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对广大的农民而言,金融的意义只局限于银行存款业务。乡镇金融机构如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农村实际起到的是吸储而不是放贷的功能。数据显示,这些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大量存款只有5%到10%用在农村,而90%到95%的资金又回到了城市。
即便是普惠金融的概念兴起之后,农村互联网金融,也依旧是传统银行业不愿去做的“千亿市场”。只有京东、阿里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金融部门,将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农村被金融机构长期忽略的状况源于农村、农民、农业在中国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化的“迟滞之地”,农民也是“现代化的掉队者”的代名词。
建国便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长期作为一个边缘地带,服务于处在中心的城市,于是,这里便被长期抽取劳动力、智力以及原材料,这种剪刀差下的生存方式,为中国工业化乃至改革提供了第一桶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慢慢地变得空心化,成为“老弱病残”的留守之地,农民也逐渐被现代化舞台所抛弃。
萎缩的农村,弱势的农民,是中国社会不时发作的隐痛。2000年,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将这一隐痛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形式展示了出来。
16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积极的趋势是,农村成为新的创业天地,资源从城市向农村逆向回流,农民不再“掉队”,而是以“新农民”的身份慢慢向舞台中央靠近。
改变这一态势的,除了中央的政策,还有互联网这一超越地域、阶层工具的普及。
通过互联网,农民遇上了金融,被最具前端意义的互联网金融所接纳。在众多的专家看来,“互联网+农村金融”是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新的方向。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正面临深刻变革,比如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突破时间、空间、成本等方面约束,这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意义重大。
不过,当前“互联网+农村金融”还有劣势,比如扶贫政策不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建设滞后等,容易导致农村互联网金融收益不稳定和高风险。同时,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有待改善,如农村信用意识、农户信用评价标准、信用惩戒机制等。当前发展“互联网+农村金融”还面临很多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才能避免今后遇到瓶颈。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农民被互联网金融接纳的过程本身,也反映出了农民地位与出身的一种变化。
此時的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袭”小农,而是经过现代知识和生产方式改造的“新农民”。无论是个人知识储备,还是他们对外界的了解与判断,以及社会话语能力,都与小农不可同日而语。
这意味着农民开始“换人”,换上了一批城市人的同类,能够与城市进行没有隐形距离的沟通和融合。原本专属于城市的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开始了往农村的嫁接。
随着这一趋势的进展,“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在局部地区开始被瓦解,而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关系也会难以维持。农村便会从“老幼病残”的留守所,日益转变为智力和资本的富集地。
即便是普惠金融的概念兴起之后,农村互联网金融,也依旧是传统银行业不愿去做的“千亿市场”。只有京东、阿里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金融部门,将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农村被金融机构长期忽略的状况源于农村、农民、农业在中国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化的“迟滞之地”,农民也是“现代化的掉队者”的代名词。
建国便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长期作为一个边缘地带,服务于处在中心的城市,于是,这里便被长期抽取劳动力、智力以及原材料,这种剪刀差下的生存方式,为中国工业化乃至改革提供了第一桶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慢慢地变得空心化,成为“老弱病残”的留守之地,农民也逐渐被现代化舞台所抛弃。
萎缩的农村,弱势的农民,是中国社会不时发作的隐痛。2000年,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将这一隐痛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形式展示了出来。
16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积极的趋势是,农村成为新的创业天地,资源从城市向农村逆向回流,农民不再“掉队”,而是以“新农民”的身份慢慢向舞台中央靠近。
改变这一态势的,除了中央的政策,还有互联网这一超越地域、阶层工具的普及。
通过互联网,农民遇上了金融,被最具前端意义的互联网金融所接纳。在众多的专家看来,“互联网+农村金融”是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新的方向。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正面临深刻变革,比如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突破时间、空间、成本等方面约束,这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意义重大。
不过,当前“互联网+农村金融”还有劣势,比如扶贫政策不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建设滞后等,容易导致农村互联网金融收益不稳定和高风险。同时,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有待改善,如农村信用意识、农户信用评价标准、信用惩戒机制等。当前发展“互联网+农村金融”还面临很多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才能避免今后遇到瓶颈。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农民被互联网金融接纳的过程本身,也反映出了农民地位与出身的一种变化。
此時的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袭”小农,而是经过现代知识和生产方式改造的“新农民”。无论是个人知识储备,还是他们对外界的了解与判断,以及社会话语能力,都与小农不可同日而语。
这意味着农民开始“换人”,换上了一批城市人的同类,能够与城市进行没有隐形距离的沟通和融合。原本专属于城市的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开始了往农村的嫁接。
随着这一趋势的进展,“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在局部地区开始被瓦解,而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关系也会难以维持。农村便会从“老幼病残”的留守所,日益转变为智力和资本的富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