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新时期要充分展示出新作为、新担当,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现阶段在协同育人思想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以教育管理路径的差异性构建为基础,全力调整教学方式,在创新驱动的原则下,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由此,重点分析协同育人思想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的差异性。
[关 键 词] 协同育人思想;高校教育管理;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200-02
一、协同育人思想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的差异化原因
(一)高校管理现状不符合新时代人才要求
人才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需要按照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差异性的培养要求,精细化、多样化浇灌,才能满足教育供求需要。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调整现有管理方式是应有之义。但是,纵观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现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法制化不足、管理队伍竞争力偏低等问题始终存在,严重阻碍了教育理念的实践执行。比如部分高校仍将成绩作为教学评估标准,一些高校的教學集中在发表论文和申请项目上,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学到日后就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但是部分高校的依法治校意识仍不足,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和教师,其设置的内部管理错误、制度并不合理,在执行中会损害教师与学生的利益。
此外,在管理体制上,部分高校仍行政大于学术,强调上下行政级别的管理与服从,学生、教师与高校行政部门之间仅仅是控制与主导的关系,学生和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高校日常教育管理中,缺乏成熟、有力的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高校教育管理效果、实效性不足。
(二)协同育人理念应用匮乏,高校教育管理价值备受制约
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教学实践需求是目前各类高校、各专业日常教学的通病。在此种教学理念下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容易眼高手低。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操作,学生很难按照建构主义理论,逐步完成对知识、技能的内化,很多高校虽然看似重视实践,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但是所谓的“提供”也仅仅是学生有寒暑假实习的机会,而不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就能动手实践操作,通过操作对比、思考自己知识习得的不足,并通过自我完善、再实践来循环检测实践结果。思维本身是一个“了解-认识-理解-(实践检测)思考-发现不足-完善/应对-再实践-认识-理解-……”的过程,学校只能提供假期实践,且大多集中在临毕业的学生群体中,同样会导致学生即便假期实践检测发现自己存在不足,也没有时间、可能性在学校重修、重补自己知识或技能的不足了,毕竟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是以共性、提纲挈领的指导为主的,而不是因材施教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
二、协同育人思想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差异化的思路
(一)厘清高校教育管理整体定位
高校在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前,要顺时而为、审时度势,按照与时俱进和人本位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融合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及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高校教育管理路径的差异化探索和创新,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现阶段我国教育重点研究的是教育方向、教育内容、教育定位,在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探索差异化路径并进行教育管理创新,就务必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教育管理偏于机械化和行政化的问题,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法制化不足、管理队伍竞争力偏低等问题可作为切入点。高校对协同育人思想认识不足、对人才供需要求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同样要在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对。
(二)以需为先调整管理方式与内容
习近平同志提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按照此思想,高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就要切实调查和精准捕捉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当前我国以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为主,这意味着高校要做好对此战略的前瞻性对接。比如在教育管理中,调研和尊重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将行政大于一切的管理定位调整为学术大于一切,在协同共育的机制下,高校要健全各方的监督与服务输送平台与机制,努力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潜能,完成教学管理的柔性化、人性化改革,发挥学者治校、教授治校的优势,形成治学术、治学风、治教学、治学科的“四治”局面。
三、协同育人思想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差异化构建方式
(一)发挥联合育人优势,优化教育管理培养模式
在协同育人教育理念下,高校要进一步探索并创新教育管理路径,就需要从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入手,如明确认识到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并非是书呆子、空架子,而是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所以在教育管理中,要按照学校现有实力和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差异化教育管理的方式,而并非以管理禁锢学生和教师创新发展。
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需求是存在差异性的,学校可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在学生报考和选择专业之前,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学校、专业、未来就业方向的介绍,在学生入校后,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此种专业,要倡导、鼓励、支持学生及时更换专业,而不是盲目学习、倦于学习、毕业等于失业。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的特色和自己是否与之适配,在入学阶段,有条件的高校除必要的军训外,还可以为学生安排入学实践体验,如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参观、动手操作(偏于理工科)尝试的机会。在大一阶段,学校可联合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的实践平台,并支持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平台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岗位要求,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践和学习。 在大二、大三阶段,高校可为教师提供适当跟进企业项目的机会,如观摩企业项目开展方式,模拟参与项目设计、开发、投标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方式,定期邀请企业优秀专业人才和管理者提供网络远程教学等可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常态模式。对于准毕业生,学校可发挥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项目投标的机会,在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期间,教师可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有创业意识和需求的学生,教师要侧重创业技能、意识、能力、条件等方面的培养。
按照以上操作方式,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就能顺利打通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渠道,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能更为全面地学习、自我管理等,继而有效地形成产学研三路连接。
(二)堅持以人为本理念,转换教育管理角色机制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思想、手段、方法、技巧需要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很难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同步,尤其是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在不断调查和捕捉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和机制、体制等的调整,相比学生需求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要遵从动态性、灵活性的原则,将学校管理转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将约束改为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成才。
因此,高校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关注学生在交友、就业、心理、生活、学习、实习等多方面的行为趋势和需求变化,通过新媒体渠道主动听取并多方了解大学生的观点与意见,按照因材施教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尊重并顺应大学生自学成才、终身教育的内在需求,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管理思维,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引导方式和技巧。坚持以问题作为导向,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成长选择方案、更多信息、更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空间,可作为高校强化教育管理服务本质的基础。高校要将教育定位落实在服务与教育管理创新方面,既侧重学生学习需求,又兼顾学生心理疏导和调试要求,还能为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要求提供针对性的培养路径,如此设置的高校教育管理路径才是契合学生成长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才能保障高校教育管理路径是不趋同的。
参考文献:
[1]肖娅云.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索[J].财富时代,2021(3):80-81.
[2]许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28-30.
[3]段翠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76-77.
[4]侯振远.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7):46-48.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协同育人思想;高校教育管理;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200-02
一、协同育人思想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的差异化原因
(一)高校管理现状不符合新时代人才要求
人才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需要按照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差异性的培养要求,精细化、多样化浇灌,才能满足教育供求需要。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调整现有管理方式是应有之义。但是,纵观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现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法制化不足、管理队伍竞争力偏低等问题始终存在,严重阻碍了教育理念的实践执行。比如部分高校仍将成绩作为教学评估标准,一些高校的教學集中在发表论文和申请项目上,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学到日后就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但是部分高校的依法治校意识仍不足,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和教师,其设置的内部管理错误、制度并不合理,在执行中会损害教师与学生的利益。
此外,在管理体制上,部分高校仍行政大于学术,强调上下行政级别的管理与服从,学生、教师与高校行政部门之间仅仅是控制与主导的关系,学生和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高校日常教育管理中,缺乏成熟、有力的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高校教育管理效果、实效性不足。
(二)协同育人理念应用匮乏,高校教育管理价值备受制约
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教学实践需求是目前各类高校、各专业日常教学的通病。在此种教学理念下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容易眼高手低。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操作,学生很难按照建构主义理论,逐步完成对知识、技能的内化,很多高校虽然看似重视实践,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但是所谓的“提供”也仅仅是学生有寒暑假实习的机会,而不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就能动手实践操作,通过操作对比、思考自己知识习得的不足,并通过自我完善、再实践来循环检测实践结果。思维本身是一个“了解-认识-理解-(实践检测)思考-发现不足-完善/应对-再实践-认识-理解-……”的过程,学校只能提供假期实践,且大多集中在临毕业的学生群体中,同样会导致学生即便假期实践检测发现自己存在不足,也没有时间、可能性在学校重修、重补自己知识或技能的不足了,毕竟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是以共性、提纲挈领的指导为主的,而不是因材施教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
二、协同育人思想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差异化的思路
(一)厘清高校教育管理整体定位
高校在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前,要顺时而为、审时度势,按照与时俱进和人本位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融合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及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高校教育管理路径的差异化探索和创新,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现阶段我国教育重点研究的是教育方向、教育内容、教育定位,在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探索差异化路径并进行教育管理创新,就务必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教育管理偏于机械化和行政化的问题,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法制化不足、管理队伍竞争力偏低等问题可作为切入点。高校对协同育人思想认识不足、对人才供需要求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同样要在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对。
(二)以需为先调整管理方式与内容
习近平同志提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按照此思想,高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就要切实调查和精准捕捉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当前我国以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为主,这意味着高校要做好对此战略的前瞻性对接。比如在教育管理中,调研和尊重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将行政大于一切的管理定位调整为学术大于一切,在协同共育的机制下,高校要健全各方的监督与服务输送平台与机制,努力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潜能,完成教学管理的柔性化、人性化改革,发挥学者治校、教授治校的优势,形成治学术、治学风、治教学、治学科的“四治”局面。
三、协同育人思想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差异化构建方式
(一)发挥联合育人优势,优化教育管理培养模式
在协同育人教育理念下,高校要进一步探索并创新教育管理路径,就需要从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入手,如明确认识到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并非是书呆子、空架子,而是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所以在教育管理中,要按照学校现有实力和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差异化教育管理的方式,而并非以管理禁锢学生和教师创新发展。
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需求是存在差异性的,学校可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在学生报考和选择专业之前,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学校、专业、未来就业方向的介绍,在学生入校后,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此种专业,要倡导、鼓励、支持学生及时更换专业,而不是盲目学习、倦于学习、毕业等于失业。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的特色和自己是否与之适配,在入学阶段,有条件的高校除必要的军训外,还可以为学生安排入学实践体验,如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参观、动手操作(偏于理工科)尝试的机会。在大一阶段,学校可联合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的实践平台,并支持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平台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岗位要求,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践和学习。 在大二、大三阶段,高校可为教师提供适当跟进企业项目的机会,如观摩企业项目开展方式,模拟参与项目设计、开发、投标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方式,定期邀请企业优秀专业人才和管理者提供网络远程教学等可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常态模式。对于准毕业生,学校可发挥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项目投标的机会,在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期间,教师可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有创业意识和需求的学生,教师要侧重创业技能、意识、能力、条件等方面的培养。
按照以上操作方式,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就能顺利打通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渠道,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能更为全面地学习、自我管理等,继而有效地形成产学研三路连接。
(二)堅持以人为本理念,转换教育管理角色机制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思想、手段、方法、技巧需要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很难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同步,尤其是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在不断调查和捕捉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和机制、体制等的调整,相比学生需求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要遵从动态性、灵活性的原则,将学校管理转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将约束改为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成才。
因此,高校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关注学生在交友、就业、心理、生活、学习、实习等多方面的行为趋势和需求变化,通过新媒体渠道主动听取并多方了解大学生的观点与意见,按照因材施教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尊重并顺应大学生自学成才、终身教育的内在需求,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管理思维,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引导方式和技巧。坚持以问题作为导向,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成长选择方案、更多信息、更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空间,可作为高校强化教育管理服务本质的基础。高校要将教育定位落实在服务与教育管理创新方面,既侧重学生学习需求,又兼顾学生心理疏导和调试要求,还能为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要求提供针对性的培养路径,如此设置的高校教育管理路径才是契合学生成长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才能保障高校教育管理路径是不趋同的。
参考文献:
[1]肖娅云.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索[J].财富时代,2021(3):80-81.
[2]许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28-30.
[3]段翠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76-77.
[4]侯振远.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7):46-4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