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日,是开学的日子,当初我们背着新书包就进学堂了,古代入学却有诸多讲究。
9月1日,是无数顽童鬼哭狼嚎的一天。因为,开学了。学龄儿童都要收拾起玩心,进入人生的学习旅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其实,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儿童入学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在古代也不例外,入学礼十分隆重,和成人礼、婚礼、葬礼并称“人生四大礼”。不妨探究一下:古代入学有哪些讲究?
时间:闲时入学忙时耕
儿时一直疑惑:为何9月是下学期,2月是上学期,明明是9月入学(升学)的,不应该是“上”学期么?
其实,秋季入学,古已有之。古代是农耕文明,一切围绕农业开展,学业也是如此——得选择农闲时,如此家长孩子都不耽误。
除了秋季入学,也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在汉朝,就有三种入学时间:“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这三种,“八月暑退”和现代开学时间最接近。到了南北朝,则是春夏务农冬季入学。此后,冬季入学成为古代乡村小学主流,时间为农历十月。陆游《冬日郊居》中说:“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即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古代开学时间不同,学期长短也不一样。冬学一般只有三个多月,譬如明朝,冬学是从腊月到次年三月。而春学和夏学,大多为“八月制”和“十二月制”,比如八月制多为“上元入学”,“八月终解馆”。
如今规定孩子必须满7岁才能上小学,古代更晚,在8岁至15岁之间。因为“八糊涂”,所以现代家长忌讳8岁上学,这在古代是主流,许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比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尚书大传·略说》则说:“十有三年始入小学”,是13岁入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的记载,是15岁入学。由此可见,在古代,大龄入学是传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清。
不过,古代社学门槛很低,入学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有些地区实行了强制入学,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可见,古人也是十分重视教育的。
准备:书笔文物茶壶碗
在古代,大多数入学用品都是文房四宝,家境富裕的则带更多生活用品。红楼梦第九回中,贾宝玉要去私塾上学,袭人为他准备了书笔文物,又说:“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脚炉手炉的碳也交出去了。”后来打架,又看出自带茶壶盖碗,还跟着四个小书童,外加几个年纪较大的仆人伺候,可见排场之大。
此外,入学当天,父母还要准备祭拜圣人的礼物。这一礼仪源自《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西周时期,祭拜品为芹(寓意勤奋)、藻(寓意早起)等一类菜肴。后来逐渐演变为肉类。旧时在潮汕地区,孩子入学当天还要脚穿大红木屐并抱一只大红公鸡、一株长命葱、一箱葱饼,寓意为一鸣惊人、独占鳌头、聪明伶俐。
不过,更令人想探究的是,古代学子的书包长什么样?笔墨纸砚如何安放。
其实,常看古装片应该对剧中迂腐书生背的有一片挡雨布的“筐子”颇有印象,其实那是赶考或远行才用的书包,名为考箱、箱笼。参见大慈恩寺那幅摹刻《玄奘负笈图》,画面上玄奘便背负着装有佛经的行囊,称为行笈。这种箱子用途很广,不但可以遮风挡雨,还有夹层可以放置贵重物品,还能挂油灯可供夜间行走。
书箱是最能体现读书人身份乃至梦想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摞摞线装古书,还有“黄金屋”、“颜如玉”的梦想,所以大都制作精良,到后期多为脱胎漆器,有些还用朱砂或金粉来描绘,四周以精细竹丝为饰,边角用铜件包角,花样百出。
平时学子多用手拎的木箱或竹箱,有三层的,也有两层的,里面分层放笔、墨、纸、砚。讲究一些的学子会用一块布把笔墨纸砚等裹起来。还有专门装书的书囊,《中山狼传》中的东郭先生为了搭救狼,就腾出书籍,把狼装在了书囊中。
不过竹木太重,不适合孩童,后来就改良成布做的书袋子,也叫褡裢——像个口袋,中间开口,两端装东西的布袋。大褡裢可以搭在肩上,小的还可以挂在腰带上。不仅读书人用,做生意的、账房先生都用,如今的背包、提包,可算褡裢的兄弟。
礼仪:开笔破蒙三叩首
古话云:“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其中“入泮宫”指的就是在州县考试中得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举行的入学典礼。
古代,“泮”指学校。源自春秋时,鲁僖公为了兴学养士,在鲁国都城泮水岸边,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这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相传孔子常带弟子游泮。以后各诸侯国争相仿效,也在国内修筑泮宫。从此,泮宫就成了诸侯国大学的代名词。
所以古代开学典礼也叫“入泮礼”,这是一个相当庄重的仪式,不能有丝毫马虎。《礼记·王制》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
“入泮礼”的第一个环节是“正衣冠”。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才能做好学问。然后拜孔夫子,双膝跪地,九叩首;再拜先生,三叩首,并赠送六礼束修,六礼包括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苦心教育)、红豆(鸿运高照)、枣子(早早高中)、桂圆(功德圆满)、干瘦肉条(弟子心意)。之后,学生间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助。
由于笔在学子必备的文房四宝中最为重要,有的地方入学时除了拜圣人和夫子,还要拜笔师——蒙恬,表示感念蒙恬发明毛笔。
接下来是“开笔破蒙”,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内容。先用朱砂在刚入学儿童的额头点红痣,意为“开天眼”,因“痣”与“智”谐音,寓意儿童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再击鼓,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最后描红,孩子们描的第一个字,是大楷“人”字,寓意读书的根本还是在做人。
经过这些仪式,孩子们才正式成为了孔门弟子,从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9月1日,是无数顽童鬼哭狼嚎的一天。因为,开学了。学龄儿童都要收拾起玩心,进入人生的学习旅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其实,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儿童入学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在古代也不例外,入学礼十分隆重,和成人礼、婚礼、葬礼并称“人生四大礼”。不妨探究一下:古代入学有哪些讲究?
时间:闲时入学忙时耕
儿时一直疑惑:为何9月是下学期,2月是上学期,明明是9月入学(升学)的,不应该是“上”学期么?
其实,秋季入学,古已有之。古代是农耕文明,一切围绕农业开展,学业也是如此——得选择农闲时,如此家长孩子都不耽误。
除了秋季入学,也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在汉朝,就有三种入学时间:“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这三种,“八月暑退”和现代开学时间最接近。到了南北朝,则是春夏务农冬季入学。此后,冬季入学成为古代乡村小学主流,时间为农历十月。陆游《冬日郊居》中说:“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即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古代开学时间不同,学期长短也不一样。冬学一般只有三个多月,譬如明朝,冬学是从腊月到次年三月。而春学和夏学,大多为“八月制”和“十二月制”,比如八月制多为“上元入学”,“八月终解馆”。
如今规定孩子必须满7岁才能上小学,古代更晚,在8岁至15岁之间。因为“八糊涂”,所以现代家长忌讳8岁上学,这在古代是主流,许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比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尚书大传·略说》则说:“十有三年始入小学”,是13岁入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的记载,是15岁入学。由此可见,在古代,大龄入学是传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清。
不过,古代社学门槛很低,入学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有些地区实行了强制入学,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可见,古人也是十分重视教育的。
准备:书笔文物茶壶碗
在古代,大多数入学用品都是文房四宝,家境富裕的则带更多生活用品。红楼梦第九回中,贾宝玉要去私塾上学,袭人为他准备了书笔文物,又说:“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脚炉手炉的碳也交出去了。”后来打架,又看出自带茶壶盖碗,还跟着四个小书童,外加几个年纪较大的仆人伺候,可见排场之大。
此外,入学当天,父母还要准备祭拜圣人的礼物。这一礼仪源自《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西周时期,祭拜品为芹(寓意勤奋)、藻(寓意早起)等一类菜肴。后来逐渐演变为肉类。旧时在潮汕地区,孩子入学当天还要脚穿大红木屐并抱一只大红公鸡、一株长命葱、一箱葱饼,寓意为一鸣惊人、独占鳌头、聪明伶俐。
不过,更令人想探究的是,古代学子的书包长什么样?笔墨纸砚如何安放。
其实,常看古装片应该对剧中迂腐书生背的有一片挡雨布的“筐子”颇有印象,其实那是赶考或远行才用的书包,名为考箱、箱笼。参见大慈恩寺那幅摹刻《玄奘负笈图》,画面上玄奘便背负着装有佛经的行囊,称为行笈。这种箱子用途很广,不但可以遮风挡雨,还有夹层可以放置贵重物品,还能挂油灯可供夜间行走。
书箱是最能体现读书人身份乃至梦想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摞摞线装古书,还有“黄金屋”、“颜如玉”的梦想,所以大都制作精良,到后期多为脱胎漆器,有些还用朱砂或金粉来描绘,四周以精细竹丝为饰,边角用铜件包角,花样百出。
平时学子多用手拎的木箱或竹箱,有三层的,也有两层的,里面分层放笔、墨、纸、砚。讲究一些的学子会用一块布把笔墨纸砚等裹起来。还有专门装书的书囊,《中山狼传》中的东郭先生为了搭救狼,就腾出书籍,把狼装在了书囊中。
不过竹木太重,不适合孩童,后来就改良成布做的书袋子,也叫褡裢——像个口袋,中间开口,两端装东西的布袋。大褡裢可以搭在肩上,小的还可以挂在腰带上。不仅读书人用,做生意的、账房先生都用,如今的背包、提包,可算褡裢的兄弟。
礼仪:开笔破蒙三叩首
古话云:“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其中“入泮宫”指的就是在州县考试中得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举行的入学典礼。
古代,“泮”指学校。源自春秋时,鲁僖公为了兴学养士,在鲁国都城泮水岸边,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这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相传孔子常带弟子游泮。以后各诸侯国争相仿效,也在国内修筑泮宫。从此,泮宫就成了诸侯国大学的代名词。
所以古代开学典礼也叫“入泮礼”,这是一个相当庄重的仪式,不能有丝毫马虎。《礼记·王制》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
“入泮礼”的第一个环节是“正衣冠”。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才能做好学问。然后拜孔夫子,双膝跪地,九叩首;再拜先生,三叩首,并赠送六礼束修,六礼包括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苦心教育)、红豆(鸿运高照)、枣子(早早高中)、桂圆(功德圆满)、干瘦肉条(弟子心意)。之后,学生间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助。
由于笔在学子必备的文房四宝中最为重要,有的地方入学时除了拜圣人和夫子,还要拜笔师——蒙恬,表示感念蒙恬发明毛笔。
接下来是“开笔破蒙”,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内容。先用朱砂在刚入学儿童的额头点红痣,意为“开天眼”,因“痣”与“智”谐音,寓意儿童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再击鼓,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最后描红,孩子们描的第一个字,是大楷“人”字,寓意读书的根本还是在做人。
经过这些仪式,孩子们才正式成为了孔门弟子,从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