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四毕业还有两个多月,我就已打败了最后的敌人——毕业论文,作为工科生,我终于实现了我小时候梦寐以求的“搞科研”。从大三下半年起,我就开始找课题、做实验、磨论文——那是我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最紧迫的关头。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磨练,还是科研精神的一种锻炼。
对大豆蛋白产生感情
我学的是生物工程,本科学得比较基础,所以毕业设计方向挺广,论文课题选择很多。同学们有的野外搞生态,有的标本室剖虫子,有的种草研药,有的每周提基因,有的如我:混在香精或者鱼干等各种气味中做酶解工艺。因为本专业老师中没有主研食品方向的教授,为了写一篇食品类论文就必须抢占先机,又因为是跨专业借导师,我大三下半学期就开始磨班主任,终于预约到了专门从事食品安全研究的黄教授。
第一次见到中年未发福的黄老,我说:“老师,我想做食品。”“哦。”黄老手一摆手把我引到沙发上坐下,“你想做什么呀?”我以为是他没听到,于是重复了一遍。后来我才知道是自己没理解,食品跟本专业是交叉关系,其本身也是个很广的方向,所以那天的问题我当然没有回答出来。黄老又问我对大豆蛋白感兴趣吗?我傻不拉唧地回答平常喝得挺多比较熟悉。一个大吃货——我想这就是我在导师眼里的第一印象吧!
大概是看我意志坚定,黄老决定让师姐带我一起研究蛋白酶解。“试试看!”黄老最后是这么跟我交代的,结果一来二去我对大豆蛋白产生了感情,蛋白溶液浓稠的质感,温暖的香味,溶液产生化学反应时呈现出的颜色也很好看——从浅蓝到深蓝或者从淡紫到紫罗兰,总之我就是这么对它着迷了。课题定下来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毕设周期。以前我做生物竞赛和野外实践的时候,路都是铺好的,按照制定的规则和经验前进就一定会有收获,但到了毕业论文这里就行不通了,因为得有创新。所以除了做实验,我决定多翻查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验最新发展方向,以提出更进一步的观点。
论文初期,我按照师姐的步骤开始做实验,熟练后再慢慢开始独立做。实验方法是熟悉了,但写起论文超不顺手,虽然黄老是时常QQ上线有问必答的,但我还是会在写步骤目的和原理的时候卡壳:阴离子树脂啥型号、pH梯度怎么配、Folin Phenol法测定蛋白跟测水解原理为何……虽然过程很麻烦,但是既然选择了大豆蛋白,我早就决定了“不离不弃”!导师不在实验室的时候就靠师姐了,“师姐,紫外换一台用可以吗?”“老大(师姐昵称),溶液要不要过膜?”“大王(师姐绰号),凝胶柱什么型号?”……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唐僧,每天围着师姐念却乐此不疲。
某位师姐有句名言:“平时实验不注意,写起论文就泄气。”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就跟写日记一样把每天的实验内容、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如今回头整理论文时速度飞快。等到实验做完,一本小A4笔记本也刚好写完,有字有图,光翻翻就有成就感。
数据结论大反转
作为一个纯血统的工科小战士,只有在实验室里战斗过才写得出论文,以本科这点儿科水平,任何做作都难逃专业教授的法眼。除了基础课,本专业还强调实验动手能力,而我的实验内容又是应用型的,数据占据了论文内容的半壁江山。数据的获得主要在于实验,其过程之艰辛道路之坎坷这里省略六万字,如何将数据与论文完美结合?若放在早前,我是十分不屑于这个问题的,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太天真,究其原因,一切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话说两个月前我就完成了毕设实验,用U盘事无巨细地拷了一大堆数据就安心回家了。打开电脑,转送数据,同时为早早安装好了SPSS(一种统计分析软件)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真是蠢到至极。点开表格,数据工工整整地躺在一个个表框里,每个环节得到的数据不仅有必须的平行数据,还有同一环节中不同条件下的对比数据,面对繁杂的数据,我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准确的实验目标。
然而,十多页数据与实验结果假设之间却是个空白。如何搭桥铺路?我完全没了头绪。赶紧手机联系师姐:“大王,图有了,接着该怎么办啊?”师姐回答:“把每行最终数据输入SPSS,分析显著性差异,将水平设为0.05就可以用来验证啦!”显著性差异?这个词怎么听着有点熟悉!0.05水平是什么程度的水平?回头赶紧掏出教材好好复习一遍。终于熬到开软件,看着软件菜单上的英文完全不明白,遂重新装了汉化的SPSS,看了教程,但还是一知半解,把数据捣鼓来捣鼓去就是没有得出想要的结果。最后还是师姐借助远程把操作过程教给了我,救我于水火,在这里赠她一张好人卡。
然而真正的绝望才刚开始。在酶解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多肽与亚铁结合能力的高低在图表上表现的柱高差别很大,我当时还高兴了半天。因为实验大多是一个环节的数据对应一个结论,差异越大说明条件对结果的影响越大,我自然是希望正向的影响越大越好。因为先前的数据准确率高,所以我对预想的结论充满信心。我几乎肯定酶解条件对亚铁结合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经过进一步的显著性分析后,对该环节的得出实验结果却是“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表示酶解条件对亚铁结合能力没有影响,与我之前的预期结果截然相反。为此我颇不甘心,马不停蹄地与师姐讨论了另外的分析方法,结果效果均不理想,数据们犹如列车一头开进了“否”海里。当初的信心满满胜利在望最后变成了这样的结果,当时的我就像被泼了一脑袋的冷水,心里哇凉哇凉的!但没办法,科学就该尊重客观事实,我只得抹抹泪,只好再将重点转移到其它环节试试吧!
要省力还是要创新
回想毕设中期,导师引用新技术,师姐想带我,但我担心风险都拒绝了,现在想来实在是太欠缺论文全局上的思考,毕业论文还没写完,我就已经吃到了教训。通过论文层层深入过程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我更慢慢体会到细节起到的关键作用。许多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都表明在学术研究上必须戒骄戒躁,才不会导致舍本逐末的悲剧。
我的毕设扩展开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多肽制备工艺优化、多肽的分离纯化、铁肽复合物的鉴定——这也分别是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学生的课题,一般要按工艺、纯化、鉴定的顺序进行实验。当初我实验开始得最早,一心想在大四前完成实验,如果做纯化和鉴定,那就意味着要等前面的实验出结果才可以进行下去,这样至少要拖到大四第一学期末。结果师姐在介绍鉴定可以用新方法走新路线的时候,我完全没在频道上,一颗野心完全扑在了基础制备中。又因为那时的我工艺部分的技术操作已经十分熟练,更坚定了我拒绝的心。后来随着文献阅读的积累,这才发现工艺部分发展有限,我渐渐开始后悔。方法上不够新颖,实验效率低,实验不幸拖到了十月底。现在想来,还不如做鉴定——方法新颖、时间成本低、实验效果突出。虽然谈不上失败,但有什么能与擦肩而过的上升空间更令人懊恼!
在论文写作前期,本着追求真实的业界良心,对于一些不太合理的数据,因为当时实验时间充足(我可是从大三就开始毕设了),我决定在师姐的帮助下重新配置材料和仪器,于是忍痛舍弃最原始的数据,同一步骤补充做了两三次才算过关,最后得到的数据平行组之间数据稳定,各个平行组中的偏差与极差都维持在较小的状态,若要自我评价,那论文附录初始数据这一段可算是最大的亮点,这也是整个写论文过程中最让我满意的地方,最终为论文结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看来要有所突破,不怕苦不怕累才是王道。
论文初稿完成后,在黄老的指导下改了又改,十多遍下来抵触心理丛生,等到被评为优秀论文的时候,我才终于明白当初导师的良苦用心。如今,看着身边那些熟悉的痛苦伏案者们,回头想想我的论文修炼经历——从为文而论进化到为论而文,虽然期间被来回折磨的滋味不好受,但我的专业知识却得到了实质性的增长。我也终于正确认识到大学本科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还有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原来“搞科研”并没有那么遥远。
对大豆蛋白产生感情
我学的是生物工程,本科学得比较基础,所以毕业设计方向挺广,论文课题选择很多。同学们有的野外搞生态,有的标本室剖虫子,有的种草研药,有的每周提基因,有的如我:混在香精或者鱼干等各种气味中做酶解工艺。因为本专业老师中没有主研食品方向的教授,为了写一篇食品类论文就必须抢占先机,又因为是跨专业借导师,我大三下半学期就开始磨班主任,终于预约到了专门从事食品安全研究的黄教授。
第一次见到中年未发福的黄老,我说:“老师,我想做食品。”“哦。”黄老手一摆手把我引到沙发上坐下,“你想做什么呀?”我以为是他没听到,于是重复了一遍。后来我才知道是自己没理解,食品跟本专业是交叉关系,其本身也是个很广的方向,所以那天的问题我当然没有回答出来。黄老又问我对大豆蛋白感兴趣吗?我傻不拉唧地回答平常喝得挺多比较熟悉。一个大吃货——我想这就是我在导师眼里的第一印象吧!
大概是看我意志坚定,黄老决定让师姐带我一起研究蛋白酶解。“试试看!”黄老最后是这么跟我交代的,结果一来二去我对大豆蛋白产生了感情,蛋白溶液浓稠的质感,温暖的香味,溶液产生化学反应时呈现出的颜色也很好看——从浅蓝到深蓝或者从淡紫到紫罗兰,总之我就是这么对它着迷了。课题定下来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毕设周期。以前我做生物竞赛和野外实践的时候,路都是铺好的,按照制定的规则和经验前进就一定会有收获,但到了毕业论文这里就行不通了,因为得有创新。所以除了做实验,我决定多翻查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验最新发展方向,以提出更进一步的观点。
论文初期,我按照师姐的步骤开始做实验,熟练后再慢慢开始独立做。实验方法是熟悉了,但写起论文超不顺手,虽然黄老是时常QQ上线有问必答的,但我还是会在写步骤目的和原理的时候卡壳:阴离子树脂啥型号、pH梯度怎么配、Folin Phenol法测定蛋白跟测水解原理为何……虽然过程很麻烦,但是既然选择了大豆蛋白,我早就决定了“不离不弃”!导师不在实验室的时候就靠师姐了,“师姐,紫外换一台用可以吗?”“老大(师姐昵称),溶液要不要过膜?”“大王(师姐绰号),凝胶柱什么型号?”……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唐僧,每天围着师姐念却乐此不疲。
某位师姐有句名言:“平时实验不注意,写起论文就泄气。”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就跟写日记一样把每天的实验内容、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如今回头整理论文时速度飞快。等到实验做完,一本小A4笔记本也刚好写完,有字有图,光翻翻就有成就感。
数据结论大反转
作为一个纯血统的工科小战士,只有在实验室里战斗过才写得出论文,以本科这点儿科水平,任何做作都难逃专业教授的法眼。除了基础课,本专业还强调实验动手能力,而我的实验内容又是应用型的,数据占据了论文内容的半壁江山。数据的获得主要在于实验,其过程之艰辛道路之坎坷这里省略六万字,如何将数据与论文完美结合?若放在早前,我是十分不屑于这个问题的,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太天真,究其原因,一切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话说两个月前我就完成了毕设实验,用U盘事无巨细地拷了一大堆数据就安心回家了。打开电脑,转送数据,同时为早早安装好了SPSS(一种统计分析软件)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真是蠢到至极。点开表格,数据工工整整地躺在一个个表框里,每个环节得到的数据不仅有必须的平行数据,还有同一环节中不同条件下的对比数据,面对繁杂的数据,我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准确的实验目标。
然而,十多页数据与实验结果假设之间却是个空白。如何搭桥铺路?我完全没了头绪。赶紧手机联系师姐:“大王,图有了,接着该怎么办啊?”师姐回答:“把每行最终数据输入SPSS,分析显著性差异,将水平设为0.05就可以用来验证啦!”显著性差异?这个词怎么听着有点熟悉!0.05水平是什么程度的水平?回头赶紧掏出教材好好复习一遍。终于熬到开软件,看着软件菜单上的英文完全不明白,遂重新装了汉化的SPSS,看了教程,但还是一知半解,把数据捣鼓来捣鼓去就是没有得出想要的结果。最后还是师姐借助远程把操作过程教给了我,救我于水火,在这里赠她一张好人卡。
然而真正的绝望才刚开始。在酶解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多肽与亚铁结合能力的高低在图表上表现的柱高差别很大,我当时还高兴了半天。因为实验大多是一个环节的数据对应一个结论,差异越大说明条件对结果的影响越大,我自然是希望正向的影响越大越好。因为先前的数据准确率高,所以我对预想的结论充满信心。我几乎肯定酶解条件对亚铁结合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经过进一步的显著性分析后,对该环节的得出实验结果却是“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表示酶解条件对亚铁结合能力没有影响,与我之前的预期结果截然相反。为此我颇不甘心,马不停蹄地与师姐讨论了另外的分析方法,结果效果均不理想,数据们犹如列车一头开进了“否”海里。当初的信心满满胜利在望最后变成了这样的结果,当时的我就像被泼了一脑袋的冷水,心里哇凉哇凉的!但没办法,科学就该尊重客观事实,我只得抹抹泪,只好再将重点转移到其它环节试试吧!
要省力还是要创新
回想毕设中期,导师引用新技术,师姐想带我,但我担心风险都拒绝了,现在想来实在是太欠缺论文全局上的思考,毕业论文还没写完,我就已经吃到了教训。通过论文层层深入过程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我更慢慢体会到细节起到的关键作用。许多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都表明在学术研究上必须戒骄戒躁,才不会导致舍本逐末的悲剧。
我的毕设扩展开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多肽制备工艺优化、多肽的分离纯化、铁肽复合物的鉴定——这也分别是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学生的课题,一般要按工艺、纯化、鉴定的顺序进行实验。当初我实验开始得最早,一心想在大四前完成实验,如果做纯化和鉴定,那就意味着要等前面的实验出结果才可以进行下去,这样至少要拖到大四第一学期末。结果师姐在介绍鉴定可以用新方法走新路线的时候,我完全没在频道上,一颗野心完全扑在了基础制备中。又因为那时的我工艺部分的技术操作已经十分熟练,更坚定了我拒绝的心。后来随着文献阅读的积累,这才发现工艺部分发展有限,我渐渐开始后悔。方法上不够新颖,实验效率低,实验不幸拖到了十月底。现在想来,还不如做鉴定——方法新颖、时间成本低、实验效果突出。虽然谈不上失败,但有什么能与擦肩而过的上升空间更令人懊恼!
在论文写作前期,本着追求真实的业界良心,对于一些不太合理的数据,因为当时实验时间充足(我可是从大三就开始毕设了),我决定在师姐的帮助下重新配置材料和仪器,于是忍痛舍弃最原始的数据,同一步骤补充做了两三次才算过关,最后得到的数据平行组之间数据稳定,各个平行组中的偏差与极差都维持在较小的状态,若要自我评价,那论文附录初始数据这一段可算是最大的亮点,这也是整个写论文过程中最让我满意的地方,最终为论文结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看来要有所突破,不怕苦不怕累才是王道。
论文初稿完成后,在黄老的指导下改了又改,十多遍下来抵触心理丛生,等到被评为优秀论文的时候,我才终于明白当初导师的良苦用心。如今,看着身边那些熟悉的痛苦伏案者们,回头想想我的论文修炼经历——从为文而论进化到为论而文,虽然期间被来回折磨的滋味不好受,但我的专业知识却得到了实质性的增长。我也终于正确认识到大学本科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还有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原来“搞科研”并没有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