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开展“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是基于案例启示,提高任职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的最佳途径,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彻底改变与工作任务相脱离、以教员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高度挈合专业课的教学需求,在专业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程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
  
  专业基础课程是衔接专业课,培养学员任职能力的重要环节,现如今与专业课一样存在着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任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学和能力形成过程不完全统一,技能培养方式与工作过程相脱节的矛盾。课堂教学质量要提高,有效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就必须从“能力本位”出发,以工学结合为切人点,彻底改变与工作任务相脱离、以教员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突出“能力目标、学员主体、任务训练”三个基本要求,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专业基础课程“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与特点
  (一) 专业基础课程“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
  1、第一阶段——建立基本概念
  教员布置课题,将学员分组,要求每组拟定一份详尽的调查提纲,并以另一个班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帮助学员建立工作观念,即“一切以工作的任职需求为出发点,一切行动以分析为依据”。这样的安排迅速提高了学员参与的积极性,经过准备,学员拟定好调研问卷,并开展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是由各组上台向大家介绍研究成果。这里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即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组织教学。
  2、第二阶段——基础模拟实训
  基础模拟阶段需要经过五个轮次,这一阶段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引导课文教学法”,即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引导课文)引导学员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文件中,包括一系列难度不等的引导问题,学员通过阅读引导课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引导课文的内容包括任务描述、引导问题、学习目的描述、学习质量监控单、工作计划(内容和时间)、工具与材料需求表、专业信息和辅助性说明等八个方面。其实施步骤包括:获取信息,即回答引导问题;制订书面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即完成前面的工作后,要与教员讨论工作计划和引导问题的答案;检查,即完成工作任务后,需要根据质量控制单自行或由他人进行工作过程或产品质量控制;评定,即讨论质量检查结果和将来如何改进不足之处。引导课文教学法中教员的角色只局限于作好教学准备、提出引导问题、与学员一起讨论问题、编写质量控制单和评价学员成果。而学员的角色则是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检查自己的成果。
  在五个轮次里,让学员体会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正确制订战略、作出决策,开展自己的工作。在每个轮次中,对于这些从没有接触过实际工作的学员来说,许多概念都没有建立,更没有开展工作的的经验,出现许多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教员不是简单地给学员讲解,除“引导课文教学法”外,还经常使用“张贴板教学法”或“头脑风暴教学法”,师生共同总结、分析采纳每一条意见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取舍和归纳。随着一轮接一轮的“游戏”实践,学员经过一次次“失败”,也体会到一次次的“收获”。这是典型的在“做中学”,既有趣味性又让学员体会深刻,更容易让学习者接受。
  3、第三阶段——高级模拟实践
  在高级模拟阶段,工作条件放宽,学员可以选择两种工作方法,并可以进行模拟工作,当然不好将会失败,或被别人超越。面对更加真实的工作竞争环境,采用刚刚学会的工作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教员适时地用“案例教学法”给学员讲解如何进行战略思考。经过基础模拟,学员基本形成实际工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策略”,不再出现基础阶段那些计算的细节问题,而更多碰到的是决策方面的问题。这期间,教员经常针对公司的个案采用“谈话教学法”,师生共同讨论,界定问题的范畴,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启发学员发表个人意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的决策都由各“小组”开会定论。
  (二)专业基础课程“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模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能力本位,使学员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其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1、以教学目标为驱动,学员能力任务为向导,通过模拟教学情境,让学员在“做中学”、“做中体验”,这样除能培养学员专业能力外,更是培养学员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
  2、综合运用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决定、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阶段。在整个教学中学员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让学员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技能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3、基本知识的掌握仍然是重要的前提。但是如何传授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最好的方法还是利用“案例”、“游戏”,让学员在“体验”中去学习领会。另外,学员的学习实践表明,实际工作技能更多来自于工作经验——即工作过程的体验。
  二、专业基础课程实现 “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树立任职课程观,实现教员角色的转换
  课程观是人们的课程理念或課程价值取向,不同的课程观会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结果。现代课程观认为,学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员的角色应从信息的给予者转变成学习的管理者。高等任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于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员开发今后就业所需的任职能力,教员就不仅仅是一个讲演者,而必须成为学员学习信息的提供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教学也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员教和学员学让位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策群力、共同发展。只有在教员的正确引导和激励下,让学员真正地动起来,其任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二)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做好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五个基本要素。在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员首先要明确自己所任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任职面向及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做好课程教学设计。这里所说的教学设计不是教材的教案化,而是从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出发,融知识、理论、实训于一体,让学员在课堂上有言可发、有事可做的教学设想与教学活动安排,也包括教学过程中所需文件资料的准备。这里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教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业背景和任职经历,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设计的质量和实施效果。因而强化专业教员下部队实践是非常必要和经常性的。
  (三)积极推行“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深化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是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全面增强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员在接受任职培训的过程中,能系统锻炼提升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搜集专业技术信息能力、跟踪专业技术进步的能力、适应部队发展需要的能力等。其实质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这个素质指的是学员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规范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做课程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部分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
  (四)强化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员任职能力的综合评价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任职教育要突出对学员能力的培养,坚持能力本位原则,在学习活动中首先就要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引导学员把所学的知识通过脑、心、手的联合作用在轻松愉快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内化为能力。这样过程性的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过程性的考核不是针对学员某一个方面进行的考核,而是对教学设计安排的由学员个体或群体完成项目任务后形成的成果进行考核。因为这个成果的形成是学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强化过程性考核,让学员在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带来的愉悦,或因暂时的失败带来的压力,这对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持续保持“想学习”的愿望具有直接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逐渐走上了教学舞台,给教学课堂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可视化,让教
吴以岭是中医界声望显赫的肌萎缩专家,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中医传统文化的沃土里辛勤地耕耘,实现着古老的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完美结合。北方的10月,笔者前往位于石家庄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