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78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14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780例和对照组700例,观察血脂、血压、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和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护理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认真、详细、全面、系统的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使患者向疾病康复良性发展,减少冠心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临床疗效。
  【关键词】 冠心病;护理干预
  
  临床指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20世纪以来,此病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够成威胁的主要心身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在我国近几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占我国的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0%~20%,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2],为了能够减少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和降低和减少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率,笔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480例。男1002例,女478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3±22)岁。所有患者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通过心电图及心脏B超和心肌酶学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845例、高血压487例、血糖异常364例。冠心病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6±2.5)年。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80例,中学以700例,大专以上310例。将14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780例和对照组7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病程、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2 护理干预方法
  2.1 选择责任心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仪表和善于沟通和交流护士组成护理干预小组,每组成员为3名,每组具有一名主管护师为主。根据各个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龄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的患者设计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预防保健内容,注重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干预计划。
  2.1 心理干预 首先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者热情、诚挚、关心、体贴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可干预性、可预防性。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评估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思想顾虑、家庭不和谐、精神紧张、压力大、脾气暴躁、激动易怒等。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社会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卫生指导和治疗,说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明白心理社会因素是冠心病发作和复发的重要诱因[3]。告知患者情绪应激反应过度,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教会患者在感到愤怒时,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放开胸怀,逐步改善不良脾气和个性。
  2.2 掌握冠心病的知识 采取定期开展冠心病知识讲座和针对性的个别患者进行知识问答等形式。让患者充分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熟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和效果。掌握常用药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辛伐他汀等),认识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和必要的遵医行为。
  2.3 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食物为主,限制钠盐摄人每日钠盐摄人量由180 mmol(10.5 g)降低至80 mmol~100 mmol(4.79~5.8 g)[4];加强有氧运动,冠心病患者据年龄、病情、体力等情况酌定,掌握运动时间和频率,耐力性项目。运动时控制最高心率在104~124/min之间,有氧运动量应徐徐渐进、逐渐延长至30 min左右;戒烟与戒酒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下降;睡眠对心血管疾病尤为重要,采用头高脚低右侧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右侧卧位减少心前区受压,每天午睡30 min可使冠心病人的心绞痛发病率减少30%[5]。
  2.4 观察内容 对护理干预组进行连续干预3个月后进行血脂、血压、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和干预前进行比较。
  3 结果
  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前进行血脂、血压、空腹血糖检测并比较以了解护理干预后和非护理干预之间的差别。具体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前观察内容比较(x±s)
  观察项目干预前干预组对照组
  TG(mmol/L)3.18±12.41.05±1.062.08±1.35
  TC(mmol/L)5.71±1.584.1±1.045.3±1.28
  HDC(mmol/L)1.15±0.251.52±0.36 1.08±0.15
  LDH(mmol/L)3.95±1.353.01±1.153.54±1.14
  收缩压(mmHg)145±25120±18140±16
  舒张压(mmHg)95±1679±1590±10
  空腹血糖(mmol/L)6.8±1.45.1±1.05.9±1.4
  注: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护理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
  4 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对冠心病患者采取认真、详细、全面、系统的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使患者向疾病康复良性发展,减少冠心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在熹,高润霖.冠心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5.
  [2] 吴崇厚,颜焕珠,黄建华,等.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及自我控制力分析.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2,17(5):289.
  [3] 张怀惠,陆峥,蔡军.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上海精神医学,2003,15(1)79.
  [4] 邝碧娟,赵菲,曾丽吟,等.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现代护理,2006,12(16):1551
  [5] 莫静霞,邓敏,黎燕兴,等.家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06,12(22):213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 66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合并糖尿病36例,非糖尿病者3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 27例,发生率75 %,多为II~III级,非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4 例,发生率 46.7%,多为I~II级。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个月,糖尿病组血糖控制理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的检出率及耐药状况。方法 按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I)K-B纸片法检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同时CLSI2004年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 293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的是62.2%,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7.7%,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4.5%。 结论 实验室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