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a1982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小学生们养成语文阅读习惯,本文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新特点,主要从借助趣味语言、借助多媒体技术、借助情境联想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经过改版之后,不仅文章编排更科学、合理,在阅读方面也更加注重对小学生们语文阅读兴趣地激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们阅读方法地指导,基于此,在新教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们要善于将趣味性融入其中,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效率。以下,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开展低年级小学语文趣味阅读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一、借助趣味语言,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语言方式和思维方式都还略显稚嫩,所以教师在跟小学生们进行交流时,最好能够依据他们的语言特点进行语言表达,用趣味性的语言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小学生们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帮助学生们提升阅读语感,进而能够有效优化课堂阅读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这一篇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类童话,文章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就以趣味对话的形式与学生们展开了阅读教学,带领学生们进行有效阅读。师:“你们看,一群黑灰色身子的、甩着长尾巴游来游去的是谁呀?”生:“是蝌蚪!”师:“看,小蝌蚪们长出了两条后腿,它们把谁当成妈妈啦?”生:“鲤鱼妈妈!”师:“快看!小蝌蚪四条腿都长出来了,他们又把谁当成妈妈啦?”生:“乌龟!”师:“都不是小蝌蚪的妈妈,那小蝌蚪的妈妈应该长什么样呢?”生:“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还有雪白的肚皮,是青蛙!”……这种趣味问答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们熟悉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语感和理解能力,一举多得!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阅读教学趣味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就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文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们课堂注意力的同时,给予学生们直接的感官刺激,来加深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体验,进而增强阅读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能力。
  例如,在教学《葡萄沟》这篇课文时,班上的学生们基本都没有去过新疆,更是对“葡萄沟”没有一点概念。所以,在进行课上教学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课件上为学生们插入了关于“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名字的由来、葡萄沟的特产等相关知识,一边进行课文讲解,一边让学生们通过大屏幕欣赏有关于“葡萄沟”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们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葡萄沟”,使其不由自主地发出:“葡萄沟可真美呀!”的赞叹,并激发学生们想要去“葡萄沟”看一看的激动心情,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文的阅读与学习当中,增强学生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之情。
  三、借助情境联想,提升趣味阅读教学效果
  小学生们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這是学生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保护学生们的想象力,并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们将语文阅读与情境联想练习起来,引导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里形成画面感,进而产生与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助力阅读教学效果与学生们阅读学习效率地双向提升。
  例如,在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课时,我引导小学生们想象自己去取快递时的欢快心情,想一想如果自己把快递拿回家后,发现盒子里空空如也自己是什么心情,是不是也会想鼹鼠先生一样懊恼?然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春天的时候自己走在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微风拂面、香气扑鼻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怎样的一种心情,还有如果别人告诉你这些花都是你“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杰作,你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进而引导学生们感受鼹鼠先生从开心—疑惑—懊恼—惊奇的心理变化。进而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对小学生们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们识字、拼音等方面的教学,就此,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部编语文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教学效果,进而能够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开阔眼界、认识世界,为将来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文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新探——以部编版小学一、二、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考试周刊,2019,(21):49-49.
  [2]  何礼.挖掘教材的德育价值——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湖北教育,2019,(4):48-48.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是课堂传授知识反馈的重要手段,也是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的延伸。所以我认为数学练习的设计要具备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文化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与作用,促进学生开发智力挖掘潜能,形成良好信念、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课堂练习;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文化性。  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要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
期刊
摘 要:无论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但是在现在的教育模式的要求下,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追求高分数。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它真正的注重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才是素质教育所要贯彻的教育理念,对于形成一个人格健全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来说也至关重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又处在一个思想启蒙的阶段,这时面对语文这门崭新的学科,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体育科目在中考中虽只占50分的分值,但是其对于学生的身体成长以及身心发育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初中体育老师不仅需要重视体育教学,而且还要积极发挥出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是针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入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难点,不仅仅是应用题在数学中的占比较多,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数学思维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小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进行有效教学,不仅教师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探讨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可以给予积极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课堂的时间和教学的内容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效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并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在准确地把握教材中各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给学生创设丰富的、生动欢快的语言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最佳境界,不断提升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情境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自主地建构,逐步增强其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知识,并提升其英语素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概念由来已久,我们的世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进步也日新月异。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逐步普及和深化,做好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更显得关键。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编程教育已经颇具必要性。通过编程教育,让小学生对编程形成初步的认知,培养起对编程课程的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编程课程;小学教育;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争论的永垂不朽的话题,它会使经济萧条、使家庭支离破碎、使社会秩序陷入瘫痪、使文学创作停滞不前。但是八年的抗日战争没有击垮中国人民,相反却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志士,抱着对祖国的热爱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去。老舍的《四世同堂》正是“具有非常鲜明的爱国主义视点”,[1]以祁家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小说通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才能进行更为流利地阅读,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英语基础素养的重视,不断探索并创新词汇教学的形式,力求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对词汇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结合以往的经验,对新授词汇进行自主地建构和识记,加强学生对新词汇的认知和理解,有效地丰富小学生的词汇
期刊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年级: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过新年》(教材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  教材分析:  《过新年》是一首汉族歌曲,歌曲共分六个乐句,四二拍,五声C宫调式,歌曲采用了秧歌的节奏特点,衬词“咚咚锵”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浓厚热烈的春节节日气氛,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大年的快乐情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过新年》,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