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

来源 :广东教学·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介绍】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冯骥才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并于2008年出版了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说白描入笔的小说——《俗世奇人》。冯骥才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作品简介】
  冯骥才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由十八个篇组成,每篇都以主人公命名。主要叙述清末民初天津卫民间奇人的故事——有阿谀奉承却驯鸟有方的贺道台、卖家当卖出能耐的蔡二少爷、认牙不认人的时代劳模华大夫、手中藏绝活的泥人张……或沉浸宦海,或奇招百现,或两耳不闻窗外事,或技高人胆大:奇人有奇招。他们挥舞着魔法棒,将天津卫变成一个神奇的海港。这是本市井人物传,用轻快、诙谐的笔调,把我们带进了天津这个神奇的海港城市,也令我们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
  【推荐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书以平实的语言描述各路能人的奇闻异事,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天津卫市井人物生活图景——“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它就像一卷不容错过的人物刻画指南,从淡平到深入,从个人到社会。它没有诗词般柔软,不像散文般沁人心扉。描述的虽是奇人妙事,实为接地气的、对社会深入的理性叙述。因此,人们能在阅读它时净化思想,升华灵魂。
  因此,当你翻开它,相信我,它绝不仅有纸墨的香气……
  片断一(选自《大回》)
  大回姓回,人高马大,手大脚大嘴大耳朵大,人叫他大回。叫惯了大回,反倒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大回是能人,专攻垂钓。手里一根竹竿子,就是钓鱼竿;一个使针敲成的钩,就是鱼钩;一根纳鞋底子用的上了蜡的细线绳,就是魚线;还有一片鸽子的羽毛拴在线绳上,就是鱼漂。【批注1.这是对大回钓鱼所用工具的描写。一个针、一根细线绳、一片鸽子的羽毛组成的垂钓用具,极其简陋,他却仍然被天津卫的人们称作垂钓能人,对比中,凸显了他“奇”的形象。】只凭这几样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他蹲在坑边,顶多七天,能把坑里几千条鱼钓光了。连鱼秧子也逃不掉。
  ……
  钓鱼时勾到王八,都是竿儿弯,线不动,很容易疑惑是勾上了水下边的石块。心里急,一使劲,线断了!大回不急,稳稳绷住。停了会儿,见线一走,认准那是王八在爬,就更不急着提竿。尤其大王八,被鱼钩勾住之后,便用两只前爪子抓住了草,假若用力提竿,竿不折线断。每到这时候,大回便从腰间摸出一个铜环,从鱼竿的底把套进去,穿过鱼竿一松手,铜环便顺着鱼线溜下去。水底下的王八正吃着劲儿,忽见一个锃亮的东西直朝自己的脑袋飞来,不知是嘛,扬起前爪子一挡,这便松开下边的草。嘿,就势把它舒舒服服地提上来!【批注2.通过描写水底下的“王八”的动作,写出了“王八”被大回钓起的全过程。 “嘿”使得这句话的语调变得轻快,体现出大回在钓“王八”这种他人难以完成的技术活时是如此轻松。】
  ……
  怎么办?找大回。天津卫八大家都是一进腊月,就跟大回定这种三根红绳的鲤鱼了。
  大回站在河边,看好鱼道。鱼道就是鱼在水里常走的路,大回有双神眼,能一眼看到水里。他瞧准鲤鱼常呆的地界,把一个面团扔下去。这面团比栗子大,小鱼吃不进嘴,大鱼一口一个。但这面团里边决不下钩,纯粹是扔到河里喂鱼,一天扔一个。开头,那贼乎乎的大鱼冒着危险试着吃,一吃没事,第二天再来一个,胆儿便渐渐大起,以后见了面团张嘴就吞。半个月二十天后,大回心想差不多了,用鱼钩勾个面团扔下去。错不了—— 一条拴红绳的大鲤鱼就结结实实绷住了。【批注3.大回的钓鱼技术的确是高,先是“诱鱼”,再是“培鱼”,后是“钓鱼”。过程尤为复杂,他不像是一位垂钓者,倒像是战争年代步步为营、诱敌深入的战略家。大回简直把鱼给琢磨透了!如果真有佛家所说的轮回转世,那大回前世肯定是一条鱼。】
  可是这法子最多只能钓到拴两根红绳的鲤鱼。三根红绳的鲤鱼决不上钩。这三根绳的鲤鱼已经被钓到三次,就是吃屎也不敢再吃面团了。使嘛法子?就用小孩的巴巴做鱼食!大回不是把鱼琢磨透了?
  南门外那些水坑,哪个坑里有嘛鱼,哪个坑里的鱼大小,哪个坑的鱼有多少条,他心里全一清二楚。他能把坑里的鱼全钓绝了,但他也决不把任何一个坑里的鱼钓绝了。钓绝了,他玩嘛?故而,小鱼不钓,等它长大;母鱼不钓,等它产子。远近钓者就称他“鱼绝后”,这可不是骂他,是夸他。
  这外号并不好——【批注4.“鱼绝后”是因为大回垂钓能耐高超。这个外号就是对他垂钓的技术、垂钓的手段的概括。而“这外号并不好”为后文埋下伏笔。】
  民国三年,夏至后转一天。大回钓了一天鱼,人困马乏。多半辈子,整天站在坑边河边,风吹日晒,身子里的油耗得差不多了。他在鼓楼北的聚合成饭庄,吃饱肚子喝足酒,提着一篓子鱼摇摇晃晃回家。走不动就靠墙睡会儿。他家在北城根,这一段路不近,他走走停停直到午夜,迷迷糊糊就趴在大街上了。这时街上走过来一辆拉东西的马车,赶车人在车上睡着了。但就是醒着也瞧不见他——凑巧这段路的几盏街灯给风吹灭了。这真是该活死不了,该死活不了。马车从他身上压过去时,车夫那老家伙睡得太死,居然也没觉出来,转天亮才叫人发现,大回给车压成一个片儿了,赛张纸似的贴在地面上。奇怪的是,人压瘪了,鱼篓子却没压着,里边的鱼还都活着。等巡警一追查,更奇怪的是,那车上拉的东西,竟然是一车鱼!这事叫人听了一怔一惊,脖子后边冒出凉气来。
  有人说,这事坏就坏在他那个外号上了,“鱼绝后”就是叫“鱼”把他“绝后”了。但也有人说,这是上天的报应,他一辈子钓的鱼实在太多了,龙王爷叫他去以命抵命。【批注5.乡人们的一言一语中充满了神奇色彩,把大回垂钓的技能传奇化,人们更觉得大回是个奇人!】可事情传到东城里的文人裴文锦——裴五爷那里,人家念书的人说的话就另一个味儿了。人家说:   “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批注6.三国演义中的吴国大臣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但又“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仰天长笑“既生瑜,何生亮”。宋朝大将岳飞,领军抗金,叱咤沙场,能武善战,忠心耿耿,却被皇帝奸臣联手害死。他们都是绝世能人。一个善用兵策,一个能战好勇。本都是国家栋梁之才,却都“死在能耐上”。】
  尾批:《大回》是一篇充满传奇色彩的短篇小说,大回本是市井中一位普通的垂钓者,但他在我脑海中的形象不像是一位在河边风吹日晒的劳动者,而像是八仙过海中的神仙。世间中总有结对的“冤家”,而鱼的“冤家”便是大回。不是冤家不聚头,大回和鱼也一直牵制着对方,仿佛有根无形的线绳牵着。谣言越玄,传得越远。在天津卫这个毛笔只用来记账、人们过年为福禄寿财而放生鲤鱼的商埠,各路百姓对大回之死的种种议论,令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片段二(选自《死鸟》)
  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有人的外号当面叫,有人的外号只能背后说,这要看外号是怎么来的。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但故事和故事不同,有的故事可以随便当笑话说,有的故事人却不能乱讲;比方贺道台这个各色的雅号——死鸟。
  贺道台相貌普通,赛个猪崽。但真人不露相,能耐暗中藏。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
  伺候上司的事是挺特别的一功。整天跟在上司的屁股后边,跟慢跟紧全都不成。跟得太慢,遇事上不去,叫上司着急;跟得太紧,弄不好一脚踩在上司的后脚跟上,反而惹恼了上司。而且光是赛条小狗那样跟在后边也不成。还得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贴耳,挨骂时点头称是。【批注7.作者描写“伺候上司”一事之难:跟太紧不行,跟在后面耷拉个脑袋也不成!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贺道台却对这事得心应手。由此可知贺道台极其善于在官场上钻营。】上司骂人,不准是你的不是,有时不过是上司发发威和舒舒气罢了。你要是耐不住性子,皱眉撇嘴,露出烦恼,那就叫上司记住了。从此,官儿不是愈做愈大,而是愈做愈小——就这种不是人干的事,贺道台却得心应手,做得从容自然。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么?
  说完他伺候头儿,再说他伺候鸟儿。
  伺候鸟的事也是另外一功。别以为把鸟关在笼子里,放点米,给点虫,再加点水,就能又蹦又跳。一种鸟有一种鸟的习惯,差一点就闭眼戗毛,耷拉翅膀;一只鸟有一只鸟的性子,不依着它就不唱不叫,动也不动,活的赛死的差不多。人说贺道台上辈子准是鸟儿。他对鸟儿们的事全懂,无论嘛鸟,经他那双小胖手一摆弄,毛儿鲜亮,活蹦乱跳,嗓子个个赛得过在天福茶园里那个唱落子的一毛旦。【批注8.这里写贺道台精通鸟性,凡是经贺道台调教过的鸟儿都能唱会叫,活蹦乱跳,这就为后文林先生带来八哥让他帮忙调教这事铺垫。】
  过年立夏转天,在常关做事的一位林先生,打江苏常州老家歇假回来,带给他一只八哥。这八哥个大肚圆,腿粗爪硬,通身乌黑,嘴儿金黄;叫起来,站在大街上也听得清清楚楚。贺道台心里欢喜说:“公鸡的嗓门也没它大。”
  ……
  自此,贺道台分外仔细照料它。日子一长,它倒是学会了几句什么“给大人请安”、“请您坐上座”、“您走好了”之类的话,只是不好好说。可是,它抽冷子蹦出几句老爷太太平时说的“起痱子”那类的话,反倒把客人逗得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
  知府大人说:“贺大人,从它身上就知道您有多聪明了。”
  贺道台得意这鸟,更得意自己。这话就暂且按下不提。【批注9.这里写贺道台的自得,后半句意味深长,为后文直隶总督裕禄去贺道台家发生的事情埋下伏笔。】
  九月初九那天,东城外的玉皇阁“攒九”,津门百姓照例都去登阁,俗称九九登高。此时,天高气爽,登高一望,心头舒畅,块垒皆无。这天直隶总督裕禄也来到了玉皇阁,兴致非常好,顺着那又窄又陡的楼梯,一口气直爬到顶上的清虚阁。随同来的文武官员全都跑前跑后,哄他高兴。贺道台自然也在其中。他指着三岔河口上的往来帆影,说些提兴致的话,直叫裕禄大人心头赛开了花。从阁上下来,贺道台便说,自己的家就在不远,希望大人赏脸,到他家去坐坐。裕大人平日決不肯屈尊到属下家中作客。但今日兴致高,竟答应了。贺道台的轿子便在前面开道,其余官员跟随左右,骑龙驾虎一般去了。
  ……
  上司打趣,下司拾笑。笑声贯满客厅,并一齐讪笑八哥是个傻瓜。
  贺道台说:“大人真是一句切中了要害。其实这话并不是我教的,这东西总是时不时蹦出来一句,不知哪来的话。”【批注10.这是对贺道台溜须拍马的描写。贺道台对大人的“机智”附和,使他阿谀奉承的形象更加鲜明。】
  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想必贺大人总喝好茶,它把茶名全记住了!”
  裕禄笑道:“有什么好茶,也请裕禄我尝尝。”
  大家又笑起来。但八哥听到了“裕禄”两字,忽然翅膀一抖,跟着全身黑毛全日方起来,好赛发怒,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裕禄那王八蛋!”【批注11.这是对八哥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前文描写八哥学贺道台说“太太长痱子了吧”,语气逼真,令人哭笑不得,就先铺垫八哥学舌的技能已经炉火纯青。这里写它学贺道台骂“裕禄那王八蛋”,活灵活现地再现贺道台平时受气怒骂上司的话语,泄露了贺道台秘密,自然贺道台活该挨整!】
  ……
  等他明白过来,裕禄和众官员已经离去。只他一个人还趴在客厅地上,他突然跳起来,朝那八哥冲去,一边吼着:“你毁了我!我撕了你,你这死鸟!”
  【读书感悟】
  本书巧妙地运用天津土语,用生动的描写刻画了一个个奇人,塑造出活灵活现的形象,实在让人拍手称赞。但有人说,一位写作者能通过描述人物,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的雕塑,极为不易。而冯老先生不仅是一位雕刻家,而且是一位造物主。他给予能人不止是躯体,还有灵魂。在他笔下,所有能人都与那个时代紧密联系着,一个个故事打开了读者的脑洞,点燃了读者的激情!
  (荐书人: 深圳市福永中学八年级叶汉睿,指导教师赖毓康 )
其他文献
介绍新型真空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PLC技术分别实现了电子束焊机的参数控制和主机系统的控制.并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工艺需要设计了计算机通
著名的历史学家、大学教授李成良赠给他的学生六个字"记性,韧性,悟性",这是他二十多年治学经验的总结,被学生奉为座右铭.我认为在语文学习中,这"六字真言"很有价值,而对我们
期刊
本文介绍了用单片机模拟仿真多媒体电器设备的遥控功能、实现对多媒体环境进行集中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阐述了利用网络资源对众多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中控制的网络集中控制
本文给出了用可编辑控制器(PLC)将普通立式钻床改造成可批量加工的专用自动钻床的控制方法。配备的PWS1711触摸屏可实时地显示钻床的工作状态。改造后的自动钻床结构简单,成本较
本文通过对三峡工程中双机摆塔式缆索起重机安装过程的详细介绍,对参与本项工程实施的一种特殊承载设备———液压张紧装置的电气实施方案给出较为详细说明。介绍了以PLC为主
随着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进步,发展出了数控机床的DNC技术,本文以某模具制造厂为例,介绍DNC的拓扑结构、DNC要实现的功能和实施DNC带来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