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就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进行简要探讨。
  一、生活即教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大家都知道,知识是源于生活的,可是知识又远远高于生活。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就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巧妙地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比如,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进行导入,这样从一开始就可以让学生感觉将要学习的知识是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还和他们原来学习过的知识有关联。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一课时,我就是用一个故事来进行导入的:一个人流落到了一座荒岛上,他只带了一只鸡和一些玉米,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了,那么如果要获得更多的能量的话,你觉得这个人是应该先吃鸡,还是先吃玉米呢?这个小故事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就转移到了本课内容上来,由于他们都急切地希望知道答案,是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热情特别高涨,这样就很好地把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在高中生物新课本中,几乎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影子。生物教师若是能够巧妙地把这些耳熟能详的生活知识融入到我们的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加好了。
  二、用生活来教育———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善于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融入到课堂知识教学中,还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生物知识。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时,教师要放下身段,和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感觉老师就是自己的大朋友,这样的话,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放松下来,也就更容易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情景之下,选用生活素材就显得特别自然了。在教学形式方面,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中学生喜欢的形式,如小品表演、知识竞赛、辩论赛或者抢答等,若是能够把这些形式巧妙地应用在课堂当中,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了基因工程一课的内容后,我就组织一次辩论赛,让学生一起来探究“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学生们接到这个任务后特别积极,他们自动地进行了分组,并从各个渠道去查找资料,找到了很多相关的数据、图像、文字等资料,这些资料涉及到了基因、医疗、健康、营养、生态、环保等各个角度。学生们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以及伦理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同时他们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在辩论赛的最后,我对本次辩论进行了总结: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用好了就能充分地利用科技为我们带来进步与发展,如果用不好则可能反受其害,所以我们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对其危害进行预防。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但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好处,这就可以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全面而透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掌控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三、为生活而教育———教学检测生活化
  生物知识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是不是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灵活地运用,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在教学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来让农作物获得增产,理解为什么我国的婚姻法有关于禁止血亲和近亲结婚的规定等。另外,生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去调查一下遗传病的情况,或者制作生态瓶,或者考察一下植物、花卉的栽培技术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
  当然,在生物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与标准,绝不可以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那样的做法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梦溪中学)
其他文献
我国义务教育免费后,义务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凸显。调查发现,城乡义务教育过程不公平的主要表现是:城乡学校在师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学校
每当提到“主义”两个字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与之相关的概念:思想,学说 ,理论,也会联想到形形色色的“主义”:浪漫主义,实用主义……当多元智能学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而逐渐被人熟知时,它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也正在被探讨,越来越多的新概念进入我们的教学之中。那么,我们对新课改又有了怎样一个新的认识呢?    教育理论界的“凯恩斯”    上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以其社会适应性
文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1978~2006年的粮食总产量的数据为基础,建立粮食产量的动态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1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进行动态预测,为我国今后粮食的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各组织,在机体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抗氧化酶。采用 RACE 技术,克隆获得了云南切梢小蠹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