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人对乡土的情感分析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自古人们对土地情结。
  1.1 土地是生活的根本。
  中国人离不开土地的,最早的中国人民认为土地是谋生的手段。许多人被称作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构成了社会的基础。我们说乡下人土,似乎带有了一种蔑视的意味,但是这个土字却用的很好,土字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不妨缩小范围来看,三大河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以前的中国人,在没有工业的社会中生存,自己种菜,靠的是土地,自己养猪养羊养牛,动物所食的也是来自于大地的赐予。土地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生活的根本。
  1.2 土地是浓浓乡情
  以前社会中,经济不发达,通讯设备也极为落后,交通也极为不便,若是农村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或者去很远的地方,家里的祖辈会给他包一抔土,而且有些地方更有一种说法,如果背井离乡水土不服思念家乡就把土抓一点在汤中服下就会好。抛开健康卫生等等现代人的想法,在老一辈的眼中,只有故乡的土,故乡的物才能解故乡情。
  古代的诗歌中也有许多借物抒发思乡之情的,唐代司空图“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唐代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中国人一般是自给自足的耕作,以农业为主,不像游牧民族四处迁移,而且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势造成了人们可以不与外界交流,封闭在自己的村庄中,所以以前的中国人在一个地方居住很难也很少移动,所以对一个地方有感情,对一个地方赖以生存的土地有感情。
  2.现阶段发展人们对土地情感
  2.1 现代社会城市居民土地情结
  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不再是过去挤在大杂院中居住,而是纷纷搬进楼房小区,以前的一家一院房前种树种菜的现象在城市已经不再有,家家封闭独门独户,但是大多数家会在家中培育植物,也有很多会在家中花盆里种植蔬菜,番茄,辣椒,有的种葱和白菜,一来可以靠植物净化空气,二来可以利用空间,自给自足。
  2.2 国外的中国人的土地情结
  中国住外国大使馆,在卢旺达,由于物资贫乏,价格也非常昂贵,几乎是欧洲的2倍,孙树忠告诉记者,一个很小的青苹果要卖1美元,一个小的咖啡勺要卖2美元。在这么“贵”的地方工作,使馆的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承担外交工作,而且还要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大使馆自己还得承担自己种菜的业务。
  在国外的维和部队中,为了抵抗疟疾等热带疾病,官兵们注重强化体能训练,增强抵抗能力。他们还经常在营地边上开拓一片“南泥湾”用自己带去的种子种菜,业余时间,官兵们就自己种植南瓜,黄瓜,为自己的饮食增加新的花样。
  2.3 古代乡土情结和现代的乡土情结的对比
  古代的乡土情结是一种对故乡,对家的情感,现代的乡土情结是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城市化等各种过程后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形势不再是小农经济,不是独来独往在一个地方闭塞不流通,而是一种相互往来的市场经济,在第一阶段,资源得到利用,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第二阶段,继续开发资源,经济继续发展,环境开始被破坏,第三阶段,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继续开采大量原料,环境被完全破坏。现在的雾霾天气,全球变暖,都跟经济发展破坏生态有关,人们越来越向往农村安静,平淡的生活,经历一城市的喧闹,乡村间的恬静,自己种菜屋前种树乘凉的生活就显得更加珍贵。
  2.4 现阶段人们对乡土情结分析
  乡土社会是时代的产物,是在当时特定经济与地域范围内产物,人们对土地的情感是不得不依附于土地,求土地的馈赠,而且交通不便利,小农经济限制了人们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区域生活,习惯了当地的土地生长出来的食物,喝惯了自己家乡的水,适应了乡土的气候,在迁移到其他地方后,文化,食物,都不一样,而且在文化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只是觉得熟悉的东西最好,家乡的东西最好,所以更加强化了对土地的感情.
  现阶段的社会,跟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完全不一樣,社会迁移增加,人们精神文化水平提高,对不同地区的水土风俗更多了解,在去了其它地方生活时已经由最早的”思乡”变为”思家”.
  3.现阶段乡土社会的发展困境
  3.1 现代性逐渐增强
  乡土社会中的经济观念,越来越多的受到现代理性的渗透,由于土地产权的不稳定性,可能对土地流转,农业投资造成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对土地作为生活的来源,而是转向现代非农业部门,尽管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加大了补贴力度,农业比较效益仍然持续下降2011年,水稻小麦玉米的利润为118元371元263元,以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来看,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经济结构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指引,人们收入方式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减少,人们追求更高的经济价值,对土地的情感随之淡化。
  3.2 人口的快速流动
  乡土社会,以农为生,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费孝通2007)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以社会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更多的需求产生,就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满足生理需求以后就有更多的需求,在国家初步设点的发展地区,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带领下,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这种一部分富人的示范作用和带领下,更多的人也想拥有财富,前往富裕的地区,工作,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流动现象频频发生。人们不在聚集在一个固定的地区,自给自足,而是需要彼此间的交流,乡土社会中的土地情结减弱。
  3.3 文化的流失
  在全球化浪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的推动下,更多的人群选择离开自己的居住城市,居住的土地,前往其他更有助于自己获得财富,知识,更有助于自己发展的地方,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不愿意留守在农村,包括一些少数民族,在获得知识技能后,就会离开本民族的聚居区,聚居区一般多为老人和儿童,随着年轻人的流失,当地的文化,祠堂庙宇,风俗语言,手工艺饰品制作,文字等等,就会流失。资本侵入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也使得文化分裂。
其他文献
构建和谐采油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稳定工作。为此,此论文主要围绕着和谐方面,以企业和谐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和谐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稳定。  创建和谐发展采油厂,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和谐发展理念统领采油厂发展,这是时代对采油厂提出的新要求。为此,采油厂的干部职工要大胆地以新的姿态、新的精神面貌,确立和谐观念,并用和谐发展观念统领采油厂
期刊
【摘 要】 城市物流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影响城市物流效率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城市物流与低碳经济系统发展机制。  【关键词】 城市物流 低碳经济 协同发展  1.前沿  城市物流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降低城市物流能源的消耗,能够有力的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效低能耗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生活方式,低碳经济的实现需
期刊
【摘 要】 十八大后中国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为寻找经济新引擎,构建国内国外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政府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决策。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出“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导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发展长江经济带、促进一体化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和地区间行政壁垒严重等困难。为了实现区域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了电商营销理论与农村地区商业企业运行的一些实务对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分析产业集群系统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农村 电子商务 产业集群 创新  一、引言  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打破了传统商业营销模式的很多局限性,为商务活动的大众化、平民化提供了契机。而跟很多城市发展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相比,我国的很多广大农村地区尽管也已经实现网络信号覆盖,物流交通覆盖,符合了开展电子商
期刊
【摘 要】 员工培训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组织促进内部成员学习成长的重要步骤,是为了引导成员行为,改进人员素质的目的。在现代企业中,员工培训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与此相应,员工的培训模式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员工培训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员工培训与开发对一家公司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可口可乐是一家培养人才的公司,生产碳酸饮料不过是我
期刊
现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精神文化力量,能够通过深化管理使企业和职工的行为得到规范,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党政工作为企业的核心力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一、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企业党组织应该明确所处地位,正确发挥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文化的构建做出政治方向的决定,使企业能
期刊
【摘 要】 业力思想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其认为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力量,在不未来对人生产生影响,此力量称之为业力。但由学者认为既然无我就不应该存在造业主体和受业主体,因此佛家业力论思想和无我观存着一定矛盾。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对于佛教思想的误解,业力论和无我观在佛家思想体系内是相互融洽的。  【关键词】 无我观 业力 自作自受  一、佛家关于业的含义  “业”,梵语“羯磨”(karma),直译为造作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扶贫脱贫工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堡垒,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扶贫开发中,有许多重点难点,克服难点需要第一书记深入基层后,根据各贫困地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
期刊
【摘 要】 时至今日,全球气候变暖日趋明显,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很多国家都公布绿色能源和环保新政策,推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复苏经济的同时,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而且在国际贸易方面,部分国家也提出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本文以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中的碳关税为例,通过对碳关税的深入研究,来分析它对于我国对外贸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创新创业的浪潮逐步席卷全球。大学生作为国家新生力量的主力军在创业队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日益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创造社会财富、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自政府出台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以来,我国大学生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