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对求职者的计算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缺乏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软硬件知识,大大降低了就业的几率。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有: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学生所学的技术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学生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等等。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拓宽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新领域,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能够学以致用。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在分析
   1. 教学内容滞后
   当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这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因为这些内容甚至在小学就学习过。而且,目前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也没有建立与企事业实际需求之间的联系,造成教学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具有导向作用。使得毕业生的办公能力和计算机素质都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
   2. 实践教学缺乏
   很多高校虽然把计算机的实践课时比重做了调整,但是这些实践课程的内容仍然是把侧重点放在理论的验证上,而非创造性实践上;而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背道而驰。另外,在实验课上,学生上机的时间一致、内容相同、进度统一,既没有因材施教,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研究,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教学模式固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尽管高校已经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问题是案例的选取却没有精心设计,例如更新不及时、无新意、融入社会元素少等等。使得学生缺少提出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改革
   1. 改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保证质量,就要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做系统的、长远的安排。以我校为例,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新增办公自动化创新型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将微型计算机组装与操作系统安装、多功能一体机、考勤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刻录机、投影仪和碎纸机等常用办公设备和OA协同办公系统等办公软件融入,并且实施情景案例教学,把办公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突出了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2. 采用分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潜能
   孔子的《论语.为证》中指出: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能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由此可见,如果想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不同需求,老师就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练习方法和测验方式,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个都能充分发展,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即保证了教学内容多元化、个性化,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3. 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采用的方法多是通过统一的上机测试来验证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然而,这种方法最终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我们对刚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组织计算机水平测试,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以合理实施分层教学;其次,期末考核内容增设了设计元素,即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产品企划书、处理财务系统数据、设计公益广告视频等等。这些设计任务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4. 改善实践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要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就应建设创新型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为学生实际办公应用提供实践平台。我校近几年在不断提高各类硬件的档次,并升级了各种教学软件及网络服务功能。我们还实行了计算机机房开放式管理,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有限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都是意在为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课题“以大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计算机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锌硒宝联合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8例RRTI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45例).对
目的 分析抗白延年汤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参照组采用小剂量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