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学习有四种境界:第一种是熟能生巧,即经过反复的训练然后掌握书本上知识,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第二种是举一反三,即具备思考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第三种是无师自通,即掌握了学习技巧,无需老师帮助下也可以自学并应用知识;第四种是融会贯通,即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应该说第一种培养出的只不过是做题机器,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不是教育所提倡的,其余三种都是学习的上层境界。这三种学习都是由于具备了思维能力,使得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实用。学习历史当然也不能靠死记硬背,它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要在繁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理清思路,在深奥的历史资料和史实中顺畅阅读,揭示事物真相,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就必定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改摒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从讲授到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型学习的模式。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比如创新教学设计,比如创设一个适合的教学情境等等。
经过近几年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历史教学,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评价历史的能力。下面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作用。
一、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地去发现、挖掘问题
我们现有的教材课本传授给学生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已经定论的知识,但还是有一些相关知识很抽象、很枯燥或者太深奥,不容易理解和识记,学生未必都能清楚明白。比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中提到近代的男子服饰的变化是从长袍马褂到西装的传入,课本相应附有这两种服饰的插图。描述女性旗袍变化是从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面发展,旁边也附上这两种服饰插图。这样学生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直观。但在“居室建筑的演进”这一段文字中提到四合院、完全欧化的住宅和中西合璧的建筑,但是课本却只有四合院的插图,对完全欧化的住宅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筑没有相应的插图。另外在“并行于世的中西餐”中对中国传统菜系和西餐有简明扼要的概述,其实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有兴趣,但由于没有辅助图片,学生的认知深度受限。那么如果先由教师对这部分进行补充,最终也仍然是把教师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已,这样对学生培养的仅仅是归纳概括能力。但如果对这节课导入研究性教学的话,研究的主题是课本中的服饰、建筑、饮食,以此为基点可以进一步扩大去发掘我们日常生活中相关方面的衣、食、住甚至是行的内容了。这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知识源于课本,更高于课本。让学生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出发现知识,去寻找真、善、美。而且,学生在进行相关部分研究的时候,必定先要抛出问题,比如学生会先去思考我要研究服饰问题的哪些方面?接下来再考虑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等等。这样,学生在经过主动思考,亲自参与,发挥想象之后,就会培养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效果也就会更好。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出历史思维能力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历史学习应该是主动探究、参与合作、培养历史思维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套用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解、分析、总结,课堂上重点都是教师讲解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分析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引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或总结的方法值得赞赏。可是往往教师在启发教学的时候,是只“启”而不“发”,或者“启”不到位。这样,当学生的反应不一定都能按照教师预定的设想时,教师碍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只能把所谓的“结论”抛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真正地了解了,那么这样的教学注定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长此以往,我们的课堂上培养出来的最多只是善于从历史材料中概括总结能力的学生,而真正分析历史事件、思考探索历史的能力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太缺乏学生自己独立或者合作动手去探究、去实践的机会了。所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定研究的主题,然后亲身实践,或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去图书馆等,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比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课中关于饮食的内容,它只是简单介绍了近代西餐传入中国以及中国传统的四大菜系,寥寥数笔,学生的感悟从何而来?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尝试让一组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关于近代“食”的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们设定的问题是30年代到80年代关于饮食质量、饮食观念、饮食环境以及健康的研究。学生们在通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后进行了对有关知识的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还用了录音的方式采访了一个经历30年代到80年代老人的回忆,获得了很深刻地感悟,甚至通过研究性学习在价值观念上有很大的改变,他们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和消费进行反思和剖析。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再比如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课中没有提及的有关交通的部分,笔者也尝试着让另一组学生进行研究,这个“行”的主题明确后方向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在征求了意见后确定了交通发展的历史、未来交通的设想、交通带来的利弊和自己身边的交通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利用问卷调查和录像采访家人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效果很好。可见,研究性学习不仅提升了如何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也能较好地完成新课改里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活动目标深深烙印在心里。
三、体会合作研究的快乐,培养对历史素材的分析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需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学习组的成员都要动起来,积极地参与讨论、学习和总结。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基本上都是宝,常常是以我为中心,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他们中很多人不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懂得分享,更不懂得合作。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就需要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或者把自己的意见拿出来和别人交流,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挫折,有困难,这就需要他们相互包容,共同克服,集思广益。这样学生慢慢地就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也感受到学习并不是一件很枯燥无趣的事情了。
另外,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也会遇到如何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问题,而对大家各自收集来的资料,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应该删减?如何做到精辟又不失自己的见解?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掌握了史料证据的运用能力,相对于单纯地通过教师出示一堆材料题,然后让学生从中得出所谓的原因、目的要来的实际的多。这种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确定学习内容,然后动手收集资料,进行分类分析、整理资料,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新课改摒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从讲授到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型学习的模式。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比如创新教学设计,比如创设一个适合的教学情境等等。
经过近几年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历史教学,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评价历史的能力。下面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作用。
一、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地去发现、挖掘问题
我们现有的教材课本传授给学生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已经定论的知识,但还是有一些相关知识很抽象、很枯燥或者太深奥,不容易理解和识记,学生未必都能清楚明白。比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中提到近代的男子服饰的变化是从长袍马褂到西装的传入,课本相应附有这两种服饰的插图。描述女性旗袍变化是从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面发展,旁边也附上这两种服饰插图。这样学生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直观。但在“居室建筑的演进”这一段文字中提到四合院、完全欧化的住宅和中西合璧的建筑,但是课本却只有四合院的插图,对完全欧化的住宅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筑没有相应的插图。另外在“并行于世的中西餐”中对中国传统菜系和西餐有简明扼要的概述,其实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有兴趣,但由于没有辅助图片,学生的认知深度受限。那么如果先由教师对这部分进行补充,最终也仍然是把教师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已,这样对学生培养的仅仅是归纳概括能力。但如果对这节课导入研究性教学的话,研究的主题是课本中的服饰、建筑、饮食,以此为基点可以进一步扩大去发掘我们日常生活中相关方面的衣、食、住甚至是行的内容了。这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知识源于课本,更高于课本。让学生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出发现知识,去寻找真、善、美。而且,学生在进行相关部分研究的时候,必定先要抛出问题,比如学生会先去思考我要研究服饰问题的哪些方面?接下来再考虑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等等。这样,学生在经过主动思考,亲自参与,发挥想象之后,就会培养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效果也就会更好。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出历史思维能力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历史学习应该是主动探究、参与合作、培养历史思维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套用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解、分析、总结,课堂上重点都是教师讲解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分析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引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或总结的方法值得赞赏。可是往往教师在启发教学的时候,是只“启”而不“发”,或者“启”不到位。这样,当学生的反应不一定都能按照教师预定的设想时,教师碍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只能把所谓的“结论”抛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真正地了解了,那么这样的教学注定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长此以往,我们的课堂上培养出来的最多只是善于从历史材料中概括总结能力的学生,而真正分析历史事件、思考探索历史的能力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太缺乏学生自己独立或者合作动手去探究、去实践的机会了。所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定研究的主题,然后亲身实践,或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去图书馆等,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比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课中关于饮食的内容,它只是简单介绍了近代西餐传入中国以及中国传统的四大菜系,寥寥数笔,学生的感悟从何而来?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尝试让一组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关于近代“食”的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们设定的问题是30年代到80年代关于饮食质量、饮食观念、饮食环境以及健康的研究。学生们在通过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后进行了对有关知识的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还用了录音的方式采访了一个经历30年代到80年代老人的回忆,获得了很深刻地感悟,甚至通过研究性学习在价值观念上有很大的改变,他们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和消费进行反思和剖析。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再比如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课中没有提及的有关交通的部分,笔者也尝试着让另一组学生进行研究,这个“行”的主题明确后方向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在征求了意见后确定了交通发展的历史、未来交通的设想、交通带来的利弊和自己身边的交通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利用问卷调查和录像采访家人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效果很好。可见,研究性学习不仅提升了如何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也能较好地完成新课改里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活动目标深深烙印在心里。
三、体会合作研究的快乐,培养对历史素材的分析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需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学习组的成员都要动起来,积极地参与讨论、学习和总结。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基本上都是宝,常常是以我为中心,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他们中很多人不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懂得分享,更不懂得合作。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就需要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或者把自己的意见拿出来和别人交流,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挫折,有困难,这就需要他们相互包容,共同克服,集思广益。这样学生慢慢地就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也感受到学习并不是一件很枯燥无趣的事情了。
另外,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也会遇到如何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问题,而对大家各自收集来的资料,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应该删减?如何做到精辟又不失自己的见解?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掌握了史料证据的运用能力,相对于单纯地通过教师出示一堆材料题,然后让学生从中得出所谓的原因、目的要来的实际的多。这种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确定学习内容,然后动手收集资料,进行分类分析、整理资料,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