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写景,多数同学肯定“深恶痛绝”,因为写起来枯燥,想写好要下苦功夫。
到了初中,大多同学认为可以彻底摆脱写景训练了。其实不然,小学阶段的写景处于练习阶段,到了初中才真正进入把景融入作文的应用时期。可以说,写景就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文中的多把锁。
今天,我请来一位文坛大师——鲁迅,请他教大家怎样“巧用景题开文锁”。
■ 第一把锁
巧妙经济形象地介绍时间、地点
“今天,我去科学馆参加颁奖大会,一路上……”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踏上颁奖之路》的开头。
相信同学们对这样的开头并不陌生吧,多么稚嫩,多么生涩呀!难道这样没滋没味的写法会让别人继续读下去吗?如果插入一把写景式开头会是什么效果呢?
鲁迅在《故乡》里已有了答案。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请看,在写景的同时,鲁迅为读者展示了萧索的荒村、严寒的冬日。
我们读来不仅清楚明了事件发生之时、之地,更对当时的时空有了感性的认识。带着如此深刻而鲜明的第一印象去读后面的文章,能够更好理解后文所要写到的人、事、情、理,这不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故乡》后文: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鲁迅同样不动声色交待了时间、地点的变迁,并同时增加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文中的“我”以及“我”的故乡,未必是真实的鲁迅与真实的“鲁镇”,可能存在虚构,但先生的景物笔笔写来,栩栩如生。
鲁迅先生用自己的文笔告诉我们,写景是可以与记事、心理描写统一的。这样的写法既包容信息量大,又节省笔墨。如此经济适用,何不学上一招呢?
《踏上颁奖之路》新开头:
朝阳点燃了窗前那盆红艳艳的花。怀着激动的心情,匆匆吃完早饭,我就踏上前往科学馆的路。暖风儿轻柔舞动着淡黄色的柳枝儿,初生的草芽儿沿着石子路一直向前伸展,铺成了一条无尽的绿毯。哦,在这样明媚的春光里参加小发明家颁奖大会,真是再合适不过啦。
这样一写,既巧妙交待清了时间——春天的早晨,又讲明了地点——去科学馆参加颁奖大会的路上,同时,对具体环境进行了描写。浓浓的几笔,如同一幅画在读者脑海中定格。
■ 第二把锁
烘托或营造氛围
有同学在《毕业那一天》是这样描写离别场面的:
教室里挂满了彩带,黑板上写着许多互相勉励的话语。老师们和同学们坐在了一起,互相说说笑笑的。桌上堆满了瓜子和五颜六色的糖,真漂亮呀!天气有点热,所以电扇也打开了,它嗡嗡唱着,也想参加我们的毕业告别呢!
遗憾,我们读不出这样的场面与离别有什么关系,可能把这段话插进《热闹的茶话会》里也没什么不妥吧。
好的景色,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而是要烘托或者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并能够使读者不知不觉置身其中,真切感受。看看鲁迅到达故居门口时的所见吧——
第二日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真正的景,只有“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一句。但就是这句,已经抖动了读者神经,我们会立即想到:阴郁的冬晨、清冷的风、寂静的乡村街巷、寥落破败的老屋。
当你随着这句描写走进鲁迅心里时,会不会感同身受呢,回乡后无亲友相迎的冷落、当年繁华如梦的大家族如今散居各方的无奈、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回忆间的巨大落差。是的,鲁迅先生就有这样的本事,让一两句景色描写营造出浓得化不开的氛围。
我们在先生指引下,修改《毕业那一天》吧。
那一刻,乱哄哄的教室突然静了下来,不管是老师、同学,都没有人再讲一句话。大家互相看着,看到了彼此眼中隐藏的泪、心底隐藏的不舍。只有不解人意的电扇,还在慢悠悠地转,嗡嗡地呻吟,在我们头顶画出一个又一个圆……
看,分别的一刻,加入了闲笔——电扇在转动着。无情的电扇,会把你带入多么浓的离愁别绪中去啊。“动人之处不须多”,一句两句,足矣!
■ 第三把锁
给力塑造人物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再熟悉不过了,这是鲁讯先生回忆少年闰土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景象。如此美妙的景色,正配得上如此快乐、无邪的少年!少年闰土,在“我”的心目中,是生机与活力的化身,是海边田间的可爱小英雄,他的未来应当是金灿灿的!
鲁迅先生能够成功塑造出这样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带给读者和当时的“我”新鲜感受的人物形象,写景功不可没啊!假设鲁迅先生没有带着丰富的想象力营造海边月下沙地瓜田的美景,而只是照实描写初见少年闰土的场景,会是怎样的效果呢?我们替先生动笔吧——
厨房里乱糟糟摆满了年货,鱼腥气与来不及扔掉的烂菜叶子发出的气息混合在一起。锅里准备着祭祖的肉,昏暗的灶火喷出呛人的烟尘来。一个从没见过的乡下小男孩,正蹲在灶旁吃剩饭……”
如果照实写可怜的小闰土灰头土脸的样子,可爱、勇敢、快乐、无邪是一点都谈不上了。
所以说,为了成功塑造人物,我们对写景要有所选择,没有最合适的实景,甚至可以创造虚景。比如《读〈红岩〉有感》可以加入这样的景象:
卷卷沉思,我久久无法平抑自己涌动的激情。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被解放的山城红旗如潮般涌动。人们纷纷来到烈士们献身的地方,只见到青青的藤蔓已经扭断了沉重的铁锁,无尽的花海覆盖着重重牢狱。一阵风吹来,风里却飘荡着阵阵欢笑声……这是仁人生命的重生,这是志士英灵的凝聚啊!
同学们看,在读后感里,我们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的理解,也是可以使用写景方法的。同理,在许多人头脑当中写景禁区——书信、幻想类习作当中,写景依然能够增色不少。
■ 第四把锁
延展主题
《故乡》结尾,语尽而意未尽,主题得以升华。请欣赏——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二次描写月下海边,却是为主题服务。先生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告诉我们:勇敢向理想行进,改造旧中国、旧社会、旧思想。当然,画面是极具包容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同样可以用画面的形式结尾。比如河南省2011年中考作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一位学生赞美了一位身残志坚的人士,他使用开放性的写景式结尾:
不让我帮助,他坚持着独自把轮椅移到了门外。挥一挥手,他的笑容融入了灯火阑珊的大街,四下射来的灯在拉扯着他和轮椅的合影。他的车轮被一辆辆汽车超过,但依然前行着,经过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
看,这样一写,文章的主题就得以升华,自强的人格得到了赞美,自立的精神得到了倡导。
有心的你,一定已经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找出一把写景的钥匙了。还等什么,快去打开一把又一把作文难题之锁吧!
到了初中,大多同学认为可以彻底摆脱写景训练了。其实不然,小学阶段的写景处于练习阶段,到了初中才真正进入把景融入作文的应用时期。可以说,写景就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文中的多把锁。
今天,我请来一位文坛大师——鲁迅,请他教大家怎样“巧用景题开文锁”。
■ 第一把锁
巧妙经济形象地介绍时间、地点
“今天,我去科学馆参加颁奖大会,一路上……”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踏上颁奖之路》的开头。
相信同学们对这样的开头并不陌生吧,多么稚嫩,多么生涩呀!难道这样没滋没味的写法会让别人继续读下去吗?如果插入一把写景式开头会是什么效果呢?
鲁迅在《故乡》里已有了答案。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请看,在写景的同时,鲁迅为读者展示了萧索的荒村、严寒的冬日。
我们读来不仅清楚明了事件发生之时、之地,更对当时的时空有了感性的认识。带着如此深刻而鲜明的第一印象去读后面的文章,能够更好理解后文所要写到的人、事、情、理,这不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故乡》后文: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鲁迅同样不动声色交待了时间、地点的变迁,并同时增加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文中的“我”以及“我”的故乡,未必是真实的鲁迅与真实的“鲁镇”,可能存在虚构,但先生的景物笔笔写来,栩栩如生。
鲁迅先生用自己的文笔告诉我们,写景是可以与记事、心理描写统一的。这样的写法既包容信息量大,又节省笔墨。如此经济适用,何不学上一招呢?
《踏上颁奖之路》新开头:
朝阳点燃了窗前那盆红艳艳的花。怀着激动的心情,匆匆吃完早饭,我就踏上前往科学馆的路。暖风儿轻柔舞动着淡黄色的柳枝儿,初生的草芽儿沿着石子路一直向前伸展,铺成了一条无尽的绿毯。哦,在这样明媚的春光里参加小发明家颁奖大会,真是再合适不过啦。
这样一写,既巧妙交待清了时间——春天的早晨,又讲明了地点——去科学馆参加颁奖大会的路上,同时,对具体环境进行了描写。浓浓的几笔,如同一幅画在读者脑海中定格。
■ 第二把锁
烘托或营造氛围
有同学在《毕业那一天》是这样描写离别场面的:
教室里挂满了彩带,黑板上写着许多互相勉励的话语。老师们和同学们坐在了一起,互相说说笑笑的。桌上堆满了瓜子和五颜六色的糖,真漂亮呀!天气有点热,所以电扇也打开了,它嗡嗡唱着,也想参加我们的毕业告别呢!
遗憾,我们读不出这样的场面与离别有什么关系,可能把这段话插进《热闹的茶话会》里也没什么不妥吧。
好的景色,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而是要烘托或者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并能够使读者不知不觉置身其中,真切感受。看看鲁迅到达故居门口时的所见吧——
第二日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真正的景,只有“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一句。但就是这句,已经抖动了读者神经,我们会立即想到:阴郁的冬晨、清冷的风、寂静的乡村街巷、寥落破败的老屋。
当你随着这句描写走进鲁迅心里时,会不会感同身受呢,回乡后无亲友相迎的冷落、当年繁华如梦的大家族如今散居各方的无奈、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回忆间的巨大落差。是的,鲁迅先生就有这样的本事,让一两句景色描写营造出浓得化不开的氛围。
我们在先生指引下,修改《毕业那一天》吧。
那一刻,乱哄哄的教室突然静了下来,不管是老师、同学,都没有人再讲一句话。大家互相看着,看到了彼此眼中隐藏的泪、心底隐藏的不舍。只有不解人意的电扇,还在慢悠悠地转,嗡嗡地呻吟,在我们头顶画出一个又一个圆……
看,分别的一刻,加入了闲笔——电扇在转动着。无情的电扇,会把你带入多么浓的离愁别绪中去啊。“动人之处不须多”,一句两句,足矣!
■ 第三把锁
给力塑造人物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再熟悉不过了,这是鲁讯先生回忆少年闰土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景象。如此美妙的景色,正配得上如此快乐、无邪的少年!少年闰土,在“我”的心目中,是生机与活力的化身,是海边田间的可爱小英雄,他的未来应当是金灿灿的!
鲁迅先生能够成功塑造出这样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带给读者和当时的“我”新鲜感受的人物形象,写景功不可没啊!假设鲁迅先生没有带着丰富的想象力营造海边月下沙地瓜田的美景,而只是照实描写初见少年闰土的场景,会是怎样的效果呢?我们替先生动笔吧——
厨房里乱糟糟摆满了年货,鱼腥气与来不及扔掉的烂菜叶子发出的气息混合在一起。锅里准备着祭祖的肉,昏暗的灶火喷出呛人的烟尘来。一个从没见过的乡下小男孩,正蹲在灶旁吃剩饭……”
如果照实写可怜的小闰土灰头土脸的样子,可爱、勇敢、快乐、无邪是一点都谈不上了。
所以说,为了成功塑造人物,我们对写景要有所选择,没有最合适的实景,甚至可以创造虚景。比如《读〈红岩〉有感》可以加入这样的景象:
卷卷沉思,我久久无法平抑自己涌动的激情。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被解放的山城红旗如潮般涌动。人们纷纷来到烈士们献身的地方,只见到青青的藤蔓已经扭断了沉重的铁锁,无尽的花海覆盖着重重牢狱。一阵风吹来,风里却飘荡着阵阵欢笑声……这是仁人生命的重生,这是志士英灵的凝聚啊!
同学们看,在读后感里,我们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的理解,也是可以使用写景方法的。同理,在许多人头脑当中写景禁区——书信、幻想类习作当中,写景依然能够增色不少。
■ 第四把锁
延展主题
《故乡》结尾,语尽而意未尽,主题得以升华。请欣赏——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二次描写月下海边,却是为主题服务。先生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告诉我们:勇敢向理想行进,改造旧中国、旧社会、旧思想。当然,画面是极具包容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同样可以用画面的形式结尾。比如河南省2011年中考作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一位学生赞美了一位身残志坚的人士,他使用开放性的写景式结尾:
不让我帮助,他坚持着独自把轮椅移到了门外。挥一挥手,他的笑容融入了灯火阑珊的大街,四下射来的灯在拉扯着他和轮椅的合影。他的车轮被一辆辆汽车超过,但依然前行着,经过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
看,这样一写,文章的主题就得以升华,自强的人格得到了赞美,自立的精神得到了倡导。
有心的你,一定已经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找出一把写景的钥匙了。还等什么,快去打开一把又一把作文难题之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