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给教师输送管理负能量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深入了解每一所幼儿园,你会发现,“忙碌”几乎成为当下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普遍状态。可是,同样的付出,结果却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教师在忙碌中充实成长,有的教师在忙碌中原地徘徊。种种迹象表明,工作中的某些因素,影响着幼儿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哪些行为损伤了他们的工作尊严感?幼儿园应该创设怎样的氛围,来保障他们的工作尊严?师者有尊严,教育才有底气;师道成风尚,国家才有未来。我们期待,幼儿园为教师创造一个舒适、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把制度温暖和人性关怀灌注到幼儿教师心中,真正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背后辛酸路
  微薄的工资,无限的责任与要求……如果家长、幼儿园不多一些理解和配合,那么就会加剧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流失。这句话似乎道出了很多幼儿教师的辛酸。
  從毕业到现在,陈佳佳先后在三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好的幼儿园不管是在管理方面还是招生方面都会给幼儿教师足够的底气,让幼儿教师从内心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才能让他们安心留下来。同时,家长应尊重幼儿教师,能看到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而不只是将幼儿教师当成一个‘看孩子的人’。”陈佳佳告诉记者,有些幼儿园为了运营招生,会让幼儿教师忍受家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这是她难以忍受的。
  经历过三次职业更替,如今陈佳佳在海南省澄迈县新佳艺幼儿园任职,这是一所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民办幼儿园,“管理机制和园所文化是我认同并能接受的”。
  河南省郑州市某公办幼儿园教师李华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了19年,从业经历颇为丰富。19年间,她从公办幼儿园离职,转而成为一位民办幼儿园教师,再到自己开办幼儿园当园长,最后再次回到公办幼儿园任职。“兜兜转转,感触最深的还是在家长的态度方面。家长的态度决定教师的动力。比如民办幼儿园对家长的各种服务意识要求非常高,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更加苛刻。”李华坦言,当初她在民办幼儿园当园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家园矛盾问题,“这些家长提出的问题很琐碎,有些其实只是小事,可是有的家长不依不饶,搞得幼儿教师身心疲惫。相对来说,家长对公办幼儿园更放心,家园关系也更好处理。”
  就目前来看,幼儿教师的职业尊严感不仅来自园所内部,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外部。如果从园所本身的管理体系以及员工激励机制来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民办幼儿园园长黄丽认为自己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工作尊严感相对不错,但如果加入从业人员素质、家长视角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评价,教师的工作尊严感就会大打折扣。
  尊严感的享有是幼儿教师的权利。一直以来,公办幼儿园没有经费压力,不用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来创收,幼儿园往往能更专注于教育。民办幼儿园有盈利压力,幼儿园及其教师在考虑教育与盈利时,更容易将重点放在盈利方面。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往往远超公办幼儿园,甚至要面对招生压力和指标。
  “很多幼儿园,尤其民办幼儿园将家长当作‘上帝’,将生源当作头等大事,将盈利当作重要目的,在幼儿园里只谈如何迎合家长、如何招生,如何向家长推销各种非教育产品,而不谈如何引领家长、如何教书育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莫源秋表示,这让家长误认为幼儿园只是商业机构,许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也感觉自己“更像个推销员,而不是专心做教育的教师”。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师道尊严无处安身。没有幼儿教师的尊严,也就没有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国平告诉记者,有些公办幼儿园园长不站在生存运营的角度上去管理幼儿园,而是将园长当作权力的象征,以权来管理,反而忽视了幼儿教师的尊严。至于很多民办园的管理模式更为严苛 。比如有的园所早上在大门前站着几名老师,夹道迎接家长。
  为了避免走入以上误区,王国平认为应从根源上抓住两点要素。“一是幼儿园自身的定位问题。不能将幼儿园定位到商业或者企业上,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二是家长问题。幼儿教师不要把家长当成顾客,毕竟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教育需要尊严,幼儿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问题。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是平起平坐、分工不同的‘同事’关系,即做同样一件事,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
  用智慧让教师葆有一颗向善的心
  “不管是哪所幼儿园,管理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改进。”随着办园时间和办园规模的变化,黄丽所在的幼儿园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如何让新入职的教师尽快了解园所文化及核心目标,如何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贯穿落实价值观等。
  幼儿教师招聘困难也是黄丽目前面临的管理困境。以今年为例,她所在的城区本学期新开设四所公办幼儿园,每所园的规模都在12个班以上,新开设的公办园面向社会大量招收幼儿教师,导致这一片区的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失严重。“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本就不足,人才培养速度目前还是慢于社会需求的,现在又在短时期内出现几所公办幼儿园,这就导致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招聘管理面临极大困难。”黄丽表示,民办幼儿园培养一个成熟的班主任,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班主任流失,班级管理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家长对幼儿园也会有很多不满。
  “就农村幼儿园来说,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是非常薄弱的,对园长下达的一些任务也存在执行力不强的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添宝幼儿园园长张可丽同样分别在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任职过。目前,她所在的幼儿园还面临着“教师队伍不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想要招到一个合格的教师难,想要招到一个专业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况且,很多外地的幼教应届毕业生一听园所所在地是农村,都不愿意来这里教学。张可丽很清楚,如果请不到专业老师到农村,就没有专业知识教育孩子,更没有专业的教育理念改变家长的观念。所以她始终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寻找好老师。她希望农村的幼儿教师都能够有尊严地工作,能够让他们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优秀的幼儿教师留不住,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教师队伍的误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莫源秋看来,许多人对幼儿教师存在偏见,多以“负面眼光”看待幼儿园及其教师。有些家长不尊重幼儿教师,可是园长没有意识或者能力保护好每一位教师。
  针对园长在各自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莫源秋给出了几点建议:幼儿园应该依靠高质量来吸引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鼓励教师们以合乎法律、道德、尊严的方式去招生;对无理取闹的家长要敢于亮出法律之剑;大力宣传幼儿教师的“正能量事件”,并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最大限度地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取消没有必要的检查、评比、比赛,制止无效的幼儿园教育改革;制止超出幼儿园教师正常工作负荷的要求,停止与幼儿保育、教育无关的文案工作。而最重要的是,幼儿园园长要有教育情怀。“办幼儿园教育不是为了盈利,或者说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莫源秋语重心长,“办幼儿园教育是在做事业,要有教育的情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教师。幼儿、教师、幼儿园、社会各方利益要实现共赢,不应为了一方的利益而牺牲另一方的利益。”
  “对幼儿教师来说,园长一定要在管理上下足功夫,讲究人性化管理,体现有温度的文化。”王国平表示,制度严格不等于严苛,也不等于没有人情味。园长要学会用智慧让每个教师都葆有一颗向善的心。具体来说,一是要处理好家园关系,让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的天平上达到平衡。二是要摆正园长和教师、教师和教师的关系。有的园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对下属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其实走的是规范化管理之路,也在默默关注着幼儿教师的工作状态。三是要打造“家文化”。幼儿园园长多是女性,她们情感丰富,更容易把生活和工作有机地融到一起,从而提升幼儿教师的自信心。
  营造尊师氛围,提升职业幸福感
  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尊严感,需要整个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风气,需要提升师范生的报考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入职门槛。当然,管理制度的完善、激励机制的健全,是园所内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幼儿园不能压抑幼儿教师各方面的表现,只要幼儿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培养潜力,园所就应尽力给予其施展才华的舞台。”陈佳佳逐渐摸索到,让幼儿教师感到舒服并且能给予动力的园所文化,就是团队的凝聚力。“应该给幼儿教师家人般的温暖,晋升机制也要相对公平。园长做到不偏心,在平时的工作奖罚制度上也要公平对待。”这正是陈佳佳所期待的园所文化管理。
  “职业专业门槛的高度影响职业尊严感。入职门槛低的职业,从业人员虽然有职业尊严感,但尊严感不可能太高,因为可替代性非常大。”如何体现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黄丽平时考虑较多的问题,而在工作尊严感方面,她会注重通过家长会、家长学堂,向家长宣传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和动态,改变家长陈旧的育儿观念,让家长了解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方针,从而更好地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
  研究幼儿教师教育多年,莫源秋表示,园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教师感受到工作的尊严。第一,公开表扬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表扬奖励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称赞、通报表扬、举行庆功会,也可以是给教师家属写信或打电话,称赞其工作做得好,或是邀请教师家属到单位来参加表彰大会。第二,多对每位教师的进步给予肯定,表达园长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使教师们感受到园长对他们的关注和赞赏。第三,经常用商量的口气和教师谈话。商量,是对教师的一种尊重,可以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相反,不容商量的命令方式,意味着只有服从和执行,不利于集思广益,也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第四,在家长面前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园长的体贴、温暖,是教师们十分渴望的精神鼓励。好教师不是靠监督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尊重得来的,许多教师不怕辛苦,也能忍受低工资,唯独不能忍受精神方面的负能量。莫源秋希望,幼儿园能给教师营造一个“尊师”的氛围。
  “农村的幼儿教师一个人要带几十个孩子,要比城市教师付出的更多,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在国家大力举办公办幼儿园的政策优势下,张可丽培养并帮助了多位骨干教师顺利进入公办幼儿园任职。在多年的管理中她也體会到,要不断引导家长跟上新时代的教育思想,重视学前教育。她正努力从多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园所环境,力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让那些教育条件落后地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快乐的教育。
其他文献
不久前,在一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的会议上,一位国内资深的学前教育专家对我慨叹:不单是幼师,整个幼教界都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即便是水准一流的幼教学者,更多只是参与幼教圈内的互动,面向全学段的会议中,鲜有幼教学者的身影;哪怕有一席之地,也总是游离于主流外。  为何幼教人总是面临类似窘境?  我国自古便推崇“师道尊严”,然而,强调“师”对于“道”的重要性,本质上是一种教师职业的工具化:凭借知识
期刊
中班幼儿进餐之前,教师会组织幼儿开展活动,以减少消极等待。“老师,我们组什么时候可以去洗手?”刚到餐前准备时间,卡卡就迫不及待地问。在得知是第三组后,他的“心”便从餐前活动中飘远了,一边提醒其他组的幼儿去洗手,一边密切观察盥洗室门口的人流量。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教室里的幼儿,发现有的幼儿在聊天,有的在玩小椅子……  显然,听故事、念儿歌等简单安静的餐前活动不能完全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如何安排餐前活动才能
期刊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间的生活,形成了内容丰富、蕴含深厚人文精神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传统艺术。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统美德。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幼儿园自20世纪90年代始,开展京剧教学活动,二十几年来,一直努力尝试丰富幼儿园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实施策略,并开发了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萌”课程,使幼儿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促进幼儿全面
期刊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大路中心幼儿园对一日活动中几个重要的过渡环节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温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晨间锻炼与幼儿早操相结合。我园把不太规整的户外场地划分为10个区域,根据场地的大小安排活动内容。此前,幼儿来园晨检后会在操场进行半个小时的晨间锻炼,随后大班做早操,小、中班幼儿需要提前从各个场地赶过来排队等候,三个年级组把早操做完就
期刊
幼儿与同伴间,特别是异龄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游戏等,既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户外区域混龄游戏可以让异龄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游戏中获得积极的发展。本文从具体案例入手,着重梳理异龄幼儿游戏中通过给予开放的环境、创造挑战机会、提供具体示范、增强自信心的策略。  集体游戏中,教师利用平衡木、平衡锥、障碍架开展送果子游戏。茜茜拿着小果子,从起点出发小跑到平衡木前,左脚踩地,整条右腿抬
期刊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身运动,不但能促进幼儿篮球技能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幼儿形成乐于参与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不怕困难、大胆挑战等积极品质。经过课题组不断推敲、交流、研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篮球体适能”园本课程,课程安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使教师们在组织和實施过程中有据可循。期间,我园定期为教师们安排多样的篮球培训活动,使之在篮球团队的引领下更加全面化、专业化。  篮球运动促进幼
期刊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有哪些暖心故事让你感动,有哪些时刻让你坚定教育初心?我们邀请一线教师挖掘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小确幸”,讲述教师尊严感的“高光时刻”。  “遇到您是我们的福气”  高燕(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说一声“老师好”“老师再见”对大班孩子来说是最基本的礼貌,可是新来的一林小朋友却“金口难开”,着实让我们伤透了脑筋。一天午睡起床时间,我看见一林两个小拳头紧紧攥着,眼里含着泪,望着小床的方
期刊
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尝试开展线上教师培训。不过部分教师对网络技术不熟悉,无法自主投入学习,导致线上园本研修出现互动性差、培训低效等问题。浙江省杭州市西园实验幼儿园以“项目化学习”园本课程实施为抓手,探索线上园本研修新样态,尝试构建有可视感、共学感和共情感的线上研修学习圈,破解线上研修缺乏联动、缺乏选择、缺乏合作的三大困局。  园所把研修群体拆解为三个微型研修学习圈,分别为小、中、
期刊
在“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山东省济南市育晖小学确立了“牵手温暖·成全生命”的办学理念。通过学校核心文化的传承、优质管理经验和优秀教师的输入、校园环境升级改造等途径,逐步实现了办学转型发展,在创新德育活动、创新课堂教学、创新学校课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向日葵課程体系”。  第一,构建、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的“向日葵课程体系”图谱。  向日葵是学校的校花,象征着阳光美好、积极进取,
期刊
邊界感是将自己区别于他人,使自己与外界保持合理而健康的距离的一种心理机制。边界感是一种双向的保护,不能让别人侵犯自己身体、情绪、认知的舒适空间,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同时自己也能不以冒犯的方式踏入他人的精神领地,尊重他人的空间,尊重他人的独立性,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虽然边界感的建立是个体身份认同建立的重要维度,是维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但在强调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和为贵”等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