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金达莱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7933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 介
  志愿军31师文工队原隶属于第二野战军三兵团11军。1950年抗美援朝出征时,根据中央军委指示,31师整建制隶属于志愿军3兵团12军。在朝鲜参加了第5次战役、金城防御战、上甘岭战役、东海岸反登陆设防。1954年4月胜利回国,驻防浙江江山。1955年31师文工队撤销,部分成员并入12军文工团。1959年12军文工团撤销,骨干演员钟平均、任红举等调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
  青春在战火中闪光
  很多年前曾看过一部国产电影——《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古今中外,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
  自从1927年“八一”军旗在南昌升起,我军一代代女兵前赴后继,浴血沙场!从井冈山到宝塔山,从祁连山到五指山,从大别山到太行山,从大渡河到赤水河,从湘江、赣江、嘉陵江到鸭绿江……在我党夺取政权、捍卫主权的历次革命战争中都留下了中国女兵矫健的身影。她们是铿锵玫瑰,是巾帼英雄,是残酷战场黑色风景线上最美丽的风景。
  上面这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战斗在上甘岭前线的女文工团员们。
  照片上这门大炮是门英雄炮,上面可清楚地看到“五圣山,英雄山,神勇炮兵把敌歼”的标语。这张照片曾刊登在1953年第3期的《解放军画报》上,据说,这是国内第一张反映女兵战斗在上甘岭的照片。
  时光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不经意间已走过了60多个春夏秋冬。照片中的两位女兵也从风华正茂的豆蔻年华步入人生的暮年。2015年,我为了写《兵妈妈》,特意去南京和徐州采访了这两位阿姨。
  耿玉兰和钟平均都是1949年重庆解放后参军的学生兵,在二野军政大学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分配到31师文工队。
  31师(1968年改为36师)是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它诞生于1927年黄麻起义的烽火硝烟中,从土地革命时期的5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这支英雄的部队泣血疆场、所向披靡、屡建奇功,打了许多硬仗、大仗、恶仗,是二野的王牌主力师。从这支部队走出了陈锡联、许世友、徐海东、王树声、陈再道、王宏坤、韩先楚、洪学智、王近山、王必成、杜义德、李德生等138位开国将军。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都出自于这支部队。
  1951年3月,12军作为第二批参战部队开赴朝鲜,原本隶属于11军的31师根据军委命令整建制配属给同属三兵团的12军。
  一踏上朝鲜的土地,部队立即投入到第5次战役中。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苦、环境的险恶,对这些十五六岁刚从大城市参军的学生兵无疑是严峻的考验。作为一名文工团员,她们虽然不用像士兵那样冲锋陷阵,真刀真枪地和敌人面对面干,但她们同样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她们把手中的二胡、竹板、手风琴、小提琴当作武器,不畏艰险、不惧牺牲,哪里有战士,哪里就会出现她们的身影。行军路上,她们跑前跑后,为战士们鼓劲:
  打竹板,往前看,前方美丽风景线;
  不怕死,不畏难,志愿军是英雄汉;
  爆破筒,三尺长,送给鬼子当干粮;
  轰不垮,炸不断,咱们钢铁运输线……
  她们自己创作,自编自演的节目深受战士们的欢迎,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军心。战士们称她们是“战地百灵”“战地夜莺”“红蝴蝶”(因辫梢上扎着红绸子,看起来像蝴蝶在飞)。
  她们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真实版的“王芳”,是朝鲜战场上最美丽的“战地之花”。
  31师文工队的女兵大都是从四川参军的,不少是大家闺秀和富家小姐,文化程度也高。她们具有“川妹子”的共同特点:热情、直爽、泼辣、能干。
  耿玉兰年轻时身材修长,说话快人快语。她的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是铁道部总工程师。50年代初,她父亲作为援外专家被派往越南河内帮助修建铁路。一年后因操劳过度,不幸突发心梗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7岁,被追认为烈士、中共党员。越南时任总理范文同亲自参加了她父亲的葬礼。
  钟平均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她参军时,只有14岁,她的父亲是重庆著名的树人中学的教师,在文工隊里属于出身好的。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是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1951年3月,钟平均跟随部队入朝参战。当时第一批跨过鸭绿江的文工团员中,只有8名女文工团员,其中她的年龄最小。在此之前,她对战争的印象都是从电影和书本上得来的,但一踏上朝鲜的土地,战争就如此残酷而又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那是第5次战役第二阶段,31师文工队跟随师机关向敌纵深穿插,在涉水过江时,身材瘦小的钟平均一下子被水浪冲倒,没来得及呼叫就呛了几口水,眼看要沉下去了,多亏旁边的一位男兵把她拉起来……
  还有一次,他们正在前沿阵地为战士们演出。突然,一架敌机俯冲了下来。“轰”的一声,一颗汽油弹落在了她的不远处。她立即卧倒在地,感觉右腿失去了知觉。但此时她一点不敢动,怕暴露目标会引来敌人更猛烈的轰炸。汽油弹呼呼地燃烧着,火舌舔着她的脚底板,她咬着牙,忍着剧烈的疼痛。眼看火苗就要烧到她了,这时,一名战友高声叫道:“小钟,不要怕!”说着,这名战友爬了过来,帮着她一点一点地挪离了危险地带……
  这是她在朝鲜战场上最危险的一次经历。
  1952年10月下旬,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进入到了最残酷的阶段。坚守在上甘岭高地的15军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前沿阵地多个失守,有的连队被打得一个人不剩。15军军长秦基伟心急如焚之下拨通了三兵团首长的电话,请求火速派部队来支援。12军首任军长,时任三兵团代司令员的王近山(开国中将、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放下电话,迅速思考了一下,当即做出他军旅生涯最后一战的决定,即刻派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老部队12军(原二野六纵)开赴五圣山,同时命令他的老部下,骁勇善战的12军副军长李德生担任上甘岭前线总指挥,统一协调参战的12军和15军。   此时的31师,刚刚在中线金城地区打了一年多的防御战,正在返回谷山休整的路上,忽然接到李德生副军长的命令,令其火速开赴上甘岭增援15军。军令如山!由于师长赵蓝田刚调走,新任师长吴忠还未到任,31师在政委刘瑄(后任12军副政委,开国少将)、副师长李长林(全国战斗英雄,后任12军副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的带领下,立即调转方向,日夜兼程赶赴上甘岭,接替了15军45师的阵地——位于上甘岭主峰的597.9高地。
  31师的主力团91团(1968年改为106团)在团长李长生、副团长兼参谋长赵金来的率领下,坚守阵地20多天,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使597.9高地岿然不动,牢牢地控制在我军手里,从而,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关键的一步。
  91团发扬红军团的光荣传统,英勇顽强、苦战巧战,涌现出全军著名的“孤胆英雄”胡修道(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特等功臣朱有光烈士、特等功臣王万华烈士(名字被刻在上甘岭的石壁上,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著名作家杨朔在《金星英雄》中讴歌了以胡修道为代表的志愿军英烈。他说:“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的每条战线上,我们都有无数个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
  在上甘岭战役进行到白热化阶段,为了鼓舞前线官兵的斗志,师首长特意安排文工队到前沿阵地慰问演出。于是,在寸草不生、硝烟弥漫的上甘岭上,战士们欣喜地发现一支活跃着的战地文工队。他们不仅带来了师首长的问候,带来了祖国慰问团的慰问信、慰问品,而且深入前沿阵地收集素材,创作节目,把战斗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编成快板、数来宝、对口词、小合唱等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给激战正酣的战士们送去鼓舞斗志的精神食粮!
  耿玉兰和钟平均都是第一批开赴上甘岭的文艺小分队成员,她们为自己能亲自到上甘岭第一线而感到荣幸和自豪。从文工队的驻地到上甘岭有20多公里的山路,途中要穿越3道敌炮重点封锁线,随时都有负伤牺牲的可能,但她们一点也不害怕,她们已经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文艺战士。
  两位阿姨回忆道:当她们历经艰险,风尘仆仆地爬上五圣山最高点597.9高地时,只见整个山头光秃秃的焦黑一片,没有一棵树,一根草!美军扔下的汽油弹还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遍地都是弹壳碎片,足有几十厘米厚,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坑。
  文工队队员们深入到狭窄的坑道里为战士们演出,最近的坑道距敌人只有几十米,能听到美军的讲话声,在太阳光的反射下,可以看到美军的钢盔在闪闪发亮……
  她们为指战员们演唱了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王大妈要和平》《歌唱二郎山》《慰问志愿军小唱》以及自编的快板书《神勇炮兵把敌歼》《八连四班打得好》等。歌声、炮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支支战地交响曲,久久地回荡在上甘岭上空……
  为了让每一位战士都能看到节目,她们跑遍了前沿阵地的每一条坑道,哪怕只有一两个战士也要为他们演出。有的猫耳洞太小,直不起腰,她們就跪在地上为战士们演唱。嗓子哑了,腿跪麻了,仍然坚持不下火线。
  战士们感动地说:“你们别演节目了,就凭你们这么小的女同志都能到前沿阵地来,我们见到你们就已经格外高兴了。请回去转告首长,让他们放心。有我们守在这里,敌人就打不过来!”
  11月底,上甘岭战役在12军和15军指战员的英勇拼搏下,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2月初,31师文工队根据师首长的指示,选派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到15军45师和29师进行慰问演出。耿玉兰、钟平均和战友们深入连队,采访英雄模范事迹,现编现演,把15军在战斗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事迹搬到了舞台上,受到15军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演出结束后,秦基伟军长接见了31师文工队并号召15军文工团的同志向他们学习。
  钟平均虽然在文工队是年纪最小的,却是队里的多面手,不仅歌唱得好,舞跳得好,而且能演小话剧、小歌剧。她和队里的男演员任红举(著名军旅音乐家)主演的小歌舞《侦察排》曾演遍全师各连队,还代表12军参加了志愿军总部的文艺汇演,并获了奖。为此她荣立了三等功。
  耿玉兰和钟平均不仅是舞台上的好搭档,生活中也是好姐妹。钟平均刚到朝鲜时,不太会梳辫子,耿玉兰像大姐姐一样帮她梳头,扎辫子。每逢去扛粮食,耿玉兰也都留她在家,自己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来回几十里扛几十斤重的粮食……
  她俩在战火中结下的纯真友谊一直延续了60多年,至今她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鸭江水红战旗歌,铁师东去木兰多。
  金城风雪谷山雨,上甘岭前小白鸽。
  素手冰河洗血衣,炒面拌雪苦也乐。
  最是难忘苏谷夜,杜鹃啼血染山河。
  以上这几行诗引自31师女文工队员余琳所创作的《致女战友》,真实地反映了她们的战斗生活。
  生命因此而美丽
  但是,战争与死亡总是如影随形,死神往往会在霎那间降临。就在一次去部队演出的途中,她们遭遇到敌炮的轰炸,伤亡惨重,这也是她们第一次切身体验到战争的残酷!
  那是1951年初冬的一天,她们到师部所在地银店洞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已是深夜,她们要返回文工队驻地一个叫苏谷的小山村。当走到村口的小溪边,正踩着石头过河时,突然,夜空中闪过一道火光,一排炮弹打来,伴随着三声巨响,弹片像冰雹一样从天而降!顿时,天崩地裂,水石飞溅……文工队队员们倒在了冰冷的河水中。
  在敌人的这次偷袭中,总共只有几十人的师文工队就牺牲了3人,受伤8人!而几个月后,在敌机的另一次轰炸中,军文工团又牺牲了7名队员。
  三千里锦绣江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了志愿军将士的鲜血!为了打击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我志愿军有近20万烈士在这片土地上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我父亲的战友、搭档,12军最优秀的团政委——34师101团政委臧克力(诗人臧克家的胞弟)就牺牲在第5次战役中,连遗体都没有找到。   2015年夏天,我利用去沈阳出差的机会专门去北陵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看门的大叔问我:“大热天的为什么来这里?”
  “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志愿军,他们的战友就葬在这里。”
  可我在镌刻着烈士名字的几面黑色大理石墙上找了半天,竟没有找到臧克力叔叔的名字!问了陪同的管理人员,她也说不出所以然……朝鲜战场仅父亲所在的部队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就伤亡4500人!小时候听说每当部队放映《上甘岭》电影,老军长王近山、李德生、肖永银看不到一半就含着眼泪中途退场;在家里,每当父亲谈到他的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警卫员、马夫时也神情肃然。
  那时,我不理解他们的反应,如今,我理解了父辈们,他们的心里放不下那些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年轻生命,忘不了那血与火交织、惨烈悲壮的战争场景!那是他们心里永远的痛,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朝鲜战场,文工团员与文化教员、机要员、医务工作者等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牺牲的比例也更高。在朝鲜3年多的时间,12军文工团和3个师文工队就伤亡上百人,为此,军首长授予他们“战斗的文工团”荣誉称号。
  在牺牲的烈士中,有一位叫戴儒品的文工队员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我在采访耿玉兰和钟平均阿姨时,她们多次提到“戴儒品”这个名字。开始,我并没有在意,以为她就是千千万万个志愿军女兵中的一员,青春、热情、勇敢……但当我深入接触到她的事迹后,我被深深感动了!
  戴儒品是31师优秀的女文工团员。她出生于重庆市郊一户殷实人家,从她的名字“儒品”即可看出其家学渊源。戴儒品在家中排行老四,从小就爱唱爱跳,学习成绩在班上年年名列前茅,十里八乡都知道戴家有个聪明活泼的女儿。中学毕业后,戴儒品考上了重庆女师音乐系,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据她的中学同学、军文工团二队的那凤鸣回忆,在中学时戴儒品就是学校的活跃人物,她追求进步,热心于社团活动,是同学眼中的“班花”“校花”。难怪在采访过程中凡是见过她的阿姨都对我说起,她长得如何标致:高鼻梁、大眼睛,身材匀称,皮肤白里透红……
  戴儒品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人缘极好,属于那种善解人意,特别有亲和力的女孩。行军路上她总是跑前跑后,帮助体力不支,落在后面的同志扛铁锹,背干粮;在寒冷的夜晚,她像大姐姐一样,帮战友们挑血泡、补衣服、盖被子;遇上出公差她总是抢着去,和男同志一起扛粮、砍柴……
  無论环境多么艰苦,战友们都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只要和她在一起,就会被她那乐观、开朗的青春朝气所感染。在战友们的眼里,她是个外表和心灵都美丽的姑娘,就像圣女贞德一样勇敢,像丹娘卓娅一样坚强。
  据说,文工队里的男兵们当年开玩笑时,都说自己在和戴儒品谈恋爱,可见她在他们眼里的魅力。其实,戴儒品牺牲前已经有了意中人,也是一名志愿军军官。如果没有战争,她原本可以享有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可以实现她少女时代的抱负,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而这一切都在她19岁的花季戛然而止……
  在同志们眼里,戴儒品颇有音乐天赋,她的嗓音圆润甜美,歌唱得特别好。每次下部队演出不唱上五六首歌都下不了台,尤其是她演唱的《王大妈要和平》,深受战士们的喜爱。可谁也没想到她走得竟会是那么匆忙!她和战友们一起演出,一起跳舞,回来的路上猝然就倒下了!没有一声告别,没有一句留言……而那天晚上她演的小歌剧《枣红马》,从此成为绝唱!
  钟平均的老伴肖丹,当年也是31师文工队的创作员,他和战友任红举一起亲自参与了寻找、掩埋烈士的全过程。据肖丹回忆,那天深夜,当他和任红举在河边找到3位烈士的遗体时,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一个被拦腰炸断,一个手臂炸飞了,而戴儒品全身被炸得体无完肤,只有两条沾满血迹的长辫子挂在河边的树梢上随风摇曳……
  看到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战友牺牲得如此壮烈,同志们悲痛万分,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往日充满笑声、歌声的苏谷山村陷入了一片寂静,一连几天,炊事班烧好的饭没人去吃,许多人彻夜不眠……
  师政治部主任李宝奇和参谋长林有声亲自到文工队看望并安慰大家,表扬他们是“打不垮、炸不烂的文工队”,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化悲痛为力量,为烈士报仇。
  追悼会上,乐队奏起了苏联歌曲《光荣牺牲》:
  感受不自由莫大痛苦
  你牺牲了光荣的生命
  在我们艰苦的斗争中
  你英勇地抛弃头颅
  英勇
  你英勇地抛弃头颅……
  青山翠柏埋忠骨,烈士英魂撼九天!烈士为祖国而战,虽死犹生!
  为国捐躯敢牺牲,巾帼英气贯长虹!戴儒品和千千万万个志愿军烈士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抵御了侵略者的入侵,用他们的热血浇灌了金达莱花盛开的土地,他们的生命因此而获得永生!
  人生因此而无憾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永垂不朽。”
  经过3年朝鲜战场严峻的考验,耿玉兰和钟平均从幼稚单纯的女学生成长为意志坚定、英姿飒爽的战地文艺工作者。
  如今,虽然她们已80多岁了,但和她们在一起交谈,我觉得她们的心态依然年轻,思维依然活跃,能强烈感受到她们身上所具有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结。
  在采访时我问阿姨们:“战争带给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她们回答:“战争带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心态变得豁达了,能以乐观的态度,微笑地面对不如意的生活而毫无怨言。”
  “比起那些将青春永远留在朝鲜的战友,我们现在活着是多么幸福。”钟平均拿出她保留的戴儒品生前唯一的照片,凝视许久,动情地说。
  在徐州12军干休所耿玉兰家,耿阿姨腰板挺直,声音洪亮,一点也不像80多岁的老人。她说,是战争使她变得乐观坚强、荣辱不惊,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磨难都能坦然面对!
  钟平均在几年前写给耿阿姨的信中,回顾了她们无悔的青春岁月,她写道:
  耿大姐:你还记得我们当年在五圣山炮阵地演唱时的情景吗?……在朝鲜的日子好像还在眼前,每个阶段的事情都历历在目,现在想起来真有说不完的话。
  还记得我们宿营在靠铁路的那晚,飞机不断地轰炸,我们四人(刘祖华、尚琦、你、我)在一起说:“我们要当烈士呢!”但是,大家不是悲观的语气,而是一种乐观、无畏的语调在说着、笑着,我们多么单纯可爱。
  每次遇到紧要关头,我们没有哭,没有惊恐。
  我们确实经受了残酷战斗的考验,我们一生中没有任何遗憾……照片是重新加印的,看看我们年轻时的风采,也有青春和美丽。
  钟阿姨的信真实地反映了她们那代女兵的心路历程。她们的人生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却不失精彩!因为她们用生命书写忠诚,用青春诠释勇敢,用热血浇灌自由,用平凡谱写传奇!
  在当今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却愈显贫乏的社会转型时期,兵妈妈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名利的淡泊,显得尤为可贵!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回首一路走过的脚印,她们无悔无憾!因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她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毫不畏惧地奔赴血与火的战场,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军队。她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个光荣称号。她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女性,她们的功勋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2000年10月,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日子里,著名军旅作家魏巍曾为31师文工队题词:“战地的金达莱是美丽的。”
  (本刊节选)
  〔本刊责任编辑 吴 俊〕
  〔原载上海人民出版社《兵妈妈》〕
其他文献
一个  珍藏青春秘密的角落  锁着密密麻麻沾满泪痕的心事  锁着那最初的爱与忧伤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  总有一棵绿芽  从小小的锁孔  偷偷地,探出头来  把你的故事  跟季节连在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