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在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但是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农村水资源管理工作还是要不断提升。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顺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管理;解决措施
引言
要想节省本区域的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的排放,降低水生态的消耗,就要有效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区域人民珍惜和爱护水资源的思想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目标,综合利用本区域的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水质符合实际标准,提高饮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1、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人在一定时间内不喝水,就会死亡。据试验证明,水是人体内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每天需要喝八杯水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体征。除去人们体内所需要的水量,还要喝更多的水来补充水分。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半的人群无法获得洁净的饮用水,像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出现了死亡病例,研究发现,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疾病一旦蔓延,整个国家就会受到牵连,后果非常严重。对此,为了避免疾病迅速传播,必须提高水资源的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让人们可以喝到干净的饮用水。
2、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
2.1监管力度不够
在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只注重发展中城市和重点区域的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的质量问题,忽略了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这给我国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降低了农村安全饮水的监管力度。
2.2水资源产权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没有具体明确各区域的水资源产权制度,各区域管辖单位在管理水资源上没有限制约束,没有明确水资源在质量和用水过程对其他用户所带来的影响问题。水资源产权制度不够完善,最终造成的影响就是用户将共有水权占为己有,肆意开发使用,導致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2.3缺乏管理监控体系
尽管在集中供水系统创建了标准化的消毒处理设备,且有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和供水情况进行检查,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区域,对于水资源的安全饮用问题是很难发现的,在农村取水点问题和供水问题上,缺乏管理监控力度,通常要等到出现问题以后,才能进行完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经济相对薄弱,缺乏健全的管理监控体系。
2.4安全饮水问题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当地管理人员对安全饮水问题的认识度不足,没有意识的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改水工程的资金投入问题,工程的规划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已经竣工的项目工程多半都处于报废状态,导致农村改水工程的资金投入量受到约束。
3、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3.1保护农村饮水工程
控制水源保护的范围,严禁开展污染水资源的任何活动在水资源保护的范围内,将保护任务落实到实处,严格按照保护范围内的排污许可和这总量控制条例去执行。加大对原有地表,地下水源的保护,降低水资源质量的破坏程度,尤其要加大对水资源周围排污口的管理力度,严禁将有害化肥放入到水源里。严禁将生活垃圾和有害物质堆放在水源周围,避免水源被污染。一旦发现水源及水质受到污染或工程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因为采矿,建厂和其他人为因素出现的此类情况,导致人们安全饮水出现问题,就要遵循“谁损坏,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由责任方承担全部责任,进而恢复供水情况。
3.2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
农村在安全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过程中,实施“三位一体”模式,把饮水工程,卫生环境和健康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情况,把只注重供水,而忽略环境卫生的现象调整过来。大力实施和推广以农村用户为基础的节约用水方法和相关技术,例如,通过水费调节机制做到节约用水。实施节水技术,建立健全的分质供水系统,指引和支持再生水循环的利用情况。在偏僻的农村区域,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生活污水的采集处理系统不够完善,污水随意排放,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如果依旧使用传统的供水模式,大规模的进行供水,就会造成水资源的过渡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对此,农村就需要创建合理的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模式,即“供水一排水一治污”的综合管理模式,展开详细研究,全面考虑工程的整体规划。
3.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服务体系
相关管理部门要合理分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维修组的工作内容,引进专业的维修人员和技术设备,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和服务,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服务体系。就信息服务方面来讲,要定期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进行经验总结,确保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的创新性。就水质检测方面来讲,卫生防疫部门需要合理创建水质检测体系,完善水质检测制度,定期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检查,并对水质进行取样分析,为安全饮水工程提供有利保障。就管理人员方面来讲,要定期组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持证上岗,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文化水平。就工程维护方面来讲,要有专业的维修团队以及技术设备,交通工具,一旦农户在安全饮水方面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
3.4建立健全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占地面积大,规模小,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公益性极强,农村用户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所以,要想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就需要政府以及广大农村用户的大力支持,在筹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的过程中,要层层筛选,受益群众的投工投劳也包含在内。筹集资金的途径有,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举办捐款活动;将扶贫政策,防病改水运用到农村安全饮水筹集当中;动员、激励集体组织和个人投资入股参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例如,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政策鼓励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来筹资资金。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提高水资源管理力度,确保农村用户可以喝到安全的水,提升农村用户的生活质量。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是目前我国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和谐社会的创建脚步,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此,总的来讲,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顺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农村的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东.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5(18);105-106
[3]张蜀辉.基于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5(12);19-20
[2]杨春霞.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4)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管理;解决措施
引言
要想节省本区域的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的排放,降低水生态的消耗,就要有效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区域人民珍惜和爱护水资源的思想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目标,综合利用本区域的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水质符合实际标准,提高饮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1、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人在一定时间内不喝水,就会死亡。据试验证明,水是人体内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每天需要喝八杯水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体征。除去人们体内所需要的水量,还要喝更多的水来补充水分。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半的人群无法获得洁净的饮用水,像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出现了死亡病例,研究发现,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疾病一旦蔓延,整个国家就会受到牵连,后果非常严重。对此,为了避免疾病迅速传播,必须提高水资源的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让人们可以喝到干净的饮用水。
2、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
2.1监管力度不够
在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只注重发展中城市和重点区域的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的质量问题,忽略了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这给我国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降低了农村安全饮水的监管力度。
2.2水资源产权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没有具体明确各区域的水资源产权制度,各区域管辖单位在管理水资源上没有限制约束,没有明确水资源在质量和用水过程对其他用户所带来的影响问题。水资源产权制度不够完善,最终造成的影响就是用户将共有水权占为己有,肆意开发使用,導致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2.3缺乏管理监控体系
尽管在集中供水系统创建了标准化的消毒处理设备,且有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和供水情况进行检查,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区域,对于水资源的安全饮用问题是很难发现的,在农村取水点问题和供水问题上,缺乏管理监控力度,通常要等到出现问题以后,才能进行完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经济相对薄弱,缺乏健全的管理监控体系。
2.4安全饮水问题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当地管理人员对安全饮水问题的认识度不足,没有意识的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改水工程的资金投入问题,工程的规划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已经竣工的项目工程多半都处于报废状态,导致农村改水工程的资金投入量受到约束。
3、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3.1保护农村饮水工程
控制水源保护的范围,严禁开展污染水资源的任何活动在水资源保护的范围内,将保护任务落实到实处,严格按照保护范围内的排污许可和这总量控制条例去执行。加大对原有地表,地下水源的保护,降低水资源质量的破坏程度,尤其要加大对水资源周围排污口的管理力度,严禁将有害化肥放入到水源里。严禁将生活垃圾和有害物质堆放在水源周围,避免水源被污染。一旦发现水源及水质受到污染或工程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因为采矿,建厂和其他人为因素出现的此类情况,导致人们安全饮水出现问题,就要遵循“谁损坏,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由责任方承担全部责任,进而恢复供水情况。
3.2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
农村在安全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过程中,实施“三位一体”模式,把饮水工程,卫生环境和健康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情况,把只注重供水,而忽略环境卫生的现象调整过来。大力实施和推广以农村用户为基础的节约用水方法和相关技术,例如,通过水费调节机制做到节约用水。实施节水技术,建立健全的分质供水系统,指引和支持再生水循环的利用情况。在偏僻的农村区域,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生活污水的采集处理系统不够完善,污水随意排放,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如果依旧使用传统的供水模式,大规模的进行供水,就会造成水资源的过渡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对此,农村就需要创建合理的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模式,即“供水一排水一治污”的综合管理模式,展开详细研究,全面考虑工程的整体规划。
3.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服务体系
相关管理部门要合理分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维修组的工作内容,引进专业的维修人员和技术设备,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和服务,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服务体系。就信息服务方面来讲,要定期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进行经验总结,确保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的创新性。就水质检测方面来讲,卫生防疫部门需要合理创建水质检测体系,完善水质检测制度,定期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检查,并对水质进行取样分析,为安全饮水工程提供有利保障。就管理人员方面来讲,要定期组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持证上岗,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文化水平。就工程维护方面来讲,要有专业的维修团队以及技术设备,交通工具,一旦农户在安全饮水方面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
3.4建立健全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占地面积大,规模小,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公益性极强,农村用户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所以,要想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就需要政府以及广大农村用户的大力支持,在筹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的过程中,要层层筛选,受益群众的投工投劳也包含在内。筹集资金的途径有,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举办捐款活动;将扶贫政策,防病改水运用到农村安全饮水筹集当中;动员、激励集体组织和个人投资入股参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例如,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政策鼓励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来筹资资金。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提高水资源管理力度,确保农村用户可以喝到安全的水,提升农村用户的生活质量。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是目前我国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和谐社会的创建脚步,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此,总的来讲,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顺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农村的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东.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5(18);105-106
[3]张蜀辉.基于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5(12);19-20
[2]杨春霞.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