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猪倌”乃我时代之先锋

来源 :大众商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四轮面试、多次实操考核,35人从1500多名硕士研究生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最后33人与天地食品集团签下确认书,获年薪高达8~10万元“猪肉佬”职位。他们其中有不少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专业涵盖企业管理、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等……
  
  这 本来不是个什么新闻。一些名校的硕士,非常幸运地拿到了起薪很高的工作。如果此事发生在美国,没有人会在意。名校的学生起薪总是高嘛。而且,这么高的起 薪,会进入大学的数据库,在有关媒体的研究院排名中,这些数值会提升本校的地位,即使是哈佛耶鲁,对此也求之不得。我相信,哈佛耶鲁毕业生从事类似行业的 绝不是没有。但在美国肯定成不了新闻。
  在中国,这件事情则成了爆炸性的新闻热点。“教育产业化终于培养出了硕士猪倌”这类的议论成为时尚。我读到篇有名的大学教授写的评论,其中居然有这样的词句:“毫无疑问,在专业进取中得到财富,这是每个硕士的理想状态,但高校盲目扩招、经济危机和社会就业形势已不可能让所有硕士进入理想状态,就专业对口而言,硕士供过于求,生存状态的严峻造就了‘逼良为娼’的环境。。。。有人振振有词道:人才由市场来决定,这没有错,但还应看到:市场也可以毁掉人才。他们原本可在相对专业对口的部门发挥专业特长,但被高薪所诱而放弃专业,这不是社会的福音,市场环境和个人境界都要为此负责。”
  很清楚,这位教授几乎要叫这些硕士妓女了,只是他在说这些人成为妓女乃制度和社会之过也,个人虽然有责任,但不能担负全部责任。毕竟妓女也要生活嘛!我再仔细一读新闻,很明显,招人的天地食品集团是 在物色未来的管理人员,看照片上那些硕士生如饥似渴地听企业负责人讲解猪肉知识时,我心里还挺感动,觉得这些年轻人确实是一副有出息的样子。想想看,在如 今食品安全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的时代,一个食品公司希望科学管理、高薪招募些受了良好教育的新员工,这难道不是在回应时代的挑战吗?硕士生们能够肩负如此 重大的使命,岂不应任重道远吗?再想想,一个企业应该怎么招募和培养人才呢?是应该把刚毕业的研究生招去当厂长秘书、以后可以顺利成为厂长助理甚至厂长 呢?还是应该把他们送到最基层、在生产的第一线锻炼、靠自己的本事一步一个脚印地爬上管理层呢?象沃尔玛等有名的连锁店,其最高层的经理甚至CEO中,不 就有许多是从最底层奋斗出来的吗?过去日本的文科大学毕业生竞争最凶的一个工作就是报纸的记者。按传统的规矩,报社招来这些大学生,先让他们到街上卖报送 报,在这种现在已经归非法移民的工作中,他们风霜雨雪地和读者直接打交道,然后再谈办报的事情。硕士生怎么了?难道一定要八抬大轿抬到豪华办公室里供起 来,才算人尽其才了吗?
  在我看来,这些敢为天下先的硕士生们,比对他们指手画脚、自作聪明的那些长者要有志气、有远见得多。什么叫专业对口?什么叫“在专业进取中得到财富”才是正途?什么叫“市场也可以毁掉人才”? 这些都是在计划经济中长大的一代的老脑筋。专业是什么?专业不过是一些人计划出来的。市场不会跟着这些人的计划走。一个有能力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必须有 应付市场变化、调整人生战略的基本能力。在我执教的波士顿的一所小大学,一位学新闻的学生毕业后没有进报社,而是跑去“搞钱”,结果成了美国银行的 CEO,现在拿着钱回来捐款了。这究竟是“逼良为娼”的生存状态所致呢,还是“市场毁掉人才”呢?如果连学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的硕士当猪肉佬都算不务正业,那么世界上还有几个正业?
  我既不了解招募猪 肉佬的食品公司,也不了解这些应聘的学生。不过,至少从报道上看,多少能感觉到中国的企业从用人到管理上正在向国际跨国公司的高水平靠拢,更加科学化、理 性化。而这些大学生,也似乎脱去了过去士大夫那种穷酸相,以健康的心态走进现代社会。反而是为他们师长的老一辈,死抱着计划经济的旧意识形态不放。想想 看,把硕士卖肉比作“逼良为娼” 的教授,教出的学生又会是怎么样呢?难怪《经济学人》两年前报道,中国的大学无法培养出世界级企业需要的中层白领,乃至在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各 驻华跨国公司几十万年薪的中层白领职位严重空缺,甚至妨碍了这些公司在中国的扩张。如果我们的教授和学生仍死抱着“专业对口”的教育理想不放,这些职位还 会空缺下去。我看,那些在大学里教书的人,与其抱怨这个“逼良为娼”的世道,倒不如向这个世道好好学习。只要你吃猪肉,猪肉佬就是个体面的职业,而且作好了很不容易,需要千锤百炼的经验和训练,最后的成功者,也许对社会比你这位在大学里教书的“后座司机”更有价值。
  古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要向这些签约的猪肉佬硕士生们致意。他们是大胆挑战传统的一代,他们有勇气告别自己那些“百无一用”的师长,立志做个有用的人。这不仅是个人发达的开始,也是建设一个良好社会的开始。
其他文献
近日,在央行作出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后,在成都经营拉闸门窗生意的姚安全也和房地产大鳄们一样,长出了口气。“我跟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姚安全说,如果房地产商的日子难过,他的拉闸门窗生意也会“很秋”。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姚安全的销售业绩大幅跳水逾40%,月营业额降低至20万元左右。不过,即便这样,他也能每月稳赚几万元。    百万富翁原是锅盔小贩    事实上,退回去三年,才
期刊
什么是个性,要的就是与众不同!当打火机满天飞,人人都在用ZIPPO的时候,原来的个性和时尚就变成了平庸和无趣。当大家都在玩时,这个东西往往就不再好玩了。是的,当人手一个ZIPPO时,拿着火柴的你就成了一种潮流。  虽然离圣诞节还有一段时间,但很多的商家已经开始为圣诞开始了准备,每到圣诞节人们就会想到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但现在,尤其是杭州,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大男孩——沈子凯,纯真
期刊
林丽,去年才涉足个人电子商务,属于一个菜鸟级“掌柜”,但她已经通过互联网结识了不少同行朋友。他们在淘宝、易趣、拍拍等几大网购平台上同时经营 店铺,并通过网络自主成立的专门的卖家圈子互相鼓励和交流“生意经”。作为江西电子商务崛起的参与者,林丽们的生意已成为职业网络卖家的典型。     “零成本”开店     “网上的衣服比商店要便宜许多,这是由进货渠道决定的。”林丽大学毕业后2年就辞职自己当起老板。
期刊
刘德华,一个艺人,创业理财,争得惊人财富。说明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付出,而且要经过艰难的磨练,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就是这个道理吧!   ●早在1997年,华仔个唱酬劳已经高达150万一场,如今更是翻番,每场达到300万。  ●2003年拍《无间道》时,片酬是2700万港元。而到《无间道3》,他的片酬已涨到3600万元。到现在一直维持这个价格。  ●刘德华广告收入长期比较稳定,代言酬
期刊
最近,当其他同学忙着投简历、考研时,21岁的邵立成却专注于自己的“地瓜账”。邵立成是山东经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5级的学生,多次求职无果,索性 开起小店卖起烤地瓜。昨天上午,记者见到邵立成时,他刚从学校里送完“外卖”回到店里。“小店开业3周,收益已超过我的期望值。”邵立成说    要找工作时“危机”来了    升入大四后,邵立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今年5月到10月,他没少通过招聘会和网络投简历
期刊
朱元璋(1328-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率兵出
期刊
从我国目前家居墙面装饰材料看,墙面漆(乳胶漆)和壁纸仍为主导产品。壁 纸以其典雅、华贵的装饰效果,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据有关部门统计,壁纸每年的工程用量在我国的大城市有2000万米的份额,在乡镇有1000万的份 额,市场容量在100亿元以上,但壁纸在使用过程中,让人们又爱又担忧,喜爱它质地、喜爱它的花色、造型,而更多的是担忧它昂贵的价格,开裂的接 缝、有毒的粘胶、无法擦洗的污染….这种种的麻烦
期刊
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真是如此,一个初中没毕业、砖厂做苦力,说话结巴,还会流口水,说话时,腿紧张裤子直抖动,年龄才17岁的“乡巴佬”,居然成为业务推销高手,简直不可思议,就让我来说说他的成功历程吧!    一个最让我骄傲的人这个人很有意思,是在北京公司的时候进公司的,他的姐姐是我们当时北京公司的主力,后来也介绍他来公司上班了。  就 以L代替他吧。 L是连初中都没有上完就毕业了的“青年
期刊
QQ诞生砸在手里的产品    “从没想过一定要开公司当老板,我们几个同学只是想有个机会去发挥所长,最好有点儿小回报,仅此而已。”  “不能否认,很多事情都离不开运气。”在回忆创业历程时,马化腾并没有首先说起技术或者创意,而是开玩笑似的谈起了自己的幸运。“从没想过一定要开公司当老板,我们几个同学只是想有个机会去发挥所长,最好有一点小回报,仅此而已。”  1998年,马化腾和几个同学成立了自己的软件公
期刊
他23岁赚到首个100万33岁做到了汽车用品老板。  33岁,有的人还在寻觅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却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王汉荣就是后者。  28岁,他完成了从0到10000000的跨越,吃了深圳汽车用品超市的螃蟹,在宝安开设了当时全市最大的汽车用品中心,大到汽车轮胎、汽车音响,小到防滑垫、汽车香水等上万种汽车用品像普通超市一样敞开摆设、明码标价、自选销售,令消费者耳目一新。  23岁,他利用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