脚后”“球在头后”“肘在头后”的准备姿势也能适当弥补,有利于身体形成反弓,进而屈臂、快速发力。
在一次体育教学的课例研讨活动中,有一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课。该教师以投掷足球门上悬挂排球的方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见图1),球通过铁环和网兜与球门横梁连接,以此纠正学生的出手点低和出手角度偏小的问题。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
从现场情况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持球时身体姿势各有不同。球的位置有在脸前的,也有在头正上方的,还有在头后上方的;学生胳膊有直臂的,也有屈臂的(见图1)。
2.学生在做准备姿势时,脚下所站的位置各不相同。有踩在球门下端线上的,也有两脚跨线前脚超过端线的,也有踩在端线后的(见图2)。
3.球出手时与出手后的身体姿态各异。有仰头的,也有球出手后回环又打在自己头上的,也有最后用力出手后立即猫腰低头俯身向前跑的(见图3)。
三、原因分析
本节课,该辅助手段别具匠心,特点鲜明:
一是以排球代替实心球,降低了球的重量,更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出手角度及出手点低等问题。二是铁环与网兜有机结合,使学生将球掷出手后,大致运动轨迹是一定的(最初是向前、向上),有利于从视觉上理解球出手后的方向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三是球绕横杆回环,可以循环反复练习,较常规投掷实心球的练习可以省去反复捡球的麻烦,增加学生课上练习的次数。如能运用得当,不失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但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理想的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教师对正确的技术动作缺乏准确的理解
完整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技术包括持球、准备姿势、最后用力、用力后的身体平衡四个部分。最后用力技术是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完整动作技术的关键,而持球、准备姿势是最后用力技术的基础。如果没有正确的持球动作及准备姿势支撑,要实现有效的最后用力,获得适宜的出手角度和速度也是困难的。而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是,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的结构及要领,这是设计辅助手段的前提和重要依据。比如,持球位置、准备姿势的要求及标准等关键点,必须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讲清楚,才有可能让学生做得到位。
其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时机。在学习的初期,要求学生马上建立正确的概念是不现实的,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刻的体验基础之上。而辅助练习手段的价值在于通过创设运动条件或设置限制条件,去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从会处下手,使得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進而逐步地掌握技术的关键,突破重点与难点。如果学生没有持球、准备姿势的基础,初次学习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技术即进行该辅助练习,学生就会在一些环节出现问题。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驾驭增加了难度。因此,循序渐进、适时运用也是教师时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教师对技术细节缺乏具体细致的要求
在上述的辅助手段中,由于足球门的横梁是固定不动的,网兜与横梁的连接长度是一定的,使得学生最后用力之后,球的运动轨迹是相对固定的,换言之,人对球的控制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在该运动条件下,至少可能影响练习者发力前球的位置的选择和整个身体反弓的形成。一方面,不同的身高可能影响持球时球相对于身体所处的位置。个子高一点的学生可以将球放在脑后,而个子矮一点的或许仅仅只能将球放于头上。
而笔者认为,准备姿势中学生发力前持球时球所在的位置应该在脑后。此时,肘关节如能适当屈臂则更有利于增加发力时的工作距离,快速用力。而不是任由学生随意将球的放置在头前或正上等位置。另一方面,准备姿势中脚所处的位置对身体反弓形成有影响。因为在最后用力阶段要求整个身体成反弓,可能会受到网兜与横梁之间连接网兜长度的限制,以双脚左右开立为例,如果网兜过短,此时双脚站立在线上或线后(见图1),则会使整个身体处于靠后的不当位置,除了影响所持的球的准确位置之外,还必然使整个身体在形成反弓时缺乏必要的空间,难以在一定幅度内形成正确的反弓技术,不利于整个身体“下肢超越上肢——上肢再超越下肢”继而快速地鞭打用力。双脚前后开立,也是这个道理。
3.对辅助手段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干扰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准备不足
教师运用辅助手段的初衷往往是好的,但有时会出现超出预设的情况。比如,在该辅助手段运用的过程中,球出手时和出手后的身体姿势反映的是最后用力技术是否合理。但由于担心球回环后打到自己的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最后用力不够充分,之后即直接低头前跑,影响了正确的最后用力技术及用力后身体平衡的完成。这说明,该辅助教学手段对正确的技术学习产生了干扰。而此时只有解决避免打到学生的头等问题,并通过将身体姿势等技术细节做到位,才能更好地落实最后用力时的出手速度和角度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及相应预设策略的针对性。一旦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做出应激性的调整,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教学辅助手段而产生新的问题干扰。
因此,不能简单地孤立地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在该案例中至少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四、建议
1.落实“三后”要求
首先,强调学生双脚站立的位置,即“线在脚后”。如果是双脚左右开立,双脚在球门线之前50cm左右;前后开立站位时的后脚要在球门线前。其次,持球时将球置于头后,且双臂屈肘,即“球在头后”“肘在头后”。
2.适当改造辅助器材
排球与球门横梁之间依次设置不同的长度连接,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学生。或者,连接采用弹性胶皮或胶管,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当地拉伸。如果这样,即便部分学生的脚下站位略有不当,通过落实“线在脚后”“球在头后”“肘在头后”的准备姿势也能适当弥补,有利于身体形成反弓,进而屈臂、快速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