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迅猛推进,环境保护做为一项基本国策重要地位的确定尤为重要。那么,当今又将环境监测工作列为环境保护的“三大体系”之首,更加充分体现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地位和生命线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简单地说,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
环境监测通常包括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送、实验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总的来说,就是计划-采样-分析-综合的获得信息的过程。
2、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
2.1地方政府和环境监测部门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地方政府环境监测站,特别是落后地区监测站条件很差,监测的仪器设备落后且不配套,甚至有些常规仪器很难配全,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做到监测信息的准确。虽然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和主要内容做了规定,将质量管理工作引向制度化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突飞猛进,监测领域不断拓展,这使得现有的监测制度规章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导致质量管理制度落后.
2.2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
有部分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评审获证后,质量管理工作大为松懈,不似评审前认真对待,存在因循守旧、懒散,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惰性严重,不能积极主动发现、解决质量问题。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监测质量管理,致使质旨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和完善.
3、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白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环境评价体系中环境要素是否可以满足建设项目必须由环境监测结果来支撑,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从战略高度认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的结论是否客观、真实,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和导向,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产品”,是分析衡量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是政府制定决策的直接科学依据。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质量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管理体系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因此,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做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各级环保部门要营造一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开展全程序的质量管理监督活动,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程序,从思想上认识到位,从行动上落实到位,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5、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是一项周密、严谨、科学的系统工程。因此,监测站要有通过省级以上部门计量认证的质量体系文件,用以规范监测站与质量有关的全部环境监测活动,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是监测人员的工作依据和准则。在工作中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首先,要提高质量管理意识,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切实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对环境监测的每个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实验室的环境和条件,对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要定期或经常性地运用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修补漏洞、纠正偏差。其次,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监测设计、规划、布点、采样、数据处理、审核、综合分析、评价等各个监测环节,需要全体监测人员的团结协作。质量管理人人有责,从而形成质量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和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推进。再次,要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建设,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资源配置,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全方位、全程序、全过程、全要素的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运行,持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这些都为做好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保障。 6、加强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需求,环境监测综合分析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综合分析报告是对环境保护管理做出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环境监测工作只注重监测数据的收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为环境管理、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科学的综合分析报告。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高质量的监测数据及对周围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信息资料,同时还应提高科学的综合分析能力。监测站如何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及相关的信息资料,科学、准确地把握环境质量状况,利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深层次地分析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污染源变化动态及相关关系,按环境问题的矛盾特性思考问题,得出科学结论,把环境问题说清楚,并且提出对策,形成有依据、有分析、有建议的综合分析书面报告,这是搞好环境监测工作重要的任务。其次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将使大量监测数据和信息创造出新价值。它不仅使环境监测数据向研究成果转化和升华,而且也使环境监测价值得以体现。目前,基层环境监测站对综合分析工作不重视,综合分析的能力还很薄弱。不少基层监测站还存在只注重获取监测数据,完善年度任务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保护的生命线,只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才能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淑霞、曹杨。环境监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4):8-9. [2]张继泽,沈柏。加强环境监测管理 提高监测总体水平。中国环境管理。2000,(4):26-27.
[3]林淑珠,加强基层监测站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简单地说,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
环境监测通常包括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送、实验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总的来说,就是计划-采样-分析-综合的获得信息的过程。
2、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
2.1地方政府和环境监测部门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地方政府环境监测站,特别是落后地区监测站条件很差,监测的仪器设备落后且不配套,甚至有些常规仪器很难配全,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做到监测信息的准确。虽然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和主要内容做了规定,将质量管理工作引向制度化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突飞猛进,监测领域不断拓展,这使得现有的监测制度规章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导致质量管理制度落后.
2.2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
有部分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评审获证后,质量管理工作大为松懈,不似评审前认真对待,存在因循守旧、懒散,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惰性严重,不能积极主动发现、解决质量问题。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监测质量管理,致使质旨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和完善.
3、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白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环境评价体系中环境要素是否可以满足建设项目必须由环境监测结果来支撑,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从战略高度认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的结论是否客观、真实,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和导向,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产品”,是分析衡量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是政府制定决策的直接科学依据。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质量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管理体系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因此,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做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各级环保部门要营造一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开展全程序的质量管理监督活动,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程序,从思想上认识到位,从行动上落实到位,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5、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是一项周密、严谨、科学的系统工程。因此,监测站要有通过省级以上部门计量认证的质量体系文件,用以规范监测站与质量有关的全部环境监测活动,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是监测人员的工作依据和准则。在工作中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首先,要提高质量管理意识,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切实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对环境监测的每个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实验室的环境和条件,对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要定期或经常性地运用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修补漏洞、纠正偏差。其次,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监测设计、规划、布点、采样、数据处理、审核、综合分析、评价等各个监测环节,需要全体监测人员的团结协作。质量管理人人有责,从而形成质量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和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推进。再次,要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建设,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资源配置,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全方位、全程序、全过程、全要素的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运行,持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这些都为做好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保障。 6、加强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需求,环境监测综合分析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综合分析报告是对环境保护管理做出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环境监测工作只注重监测数据的收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为环境管理、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科学的综合分析报告。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高质量的监测数据及对周围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信息资料,同时还应提高科学的综合分析能力。监测站如何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及相关的信息资料,科学、准确地把握环境质量状况,利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深层次地分析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污染源变化动态及相关关系,按环境问题的矛盾特性思考问题,得出科学结论,把环境问题说清楚,并且提出对策,形成有依据、有分析、有建议的综合分析书面报告,这是搞好环境监测工作重要的任务。其次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将使大量监测数据和信息创造出新价值。它不仅使环境监测数据向研究成果转化和升华,而且也使环境监测价值得以体现。目前,基层环境监测站对综合分析工作不重视,综合分析的能力还很薄弱。不少基层监测站还存在只注重获取监测数据,完善年度任务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保护的生命线,只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才能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淑霞、曹杨。环境监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4):8-9. [2]张继泽,沈柏。加强环境监测管理 提高监测总体水平。中国环境管理。2000,(4):26-27.
[3]林淑珠,加强基层监测站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