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阅读教学;个性;自主性;差异;选择;猜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95—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当学生进行阅读时,学习活动越是自主,阅读的过程就越能反映学生的个性,就越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条件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允许学生不必先举手就发表意见。对学生的意见,正确的应及时予以肯定、支持;不够正确的意见,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成功,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尊重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参与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进行阅读时,都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欣赏的角度;每一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与其本身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會有差异。对于阅读过程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感悟,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正是学生这种个性差异的阅读感悟,才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教师在教学和设计课文问题时,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三、尊重自我选择,发展个性特质
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个性特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中,实施选择性学习策略,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种教学从预习就开始建构,效果更好。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几种预习方式,指导他们自主选择。1.“基础型”。即根据导读要求,借助字典正确读准字音,正确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作业型”。按导读、预习、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自读、自找、自练。3.“自能型”。根据自已的学习情况,在自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这三种预习法都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营建自由、宽松、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之能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诱导学生猜想,发展个性思维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笔者在教学中则抓住教材预留的空间诱导学生猜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后,让全班同学讨论:“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让学生大胆猜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依据。大部分学生联系高尔基对小男孩给他照相时的表现猜测小男孩会再来,也有学生猜测高尔基是有名的文学家,每天工作很忙,不会再见小男孩,所以小男孩不会再来。还有几个学生大胆地揣测了小男孩的矛盾心理:小男孩自己忘记带胶卷,耽误了高尔基爷爷那么多宝贵的时间,他不好意思再来,可他想到班上的墙报,同学们对他的希望,他第二天还是会来的……这样,学生通过大胆猜测,对小男孩和高尔基的品质有了更为丰富的感悟。同时,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个性思维相互碰撞,个性感悟、个性情感自由放飞,并引发生成了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总之,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必将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95—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当学生进行阅读时,学习活动越是自主,阅读的过程就越能反映学生的个性,就越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条件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允许学生不必先举手就发表意见。对学生的意见,正确的应及时予以肯定、支持;不够正确的意见,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成功,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尊重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参与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进行阅读时,都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欣赏的角度;每一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与其本身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會有差异。对于阅读过程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感悟,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正是学生这种个性差异的阅读感悟,才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教师在教学和设计课文问题时,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三、尊重自我选择,发展个性特质
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个性特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中,实施选择性学习策略,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种教学从预习就开始建构,效果更好。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几种预习方式,指导他们自主选择。1.“基础型”。即根据导读要求,借助字典正确读准字音,正确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作业型”。按导读、预习、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自读、自找、自练。3.“自能型”。根据自已的学习情况,在自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这三种预习法都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营建自由、宽松、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之能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诱导学生猜想,发展个性思维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笔者在教学中则抓住教材预留的空间诱导学生猜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后,让全班同学讨论:“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让学生大胆猜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依据。大部分学生联系高尔基对小男孩给他照相时的表现猜测小男孩会再来,也有学生猜测高尔基是有名的文学家,每天工作很忙,不会再见小男孩,所以小男孩不会再来。还有几个学生大胆地揣测了小男孩的矛盾心理:小男孩自己忘记带胶卷,耽误了高尔基爷爷那么多宝贵的时间,他不好意思再来,可他想到班上的墙报,同学们对他的希望,他第二天还是会来的……这样,学生通过大胆猜测,对小男孩和高尔基的品质有了更为丰富的感悟。同时,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个性思维相互碰撞,个性感悟、个性情感自由放飞,并引发生成了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总之,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必将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