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能给我讲个近来感动了你的故事吗?
吴念真:讲个悲伤的故事吧。前些日子,我看到微博上有张照片—那是一张四十多岁矿工的脸,看上去是个憨厚的人,黑,瘦,脸上沟沟壑壑。他得了尘肺,很快就要死去。看到这张照片,我的眼泪就“啪”的一声流出来。我爸爸得的就是这种病,过世的时候,他62岁,我很不舍。那个年代的台湾,没有好的采矿设备,干那一行,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走向死亡。但那么多年过去了,现在采矿的设备多好啊,为什么矿工还是得这种折磨人的病?这个矿工才四十多岁,却要步上我爸爸的老路,这让我很伤痛。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却深深触动了我。我想,讲故事就是这样,必须要先能触动我,我才能用它来触动你。
记者:看了你的书,感觉你是随口一诌就是一个故事,张艺谋教你的词—“侃大山”,特别适用于你身上。
吴念真:对。讲故事,应该是一种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碰到什么有趣的东西,或者是感动了我的东西,我就会想马上跟人家分享。一说就说成了习惯。后来自己当编剧,做广告,都是类似这样的工作。我总是在做一个沟通者,或者转述者,将故事一点点的讲给别人听。
记者:你比较注重情感的表达。
吴念真:毕竟情感的归属,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部分。我实在没办法去给大家讲什么理论,一讲就头疼。像你和我聊天也好,做群众演讲也好,我都喜欢举例子—就是说故事。我不喜欢说光秃秃的字眼—有些道理谁都懂,比如要懂得和别人和睦相处。但你光是天天念叨和睦相处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用一个例子或者故事,告诉人家这有多重要,他们才能听得进去。
记者:讲故事是你的本能吗?
吴念真:这肯定不是什么本能。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把故事说得那么好玩。一开始我总觉得是由于自己当了编剧,编故事有一套。后来想想,不对,这个能力是从小就被训练出来的—小时候,广播剧很流行,全村子人都特别喜欢,天天听,一集都不落下。但是总会有听不上的时候—村子里有人死了,大伙都要去帮忙,就我们这些小孩呆在家里。那么晚上听广播剧的重任就交给了我。当时压力真大呀,我一个小孩子哪里记得住那么多内容,但还是得硬听,因为全村的人明天一大早就在等着你给他们讲故事。再说了,一个小孩子,听到爱情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懂嘛,所以到了要讲给村民听的时候,就只好胡说八道了,有的时候为了让故事听起来像真的,甚至会编一些细节把它补起来。
记者:现在想想,是不是觉得多亏了以前的胡说八道。
吴念真:都是唬人嘛。我跟小学同学碰面,聊过去的事。给他最深印象的也是我小时候就很爱讲故事。如果我看了一本课外书,回头就会把里边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又或者我去台北一天,回来可以整整讲上一个礼拜。(说些什么呢?)把路上的见闻细节都放大啊,或者是把以前自己看过的东西再瞎掰一下,把它掰成自己在路上遇到的,这样也能唬得住他们。(笑)
记者:为什么你说的故事比别人说的更好听?
吴念真:哎,这我可真不知道。应该是我听过很多难听的故事,所以才知道怎么把故事讲得更好听一点。(笑)不过,讲故事一定有个路子要遵循:讲故事给一个六十多岁的人听,跟讲给二十岁的人听,方式一定是不一样的。要想把故事说得老少咸宜是不太可能的,但你可以根据倾听的对象,来把你的故事规划的更好听。
记者:对你来说,讲故事给谁听最可怕?
吴念真:讲故事给高官听很可怕吧,讲故事给富豪听很可怕吧。比这两个还可怕的是什么你知道吗?是讲给年轻人听。有个当校长的同学叫我去他们学校演讲。我一听差点没给吓死—他们学校,国中(初中)1500人,高中500人,这个数目还不包括老师和家长。老师、家长都好对付,大人嘛。我努力一把,高中也勉强能对付。但是1500个国中生,我要怎么讲给他们听?因为他们是很不耐烦的,是动来动去的!所以在演讲之前,我就感觉压力好大,要想好多方法去对付这帮年轻人。那是我第一次很认真思考这场演讲应该怎样讲。从那以后,如果有人要叫我去演讲、去给他们讲故事,我一定会提早先问好,台下坐的都是些什么人。
记者:大人就不难对付?
吴念真:我经常去做演讲,面对的就是城市里那一拨虚假的中产阶级。(讲什么?)挖苦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很虚假。这拨人其实需要的就是挖苦,他们需要时刻被提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和你达到心理的共鸣。
记者:那您觉得怎么样的故事最精彩?
吴念真:每个人的人生里面,都有一些东西是独特的,是其他人都不懂的。但是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大家都懂的,比如说爱、怜悯、同情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故事,一定会是精彩的。但你必须学会听别人讲。聆听很棒!你和那种没有念过很多书的工人或者农民聊天,他讲的东西必定都是深入骨髓的。他们没怎么看书,也不晓得从书里面找很多例子。他只能讲他生活中的故事。他几岁的时候碰过些什么、他几岁生病病得有多重……你把那些细节记录下来,就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啊!
记者手记
老先生吴念真
眼下,这个全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就坐在我的面前,额头流着汗,手里捧着一杯星巴克咖啡。黑T恤,卡其色裤子,还背着一个双肩包。我几乎要以为他是误打误撞闯入采访地点的路人甲。
老先生吴念真,这是他在微博上注册的名字。他实际上一点儿也不老,眉宇间甚至还能看到年轻时的样子。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的样子,像是隐没在千千万万台湾人里的最常见的一张脸,没变。他本名叫吴文钦。大家都叫他Akim,是台语里阿钦的发音。我这么叫他的时候,他乐了一会儿,嘴里蹦出了几句闽南话,大致说的是我这么叫他的时候,听起来很亲近。
他的包很重,据说里边塞了电脑,还有好些书。采访结束后,出版社的人要帮他提包,他一直推搪,嘴里喃喃道,“太重。还是我来,我来”。他是独自从台湾飞过来的,连个助手都没有。
拍摄之前,他拉了拉衣角,检查了一下鞋子,还不忘用手理了理头发,即便那只是一个短得无法理出个发型来的板寸。他语速很快,说到高兴处会手舞足蹈。很难相信他私底下其实是个安静的人——喜欢看书、摸东摸西、整理庭院,还有,跟狗讲话。他说,“我知道你要写东西,所以我会讲很多让你有东西可写。”
这大概是一个很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这种态度应了他教我的那些说故事的技巧——要理解对方,设身处地。采访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说故事的人为何浑身充满着魅力,而一个故事的力量又究竟在哪里?我所能想到的最贴切的比喻,或许是一把点燃的火柴,爆发着独有的生命力,而这生命力,就从吴念真的故事里,从他的字里行间溢出来。
而故事的力量,不是赚得来钱,也不是赢得来名声,而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是故事本身最奇妙的地方。吴念真做到了。这并非他的本意,他却着实通过它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比如那些曾被他瞎编的广播剧感动的村民们,又比如那些被他创作的剧本触动的都市人。同时,他说的那些故事,也改变了自己的轨迹。
等电梯的时候,我忍不住和吴念真说:“您写的《桂花巷》是我最喜欢的闽南歌。”他仿佛被吓了一跳,兴许是没想到自己几十年前写的词,居然也能在异乡找到知音。继而他笑了,一边掏出新书《这些人,那些事》的小别册,翻到上边有这首歌词的那一页。他指着上边“谁知花 等人采”这一句说:“你知道吗?这里漏了一个字,你瞧,本来是‘谁知花开等人采’。可能是传真的时候操作失误,‘开’字不见了。后来也就一直没改回来。”
然后,他就用闽南话哼起了这一句歌。哼完,他补充道:“少了一个字,还是唱到现在——这就是人生的际遇,谁都想不到。”
吴念真:讲个悲伤的故事吧。前些日子,我看到微博上有张照片—那是一张四十多岁矿工的脸,看上去是个憨厚的人,黑,瘦,脸上沟沟壑壑。他得了尘肺,很快就要死去。看到这张照片,我的眼泪就“啪”的一声流出来。我爸爸得的就是这种病,过世的时候,他62岁,我很不舍。那个年代的台湾,没有好的采矿设备,干那一行,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走向死亡。但那么多年过去了,现在采矿的设备多好啊,为什么矿工还是得这种折磨人的病?这个矿工才四十多岁,却要步上我爸爸的老路,这让我很伤痛。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却深深触动了我。我想,讲故事就是这样,必须要先能触动我,我才能用它来触动你。
记者:看了你的书,感觉你是随口一诌就是一个故事,张艺谋教你的词—“侃大山”,特别适用于你身上。
吴念真:对。讲故事,应该是一种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碰到什么有趣的东西,或者是感动了我的东西,我就会想马上跟人家分享。一说就说成了习惯。后来自己当编剧,做广告,都是类似这样的工作。我总是在做一个沟通者,或者转述者,将故事一点点的讲给别人听。
记者:你比较注重情感的表达。
吴念真:毕竟情感的归属,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部分。我实在没办法去给大家讲什么理论,一讲就头疼。像你和我聊天也好,做群众演讲也好,我都喜欢举例子—就是说故事。我不喜欢说光秃秃的字眼—有些道理谁都懂,比如要懂得和别人和睦相处。但你光是天天念叨和睦相处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用一个例子或者故事,告诉人家这有多重要,他们才能听得进去。
记者:讲故事是你的本能吗?
吴念真:这肯定不是什么本能。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把故事说得那么好玩。一开始我总觉得是由于自己当了编剧,编故事有一套。后来想想,不对,这个能力是从小就被训练出来的—小时候,广播剧很流行,全村子人都特别喜欢,天天听,一集都不落下。但是总会有听不上的时候—村子里有人死了,大伙都要去帮忙,就我们这些小孩呆在家里。那么晚上听广播剧的重任就交给了我。当时压力真大呀,我一个小孩子哪里记得住那么多内容,但还是得硬听,因为全村的人明天一大早就在等着你给他们讲故事。再说了,一个小孩子,听到爱情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懂嘛,所以到了要讲给村民听的时候,就只好胡说八道了,有的时候为了让故事听起来像真的,甚至会编一些细节把它补起来。
记者:现在想想,是不是觉得多亏了以前的胡说八道。
吴念真:都是唬人嘛。我跟小学同学碰面,聊过去的事。给他最深印象的也是我小时候就很爱讲故事。如果我看了一本课外书,回头就会把里边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又或者我去台北一天,回来可以整整讲上一个礼拜。(说些什么呢?)把路上的见闻细节都放大啊,或者是把以前自己看过的东西再瞎掰一下,把它掰成自己在路上遇到的,这样也能唬得住他们。(笑)
记者:为什么你说的故事比别人说的更好听?
吴念真:哎,这我可真不知道。应该是我听过很多难听的故事,所以才知道怎么把故事讲得更好听一点。(笑)不过,讲故事一定有个路子要遵循:讲故事给一个六十多岁的人听,跟讲给二十岁的人听,方式一定是不一样的。要想把故事说得老少咸宜是不太可能的,但你可以根据倾听的对象,来把你的故事规划的更好听。
记者:对你来说,讲故事给谁听最可怕?
吴念真:讲故事给高官听很可怕吧,讲故事给富豪听很可怕吧。比这两个还可怕的是什么你知道吗?是讲给年轻人听。有个当校长的同学叫我去他们学校演讲。我一听差点没给吓死—他们学校,国中(初中)1500人,高中500人,这个数目还不包括老师和家长。老师、家长都好对付,大人嘛。我努力一把,高中也勉强能对付。但是1500个国中生,我要怎么讲给他们听?因为他们是很不耐烦的,是动来动去的!所以在演讲之前,我就感觉压力好大,要想好多方法去对付这帮年轻人。那是我第一次很认真思考这场演讲应该怎样讲。从那以后,如果有人要叫我去演讲、去给他们讲故事,我一定会提早先问好,台下坐的都是些什么人。
记者:大人就不难对付?
吴念真:我经常去做演讲,面对的就是城市里那一拨虚假的中产阶级。(讲什么?)挖苦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很虚假。这拨人其实需要的就是挖苦,他们需要时刻被提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和你达到心理的共鸣。
记者:那您觉得怎么样的故事最精彩?
吴念真:每个人的人生里面,都有一些东西是独特的,是其他人都不懂的。但是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大家都懂的,比如说爱、怜悯、同情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故事,一定会是精彩的。但你必须学会听别人讲。聆听很棒!你和那种没有念过很多书的工人或者农民聊天,他讲的东西必定都是深入骨髓的。他们没怎么看书,也不晓得从书里面找很多例子。他只能讲他生活中的故事。他几岁的时候碰过些什么、他几岁生病病得有多重……你把那些细节记录下来,就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啊!
记者手记
老先生吴念真
眼下,这个全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就坐在我的面前,额头流着汗,手里捧着一杯星巴克咖啡。黑T恤,卡其色裤子,还背着一个双肩包。我几乎要以为他是误打误撞闯入采访地点的路人甲。
老先生吴念真,这是他在微博上注册的名字。他实际上一点儿也不老,眉宇间甚至还能看到年轻时的样子。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的样子,像是隐没在千千万万台湾人里的最常见的一张脸,没变。他本名叫吴文钦。大家都叫他Akim,是台语里阿钦的发音。我这么叫他的时候,他乐了一会儿,嘴里蹦出了几句闽南话,大致说的是我这么叫他的时候,听起来很亲近。
他的包很重,据说里边塞了电脑,还有好些书。采访结束后,出版社的人要帮他提包,他一直推搪,嘴里喃喃道,“太重。还是我来,我来”。他是独自从台湾飞过来的,连个助手都没有。
拍摄之前,他拉了拉衣角,检查了一下鞋子,还不忘用手理了理头发,即便那只是一个短得无法理出个发型来的板寸。他语速很快,说到高兴处会手舞足蹈。很难相信他私底下其实是个安静的人——喜欢看书、摸东摸西、整理庭院,还有,跟狗讲话。他说,“我知道你要写东西,所以我会讲很多让你有东西可写。”
这大概是一个很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这种态度应了他教我的那些说故事的技巧——要理解对方,设身处地。采访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说故事的人为何浑身充满着魅力,而一个故事的力量又究竟在哪里?我所能想到的最贴切的比喻,或许是一把点燃的火柴,爆发着独有的生命力,而这生命力,就从吴念真的故事里,从他的字里行间溢出来。
而故事的力量,不是赚得来钱,也不是赢得来名声,而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是故事本身最奇妙的地方。吴念真做到了。这并非他的本意,他却着实通过它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比如那些曾被他瞎编的广播剧感动的村民们,又比如那些被他创作的剧本触动的都市人。同时,他说的那些故事,也改变了自己的轨迹。
等电梯的时候,我忍不住和吴念真说:“您写的《桂花巷》是我最喜欢的闽南歌。”他仿佛被吓了一跳,兴许是没想到自己几十年前写的词,居然也能在异乡找到知音。继而他笑了,一边掏出新书《这些人,那些事》的小别册,翻到上边有这首歌词的那一页。他指着上边“谁知花 等人采”这一句说:“你知道吗?这里漏了一个字,你瞧,本来是‘谁知花开等人采’。可能是传真的时候操作失误,‘开’字不见了。后来也就一直没改回来。”
然后,他就用闽南话哼起了这一句歌。哼完,他补充道:“少了一个字,还是唱到现在——这就是人生的际遇,谁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