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既倍感荣幸,又深知责任重大。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呢?结合我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快乐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习。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们常说:“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一大关键。当前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好的,现实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依赖于教师自身观念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一是要爱学生。我们在和学生的交往当中,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情不自禁地对自己的学生有一种依恋。有空之时,我会走进学生当中和他们谈心、谈人生、谈理想,问问他们的家庭情况,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沟通者。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会以大姐姐的身份和他(她)们相处,嘘寒问暖,给他们买点生活和学习用品,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到温暖。二是要尊重学生。每当我批改作业时,看到做错题目的学生课后就抽一些时间找他们面对面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三是研究学生。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才能与学生相处。四是让学生当主人。在一些学校的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其中,班干实行轮流制,一人当2天,培养他们管理才能。
二、放下架子——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二流人才的分水岭。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去年9月,我接手教一年级的语文。一开始,我就以崭新的教学法——快乐教学法上课,半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上这个班的第一课时,我乐呵呵地走进教室,一阵“起立——敬礼”后,同学们坐得是端端正正,一个个怯生生的。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开始了自我介绍:“同学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是吗?我姓梁,名清梅,梅花的‘梅’。”(板书:梁清梅)这时几位胆大的开始悄悄地笑了。我又继续介绍:“我身体有点胖,像一个日本的女相扑;爱好读书看报。从今天开始,我就教你们的语文课,不知大家喜不喜欢我?”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笑了,同学们也笑了。僵局就这样打破了。紧接着,我挑战性地问了一句:“哪个能向梁老师一样也介绍介绍自己?”这时一个女同学举起了手,我向她示意后,她站起来说:“我姓陈,名敏,我的特长是唱歌,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我问:“同学们,她说得好不好?”大家说:“好!”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随后又有几位同学起来向我作了介绍。我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好多人举起了手,我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以后慢慢认识吧!下面我开始教大家怎样读书好吗?”大家都说:“好!”
于是我首先就教大家怎样总览语文课本,看全书有多少个单元,要新学哪些知识。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便教他们看目录。大家一下子来了劲,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不一会儿,好几个同学举起了小手。我一一抽他们起来说,无论他们说得对否,我都用赞许的目光向他示意,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在同学们一阵激烈发言后,我做了总结,充分肯定大家说得对的地方,指出了没说到的。这样,全班都不紧张了。
接着,我又教大家怎样了解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怎样预习一篇课文。就这样,一节课就这样轻轻松松地上完了,临下课时,我只布置了一次作业,那就是预习第一课。有的同学问:“老师,写不写生字?”我说:“你看办吧!”。一下课,同学们就围了上来,亲热地问这问那。我好高兴,因为他们已接纳我了,喜欢上我了。
三、让学生自主做主
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溶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的角度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呢?我在教学设计上打破老师早就设计好固定的教学模式圈让学生钻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根据他们在本课中想知道什么,想学些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灵活地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适时解决重、难点,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满足欲望,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四、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因为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可以几天几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急切地希望发现所要探索的的东西,因此,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
我在教学中常常用一些课时让同学们自已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用以激发培养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后,我让同学们收集歇后语,开展了“歇后语大赛”活动。活动中,好几个同学一口气背了几十条歇后语。问他们为什么能背这么多,原来大部分同学都收集了几十条歇后语,有的还找来了厚厚的《歇后语大全》在读背。这以后,我们班先后开展了“成语大赛”“个人技能竞赛”“小制作比赛”“朗读比赛”“口头语文竞赛”“小实验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激发培养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同学们听、说、读、写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班的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很浓。
以上实践,仅是快乐学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虽谈不上什么成功的经验,但同学们在《我敬佩的一个人》中是这样肯定的:“我敬佩梁清梅老师那种教书的方法,让我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我想长大后也做一名像梁老师这样的老师。”
总之,小学生是喜欢快乐的,他们喜欢的课堂也是快乐的,只有运用快乐教学法教语文,学生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们常说:“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一大关键。当前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好的,现实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依赖于教师自身观念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一是要爱学生。我们在和学生的交往当中,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情不自禁地对自己的学生有一种依恋。有空之时,我会走进学生当中和他们谈心、谈人生、谈理想,问问他们的家庭情况,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沟通者。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会以大姐姐的身份和他(她)们相处,嘘寒问暖,给他们买点生活和学习用品,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到温暖。二是要尊重学生。每当我批改作业时,看到做错题目的学生课后就抽一些时间找他们面对面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三是研究学生。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才能与学生相处。四是让学生当主人。在一些学校的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其中,班干实行轮流制,一人当2天,培养他们管理才能。
二、放下架子——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二流人才的分水岭。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去年9月,我接手教一年级的语文。一开始,我就以崭新的教学法——快乐教学法上课,半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上这个班的第一课时,我乐呵呵地走进教室,一阵“起立——敬礼”后,同学们坐得是端端正正,一个个怯生生的。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开始了自我介绍:“同学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是吗?我姓梁,名清梅,梅花的‘梅’。”(板书:梁清梅)这时几位胆大的开始悄悄地笑了。我又继续介绍:“我身体有点胖,像一个日本的女相扑;爱好读书看报。从今天开始,我就教你们的语文课,不知大家喜不喜欢我?”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笑了,同学们也笑了。僵局就这样打破了。紧接着,我挑战性地问了一句:“哪个能向梁老师一样也介绍介绍自己?”这时一个女同学举起了手,我向她示意后,她站起来说:“我姓陈,名敏,我的特长是唱歌,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我问:“同学们,她说得好不好?”大家说:“好!”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随后又有几位同学起来向我作了介绍。我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好多人举起了手,我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以后慢慢认识吧!下面我开始教大家怎样读书好吗?”大家都说:“好!”
于是我首先就教大家怎样总览语文课本,看全书有多少个单元,要新学哪些知识。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便教他们看目录。大家一下子来了劲,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不一会儿,好几个同学举起了小手。我一一抽他们起来说,无论他们说得对否,我都用赞许的目光向他示意,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在同学们一阵激烈发言后,我做了总结,充分肯定大家说得对的地方,指出了没说到的。这样,全班都不紧张了。
接着,我又教大家怎样了解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怎样预习一篇课文。就这样,一节课就这样轻轻松松地上完了,临下课时,我只布置了一次作业,那就是预习第一课。有的同学问:“老师,写不写生字?”我说:“你看办吧!”。一下课,同学们就围了上来,亲热地问这问那。我好高兴,因为他们已接纳我了,喜欢上我了。
三、让学生自主做主
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溶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的角度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呢?我在教学设计上打破老师早就设计好固定的教学模式圈让学生钻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根据他们在本课中想知道什么,想学些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灵活地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适时解决重、难点,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满足欲望,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四、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因为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可以几天几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急切地希望发现所要探索的的东西,因此,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
我在教学中常常用一些课时让同学们自已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用以激发培养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后,我让同学们收集歇后语,开展了“歇后语大赛”活动。活动中,好几个同学一口气背了几十条歇后语。问他们为什么能背这么多,原来大部分同学都收集了几十条歇后语,有的还找来了厚厚的《歇后语大全》在读背。这以后,我们班先后开展了“成语大赛”“个人技能竞赛”“小制作比赛”“朗读比赛”“口头语文竞赛”“小实验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激发培养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同学们听、说、读、写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班的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很浓。
以上实践,仅是快乐学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虽谈不上什么成功的经验,但同学们在《我敬佩的一个人》中是这样肯定的:“我敬佩梁清梅老师那种教书的方法,让我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我想长大后也做一名像梁老师这样的老师。”
总之,小学生是喜欢快乐的,他们喜欢的课堂也是快乐的,只有运用快乐教学法教语文,学生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