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印象中关于海珠桥的记忆似乎都是些零落散乱的碎片。
最早的时候,我是从母亲泛黄的旧照片中找到坐在单车椅笼的自己和那百万单车驶过海珠桥的壮观场景。
而后,我家搬到了珠江南岸。从此,海珠桥便成了我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地。每次近距离看到它身上的钢筋钢架时,总觉得它会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组合成—个像电影里那样巨大的变形金刚。
小学毕业后,家门口新开了珠江两岸游的公交线路,每逢假期,或者是无所事事的周末,我都喜欢坐上它,看着车窗外的海珠桥慢慢向我靠来,又慢慢从我的视线消失,听着车上广播关于它的历史和概况。从珠江的南岸坐到北岸,又从北岸坐回到南岸,像是一晃就穿过了大半个城市。
后来,我偶然在一本介绍广州历史建筑的书上看到关于海珠桥的介绍,原来它是广州最早的跨江大桥。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广州,桥体中间的开合器也因此被震坏,在那之前,海珠大桥的中央是可以开合的。
海珠大桥封闭前的一天气温骤降,我第一次,也或许是这辈子唯一一次走上海珠桥的机动车道,那种雨后清新开阔的感觉真好。周围全都是前来拍照留念的人们。突然,一位骑单车的老伯伯拉住我要我帮他在大桥前拍张照,他不断吩咐着我要怎样拍怎样拍,一共拍了十多张同一场景不同姿势的照片,但他似乎还觉得意犹未尽。看着桥上漫步和拍照的人们或兴奋或不舍的神情,心头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天的气温虽然只有十度,但却是我在冬季里觉得最温暖的一天。
大修后的海珠桥会变成什么样其实已经不重要,因为—个个关于它的记忆碎片已经被我拼凑起来,最美的海珠桥早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
最早的时候,我是从母亲泛黄的旧照片中找到坐在单车椅笼的自己和那百万单车驶过海珠桥的壮观场景。
而后,我家搬到了珠江南岸。从此,海珠桥便成了我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地。每次近距离看到它身上的钢筋钢架时,总觉得它会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组合成—个像电影里那样巨大的变形金刚。
小学毕业后,家门口新开了珠江两岸游的公交线路,每逢假期,或者是无所事事的周末,我都喜欢坐上它,看着车窗外的海珠桥慢慢向我靠来,又慢慢从我的视线消失,听着车上广播关于它的历史和概况。从珠江的南岸坐到北岸,又从北岸坐回到南岸,像是一晃就穿过了大半个城市。
后来,我偶然在一本介绍广州历史建筑的书上看到关于海珠桥的介绍,原来它是广州最早的跨江大桥。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广州,桥体中间的开合器也因此被震坏,在那之前,海珠大桥的中央是可以开合的。
海珠大桥封闭前的一天气温骤降,我第一次,也或许是这辈子唯一一次走上海珠桥的机动车道,那种雨后清新开阔的感觉真好。周围全都是前来拍照留念的人们。突然,一位骑单车的老伯伯拉住我要我帮他在大桥前拍张照,他不断吩咐着我要怎样拍怎样拍,一共拍了十多张同一场景不同姿势的照片,但他似乎还觉得意犹未尽。看着桥上漫步和拍照的人们或兴奋或不舍的神情,心头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天的气温虽然只有十度,但却是我在冬季里觉得最温暖的一天。
大修后的海珠桥会变成什么样其实已经不重要,因为—个个关于它的记忆碎片已经被我拼凑起来,最美的海珠桥早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