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学习热情一旦被真正引燃,学习将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但由于某些原因,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普遍不是很高,本文就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1 当前中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的原因探析
  在几年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地理课没有兴趣,课堂上不少学生在说悄悄话、有的在看闲书、有的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分析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1 考试制度的影响
  在不少地區,初中地理是作为一门考查科目在教学,学生在初二年级就进行结业考试,考试分值较少,部分地区只有25分左右,且这些分数是不计入中考成绩的,也就是说学生考得好差与中考升学是不相关的。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乃至教师对地理学科地位和作用认识错误,成为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讲课方式陈旧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地理课程长期不受重视,无形中打击了地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即对地理教学目的认识不够。地理教师极不考虑教学形式的创新,一年到头讲课方式一成不变,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1.3 地理教学设备严重缺乏
  因为地理课不受重视,相当部分教学经费都划到了其他学科,用于地理教学的设备缺乏。教师来上课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地图,比起应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效果,地理课难免缺乏生动感。
  2 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热情的几点措施
  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1 把好入门第一关,上好地理第一课
  对地理教师来说,这往往是很重要的一环。学生如果觉得第一节课没啥意思,往后就很难再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在第一节地理课上我们可以讲地理课程的意义、作用,显示出地理这门学科的博大精深。讲到让我们的学生觉得这方面知识很缺乏,他们就会有求知欲望。教师要用非常优美、流畅的语言,讲清地理学的概念、学科属性、在中学课程中的独到地位,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2 让学生学有所得,才能激发其学习地理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地理课的学习,感觉自己有收获,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不仅使他们学到了地理知识,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在地理课上,可能有一些语数外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他们会对地理有兴趣,如果一旦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地理课能够学好,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自己,并坚信地理课能学好,其他课程同样可以学好。并且这样的一种氛围可以感染周围很多人去获取成功。有一个初一新生,入学成绩不太好,我总是有意让他在课堂上回答一些估计他能答得出来的问题,然后对他进行表扬,每当这时,班里的同学会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他因此而有一种成就感,渐渐地对地理课发生了兴趣,半个学期过去后,他对家长说:“我现在最喜欢的是地理。”并且也把这份自信带到其他学科,总体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2.3 创设情境,强化刺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成功情境等一些情境,强化刺激,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形象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许许多多的地理事物是具体和生动的,要彻底改变“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状态。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跨越地域、时空,将异域风土人情、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情境等实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自然界,让他们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地去领略山川的雄伟绚丽、自然界变化的神奇莫测及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地理形象感和地理视野。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地理学奥秘的兴趣。另外,还应挖掘乡土地理优势,用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环境中的地理事物,去说明和理解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将学生引进科学的宫殿。
  2.4 组织地理学习小组,营造学习氛围
  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内学习,比在充满竞争压抑的环境中学习,会更快乐,效率会更高。每学年开学初,在对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就根据学生实际,建立地理学习小组,小组内有组长,每组都有“地理学习手册”,每个小组成员在上面写上本周学习地理的收获、对老师的课提出善意的意见和建议、小组成员上课及作业的表现、课后共同完成的研究性课题作业等。一本小小的“地理学习手册”,既把同一小组的同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又使师生的沟通顺畅,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良好的地理课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地理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兴趣就是通过课堂内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由不爱学地理到爱学地理,进而会学地理,最终达到学好地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整合备课组集体力量,结合各学校高三学生实际和高考对知识点考查的要求,探索英语词汇在《四川省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考纲》和《考试说明》中的地位,分层要求,因材施教,逐渐提升,满足各层次学生升学的愿望。这是我们高三教师长期以来探究的课题,笔者在加强教研落实分层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教研;分层;英语;复习  我县是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教育大县。近年来,虽然学
期刊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化,各所中学都开始认识到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学校在高中开设了高中美术欣赏课;但由于许多美术教师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缺乏必要的认识与理解,使得美术教学工作或难以继续开展,或流于形式,因此,研究探索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性质与特征,成为开展高中美术教育的新课题。  在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我对于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性质和特征小有一些体会,具体归纳为以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关注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生物教学更要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能力得到培养,加强全方位的教学互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生物;学习方式  受分值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不少中学生物课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
期刊
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讲解、知识的传授为主的观点,提倡、坚持以师生的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相互的的情感交流,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如何把握好、实践好新课程理念呢?  1 教师作为领路人,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  “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鲜明的体现和贯穿起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充分处理好审美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在农村小学工作的音乐教师,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发现农村小学音乐课程对许多学生很陌生。他们缺少一个好的学习音乐环境和氛围。那么如何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带着这些问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1 教会学生如何唱谱,如何发
期刊
【摘 要】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力求对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体育;兴趣;自主  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即可以引导,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
期刊
【摘 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分类;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
期刊
短文写作是高考试题中的压轴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过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它是以主观测试的形式对考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直接和间接考查的完整评价体系。由此看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笔者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都较低。具体表现在:①词汇量小,缺乏表达能力;②句型和语法知识不扎实,无法写出一些较完整的句子;③文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师已不再只是单单的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更多地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体育课真正变为了体育与健康课。  【关键词】中学体育;自信心培养;激励;因材施教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是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自信心在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学生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教会小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方法研究事物,有助于他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 展的规律。然而,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要经历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而抽象概括的过程既要运 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  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方法通常是在结合使用、交替使用和综合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