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有个狠心的处长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小传 周宇,重庆云阳市人,1964年1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本科学历,上校军衔,先后历任战士、排长,基地组织处干事、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现任第二炮兵某团政治委员。先后被第二炮兵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政治机关干部。
  
  按常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基层连队调到军级机关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大好事,应该高兴才对。然而当年我由连队副连长调到基地组织处任干事后,却一连好长时间打不起精神来。倒不是工作条件不好,而是因为我摊上一个狠心的处长,他整天没笑脸不说,在人情世故上更是不近人情。
  那是1998年11月,基地机关看我平时还在报纸杂志上发点稿子,文字功底不错,就将我这个通信连的副连长调到了组织处。当时,不少战友还开玩笑,说我是乌鸦变成了凤凰,很是羡慕。可刚过一个多月,办公室的椅子都还没坐热,处长就将一摞文稿“啪”的一声放到我桌上,干巴巴地说:“今年是基地成立25周年,司令员的大会发言稿由你写。这是相关资料和有关要求,资料不够还可以到保密室去找,一个月交初稿!”然后,头也没回地就走了。
  当时,我只感觉脑袋“嗡”的一声蒙了,豆大汗珠随之噼里啪啦地往下掉。“论资历,比我老的多得很;论能力,我是刚到机关的新手。这么大的一个材料,怎么能让我一个新手干呢?这不是存心找我的茬儿嘛!”理是这么个理儿,我的牢骚也合逻辑,但这毕竟是处长交的任务,一个新干事又怎么能推辞呢?想到这儿,心里虽然有老大不愿意,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上了。于是,我就开始把处长给的资料一本一本地看。
  可是,等我花了一天时间把一大摞材料翻了个遍后,心里还是乱得像麻似的,而且头绪越理越乱。正当我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时,我猛然想到,处里不是有那么多高手吗,不敢问处长难道我还不能请教请教他们?于是,我就尽量拿出学生般的尊敬,去请教自认为很不错的干事。没想到,不请教不要紧,一请教来真让我气不打一处来。那位干事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你还是别想这个招了,处长早有规定,交给谁独立完成的材料,除了处长都不准别人插手!”“这哪是处长啊,简直是没有人情味!”我当着那位干事的面就甩了一句不好听的话,回到了办公室。
  当时,我真想打起背包走人。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啃这块硬骨头。
  第二天,我就来到保密室借阅基地组建以来的有关部队建设的相关资料。由于有保密规定,我只能在保密室外面的一个办公室,借10本还10本,一边看一边记。最后,光与报告有关的资料和文件,我就整整看了11天,笔记记了厚厚一本。
  后来,我花3天绞尽脑汁终于拟好了提纲。在我看来,那份提纲应该是把我的那点“水”都榨干了。那天,我把提纲送到处长那儿审阅,心里七上八下的。结果,正如我紧张的,处长看完提纲后头都没抬:“这份提纲站位太低,重新写!”临走,处长一脸正经地给我教了个招:“先到机关楼顶上站着往整个基地大院看,而后再跑到院子里看,等看出个门道来去写提纲!”然后就径直干自己的活,像没有我这个人似的。“这哪是什么高招儿,纯粹是折腾人。”因为已经领教过处长的“狠心”,我也不把10多天的挑灯夜战、连家都没回作为获取同情的理由为自己辩护。我知道,发牢骚没用。
  没有别的招儿,我就按处长的意思来到机关楼顶看大院的风景,而后再到院子里看。如此来回看了三遍,我也由当初的不屑一顾,到后来渐渐悟出点门道:写材料,既要站在高处看全局,又要站在近处看局部。第二天,我对我所掌握的材料重新过了一遍,把关键内容装在脑子里,而后再跳出材料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思考。如此一来,渐渐找到了感觉。拟定完提纲后,我又进行了3次修改,再交给处长。这次算好,处长没让我重新返工,但语气还是凶巴巴的,很严厉地指出了问题,并让我修改。后来,提纲修改了3遍之后总算过了关。而处长没有过多的夸奖,更没有笑容,只是说了一句:“别看是骨架有了,但要写得有血有肉不容易。你得抓紧写,星期天就不要休息了!”我一听心就凉了半截儿:为了完成你这个材料,我半个月都没回家了,还休什么星期天啊!说实在,后来写那份材料,可以说是掺杂了一些斗气的成分。
  别说,还真印证了那句磨刀不误砍柴功的老话。不几天,我就顺顺当当地写出了一万多字的初稿。经过处长指点进行了近10次的修改,终于写成8000多字的报告,还得到基地首长的认可。自从那次大材料的洗礼,我在写材料方面也渐渐找到了感觉。但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共事3年多,处长还是那一副阴沉沉的脸。
  后来,我在组织处干了8年之后调到团里当主任,再当旅主任、团政委,我渐渐理解了当年处长的“狠心”。俗语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如果没有当年处长的狠心,可能就没有我的今天。
  责任编辑/余彦隆
其他文献
那一抹高原红  叶贵先    八一那天早上,车队在沱沱河兵站集结完毕,准备出发。  黑子连长站在队伍前面例行训话,他用一口浓浓的陕西话喊着:同志们,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但高原汽车兵是没有节日的,我们有的只是完成任务的能力,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同心协心,绝不辜负上级点名要我们二营六连来完成这次运输任务的使命。连长话音未落,只听见列队待命的战士齐声喊道:保证完成任务。高原战士的脸庞永远透着高原人特有的红,
期刊
解放军军事体育综合训练基地特种技能教研室外国留学生培训教员朱琳少校,5岁习武,11岁取得全国武术南拳冠军,15岁时则分获山东省刀术、南拳、双鞭、八卦掌冠军。  小朱琳对武术有着很高的悟性,学起来很快。没几年,母亲所传授的武术已无法满足她,父母便相商给她请专业老师,让她更系统地学习武术,这样小朱琳就走进了少儿武术学校。11岁那年,在一次武术比赛中,朱琳以优异的成绩被全国著名的武术教练李德成选人河南省
期刊
199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国防白皮书,全文约2.4万字,“合作”一词出现了48次。强调合作与发展,是1998年国防白皮书的最大特点。这部白皮书最重要的时代背景是大国关系的改善和加强。1997年,中美宣布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先后与俄罗斯、法国、东盟等建立了关系。这部白皮书创下了多项“第一”:创造了第一个完整的既同国际接轨又有中
期刊
编者按:前不久,总政向全军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共青团工作条例》,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规范共青团工作的专门法规。近日,本刊就该《条例》的相关内容做了采访,现将稿件刊发出来,希望对广大官兵更好地学习和领会其精神有所帮助。    问:这部《军队共青团工作条例》的隆重出台,有何重要意义?  答:这部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军队共青团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依法从严治军的实际步骤
期刊
人物小传 陈德贵,重庆潼南人,1964年10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1986年7月入党,本科学历,上校军衔。历任战士、学员、助理工程师、参谋、装检站副主任、团副参谋长、旅参谋长,现任第二炮兵某团团长。先后被二炮评为优秀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    我是个从小受苦受难的农村娃。小时候,一年到头只能在春节时穿上一双新布鞋。1982年10月我高考落榜,怀揣着绿军装的梦想参了军
期刊
感谢“折磨”我的黑脸营长  桑林峰    2002年八一那天,我是一名“红牌”,刚刚从地方大学毕业不久分到通信营,在一名黑脸营长手下从事技术工作。也就是在那个属于军人神圣的节日里,我遭遇到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挫折和第一次荣光。  那天中午,营里会餐,菜很丰富。这是我在军营过的第一个节日,吃得有滋有味。吃到最后,有一种青菜不合口味,我实在吃不下去,决定把它倒掉。我刚走到泔水桶旁,就听黑脸营长一声断喝:
期刊
军营“超女”    1月初,北海舰队旅顺保障基地通信站,女兵们在“超级女兵争霸赛”尽情挥洒她们的激情。该部经常开展特色文娱活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越来越丰富的文体活动让我们的业余生活充满了欢乐和笑声。”一位女兵表示。    在“移动氧吧”吸氧    1月16日,西藏林芝,一名新战士躺在“移动氧吧”——“单兵高原加压氧舱”里吸氧。针对高原部队驻地高度分散,野战医疗保障难度大的实际,为减少官兵由于
期刊
1951年4月11日,署名为魏巍的一篇叫《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让解放军有了第二种身份,“最可爱的人”这一称呼从志愿军群体扩大到全军,每一位军人与有荣焉。这是来自民间对解放军的最大褒奖。那个虽然亲切但不乏严厉的叔叔,那个由邻居大妈家的儿子组成的“人民子弟兵”,因为一场在异国他乡的战争而成了我们社会“最可爱的人”。解放军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他的特殊性仅在于,他是一名军人。从叔叔到最可爱的人,军人和
期刊
从人民军队打响第一枪那天起,英勇善战就成了这支部队的主打歌。这支日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当时主要由物质极度贫乏的工人和农民阶层组成,“徒步化”是其最大特点:部队机动、作战、运输武器装备,完全靠人力。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行程2万5千里,靠的全是“铁脚板”。“小米加步枪”形象地说明了徒步化军队的主要装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已经更名为解放军的部队由“铁脚
期刊
让爸爸妈妈也瞧瞧!    南京军区装备部某仓库修理所所长施扬威,先后两次被军区装备部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两次荣立三等功,去年又被军区表彰为“小老虎式干部”。他的父母来部队看望儿子,恰逢施扬威从军区载誉归来,父母亲抚摸着儿子胸前的军功章:让爸爸妈妈也瞧瞧!    爸爸叫儿当排头兵    身高1.85米的武警黄冈市支队教导大队新战士余杰敏临行前,对爸爸说:“儿子走了,您想教训我也教训不上了,还没上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