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丁·夏科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现和命名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的神经病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以肢体虚弱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但无法确定它们是同一病症的变种还是完全不同的疾病。1869年,让-马丁·夏科首次确诊了该疾病,并于1874年开始使用术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该疾病在美国又称"卢贾里格症",在法国又称"夏科氏病",在英国常用"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在中国则有"渐冻人症"的俗称。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代烧伤外科属于西方医学体系,其发展经历启蒙期、探索期、成熟期、重塑期4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现代烧伤外科知识逐渐传入中国。医务人员开始学习烧伤医学知识,但临床治疗开展缓慢,经验不多。20世纪50—60年代,烧伤外科专业人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丰富临床经验,特大面积烧伤治疗成功引起了世人瞩目。20世纪70—90年代中期,随着烧伤诊疗规范的确定、临床治疗的广泛开展、治疗效果的世界领先、专
红军医疗救护研究既有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有相关内容的研究。资料收集整理既有医疗卫生专题资料,也有综合资料中涉及的医疗卫生资料,还有纪实资料的再版与翻译。红军医疗救护研究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其中专题性研究包括医疗机构与卫生队伍、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法与作用、中医中药与医疗救护、红军医护人员的研究等。瞻望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文献的挖掘和资料的扩展、研究视角的创新、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主体
腊茶最早出现于唐朝,最初只作为一种宫廷贡茶供皇亲国戚享用,宋代开始作为一种中药出现在方剂中。《圣济总录》是自宋代以来记载腊茶药用方剂最丰富的文献,共收录包含腊茶的方剂72首,涉及疾病62种;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等;主要功效有开窍醒神、清利头目,消食化痰,解毒疗疮,除瘴气,制约其他药物的毒性。
《四类英才》系12世纪波斯文人内扎米·阿鲁兹依·撒马尔罕迪所著。该书记载了可以视作医案的12则故事,从中可以获取很多12世纪前后的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的信息,包括医学基本理念、学术渊源、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能够反映出中世纪阿拉伯-波斯社会的医疗水平和特色。和中医学相比,古代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在药物治疗、食疗、外治法、精神疗法等领域具有特色,在治疗理念、诊疗方法等方面和中医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相似,但诊
现存最早对八段锦的文字记载见于宋朝的《夷坚志》,其中的八段锦指的是坐式八段锦。明清的大量养生书中所提及的八段锦均指坐式八段锦。立式八段锦本来不叫八段锦,其最早定型版本是宋代《道枢》中的一个没有名字的养生功法,在流传过程中,曾被称为"引导诀""吕真人安乐歌"和"许真君引道诀"。直到光绪初年,《易筋经外经图说》才首次将立式八段锦称为八段锦,自此八段锦一词的含义即由坐式八段锦变为了立式八段锦。
尚志钧为中国当代著名本草学家,一生致力于本草文献研究。尚志钧一生共辑复本草著作19部,出版本草著作33部,发表学术论文268篇,手抄笔录本草卡片资料二千多万字,在本草文献研究领域取得了令学术界高度认可的丰硕成果。其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概括为构建本草方书双线研究联络网图、辑复亡佚本草、校点存世本草和名著专题考辨4个方面。尚志钧本草文献的很多研究成果被收录于现代高等教育专业教材之中,卓越学术建树为后来学者
期刊
期刊
明末著名医家李士材,门人众多,其学术一传沈朗仲,二传马元仪,三传尤在泾,学界称之为"李士材学派"。既往学者对李士材学术传承谱系研究限于四代之内,自尤在泾之后未有涉猎,不够系统全面。整理李氏及各代门人医家的医著、家谱以及地方志、医人志等文献资料,厘清400年间的学术传承谱系,至今有12代。
为解决抗药性恶性疟疾的防治问题,中国于1967年启动"523"任务,广州中医学院参与其中,李国桥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先后被派往海南、云南等恶性疟疾暴发流行地区进行抗疟治疗。在防治疟疾的过程中,李国桥不惜牺牲个人身体健康以试验临床效果,促使研究方向由从最初的针灸治疟转变为抗疟药物临床观察、重型疟疾与脑型疟救治。在云南开展抗疟工作期间,李国桥应用口服青蒿素,最早初步验证了青蒿素对恶性疟和脑型疟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