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养护中打磨技术的应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b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给本就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各大城市都逐步开始修建地铁,地铁运行过程虽然客运量比较大,但是轨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却容易出现各种损伤,包括磨耗和磨损等,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如果频繁更换轨道造价又太高,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轨道磨损问题。在此背景下轨道养护打磨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有效缓解了地铁轨道的损耗,同时还避免了轨道运行事故的发生。本文就地铁轨道养护打磨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做出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地铁轨道;养护;打磨技术;应用
  1 地铁轨道打磨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钢轨打磨技术对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地铁运行安全性也关系紧密,下面就地铁轨道打磨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1.1 新建地铁轨道打磨的必要性
   对新建地铁轨道实施打磨处理可以很好地修正钢轨的施工误差和制造公差,改善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接触。我国目前大多数地铁工程都采取挂枕架轨法施工的整体道床方式,虽然每节铁垫板都加工了轨底坡,可是因为每个轨枕都是相对独立的,再加上轨枕长度比较短,轨枕制造公差及施工支撑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轨底坡最终竣工质量。《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地铁工程轨底坡的误差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施工中必须将轨底坡的误差控制在1/50~1/30范圍之内,对应的倾斜角度控制在1°8'45"~1°54'33"之间。实际养护打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车轮对踏面锥度选择恰当的打磨方式和适当功率和偏转角度的磨头,尽可能减小甚至消除施工误差,促使钢轨倾斜度达到一个相对不变的状态,从而实现改善轮轨接触的效果。
   对新建地铁钢轨实施打磨处理体现出非常多的优势,首先,大大缩短了轮轨磨合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钢轨的实际使用年限。其次,经过打磨处理的钢轨轨迹吻合度得到了显著提升,钢轨光带也更加稳定,同时还增强了钢轨磨损过程的均匀度。再次,打磨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新钢轨轨面上的腐蚀痕迹和毛刺,使钢轨表面更加光洁,进一步使轮轨和新轨轨面之间更加协调。另外,打磨处理之后的钢轨在地铁运行过程中有效降低了噪音,同时提高了乘客的乘车舒适度,很好地展现了轨道面的自身性能优势。
  1.2 既有地铁轨道打磨的必要性
   地铁轨道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难免会出现掉块、使剥落、擦伤或者是飞边等质量缺陷的出现,特别是那些曲线地段更容易发生程度较为严重的波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地铁都采取ATO运行模式,车辆类型也较为单一,轴重和统一区段的车速也都一样,行车频率非常高,这就使钢轨反复受到同样的作用力,钢轨一旦发生某种质量问题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就迅速发展扩大,波磨地段体现得尤为明显。地铁车辆行驶过程中频繁颠簸也会对隧道道床和钢轨扣件造成严重的磨损。
   根据以往经验总结,既有地铁钢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损伤和磨耗现象,主要病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钢轨滑动和波磨病害,这就导致列车在经过此路段的时候会产生更大的振动和噪音,不仅影响乘客的乘车舒适度,而且还会给周边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1]。其次,接触性疲劳损伤属于地铁钢轨的一种物质转化,不仅硬化表面层加深,而且表面还会出现鱼鳞损伤和裂缝病害,甚至还有可能引发钢轨发生断裂。再次,钢轨表面如果出现铁锈或者其他污染,都会对轮轨接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列车运行过程信号系统的安全性。通过打磨处理可以消除钢轨上的腐蚀和其他污染,在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同时,还延长了轨道线路的使用寿命。
  2 地铁轨道养护中打磨技术的应用
  2.1 预防性打磨
   预防性打磨是针对新铺钢轨的一种养护打磨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钢轨表面的脱碳层,因为该层物质会影响钢轨机械性能的发挥,而且还会降低钢轨硬度,抗疲劳性和耐磨性。通过预防性打磨操作能够很好地消除钢轨在生产、运输和施工等多个环节中残留的一些表面质量缺陷,改善钢轨焊接接头的平顺性。无论是新建轨道还是扩建轨道,在使用之前就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有对新钢轨实施打磨处理,在使用6个月之内还需要再次安排补打。曲线地段由于外轨和内轨长度存在差异,所以更加容易引发波磨问题,所以施工人员应该重点对该路段实施定期打磨,最大程度避免波磨病害的进一步发展[2]。预防性打磨标准通常是将打磨范围控制在0.2毫米,在打磨过程中如果发现钢轨表面存在深度比较小的一些裂纹,养护工作人员则应该按照0.05到0.075毫米的控制标准实施打磨,对打磨深度进行严格把控。针对钢轨外轨边缘和内轨外侧打磨标准应该按照0.15毫米的控制标准。
  2.2 焊接后粗磨
   粗磨是指针对钢轨焊接之后焊头表面的焊瘤进行打磨处理,打磨范围主要包括轨腰、轨头和其两侧的踏面以及轨底。粗磨操作通常情况下多采用手持式砂轮机,需要注意的是,打磨过程中砂轮机一定要沿着钢轨长度方向移动,切不可横
  向打磨,钢轨和砂轮之间的接触压力也不能太大,打磨结束之后钢轨表面不可出现发黑和发蓝现象[3]。除此之外,粗打磨主要是对焊瘤余量的打磨,尽量保留焊头母材,具体打磨范围应该控制在35毫米以上。要求打磨之后的焊头轮廓圆顺无尖角和凸凹坑,打磨面光洁平整。
  2.3 修复性打磨
   这种打磨主要是针对已经出现病害的钢轨,通过修复性打磨可以对轨头的轮廓形状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消除波纹、滚动接触疲劳和擦伤等各类病害。针对半径比较小的曲线波磨路段,可以通过修复性打磨修复钢轨,但是该打磨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会使钢轨出现较大的磨损量,可以说就是通过磨削钢轨来实现对钢轨的修复性打磨。所以在打磨曲线路段钢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控好具体打磨量。打磨力度太小起不到很好的修复作用,而打磨力度太大又会对钢轨造成严重的磨损,影响钢轨的使用年限。这就要求对粗打磨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工作人员最好是借助CI指数对波磨的具体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之上合理控制具体打磨量[4]。将波磨的长度、深度、钢轨区段长度和区段抑制次数分别确定为L/D/S/N,然后利用CI指数计算公式便可以得出钢轨实际需要的打磨量和修复程度,而且确保在实际打磨过程中不会对钢轨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进一步缩小CI,就需要增加钢轨的打磨量,如此一来就会严重影响钢轨的实际使用寿命,这也正是250毫米以内的波浪型磨耗波长可以简单消除的原因,若波深在0.8毫米以上会大大增加消除难度,此时应该将打磨深度控制在0.1毫米到0.3毫米之间。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地铁轨道养护工作中采取恰当的打磨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轮轨之间的关系,降低轨道维护成本,降低车辆运行振动和噪音,优化地铁车辆行驶条件。过去只有在钢轨出现波形磨耗的时候才用到打磨技术,近些年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轨道养护技术。由于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还不够成熟,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打磨养护质量,促使轨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峰.地铁轨道铺设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20,10(5):142-143.
  [2]陈晓伟.地铁轨道结构大修周期及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21):116-118.
  [3]汪洋.轨道交通高性能吸音板的优化与生产工艺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
  [4]徐代祥.分析在地铁轨道设备养修中轨检车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5(8):23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进而也极大的推动了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让公路建设慢慢延伸到了山区,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困难重重。  关键词: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  道路路线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线,所选路线的合理性将对道路质量、工程造价、道路使用安全、年限等产生直接影响[1]。尤其是在山岭地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故选线工
期刊
摘 要:为解决传统公交出行“候车久、行车慢、行程长、换乘不便捷,公交吸引力下降”的痛点,本研究在长沙市11条核心路段的39条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线路打造智能网联公交,改造139个路口。研究采用智能网联手段,从端(车)、路(路侧)、管(网络)和云(云控平台)等四个方面构建端到端的C-V2X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建设具备前瞻性的智慧公交应用场景,符合技术演进趋势及未来可扩展需求。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期刊
摘 要:文章对路网容量可靠性分析的核心模型进行了优化,上层规划模型加入服务水平系数;下层规划模型选取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加入了容量约束条件,优化后的均衡解更符合实际情况。之后,文章对路网容量可靠性分析算法流程进行了设计。最后,文章以算例进行了敏感度及可靠性分析的应用,验证了设计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路网容量;可靠性分析;敏感度分析;储备容量  “可靠性”的定义最早出现在系统工程中,指在特定的时
期刊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深化,中欧班列在中国同欧洲的经贸往来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各地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开行线路不断增多,开行频率也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对区域中欧班列发运量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对于区域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川渝地区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中欧中亚班列发运量预测进行分析:(1)区域开行兑现情况;(2)运行图线路铺排情况;(3)重箱率及重箱折算列情
期刊
摘 要:对于我国城市发展中遇到的交通拥堵问题,轨道交通工程是当前来看最好的解决对策。所以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不断加快。轨道交通工程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其建设质量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风空调系统作为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内容,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施工质量问题将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空调系统;施工质量问题  0 引言   我国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工程方面投入较
期刊
摘 要:针对城市交通大数据的来源、数据量大、种类繁多等特征,指出城市交通大数据在存贮、可用性、处理等方面的挑战;结合云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在城市交通大数据背景下对城市短时交通流并行预测方法,缩短了预测时间,提高了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化随机森林算法在不同数据集的预测精度均明显高于决策树,并能较快的处理城市交通大数据。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随机森林算法;云计算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物质世界管理的智能化,远程化以及信息的数字化,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应用在铁路货运管理方面,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本文主要阐释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物联网在铁路货运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并对如何加強物联网技术与铁路货运管理的技术创新融合提出对策。  关键词:铁路货运管理;物联网;技术创新  0 引言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与嵌入式两种关键技术对于铁路货运管理的技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交通的便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错综复杂,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在城市中出现堵车已经成为日常现象,行车难已经成为了通病,尤其是道路的交叉口已经成为了交通的关键所在,因此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直接影响到了车辆的同行效率。由此可知,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口车辆堵塞的现象产生,必须要加强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的优化设计,不断改善道路交叉口主要存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为了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公路和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才能使人们出行更加安全与舒适,并且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由于公路和城市道路建筑物的设计条件和质量控制要求各不相同,尤其是在设计立交桥时尤为明显。本文从公路和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差异性及分析入手,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简要的对比。  关键词:公路道路
期刊
摘 要:2019年,甘肃省在G248线兰州至马关公路康乐至卓尼段试验段(康乐至拉石)及(新城至卓尼、西寨连接线)机电工程首先试点推行公路隧道双色温照明控制方案,做为G248线兰州至马关公路康乐至卓尼段试验段(康乐至拉石)及(新城至卓尼、西寨连接线)机电工程KZJD-2标施工负责人,就该方案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隧道照明;色温调节;隧道   本系统中,新城1#、2#隧道做为一个隧道群,设一个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