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扩招以来,大学体育教学的各项基本要素(教学场地、教学器材、教学师资)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改革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然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对比和实践等科研方法手段对大学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和以体育俱乐部活动制取代大学体育公共课的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体育俱乐部活动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68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我国国民体育教育的基础,大学的体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国民的体育素质。自从2003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起到体育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其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改革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并逐步改变大学体育公共课的教学模式,通过体育俱乐部活动制这种模式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真正意义上做到体育教育的终身化。
一、关于大学体育的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这一部分使用的科研方法是文献查阅引用和调查。课程改革是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应该从转变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扩大大学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创新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大学体育老师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高校的学生人群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一个大学体育老师要带数个班级的体育课。繁重的课程任务,不仅严重限制了大学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接受国际先进体育教学理念和知识。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运动训练和竞赛能力的提高。
为大学的体育教育储备一大批教学能力突出、有一定的体育运动训练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在扩大大学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
其一,以简洁高效的准则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在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体育教学班级的人数。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大学体育教师的课程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体育教师短缺的压力;另一方面为上课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体育项目沟通交流平台。对于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男生女生差别的体育课程可以考虑采用合班教学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可以用以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接受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
其二,减少大一、大二体育必修课的教学量,增加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身心特点、锻炼价值和对体育项目的偏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可以适当的减少大一、大二的田径项目的教学量,只开设短跑、跳高等几个锻炼价值较高的项目。根据男女生的性别特点,对于男生增加篮球、太极、游泳等体育项目的教学时间,对于女同学,可以适当的增加健美操、太极剑等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
其三,加强大学的体育选修课建设,提高体育教学的广度。大学的体育必修课一般只在大一大二开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都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需要。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体育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尽可能丰富体育选修课的开设的内容。
二、关于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不断地暴露出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僵硬的学科课程观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融合作为课程的体育过程和作为活动的体育过程成为实现我国高校和国民体育教育目标的出路之一。我国大学的体育教育虽然包括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三个要素,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成为了大学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的陪衬。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多重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甚至在某些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结合国外先进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经验,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教学模式对解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僵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不同于我国现行的体育公选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参与体育学习的基本单元不是行政班级而是对某个特定体育项目有着爱好或者专项特长的大学生。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俱乐部的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俱乐部。
其二,体育俱乐部的人员结构设置比较合理,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只有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负责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员可以根据俱乐部学员的训练水平选出助理教练。助理教练在课余时间组织学员进行体育专项的训练和竞赛。俱乐部在不同的学院和科系设立体育俱乐部分会,各个分会由体育骨干负责帮助俱乐部学员提升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水平,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别比较大的体育训练需求。
其三,体育俱乐部的体育项目的设置自由,涉及面比较广。各个俱乐部可以根据学院的体育设施的情况和俱乐部学员的体育基础和爱好设置体育项目,体育项目的范围要尽可能包含大学生这一个特定人群的适应的所有热门体育项目。比如,要设立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等传统的三大球俱乐部,也要设立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等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俱乐部,还要设立跆拳道俱乐部、散打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等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俱乐部。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不同的体育锻炼需求,丰富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其四,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果评价比较科学。体育课程的考试成绩很难真实的反映出大学体育教学取得的成果,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的高低体现在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上。体育俱乐部学员的成绩由其在俱乐部教练员指导下的努力训练的程度和其在体育俱乐部组织的活动的出勤次数构成。体育俱乐部教练员参考助理教练和各个俱乐部分会的体育骨干的意见,给俱乐部学习优秀、良好、合格、重修四个槛级的分数。教务处和体育部在学期末邀请体育俱乐部的学员对各个俱乐部的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进行评价,作为对俱乐部教练员教学考核的重要参考。
对大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进行改革,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能够缓解高校面临的高水平体育教师短缺的压力。但是,要真正实现大学体育的多种社会功能和价值,需要逐步用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和国民体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学体育教师要结合自身和所在学院的实际有选择的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屈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肖威.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张进才.大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2).
[4]刘应和.浅谈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2).
[5]何劲鹏.等.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材建设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究[J].体育学刊.2000(01).
[6]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张铁雄,蒋炳长,谷旭辉等.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05).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体育俱乐部活动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68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我国国民体育教育的基础,大学的体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国民的体育素质。自从2003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起到体育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其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改革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并逐步改变大学体育公共课的教学模式,通过体育俱乐部活动制这种模式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真正意义上做到体育教育的终身化。
一、关于大学体育的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这一部分使用的科研方法是文献查阅引用和调查。课程改革是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应该从转变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扩大大学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创新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大学体育老师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高校的学生人群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一个大学体育老师要带数个班级的体育课。繁重的课程任务,不仅严重限制了大学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接受国际先进体育教学理念和知识。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运动训练和竞赛能力的提高。
为大学的体育教育储备一大批教学能力突出、有一定的体育运动训练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在扩大大学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
其一,以简洁高效的准则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在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体育教学班级的人数。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大学体育教师的课程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体育教师短缺的压力;另一方面为上课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体育项目沟通交流平台。对于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男生女生差别的体育课程可以考虑采用合班教学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可以用以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接受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
其二,减少大一、大二体育必修课的教学量,增加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身心特点、锻炼价值和对体育项目的偏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可以适当的减少大一、大二的田径项目的教学量,只开设短跑、跳高等几个锻炼价值较高的项目。根据男女生的性别特点,对于男生增加篮球、太极、游泳等体育项目的教学时间,对于女同学,可以适当的增加健美操、太极剑等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
其三,加强大学的体育选修课建设,提高体育教学的广度。大学的体育必修课一般只在大一大二开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都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需要。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体育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尽可能丰富体育选修课的开设的内容。
二、关于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不断地暴露出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僵硬的学科课程观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融合作为课程的体育过程和作为活动的体育过程成为实现我国高校和国民体育教育目标的出路之一。我国大学的体育教育虽然包括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三个要素,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成为了大学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的陪衬。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多重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甚至在某些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结合国外先进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经验,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教学模式对解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僵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不同于我国现行的体育公选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参与体育学习的基本单元不是行政班级而是对某个特定体育项目有着爱好或者专项特长的大学生。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俱乐部的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俱乐部。
其二,体育俱乐部的人员结构设置比较合理,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只有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负责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员可以根据俱乐部学员的训练水平选出助理教练。助理教练在课余时间组织学员进行体育专项的训练和竞赛。俱乐部在不同的学院和科系设立体育俱乐部分会,各个分会由体育骨干负责帮助俱乐部学员提升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水平,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别比较大的体育训练需求。
其三,体育俱乐部的体育项目的设置自由,涉及面比较广。各个俱乐部可以根据学院的体育设施的情况和俱乐部学员的体育基础和爱好设置体育项目,体育项目的范围要尽可能包含大学生这一个特定人群的适应的所有热门体育项目。比如,要设立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等传统的三大球俱乐部,也要设立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等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俱乐部,还要设立跆拳道俱乐部、散打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等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俱乐部。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不同的体育锻炼需求,丰富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其四,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果评价比较科学。体育课程的考试成绩很难真实的反映出大学体育教学取得的成果,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的高低体现在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上。体育俱乐部学员的成绩由其在俱乐部教练员指导下的努力训练的程度和其在体育俱乐部组织的活动的出勤次数构成。体育俱乐部教练员参考助理教练和各个俱乐部分会的体育骨干的意见,给俱乐部学习优秀、良好、合格、重修四个槛级的分数。教务处和体育部在学期末邀请体育俱乐部的学员对各个俱乐部的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进行评价,作为对俱乐部教练员教学考核的重要参考。
对大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进行改革,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能够缓解高校面临的高水平体育教师短缺的压力。但是,要真正实现大学体育的多种社会功能和价值,需要逐步用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和国民体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学体育教师要结合自身和所在学院的实际有选择的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屈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肖威.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张进才.大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2).
[4]刘应和.浅谈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2).
[5]何劲鹏.等.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材建设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究[J].体育学刊.2000(01).
[6]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张铁雄,蒋炳长,谷旭辉等.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