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行为,做课堂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这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呼唤。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设计;整体性;创新性
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好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之后收获甚微,即使老师教得很辛苦,仍属无效或低效教学,同样学生学得很辛苦,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必须对高中物理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其次必须对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征有到位的把握。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另外我们要注意到,高中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正在不断地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引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一、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的形成,突破点在于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必须把物理教学看作一个整体,绝不是人为简单的把教与学割裂开来,我们把教学设计看整体,意味着教学过程的设计将“围绕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即“课堂教学中有着三维因素(教材、学生、教师),相应地有着三种结构形态(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教学结构)。每种结构又有各自的规律(知识序、思维序、教学序)。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整体意识,同步、有效地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做到三序合。整体性原则是指教学不仅有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而且有形成一定的态度、倾向和世界观的任务,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和谐发展,形成积极个性的过程。整体性原则要求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强调多种认识活动的协同作用,实现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实现个体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整体性原则是在现代科学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现代科学要求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对已有的知识材料进行整理,并进一步审视、反思、发现其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即所谓整体系统研究的现代科学方法论。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基础是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记忆一应用”的过程,还是经验和探索的活动,是区别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依据。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并不等于否认其他形式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例如社会交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形成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性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所教授的每一堂课都需要创新设计。设计是基于设想的规划与创造进行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领会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与其学习风格。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做充足的内容分析,从而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可以实现的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打下基础。重知识传授是传统教学的侧重点,教学过程中一直向学生灌输知识,只要学生学会这些知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教学忽略学生学习习惯培训,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没有自己学习的过程,仅是对教师所教知识的“转述”而已。新课改要求重视学习方法培养,要求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知识,在感知、推理、概括和应用中发现各科知识规律,找到事物之间的变化,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和科学的规律,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更加事半功倍,形成高效学习课堂。
三、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此准备环节并不是只包括对学生及教材的研究,更包括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实施创新教学方法等,这样老师设计出独特的教学方案之时,才能够快速的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因此,老师如果能在课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能对学生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物理知识、实验及现象,感受成功的物理学习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活动主体对既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于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并驱使活动主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人们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在不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问题是物理教学的中心。问题解决是认知的核心——物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认知领域,问题解决中蕴涵丰富的知识,因此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影响教学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实现课堂教学设计深层追问转型与突破的契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问题意识呢?
总之,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最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而学生的表现很大一部分又受到教师的引导和影响,因而,教师的充分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和要求。其中包括课前的知识熟悉,知识切入点、教具、课堂活动等,并根据以往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郑志湖.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物理通报,2016年12期.
作者简介:何恒,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设计;整体性;创新性
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好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之后收获甚微,即使老师教得很辛苦,仍属无效或低效教学,同样学生学得很辛苦,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必须对高中物理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其次必须对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征有到位的把握。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另外我们要注意到,高中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正在不断地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引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一、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的形成,突破点在于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必须把物理教学看作一个整体,绝不是人为简单的把教与学割裂开来,我们把教学设计看整体,意味着教学过程的设计将“围绕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即“课堂教学中有着三维因素(教材、学生、教师),相应地有着三种结构形态(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教学结构)。每种结构又有各自的规律(知识序、思维序、教学序)。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整体意识,同步、有效地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做到三序合。整体性原则是指教学不仅有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而且有形成一定的态度、倾向和世界观的任务,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和谐发展,形成积极个性的过程。整体性原则要求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强调多种认识活动的协同作用,实现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实现个体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整体性原则是在现代科学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现代科学要求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对已有的知识材料进行整理,并进一步审视、反思、发现其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即所谓整体系统研究的现代科学方法论。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基础是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记忆一应用”的过程,还是经验和探索的活动,是区别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依据。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并不等于否认其他形式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例如社会交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形成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性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所教授的每一堂课都需要创新设计。设计是基于设想的规划与创造进行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领会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与其学习风格。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做充足的内容分析,从而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可以实现的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打下基础。重知识传授是传统教学的侧重点,教学过程中一直向学生灌输知识,只要学生学会这些知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教学忽略学生学习习惯培训,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没有自己学习的过程,仅是对教师所教知识的“转述”而已。新课改要求重视学习方法培养,要求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知识,在感知、推理、概括和应用中发现各科知识规律,找到事物之间的变化,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和科学的规律,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更加事半功倍,形成高效学习课堂。
三、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此准备环节并不是只包括对学生及教材的研究,更包括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实施创新教学方法等,这样老师设计出独特的教学方案之时,才能够快速的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因此,老师如果能在课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能对学生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物理知识、实验及现象,感受成功的物理学习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活动主体对既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于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并驱使活动主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人们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在不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问题是物理教学的中心。问题解决是认知的核心——物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认知领域,问题解决中蕴涵丰富的知识,因此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影响教学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实现课堂教学设计深层追问转型与突破的契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问题意识呢?
总之,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最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而学生的表现很大一部分又受到教师的引导和影响,因而,教师的充分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和要求。其中包括课前的知识熟悉,知识切入点、教具、课堂活动等,并根据以往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郑志湖.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物理通报,2016年12期.
作者简介:何恒,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